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498 破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不明不清 >>不明不清最新章節列表 >> 498 破案

498 破案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15日  作者:第十個名字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第十個名字 | 不明不清 
翊坤宮之變

翊坤宮之變

當馬車駛入午門時,太陽已經西斜,巍峨的皇城在夕陽映照下顯得格外莊嚴肅穆,無論建筑物還是紋絲不動的大漢將軍,皆被鍍上了一層金色。

沈應文為官四十余載,大半是在京城里度過,卻從未仔細端詳過落日下的紫禁城。此時透過車窗觀瞧,內心不由感嘆,物是人非。

經過幾次大變動,朝中如自己這樣的老臣和逐漸落山的太陽一般,明知道大勢不在依舊努力散發著光芒,試圖能留住片刻輝煌。

只可惜所有努力在皇帝那張似笑非笑的胖臉面前,都顯得那么徒勞和傷感。捫心自問,誰又愿意讓朝堂不穩、國家虛弱呢,可到底該怎么辦才能使國家中興,各有各的道理,并沒有一定之規。

眼下皇帝顯然是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只要借此機會再在朝中清洗一番,有能力掀起波瀾的臣子們也就剩不下什么了。從此之后可以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再也無人能掣肘羈絆。

可皇帝大權獨攬真的對江山社稷有益嗎?很難講,從小接受的教育與成年后的耳濡目染,包括所有史書上的記載全都證明了一件事,獨斷專行往往是昏君的開端。

當一個人手握生殺大權,身邊又無良臣輔佐規勸時,結局基本都是悲劇。不光皇帝悲,臣子悲,連帶著百姓和江山社稷一起悲,朝代更迭不遠矣。

養心殿外停著幾十輛四輪馬車,從外觀上看大多屬于錦衣衛,少量出自宮里。每輛車旁均站著至少兩名面色嚴肅、眼神犀利的年輕宦官。

和普通宦官不同,他們的袍服外面穿著怪模怪樣的半身鐵甲,手里提著單眼短銃。銃身有些纖細,做工卻非常精美,不太像殺人利器,反倒與自鳴鐘類似,更適合當做擺件或拿在手中把玩。

“唉……一步差、步步差,滿盤皆輸啊!”沈應文不由自主的搖了搖頭,長嘆一聲閉上了雙眼。

不用太仔細端詳,就能從眼神中感覺到這些年輕宦官也應該出自蹴鞠隊。如果不是有今日的遭遇,腦子里幾乎想不起蹴鞠隊這個詞兒。

回想起來,景陽皇帝登基之初,好像提過要從宮里挑選小火者在北校場伴其蹴鞠嬉戲。當時除了有臣子上疏陳情,勸慰皇帝不該荒廢時日,大部分官員并沒當回事。

現在一切全清楚了,皇帝從那時起就在暗中培養嫡系,當朝野上下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東廠和錦衣衛頭上時,蹴鞠隊還有海戶司就在眼皮子底下不斷成長壯大。

一晃十余年,當年的小火者和小孤兒已經成了小伙子,能文能武。有了他們在,皇帝不光把后宮死死攥在手里,省了老大的心思,還為在宮外發展勢力預備好了人選。

沈一貫和浙黨輸得不怨、沈鯉和東林黨輸得不冤、鄭貴妃和福王輸的也不冤、前任刑部侍郎蕭大亨同樣不冤。他們不是運氣不好,也不是時勢不濟,而是從一開始就被皇帝給算計了。

眼下皇帝手握海軍,還攥著廣東、福建兩省的海關,又在諸多工廠礦山中有股份。那真是要兵有兵要錢有錢,再加上李贄、袁可立、袁應泰、左光斗、李如樟、李如梅、杜松等一眾文臣武將追隨。

彷佛雛鷹長齊了飛羽、幼虎磨尖了利爪,再也沒人能將其困在宮中隨意擺弄。自己等人就是鷹擊長空、虎入深山之前的最后一頓美餐,非但起不到阻礙作用,還會提供足夠的營養。

“宣六部九卿內閣大學士覲見……”恍惚間,外面傳來了太監的高聲宣唱,同時車門也被人拉開。

“今日不是御前會議,也不是廷推,而是朕在審案。為了避免多生枝節才出此下策,如果有人受到了驚嚇,朕代東廠和錦衣衛給諸位臣工賠個不是。

但是在座的諸位當中有人是罪有應得,朕不光不會賠不是,還要治罪!這里是初步詢問口供,都看看吧,誰若是有話要講,現在可以說了!”

皇帝已然坐在了長桌一端,身前擺著好幾摞公文,正在從左邊拿起一張掃幾眼又扔在右邊。見到一眾臣子走進來,不等有人開口先說話。然后推了推右邊幾摞看過的公文,示意王承恩分發下去。

“臣沈應文知罪……”沈應文在馬車上基本都招供了,不是嚇的,也不是全為了家人考量,而是身心俱疲,失去了繼續爭斗的勇氣。

原本以為對方是個九段棋手,比自己高點有限,且更多是依仗盤外招獲勝。可在棋盤上落了幾子之后,才逐漸感覺到失算了。

自己的每一步都在對方算計之內,且提前布置了相應解法。所有的眼位都是假的,即便沒有終局也知道結果了,還有什么糾纏下去的必要呢。

“臣未曾與任何人勾連,更不知舉子聚眾上疏為何,此皆為誣告攀咬,請陛下明察!”

皇帝并沒搭理跪地不起的沈應文,好像在等其他人的反應。不大會兒左都御史許弘剛也跪下了,但不是認罪,而是辯解。

“嗯,許御史所言不錯,僅從這些口供上確實得不出確鑿證據。朕就給你一次自證的機會,聽清楚了,在竭云樓中死亡的舉子你可認得?”

此次舉子們聚眾上疏到底是怎么回事,在洪濤返回京城之前,錦衣衛和東廠就在不同層面進行了仔細調查,并獲得了不小的進展。基本能捋清楚事情的發生、發展和脈絡,并把大部分參與者找了出來。

但是他們兩家都缺乏一個東西,必要的證據。什么蛛絲馬跡、邏輯推理,盯梢監控,能還原事件的本來面目,卻無法讓不知情或者揣著明白裝糊涂的人認同。想做到這一點,必須拿出確鑿的證據。

那把人抓起來扔進詔獄嚴刑拷打,是不是就有人證了呢?確實,這一招很管用。可依舊存在著關鍵問題,無法讓別人相信。因為嚴刑拷打之下有可能出現偽證,且誰也不能杜絕。

(本章完)


上一章  |  不明不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