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549 從我做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不明不清 >>不明不清最新章節列表 >> 549 從我做起!

549 從我做起!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13日  作者:第十個名字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第十個名字 | 不明不清 


如此禍害地方,難道說河南官員都看不見嗎?剛開始還真不是,從當地知縣到布政使和巡撫,彈劾的題本雪片一樣飛向了紫禁城。

可這些題本到了司禮監立馬如石沉大海,萬歷皇帝不光不表態,事后還故意找茬兒,把這些上疏彈劾潞王的河南官員撤職的撤職,法辦的法辦。

時間一長官員們算是看明白了,潞王不能碰,只要他不造反愛咋滴就咋滴吧,反正禍害的是百姓,毀傷的是朱家江山,犯不著冒著掉腦袋丟官的危險去出這個頭。

然后在河南官場里就形成了一個潛規則,來上任的官員閉口不再提潞王府半句壞話。即便萬歷皇帝駕崩了,景陽皇帝登基了,潛規則也沒變。

景陽二年,《推恩令》頒布,各地藩王年俸減半,潞王朱翊鏐率先上疏反對。結果侄子比哥哥差遠了,非但沒寬容還下旨呵斥,措辭十分嚴厲。

從此之后潞王確實收斂了不少,也沒再公開反對《推恩令》,洪濤這邊則是忙于和滿朝文武斗心眼,出于對明代藩王的極度蔑視也沒多想,或者說是給忘了。

但潞王朱翊鏐卻沒有真的服軟,表面上收斂只是假象,實際上卻把手伸向了河南與隔壁山西的幾處鹽場,勾結了當地官員通過摻假、虛報等手段大發其財。

玩鹽,潞王算是后輩,晉商才是前輩。可潞王有權勢,這是晉商無法比擬的。而潞王貪財,晉商有錢,兩邊是一拍即合。于是潞王府就成了幾家晉商的后臺,一步步陷入了私販禁榷物資的泥潭。

“高攀龍,再敢皮笑肉不笑,朕就治你的罪。是不是覺得這步棋下得很高明,把朕逼到了墻角,自然而然就會松口饒了某些人的死罪?這樣一來你既保住了名節又盡了情誼,兩全其美是吧?

呸……做夢,朕今天就讓你看看什么叫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王安,傳朕的口諭,讓王之楨親率緹騎到衛輝府將朱翊鏐全家抓捕入京。王承恩,知會宗人府一聲,就說是朕的意思,削了潞王爵位,貶為庶民。

從此刻起,潞王、代王、晉王都是庶民了,沒有任何特權,朕把他們都交給三法司,該什么罪就什么罪。高攀龍,伱可敢接吶?”

一名三品大員當場被抓了不說,還治了死罪,既沒有經過廷議也不曾征求過任何人的意見,完全就是皇帝一個人說了算。在場的六部九卿和內閣大學士們卻誰也沒提出異議,不是不想,而是不能也不敢。

只要不是傻子,心里都應該明白,現在的景陽皇帝已經不依仗他們這些所謂的重臣來處理朝政了,標準的軍政一把抓,或者叫順者昌逆者亡。

而且還是個笑面虎,明面上成成成、是是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背地里不光心黑還手狠,三大營幾萬兵將說舍就舍。

這次更是變本加厲,常州、蘇州、松江、寧波、嘉興、臺州、紹興,加上山西等地一下子就抓了上百名士紳、官員、勛貴、王侯,還借著暴民襲擊工廠為由頭,當街打死了近千人。

現在則是錦上添花,直接玩起了六親不認,連親叔叔都不打算放過。誰敢勸?又該怎么勸?萬一哪句話沒說對付,保不齊也成暴民同黨了。

“……若無陛下赦免,僅謀反、謀逆之罪,按律當剮!”

眼看著皇帝耍起了混不吝,居然連親叔叔都舍了,高攀龍有點猶豫,不知道該不該繼續硬頂下去,也不再有把握救下朋友們的性命。

但當他看到那張黑黝黝的胖臉上浮現出一抹輕蔑戲謔的笑容時,忍不住怒從心起,瞬間拋開了個人得失,打算拼命一搏了。

歷朝歷代的皇帝,但凡有回旋余地都不會親口下令殺戮至親,哪怕非殺不可也盡量交由大臣們論罪,避免落下生性薄涼的評價。只要景陽皇帝不想新鞋踩狗屎,勢必要借助三法司來除掉三位王爺,也就有的談了。

“別,剮刑太過殘酷,朕有好生之德,心腸也軟,看不得血忽淋拉的場面。”果不其然,一聽說要把三位王爺給活剮了,景陽皇帝立馬松了口,有了退縮之意。

“既然如此,請陛下賜予臣機變之權,在確保首犯伏誅的前提下也好便宜行事。”剛剛還有些遲疑的高攀龍覺得局面好像又被自己扳回來一些,趁勢向皇帝拋出了和解的條件。

“噯,朕剛剛才說過律法要一視同仁,怎么能轉臉就不認了呢。活剮免了,死罪難逃。都絞死吧,不見血還能落個全尸。你們下去算算,把內城的九座城門好好平均一下,每座城門上該立多少根桿子。

也別非等秋后了,朕心軟,一想起那么多人擠在牢獄中苦熬,日夜不得安寧。證據確鑿者隨時可以報上來,全都送到各門絞死,懸掛起來曝尸百日。

王安,去通州和馬經綸說一聲,讓《半月談》派人到東華門外候著。什么時候第二天要絞死人了,什么時候在報紙上刊登出來。

讓百姓都去親眼看看,皇帝的親叔叔和堂兄們犯了大明律法,不光不能赦免還要罪加一等,照樣會被絞死,然后像條死狗一樣掛在城門上示眾!

不要再提什么皇家聲譽了,容忍這群趴在江山社稷上吸血的蛀蟲們活著,大明早晚會被吃空,到時候讓異族把朕抓去唱歌跳舞,難道皇家聲譽就能保住啦!

高攀龍,現在你還有何話講?要是沒的說了就回去好好判案吧。朕再給你幾句最后的忠告,三法司是道德禮法最后的底線,能不能守住事關大明江山存亡。

你要是不想做亡國之臣,最好把私心雜念先放放,好好想想圣賢書里的話,別說一套做一套。這些人犯每個都要仔細調查之后確鑿證據才可定案,不要輕信口供隨便攀咬,也不可趁機打擊報復公報私仇。

但只要查證屬實,可殺可不殺的一律殺!可流放可不流放的一律流放!可抄家可不抄家的一律抄家!可抓可不抓的一律抓!

總之一句話,亂世用重典。今后凡是官員貪贓枉法、徇私舞弊,與謀反、謀逆同罪,禍連三族,遇赦不宥!現在全都回去做事吧,盡快挑選合格的官員補缺,安撫好當地民眾情緒,不要再為一群棄國棄家的禽獸多耗費精力了。”

但等來的不是軟乎乎的妥協,而是陰冷冷硬邦邦的判決。景陽皇帝起身雙手撐著桌面,板著胖臉,用極慢的語速、平緩的腔調,盯著在場的每個人緩緩做出了最終裁定。

(本章完)


上一章  |  不明不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