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坤宮之變
翊坤宮之變
“如果陛下能對穆斯林友好一些,土耳其和波斯人就不會如此抵觸了!”
做為巴達維亞總督和印度委員會委員,科恩很清楚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波斯人為什么對大明帝國懷有敵意,兩個字,宗教。
這位皇帝好像對宗教非常警惕,不光在國內大肆發展道教、打壓其它宗教,還在海外領地上搞一刀切。雖然沒有明說,實際上卻不允許道教之外的任何宗教發展。
而南洋多一半國家和勢力都信奉伊斯蘭教,大部分受到了道教的滲透敢怒不敢言。再加上大明帝國對葉爾羌汗國的控制和同化,名聲早就傳到了阿拉伯地區,能不被敵視才怪。
“如果不發動十字軍東征,現在的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意大利也應該是穆斯林的領土,可能法國也保不住。朕只采用了和平手段,歐洲卻發動了戰爭。你雖然是新教徒,應該也不反對教皇當初的決定吧?”
“……可是改變信仰需要很長時間、耗費很多精力,這里有幾十個國家和勢力,幾百萬甚至上千萬人口,互相之間連語言都不通,陛下和帝國真要這么做?”
科恩被噎得直喘粗氣,好半天才緩過勁兒來。從感情上講他希望大明皇帝能成功,但從理智上推論又覺得希望渺茫。如果大明帝國能把精力用在其它方面,應該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有時候人就是這么怪,明明忌憚畏懼一個人,卻又希望他不要犯錯。在巴達維亞的十多年任期里,科恩已經把大明皇帝當做了研究對象,很想看看在他的領導下大明帝國能發展到何種程度,會不會誕生出一個稱得上偉大的帝國。
“朕可沒有禁止過任何宗教,在烏斯藏有佛教;在葉爾羌有伊斯蘭教;在廣州、福州、馬尼拉城甚至京城有天主教堂。如果你們愿意,將來也可以建造新教教堂。
只要遵守大明律法,任何宗教都可以在大明帝國里存在并延續。但朕不想看到任何排它的宗教,更不想看到誰說誰是異教徒,你能聽懂其中的區別吧?”
這句話必須是百分百的假話,洪濤不光排斥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甚至包括道教。他是個無神論者,從來不信任何神靈,更不關心來世往生。
選擇了道教,只是為了推廣自然科學研究,純粹的掛羊頭賣狗肉。但有時候往往不能說實話,尤其做為政客,九成瞎話加一成實話已經有點超標了。
“土耳其人正在和波斯人打仗,聽說是宗教派別之爭。陛下剛剛說的很對,宗教的地位如果太高,會對皇權產生不利影響。
基督教如此,伊斯蘭教也如此。東西羅馬曾經為了宗教互相敵視,然后被土耳其人趁虛而入;遜尼派與什葉派之爭也必將被人利用,比如陛下的大明帝國。”
一說起宗教問題科恩就有些意興闌珊。做為基督徒,不管是天主教還是新教都深受其害。聯想起東羅馬帝國的下場,再看看眼下的局勢,歷史好像重演了一遍。
“朕對奧斯曼帝國和薩菲王朝的土地沒有一絲一毫興趣,帝國也無法跨越上萬里去統治那么多人口的地區。朕只想知道在土耳其人與波斯人的戰爭中,你更看好誰,出于什么理由。”
不得不說科恩的眼光很長遠,判斷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也很強。窩在東印度公司的分公司里有些屈才,如果放在自己手下少說也能當個布政使,保不齊就能鉆進御前會議的名單,進入真正的權力中樞。
但他確實也猜錯了,自己從來沒想過染指奧斯曼帝國和薩菲王朝的土地,除非他們主動挑釁且嚴重影響到了大明帝國的利益,否則誰會跑那么老遠去占領宗教狂熱分子的家園,光是治安費用就是個天文數字。
當然了,如果有機會,在其內部扶持一個或者幾個部族勢力也是很必要的。不占領不意味著不攪合,在這個世界上想獲利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盈利,一種是不讓別人盈利。別人家里越亂,大明帝國越能獲得更多好處。
“……我確實在關注當地的局勢,印度委員會在阿巴斯港有貿易站,做為回報,有一少部分運往沙俄的火槍被交易給了薩菲王朝。如果陛下認為不合適,我會向委員會說明情況,并提出辭呈!”
本來就是隨便一問,但聽到科恩耳中卻多了層含義。他為了在波斯灣沿岸擴展貿易,居然偷偷用大明帝國提供給沙俄的軍火當敲門磚,敲開了薩菲王朝的門。
“嘿,你這筆借花獻佛的買賣做得真不賴。不用慌,朕并不在意你把火槍火炮賣給了誰、賣多少錢。如果波斯人或者土耳其人需要,還可以增加一些數量,你與土耳其人應該也不陌生吧?”
這個回答也讓洪濤大為意外,不知道是該夸還是該罵。總以為通過荷蘭人把軍火賣到俄國去就很大膽了,不承想荷蘭人更大膽,直接來了個中途轉手。真不愧是海上馬車夫,哪兒有商機哪兒就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堅決不落空。
不過這也不是什么大問題,如果荷蘭人能幫忙把土耳其和波斯的軍火渠道打通,大明帝國就又多了一大筆生意。與出口農產品、紡織品相比,出售軍火的利潤要高太多了,而且不用等收獲期,隨時隨地可以造。
“如果陛下愿意,我愿意免費代理大明帝國在阿巴斯港的武器業務,價格肯定比沙俄高。但土耳其人那邊恐怕會有點麻煩,尤其是在帝國艦隊襲擊了亞齊國之后。”
一聽到有買賣可談,科恩也沒那么多想法了,馬上進入了商業談判模式,開始計算得與失。不過也沒有大包大攬全應下來,對土耳其的銷售前景就不太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