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1034 能買就不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不明不清 >>不明不清最新章節列表 >> 1034 能買就不搶

1034 能買就不搶


更新時間:2024年12月22日  作者:第十個名字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第十個名字 | 不明不清 
總參謀部一直都有在亦力八里建立軍堡的想法,因為天山山脈在這里開了個大口子,想完全堵住必須在亦力八里城或者更西的地方建城,否則敵人可以提前向北進入北疆,從南邊對德魯日巴構成威脅。

可當年皇帝為了打通向西的商路,已經與哈薩克汗國達成了默契,雙方在河谷當中都不派駐大軍。本以為是恪守約定,不承想是給忘了。

“……那就再麻煩沙迪和卓跑一趟,與哈薩克汗國講清楚。這次帝國出兵鏟除了瓦剌三部,傷亡巨大、耗費頗多。此舉除了對帝國有好處,也算是替哈薩克汗國祛除了心病。

得了這么大的便宜,不能一點都不表示。帝國現在想……這里……不,是這里建城,做為兩國繼續發展商貿的中轉站。

建城的費用和人工當然由帝國出,可哈薩克汗國也不能干看著。朕知道他們沒錢,不如拿這片河谷抵償1000枚金幣,朕還出得起!”

洪濤起身走到地圖前,仰著頭好一頓看才做出了決定。城是必須要建的,商路也是必須要維護的,所以不能硬來,禮數上必須到位,面子也要給足,目的就是拿到伊犁河谷的完全控制權。

“陛下,亦力八里城在這里……若是把城建在西邊,兩條峽谷之間聯絡不太通暢。”

譚不明和皇帝都站在地圖前,能近距離看到那張臉上的細微變化,然后就被那副一本正經的無恥表情給打敗了。

明明可以搶到手的土地,這么一來愣是成了購買,還是為了人家好。不管1000枚金幣是多是少,哈薩克汗國大概率會答應,除非他們也想步瓦剌三部的后塵。

這就叫借勢,借著大勝的聲勢壓人,可對方明知道受了欺負也只能咬著牙忍,這就叫政治。皇帝在軍事和政治方面區分得很清楚,通過政治手段無法解決的問題才會采取軍事手段。

從這一點講皇帝確實很愛好和平,能不打仗的堅決不打。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不打仗真不是熱愛和平,而是摳門,耍嘴皮子就能拿到的利益何必大動干戈呢。

這次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從亦力八里城往西一比劃,至少劃出去500里遠,全歸大明帝國所有了,付出的僅僅是1000枚金幣和沙迪和卓的一堆廢話。

為什么非要向西那么遠呢,大部分人都能看出來,西邊的地形比較窄,建城駐軍的費效比最高。而城東的幾百里平坦河谷都可以被開墾成良田,不光能養活駐軍還有不少富裕。這算盤珠子扒拉的,啪啪響啊!

但皇帝好像忽略了一個問題,峽谷并不是一條而是兩條,且中間有山脈阻隔無法相通。若在兩條峽谷中都建城,遇到敵襲時也要繞過山脈才能互相救援,從成本和效率上評估并不劃算。

“朕卻只看到了一條峽谷,在這里!”洪濤伸手要過教鞭,啪的一下點在了靠南的峽谷中間,語氣非常肯定,讓在場所有人不由得懷疑地圖是不是畫錯了,原本就只有一條峽谷。

“陛下,此處臣親自去過,確實有兩條峽谷,中間被山脈隔開,南面是干涸的河道,北面流淌著亦力河。”也不是所有人都不敢指出皇帝的錯誤,黃忠就比較另類,或者說受到的荼毒比較輕,不愿意盲從。

“噯,黃愛卿說到點子上了,河流!此地確實有兩條平行的峽谷,深且長,在峽谷中建城不是好選擇。可若是向東的話沿途又無險可守,只能退到這里才能依托河流筑城,中間幾百里土地就白白浪費了。

朕打算在北面的峽谷中筑壩攔河,將峽谷淹沒形成湖泊,在豐水期開閘放水,枯水期關閘蓄水,以便滋養兩岸的土地。南面的峽谷中建城駐軍、修繕道路便于通商,兩全其美。

先按照朕的意思去談,筑壩的細節還要勞煩熊侍郎派人去實地勘測一番才能最后定下來。不過總參謀部可以先準備著,選幾萬俘虜送去亦力八里,邊等待勘測結果邊修向西的路徑。”

被屬下當面質疑,洪濤不惱反笑。指點江山的時候身邊必須有個提問的,遇到旁人都無法解決的難點先提出來,自己再去輕而易舉的化解,才顯得高深莫測。

伊犁河谷自己太熟悉了,上輩子迫降到疆省時距離這里并不遠,把附近的山山水水都快走遍了。且不限于國內這部分,哈薩克那邊也去過,而且是徒步。

怎么說呢,后世的伊寧城位置并不關鍵,做為國境線的霍爾果斯也僅僅以一條不算寬的河流與哈薩克斯坦相望,根本談不上地利。

為什么會這樣,當年肯定有當年的用意和難處。現在自己來了,肯定不能再瞎湊合,必須找個最具備地利優勢的方位建新城,讓它成為帝國的西大門。

那伊犁河谷里有這樣的地方嗎?還真有,它叫卡普恰蓋峽谷,位于河谷的西端,距離伊寧城,也就是亦力八里城500里,在哈薩克斯坦境內。

后世蘇聯在20世紀60年代末,利用這里的峽谷地形,攔河筑壩建造了一個大人工水庫,叫做卡普恰蓋湖。

洪濤親自登上大壩看過,差不多有300米長、30米高,工程量和難度都不是很大,憑借此時大明帝國的能力應該可以做到。

這樣一來就僅剩下南邊的峽谷可以通行了,在其中建造關隘,再駐守少量軍隊,不敢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也算得上易守難攻。

至于說筑壩的耗費會不會比建造兩座城還高,那是肯定的,而且高出很多倍。

但賬不能這么算,水庫除了阻擋的作用之外,還能調節伊犁河上游的水位排澇灌溉。500里河谷,不用都開墾出來,只在河邊種地也能養活十幾萬人。

另外建兩座不能互相呼應的軍事要塞,就要配備雙份駐軍,而且數量都不能太少,每年的軍費開支也是雙份。

這只是經濟賬,大壩在軍事上的用途更無法用金錢衡量。假如有一天大批敵人從西邊來,當地守軍抵擋不住了,就可以炸開大壩來個水淹七軍。

有道是水火無情,奔涌的洪水在古代堪比核武器,轉瞬間讓百里成為澤國,來多少軍隊沒多少,對大明帝國卻幾乎無傷害。事后等水退了,再把大壩堵上接著蓄水,看以后誰還敢從這里圖謀不軌。


上一章  |  不明不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