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第555章 內容統一,做好開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 >>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最新章節列表 >> 第555章 內容統一,做好開頭!

第555章 內容統一,做好開頭!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17日  作者:武劍仙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武劍仙 | 我一個國家隊 | 混娛樂圈很合理吧 

作者:→

熱門小說

對于自己接下來的工作內容,李景霖已然有了思路。

主要抓的是學術方面的這個文化藝術資料片,畢竟,這是需要以較為學術的形式面向國際。

至關重要。

在逐漸奪回文化話語權的當下,學術上是必須要跟進,支棱起來的。

這是自己最需要重視的內容。

剛巧,在這之前,非遺的全國記錄,可以對本次工作有著不小的助力。

根據之前形成的最新統計與記錄,形成基礎框架,然后往里填即可。

而其次重要的工作,便是大型舞臺文藝作品。

在這方面,自己并不需要親力親為或者指手畫腳,和以往不同,這次只需要把控一下這大型藝術作品里里外外的內容與方向即可。

不需要完全參與進去,但需要有具體的關注。

然后才是去配合文化旅游的人,去搞相應的娛樂性質的文藝演出等等。

這個主要是去配合其他部門的工作。

自己也不需要急啥。

就在那一杵,等人聯系自己,找自己幫忙即可。

確定了自己工作內容的重心后,李景霖便開始動了起來。

要搞關于敦煌藝術文化的內容?

那直勾勾的扎在敦煌?

顯然不合適。

如果是以往,是以一個內容創作者的思考角度來說,這樣是很正確的。

可一但視角放在了更大的范圍來看。

這就顯得很小家子氣。

華夏最不缺的就是人才,現在的李景霖,要做的并不是將這些人才們比下去,而是要將這些人才的潛力調動起來。

所以,視角要更放大一些。

自己如果能以一系列的內容,引發文化圈,藝術圈,對于敦煌文化作品創作的熱情與關注。

那才是最好的選擇。

于是,在內容上,李景霖看準了最該優先提上日程的內容。

河西走廊

正是因為如此,李景霖便直接打了一個飛的來到了長安。

在飛機上,李景霖便已經開始構思起一些內容的安排。

實際上。

敦煌文化,河西走廊,大部分是在甘肅。

起于烏鞘嶺,終于玉門關。

而之所以去往長安,主要便是因為.

這里,是敦煌文化誕生的起點,這里是一切的發源地。

敦煌,作為融合的東方與西域的文化藝術圣地,一切的開端,起源于漢代的張騫,起源于那絲綢之路。

從這里。

重走絲綢之路。

對于這需要放送到國際上的文化藝術資料片,李景霖是很有野心的。

學術,但絕對不僅僅只有學術。

學術也可以很浪漫,也可以很生動,更是可以很藝術。

紀錄片,天花板還是可以很高的。

資料片,也并非沒有藝術價值與娛樂價值。

寓教于樂,這資料片雖然主教,但也可以有樂。

沒了樂,那只是單調的學術展示,有了樂,卻可以加深其影響力。

于是。

在李景霖的設想中。

這紀錄片,或者說,資料片。

完全可以利用一種更加文藝的表達方式。

比方說。

通過服道化與場景的設計,能夠更加讓人有直觀的體驗。

而和電視劇不同的是.

這種演,不需要有演員說臺詞,說臺詞,反而會很出戲。

最好的方式,是利用服道化,音樂,場景,文物,甚至是地理圖等剪輯,用這些背景作一個無聲的信息注入。

而內容,仍然是由資料片與紀錄片常用的旁白來進行敘述。

這樣的話,可以保證雖有偏向娛樂的部分,但不失專業知識的莊重,有著嚴謹的學術支撐,但不至于嚴肅到看起來如上課般令人昏昏欲睡。

在確定了自己的想法后。

李景霖來到了各個需要接洽的部門,與各分項的負責人進行談話。

一走一過的,從長安,干到蘭州,并且,直接通過畫大餅忽悠的方式,將資料片項目的總負責人唐文景,與大型文藝作品的總負責人的高明,全給拐走。

直接拉到路上。

順著史書中記載的路線,先是拐了個彎,來到呼和浩特。

旋即便從呼和浩特往河西走,打算穿越疆域,跨越帕米爾高原,來到吉爾吉斯,途徑塔吉克,來到當初張騫走到的終點。

烏茲別克。

真的。

還沒等從呼和浩特到達河西,高明和唐文景便開始有那么一丟丟“后悔”。

瑪德失算,看到李景霖這位傳奇人物,一時之間有點激動,糊里糊涂的就被忽悠著上車。

“我說,小李同志,咱有必要這么形式主義嗎”

