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第219章 將國外的先進經驗帶回國內!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 >>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9章 將國外的先進經驗帶回國內!

第219章 將國外的先進經驗帶回國內!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武劍仙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武劍仙 | 我一個國家隊 | 混娛樂圈很合理吧 
第219章

作者:→

熱門小說

“哦哦,好好。”

張毅教授倒是也沒多想。

便直接進入正題。

實際上。

藝術專業。

尤其是樂器專業的博士學位

無論是國內外,都是個比較不同的專業。

正常的專業。

一般就是考博,讀博,畢業,收獲畢業證書與學位證書,授予博士學位。

但樂器演奏方面,其實是不太一樣。

如果說,整個音樂大類的博士。

是有兩種的。

DMA一般是側重于表演類的,畢業的硬性要求是開音樂會,當然,也需要論文。

而PhD,則是更注重于理論學習,類似于指揮,作曲等專業,大部分會考這個。

音樂表演更多是DMA,當然,也有PhD。

當然。

也有演奏家文憑。

高級的演奏家文憑,可以看做等同于博士。

但學位上來說,是不被承認的。

“其實,我們一開始設想的,是去和德國那邊進行聯合辦學合作的。”

張毅教授開口說了起來。

“畢竟,按咱們之前的師資力量來說,單開一個博士點的確很難。”

“但聯合辦學,有利有弊吧,既然你來了,所以,這個合作項目便暫時擱置了下來,上面還在討論,到底是單開還是聯合。”

聞得此言。

李景霖了然的點了點頭。

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如果能夠自己單開,當然還是自己單開比較好。

但當師資力量不夠的時候,真的是要硬憋嗎?

不如借助外界力量,開了再說,然后逐漸培養,發展。

畢竟,和人家交流一下,的確能學到不少的經驗。

“不過,現在無論是單開還是聯合,其實都是可以的,只不過,看看有什么取舍吧。”

張毅呵呵一笑。

有了李景霖在專業里。

那的確是掌握了主動權。

單開,很大概率能夠頂的住。

聯合,也完全能壓的了。

“那咱們的這個培養方向是怎么考慮的?”

李景霖皺著眉。

小提琴演奏專業博士。

自然是要劃分于音樂表演專業的。

但不同的學校吧。

大致差不太多,可細致問題上卻天差地別。

“其實,若是之前,談論DMA,可能會有些早了。”

張毅教授開了口。

“在這之前,多數教授是認同于先從演奏家文憑上開始。”

“沒必要,這玩意,能早搞就早搞比較好。”

李景霖微微皺了皺眉。

聽了李景霖的話,張毅教授點了點頭。

“是的,如果沒什么意外的話,那的確可能先從DMA開始。”

畢竟。

等同于博士學位,那不如直接一步到位,就搞實打實的博士學位呢。

“課程安排是否有粗略的設計?”

“有的。”

張毅教授拿出了資料袋。

抽出一張紙遞給李景霖。

接過來仔細一看。

“核心課程,專業公共課,選修課,第二專業輔修?”

李景霖微微皺了皺眉。

搖了搖頭,開口道。

“這多少還是有些保守了。”

“保守?你是指.”

張毅教授微微一愣。

實際上。

在音樂表演行業里,這四項課可以這么理解。

核心課程就是音樂表演核心,學術核心,研究核心。

練琴,然后開音樂會。

上理論必修文化課。

獨立的音樂研究,寫學術論文。

專業公共課,就類似于一些音樂史,作品研究之類的文化課。

里面會有一些比較細致的科目。

修學分就完事。

至于第二專業輔修,則是看個人的實力,愛好等。

“而且,這個公共課程,或者學術核心課程里,大部分都是西方音樂相關的,這樣的話,基本是達到了,但不夠有咱們的特色。”

李景霖皺了皺眉。

“你看,比方說,這個18世紀的音樂革新,這個早期游牧音樂的特性.”

于是。

就在張毅教授的面前。

足以令廣大博士研究生哀嚎不已的決定

就這么輕飄飄的被李景霖說出了口。

“華夏的音樂家,哪怕就是拉小提琴,也必須要學華夏音樂體系下的知識。”

“至于研究課題上,也完全可以搞一些華夏特色,比方說.如何用小提琴去演奏民間文化,甚至是少數民族文化的曲目,讓小提琴這件樂器進一步漢化!”

