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605 孤軍入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不明不清 >>不明不清最新章節列表 >> 605 孤軍入城

605 孤軍入城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11日  作者:第十個名字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第十個名字 | 不明不清 
皇帝確實給了杜家一個崛起的機會,只要能在陸軍之中站穩腳跟,學會吃透這套新東西,將來自己的成就恐怕要比眼下深受皇帝重用的叔叔更高。

這次全軍開拔出關作戰,他本可以不跟隨,主要是很多東西還沒學會,跟著也無從發揮。但在征求過叔叔的意見之后,杜文煥堅決要求一起出征,哪怕只當個百戶也要去。

結果李如樟和丁順也不客氣,百戶免談,不是照顧而是百戶太吃水平,他還不夠格。但也沒太貶低,而是將其歸入了前衛參謀的范疇,沒有帶兵作戰的權力,卻可以參加衛級軍官的作戰會議。

這不,前衛下屬的探馬發現了敵情,他自告奮勇把傳令兵的活兒給搶了,疾馳了五六里路跑回來報信,沒想到還真見到皇帝了。

“這三色旗幟可有細微不同?比如紅旗鑲白邊、黃旗藍旗鑲紅邊?”杜文煥匯報的挺詳細,可洪濤聽起來還是不夠精準。

三色旗幟和與之相配顏色的甲胄,應該就是女真八旗。但紅黃藍還要細分成正和鑲,才能搞清楚敵人的統屬與數量。

“……探馬不曾上報,臣也未曾詢問。”這下真把杜文煥給問住了,雖然不清楚旗幟多個邊有何區別,卻明白皇帝肯定不是亂問。

“臣遵旨……”聽到這么奇怪的命令,李如樟有點懵,轉頭看了看丁順,沒得到暗示,再看看被指派的兩名御馬監勇士,還是想不通,最后看到皇帝的臉色,沒敢再問,領命退下。

皇帝瘋了,帶著一萬多人過河與至少三萬女真軍隊周旋,卻把一萬多精銳扔到了二十里外,難道要給女真人設伏?可設伏也不是這么設的啊,在大平原上,對方還有那么多騎兵,豈是那么容易玩計謀的,別是兵書看太多了吧。

有了這些情報,洪濤雖然記不得全部旗主貝勒,也能大致上算出女真人出征的規模。從已知部署上看,努爾哈赤安排了正白旗的皇太極去攻擊古北口,還有鑲藍旗不知道是誰統領去攻擊喜峰口,大概率是佯攻。

臣以為我軍可從容應對,方法有二。其一快速渡河搶占寧遠城,依托城墻先與敵軍周旋數日,以火炮搓起鋒芒,再出城決戰。此舉好在有堅城可守,不懼敵之騎兵。但后路被斷,難以補給。

其二,就地在河西岸挖戰壕對峙,敵若過河以火槍射之,敵若不動則我軍亦不動。此地距山海關不過四五日路程,道路暢通運送方便,無后顧之憂。只是敵若退去,我軍也奈何不得,無法戰而勝之。”

皇帝雖然問的是兩個人,但杜文煥很懂事,沒當著李如樟喧賓奪主。李如樟也沒客氣,略加思索就拿出來兩套方案,一個稍微有點冒險,一個則比較穩妥。

“臣在!”

杜文煥本來應該跟著李如樟一起走,結果被皇帝留了下來,也沒說安排什么工作,只能站在一邊聽著皇帝給在場的指揮使、千戶和參謀們下達一道又一道指令。

在戰場上能知道對方的大概部署就等于占了先機,僅在這一點上自己就可以和各大戰略家媲美了,往往能從一些不被人關注的細節中,找到與歷史資料相對應的線索進行推理,準確性很高。

“嗯,你說的都對,但都不合朕的心思。時間有些緊迫,朕就先不進行講解評判了,待戰后再仔細區分得失吧。李如樟聽令!”

“杜文煥,伱且留下,朕讓你看出好戲。丁順,傳令,左衛馬上過河占領寧遠城,堅守北東南三門。右衛隨后過河,在西門外和橋頭構建工事。讓工兵衛放棄南邊的浮橋,加緊把北邊的浮橋搭好。”

還剩鑲白和鑲紅兩個旗有可能埋伏在某處,也有可能根本沒來。看起來杜松估算的數量不假,女真人確實傾巢出動了,十萬只多不少。你們倆對此戰怎么看?想到什么就說什么,不必多慮。”

“你帶領前后兩衛即刻后退二十里,靠海邊安營扎寨,多派探馬遍布四周。之后如何做聽他們兩個的,不要問為什么,只管聽命就是。”

對于這個疏忽洪濤倒沒苛責,算起來大明正規軍已經好幾年沒和女真軍隊交鋒過了,山海關又不再開放進出,想探聽到對方的細節變化殊為不易。

“陛下,敵軍雖來勢洶洶,時機確不對,如果能晚兩天再來,放我軍渡河離開寧遠城向東幾十里,形勢會比此時兇險的多。

洪濤聽的很仔細,同時示意王承恩把地圖展開,蹲在河岸上看了起來。等李如樟講完,出人意料的沒碎嘴子,而是馬上開始點將派兵。

他自己率領至少四個旗的兵力在山海關正面等著,一是等山海關分兵趁機強攻,一是等御駕親征的自己貿然出關,伺機野戰。

“再探再報,看仔細了,不必慌張。”

“根據杜松的戰報,出現在古北口和喜峰口的女真軍隊分別打著白旗和藍旗,現在又出現了正黃、鑲黃、正紅、正藍,那在喜峰口的有可能是鑲藍,八旗中的六旗都到了。

半個時辰之后,準確消息終于傳了回來。和皇帝說的一樣,三種顏色的旗子變成了四種,其中黃旗有鑲紅邊與不鑲邊兩種。

“陛下此舉似有不妥,臣斗膽進諫,還望陛下三思而行!”等到皇帝的命令下達完了,接到命令的將領們也都走了,杜文煥才敢吱聲。只不過這次是先跪下再說,滿臉都是決絕。

“少說、多聽、多看,最主要的是多想。想不通的地方先記下來,慢慢就會想通的。走吧,跟朕一起入城,看看女真人有沒有本事將朕困在這座城里。”

此時的皇帝與在皇宮里的皇帝已經完全不是一個人了,不是穿戴不同,也不是氣質不同,而是行為方式不同。根本不再聽太多忠言,更不會多問別人的意見,還不給解釋機會,真是言出法隨,毫無商量的余地。


上一章  |  不明不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