“陛下讓臣把郁金香期貨趕緊出手,又要將其引入大明,此舉前后矛盾,不知是否另有深意?”
席爾瓦本來就沒坐下,聽到皇帝的建議之后怎么想也想不通,這不太符合皇帝的一貫作風,索性就別坐下了,直接問吧。
“嘿嘿嘿,看來還是席大學士比較懂朕。諸位臣工先不要急著反對,聽朕把話說完再做定論不遲。
朕要引進的并不是郁金香,大理卿說的很對,那玩意不能吃不能喝,炒來炒去,最終拿到手里的無非就是棵花草,耗費幾千兩銀子太過奢靡。
朕要引進的是期貨概念,用這個概念把民間閑置的資金合理合法收上來為朝廷所用。這樣一來,民間有了可以投資的項目,朝廷手里有了銀子周轉,不是兩全其美嘛。
有人可能要問了,何為期貨,兩個字,期望也!打個比方,若是袁首輔來借錢,朕二話不說馬上會給;若是席大學士也來借,朕可能就不會這么痛快了。
為什么呢?因為朕對他們倆的期望值不同。袁首輔給朕的印象很可信,朕對他的期望值很高,所以把錢借出去了不怕不還。
席大學士就不一樣了,他連遠在萬里之外的郁金香都買,且把風險都攤在了自己身上,保不齊哪天就一窮二白了,借出去的錢有可能還不上。
現在問題來了,如果將郁金香換成海河機械廠或者松江造船廠的股份,諸位臣工,是否愿意掏錢購買呢?”
有了席爾瓦的提問,洪濤終于找到了最合適的引子,把話題引向了自己期望的路上。接下來就不能再集體討論各抒己見了,得進入詳細講解階段。
無論在座的官員們職務多高、資格多老,現在都必須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因為股票交易的概念太新了,屬于前無古人,根本無從借鑒。
“……陛下要出售機械廠和造船廠的股份?不知如何作價、數量多寡?”李如樟第一個起身回答,但沒給出答案,而是反問。
“陛下,臣以為不妥。機械廠和造船廠的股份皆入內帑,若是每次朝廷遇到難處都由內帑支取,今日的御前會議豈不是多此一舉?”
緊接著袁應泰也起身了,且用眼神壓住了好幾位躍躍欲試也要起身詢問的官員,然后才鄭重其事的向皇帝提出了質疑。
“誰說朕要賣股份了?想得美!朕有那么多皇族要接濟,全靠這些股份撐著,賣了只能坐吃山空,再向朝廷伸手。李大學士,你的良心大大滴壞了!”
不等再有大臣起身附和,洪濤趕緊做出了解釋。股票不賣!同時用手指虛點著李如樟,獰笑著做出了評判,其心可誅啊!
“不過李大學士的反應,也印證了朕剛剛所說,只要未來可期,就有人肯花錢購買。諸位再想想,除了在朕名下的產業,還應該有更多產業的股份可以出賣……”
“陛下不可!建設部、工業部名下的產業每年都可為朝廷賺得大筆收入,如果將其售賣掉,肯定可解燃眉之急。然以后少了收入,朝廷還是沒錢,到時候就賣無可賣了!”
話還沒說完呢,王徵又站起來提出了反對意見。除了皇帝擁有的工廠、礦山股份之外,朝廷里建廠最多的部門就是工業部和建設部,要是把這些工廠都賣了換錢,他堅決不答應!
“嘖……朕何時說過要賣朝廷的產業了?等朕把話說完再反對不遲。除了朕和朝廷的產業之外,難不成大明就沒有其它產業了?
朕的意思是讓民間持有的產業出賣股份換取現銀,但操作起來需由朝廷出面作保。所以呢,要新成立個專門管理股份交易的部門。
王承恩,把材料都發下去,然后去問問中午吃什么,給諸位臣工都準備一份。以后再在宮里吃飯,諸位要掏銀子買了,今日是最后一頓,下不為例!”
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引導,洪濤終于放棄了努力。越引越歪,干脆還是看材料吧,上面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看不懂的地方再討論,進度還能快一點。
可是再怎么快中午之前也完不了,所以還得管飯。一想起自己省吃儉用,結果卻都便宜了來開會的大臣,洪濤的雞賊性格就又發作了。
琢磨著是不是該在宮里弄個小食堂,讓太監們做飯賣給來開會的大臣。價格嘛……必須比京城里最高檔的館子貴那么一點點。
“陛下,臣有一事不明。讓民間把產業股份拿出來售賣,可賣得的銀子歸不到朝廷所有,為此又要增設部門人手,好像無利可圖。”
不知道是不是以后入宮開會吃飯要錢的辦法奏效了,大臣們看文件的速度明顯加快。不到十分鐘,稅務部尚書劉理順就從中看出點問題。
“朕來問你,出售股份是否要繳納手續費?”
“然也……可手續費如此低廉,怕是于事無補啊!”
“朕再來問你,購買股份,需要去何處操作?”
“應去……股票交易所。”
“然后呢?”
原文在六#9書/吧看!
“然后……然后交銀子換股份,股票交易所再將銀兩交付給出售股份之人,銀貨兩清。”劉理順和皇帝一問一答得挺流暢,可見他已經把材料看完了,且大部分內容都記住了。
但越是這樣就越納悶,皇帝允許民間產業出售股份,還特意成立了一個名為股票交易所的機構進行管理,圖的是啥呢?雙方交易所需支付的手續費,根本不足以抵償增加官員和辦公機構的成本。
“劉尚書好像忘了一件事,交易所收取的不是現銀,而是銀票。交付給售賣之人的也不是現銀,仍舊是銀票。
這樣一來,無論何人要購買股票,都要先把銀幣或者銀子存入日月銀行換取銀票方可進行下一步,期間最少也要有幾日間隔。
而售賣股票之人,拿到銀票之后卻不一定馬上兌付,于是銀子就能在銀行里存留一段時間。陛下,臣大概明白了其中的緣由,不知道理解的對或不對。”
給劉理順答案的不是皇帝,而是席爾瓦。他看的也不慢,且一邊看一邊揪頭發,把本來就不多的卷發弄成了亂雞窩。不過表情上并不痛苦,還有點小興奮,居然不顧禮儀打斷了皇帝和大臣之間的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