張毅教授瞪大眼睛。

李景霖有這樣的野心,是完全難以想象的!

是的。

雖然說。

華夏文化就是海納百川,兼容并包,吸收外面優秀的東西,漢化成自己的東西。

但你這也太特么急急急了吧。

看看二胡,看看琵琶,看看那些曾經是舶來品的樂器。

融合,發展。

這年份。

是按大幾百年,甚至千年來算的!

好家伙啊。

李景霖這一副恨不得有生之年就要看到小提琴徹徹底底變成華夏玩具的樣子

張毅教授真是有點繃不住。

你這么急的嗎?

“怎么了?我說的有問題么?”

李景霖皺眉。

“最近我可是聽說了,云南博物館蠢蠢欲動,想要讓他們展館里,聶先生的小提琴,以國寶的身份,進入《國家寶藏》的綜藝。”

“如果我們解決了融合,文化,思想,作品上的問題.”

“說一句小提琴在我們華夏有完全不同的象征,有不同的文化發展,然后進一步說,華夏小提琴,是我們華夏文化的一環,小提琴是我們華夏的重要樂器,又有什么問題呢?”

“完全沒毛病啊!”

張毅教授微微有些裂開。

“沒毛病,完全沒毛病。”

“對嘛!老張,人才的培養,不說從娃娃抓起,但都讀博士了,你起碼得給我滾去研究華夏音樂吧?”

“什么吉爾西方樂器,都給我去研究華夏小提琴去。”

李景霖雖然皺著眉。

但格局打開了。

一通話,說的張毅完全沒法反駁。

仔細想想。

還真就是這么個歪理。

就類似于聶先生,冼先生,那群老一輩的小提琴演奏者們,賦予了小提琴鮮艷的紅色一般。

后人咋差點啥了?

就不能搞點新東西出來嗎?

指不定過個幾百年。

小提琴在華夏的文化,那和當年從西域進到華夏的那些樂器

沒啥不同。

“當然了,既然我這么說,我肯定也是會這么做的。”

李景霖捏了捏下巴,開口說了起來。

話音里,多少有點意味深長。

“反正初來乍到,還沒給見面禮,不如這樣吧,我開一個這個課題,然后搞一搞研究,搞點成果出來打個樣?”

聽到這里。

張毅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

到了現在。

張毅才終于徹徹底底的看懂李景霖的野心。

這句話一說。

張毅就完全能知道。

李景霖是有能力將華夏的音樂,民族風俗,或是民間音樂,文化,轉換成小提琴的作品的。

甚至很有可能已經有了成果!

但他不自己一個人發布。

而是來當導師。

然后借助著這方面的力量,切身實踐,做出示范,然后引導推動!

這個格局,頓時讓張毅欽佩不已。

如果是前者。

那么,或許,對華夏藝術發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但更多的,還是會讓別人喊出“李景霖NB”。

視線更多還是凝聚于李景霖的身上。

能夠成為行業標桿,但很難帶動行業發展!

可踏馬的,如果他當導師,以一個碩導,甚至是博導的身份去進行相關類似的課題學術研究。

帶學生這么做。

那么。

若是有了成功的模版,給行業積累了經驗。

后續的發展,那就不只是李景霖一個人在發展了!

也就是說

這人已經不滿足于一個人去吊打世界了。

他甚至想帶出來一批幫手,然后一起去打“群架”。

“還有呢?還有其他的課程安排調整的意見么?”

“當然有。”

李景霖深呼吸。

“博士,那就必須要有博士的實力,不只是拉琴方面要提升嚴格度,文化方面更是要齊頭并進!”