唐文景忍不住吐槽了起來。

身為一個學者,唐文景雖然身體不差,但也肯定不算太好。

當初,聽李景霖描述這段路,唐文景單純以為會坐著飛機飛一圈,感受一下當年張騫穿越大漠翻越高原,到達直線距離都有四千多公里的終點,又再次返回大漢的奇跡。

可萬萬沒想到。

他踏馬不是用飛的,直接是用走的。

“哈哈,還是有必要的。”

李景霖笑著點點頭。

看似無用,但實則影響深遠。

有些東西,只在紙面上談,真的不夠直觀。

“看,我們坐著先進的動車,一路從長安來到呼和浩特,又從呼和浩特來到武威,光是坐著,就已經很累了。”

李景霖忍不住感慨了一聲。

“可是,當年的張騫,從長安起步,被困于草原近九年,九年的堅持,卻仍然毅然決然的繼續西行,穿越直線距離四千多公里的土地,沙漠,高原”

“不更細致的感受一下,真的很難理解,這是何等的奇跡,張騫又是何等的毅力。”

聽了李景霖的話。

唐文景的目光閃爍著。

雖然很累。

但并未反駁,更沒不滿。

唐文景今年五十八歲了,年紀很大。

他的父親,便是上一代專門研究西漢文化歷史的學者。

因為很喜歡自己所研究的東西,便給兒子起名為“文景”。

意喻著傳承,也冀希望于孩子,能夠打造盛世盡一份力。

盛世,不只是衣食住行的盛世,也應該是文化的盛世。

終于,在唐文景五十八歲的今日。

也終于有了這文化盛世的曙光。

不走一遍。

唐文景確實感覺,可能會后悔。

“直線都有近四千公里張騫能夠安然無恙的回到華夏,不得不說,這真的是一個奇跡,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意外中的意外,歷史長河中,一個極低概率的兌現。”

高明也忍不住開口吐槽了起來。

一邊走著,一邊連連搖頭。

越走越感覺張騫真踏馬生猛。

想象一下。

現在有個人,騎著一匹馬,帶著最基礎的地圖,通過捏嗎日月星相辨別方位,從長安往河西走,走半路被抓回呼和浩特,軟禁九年,繼續開潤。

一潤便是潤到中亞,又從中亞潤回來。

都不說中間的艱難險阻和戰亂了,哪怕是現代人走這么一路,那都得丟個半條命,運氣不好,沒命了也真的不稀奇。

而在那個年代,那樣惡劣的條件下,居然還能回來。

這個概率,從歷史的角度來看。

那真的就是單抽出奇跡。

而這樣的奇跡,對歷史的影響極為深遠,甚至直接影響到了兩千年后的今天。

“小李同志的用意,我現在理解的更加深刻了。”

高明呵呵一笑。

這一路,對于高明這位從事過大型文藝作品創作的人來說,帶來的觸感是極深的。

而李景霖的用意,更是讓高明讀懂了許多。

眼前三位,一位是總管項目安排的,兩位是負責單獨項目的。

經過李景霖安排的三人旅游。

對接下來的工作內容,也進行了一波側面的確認。

以“河西走廊”的故事為中心!

不僅是高明。

唐文景也能明白這一層的含義。

不免多看了幾眼李景霖。

總覺得,這小家伙這套路是真的深。

越看越覺得李景霖老奸巨猾。

如果李景霖上來就確定了工作項目的任務目標,以及圍繞的中心主旨。

雖然自己兩人不會有什么反對的情緒,但也就是以對待正常工作的態度。

若是稍微處理不好,或許還會對李景霖的“頤指氣使”有所反感。

畢竟。

李景霖太年輕了,自己兩人這么大年紀,面子上肯定抹不開。

可李景霖啥話沒說。

以一種略帶年輕人玩鬧性質的“坑蒙拐騙”,帶著自己兩人重走絲綢之路,并且是這么“笨拙”,這么“充滿形式”的走法。

更進一步的感受歷史帶來的震撼。

自己兩人自然就會感受到更深刻的工作動力,將原本的“工作”,化作了一種更高層次的“追求”與“責任”。

并且。

確定了兩人分管項目的主題內容,并且進行內容的統一。

這內容的統一好處自然很多。

互相協調中,彼此互利互助,交互度更高,并且,更加節省資源。

“之所以選擇河西走廊為入手,其實,主要還是為了開啟一個有關于西域的創作熱情。”

李景霖輕輕一笑。

“昭君出塞,封狼居胥,絲綢之路,西域諸國,敦煌的融合,歷史的浪漫”

有些話,李景霖還是沒說。

說了就會有些過分。

比方說.

進一步喚醒國人對西域文物丟失的記憶。

銘記歷史,牢記使命。

重新奪回對敦煌歷史文化的定義與解釋權!

(本章完)


上一章  |  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