畢竟也是個年輕人。

也是有火氣的。

面對現代社會上,那些“學習不好,文化課不好,但家里有錢的人,就去學音樂當混子”的這類言論.說不爽,那是真的不爽,但反駁,也還真的難以反駁。

音樂行業,便是這樣的兩極分化。

混子,那是真的混。

頭禿,那也是真的禿。

于是。

在李景霖的建議下。

林林總總的。

開始擺出課程。

除了每學期的核心專業課,以及論文指導的課程以外。

直接又篩選出了十八門課程。

“差不多,這二十多門文化課,兩年內必須修完,這文化強度,差不多能配上博士了。”

李景霖的話頓時讓張毅教授眼皮子狂抖。

這李景霖,到底是個什么魔鬼。

這文化強度配上博士?你也太特么謙虛了。

就算是放在所有博士學位的課程中,這樣的文化強度,也絕對在中游往上了。

“中期要有評審,還有論文的開題報告,兩年四個學期里,修不完這二十幾門課的話,你特么直接給我延期。”

李景霖是越說越開心。

越說越覺得前途一片光亮。

只不過,這些話。

聽在張毅教授的耳中。

多少感覺

被李景霖帶的研究生們,幸運是真的幸運。

因為,真的能學到太多東西。

但倒霉也是真的倒霉。

就這地獄模式,畢業都是個問題。

“論文.不行,就算你是音樂表演類的,一篇四萬字的論文又怎么足夠呢?起碼給我弄兩篇,對,期刊資質的要求與限制也拉高一點。”

“我音樂表演專業,即使是文化課上,也一生不弱于人!”

李景霖一頓分析中。

雖然讓張毅教授都覺得,這踏馬有點難了。

但.仔細一想。

不難還叫博士嗎?不難還能叫高端人才的課程嗎?李景霖說的沒毛病!

加倍!超級加倍!

“對,三場音樂會給拉滿,兩場個人獨奏,一場搞一個公開講座型的。”

“學術報告會兩場有點少,但算是過關,先看看,不夠再加。”

“課題.還有學術研究上,這強度也都有些太低了,演出心理學方向的課題都有點老套了,新時代了,直接給上點前沿的東西。”

李景霖皺了皺眉。

不得不說。

由于新開專業。

很多方面的理解.的確有些落后時代了。

要知道,國外的很多音樂表演的院校,對現代科技的擁抱程度是很深的。

不行。

我李景霖一生不弱于人!

“音樂表演的跨學科學術研究課題可以加入進來,試著搞搞,而且,還得能夠靈活的在音樂表演中運用數字化技術,因為這是現代演奏家必須要有的思維。”

“最重要的,是要著重培養一下學生們在音樂與文化,社會問題關聯上的思維,這是比較新的學科,對咱們來說也是個機會,必須懟上去,這樣才能彎道超車。”

李景霖的話。

讓張毅教授不斷的點頭。

“讓音樂演奏家能夠關注社會問題,傳遞正能量,表達藝術之美。”

“我們走的是人民藝術的路線,怎么能忘本呢?”

“不關注社會問題的那就不要讓他畢業好了。”

李景霖撇了撇嘴。

說出的話很是殘忍。

但其實.

這就是未來音樂表演發展所需要注重的問題。

音樂表演是服務于人的,所以,一定不能脫離社會問題。

類似的學科。

即使是在西方。

也是很新穎的科目。

雖然華夏這邊,設立博士點晚了許多。

可在某些學科的研究上,也完全可以彎道超車!

尤其是這個學科,在華夏的藝術土壤與思想指導上,是有著天然優勢的。

那就更加不能放過了。

“可是,這些新課程,我們完全沒有經驗。”

張毅教授很心動。

但仍然嘆息了一聲。

只不過,聽了張毅教授的嘆息,李景霖的臉色不僅沒有變差,反而微微笑了出來。

“有,馬上就有了。”

李景霖越笑越壞。

“我這第一年不是帶碩么,當然,也是需要上本科課程的不是?”

“那就開兩門偏向于實驗性質的選修課,積累經驗唄,公選課一個,專選課一個。”

“我來講!”

張毅教授愣神的抬起頭。

看著李景霖的笑容,似乎是意識到了什么一般。

馬上激動了起來。

對啊。

別人不知道,但李景霖在國外對這些接觸的絕對不少!

出國學習先進經驗,然后帶回國內.

即使是在文化藝術的領域上,也是一樣可以的!

(本章完)


上一章  |  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