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第109章 “這就叫專業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 >>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9章 “這就叫專業啊!”

第109章 “這就叫專業啊!”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武劍仙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武劍仙 | 我一個國家隊 | 混娛樂圈很合理吧 
第109章

作者:→

熱門小說

圍著李景霖這一群人的山民們,很好奇的問問這個,問問那個。

雖然,對于蓋學校,對于讀書的意義,山民們只是懵懂的理解一個大概。

但依舊展現出了極大的熱情。

這里,即使到現在,都還是絕對貧困。

可是,從以往的衣不遮體,食不果腹,逐漸到現在,開始能吃飽,生活的逐漸好轉。

讓這些山民們逐漸知道了。

羌人的神明伊尹,再一次從天上降臨,這回,他要重新帶著羌人們,再次擊敗新的敵人。

貧困。

安撫好山民后。

支書便帶著一行人來到了自己的辦公室里。

“這里的山民真淳樸啊,能感覺到那種很令人舒服的善意,而且景色也的確很不錯,感覺挺適合做旅游的。”

畢晨忍不住贊嘆了一聲。

若是不考慮生活,資源,條件等問題。

光看這青山綠水,還真是個不錯的風景區。

“是啊,風景是很不錯,但沒什么開發的價值.”

村支書搖搖頭。

嘆了口氣。

“景色的確還可以,可就算花費特別多的金錢來開發旅游業,這里也夠不上一個A級的景區,代價大,收益小。”

“扶貧,要精準扶貧,看到貧困問題的根本,針對性的解決,所以,才開始修路。”

“但仍然挺不容易的,這里除了保存完好的羌族文化外,無論是從特產啊,還是風景啊,都很難支撐起一條致富的產業鏈。”

說到這里,支書卻爽朗的一笑。

“不過,在去年年底的時候,有地質專家和農學專家來到這里,實地勘察本地的地質與土壤,探查礦藏,給當地分發了適合這里耕種的作物種子。”

“現在村民們的收入,一年差不多能到四千五了,這要是換兩年前,一年也就賺個九百多塊錢。”

“一年?這時間和數字是多少?”

曾藝愣了愣,頓時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年的收入,九百塊?

頓時便忍不住追問了起來。

“一年多少?!”

“兩年前是九百多塊啊,現在是四千五。”

一時之間。

大家都有點說不出話來。

李景霖更是心神微微顫抖。

這個數字戳中了李景霖的回憶。

那是在之前環游綜藝中,一切沖突的開端。

吳一某所言的那句“一人一天九百塊怎么玩?一頓飯都吃不起”的話。

九百塊,在兩年前,是這山里羌寨中,勤勞樸素的山民們.

一年所得!

不知道為什么,一股對吳一某的火就又被催了起來。

“像這樣的村子,到底還有多少啊?”

張潔心情很沉重。

就仿佛.外面泱泱太平盛世,卻和他們無關一般。

“咱們一共有多少絕對貧困人口啊?”

看到張潔這個樣子,支書似乎一點都不意外。

因為自己當初還是一個充滿朝氣的研究畢業生的時候,離開象牙塔,第一次來到大山里時。

也是這樣的感受。

“.2012年前后,是近100000000人。”

支書淡淡的話語,頓時讓眾人忍不住驚呼。

“一個億!!”

很難想象。

有這么多的人,還處于絕對貧困。

那可是13個人里面,就有一個絕對貧困的人!

這個比例實在是太可怕了。

“那現在呢?”

“.差不多.1700萬人!”

這話一出口。

全員沉默。

直到遲滯了許久后,才終于有人緩緩脫口而出。

“我靠.”

似乎是在震驚于這六年如此巨大的成就,也似乎是在感慨著“竟然還有這么多的人”。

短短六年,就干碎了百分之83的絕對貧困人口。

但剩下的數字,仍然是1700萬。

“蓋學校這種事情,可以盡快推廣,但當務之急,是精準扶貧針對性的立項。”

李景霖抬起頭問支書。

“這里面通光纖了嗎?或者說光纖的計劃提上日程了嗎?”

“暫時沒有,這幾年里,倒是讓電話信號覆蓋了,不過光纖還沒有展開,不過,這的確在今年的計劃之中。”

蓋學校,發展礦業,種地,養動物,修路,通網

這些東西的發展,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其實我覺得,如果是精準扶貧的話,咱們完全是可以搞文化扶貧的。”

“對,我聽霖哥說了,羌族文化十分美好,有很多的非遺,這應該很好進行文化扶貧。”

聽了李景霖的話,肖靜騰點點頭表示贊同。

只不過,支書苦笑了一聲。

“哪有這么簡單啊,我也想過文化扶貧的事情。”

“羌族的文化的確很適合進行文化扶貧,可是,在整個川蜀,有多少羌寨啊。”

“羌族的文化扶貧項目太多太多,現在,咱們這個寨子,是正在發展之中,若是太好高騖遠,將有限的資源浪費在難以把控的項目上,反而對扶貧無利啊!”

眾人頓時再次沉默了起來。

支書的話很好理解。

文化扶貧是個好項目。

可是,文化扶貧,依靠的是文化符號,內容,以及一些看不見摸不到的東西。

其他的羌族文化扶貧項目,已經挖掘的都差不多了,你這個寨子拿出一模一樣的東西,在初期,容易浪費勞動力,浪費本就不寬裕的扶貧資金,會影響其他方面的發展。

“哈哈,支書,這你就不知道了吧。”

大家都在沉默。

但李景霖卻哈哈笑了起來。

“羌族的文化就真的完全一樣嗎?”

村支書愣了愣。

旋即有些驚疑的看向李景霖。

“可是,我實地考察過了,也研究過不少這方面的東西,這里面真有值得現在馬上就去挖掘的文化內容嗎?”

不是村支書不相信。

村支書也知道,一定有值得挖掘的文化內容。

但那是建立在前期一些項目發展完畢的基礎之上的。

現在就急著挖掘會很不穩。

“當然有了,正所謂十里不同羌,就文化藝術這方面.”

李景霖拍了拍支書的肩膀。

忍不住輕輕的笑了笑。

“你還得找專業人士!”

支書懵了。

不過,李景霖說的不錯。

專業的事兒,還得專業人來。

支書畢竟不是搞文化藝術的。

哪怕曾為了寨子,忙前忙后,煞費苦心的去研究羌人文化

但也會有所“疏漏”。

“羌族甚至可以追溯到殷商以前,那時候就已經有所記載了.”

“我就是研究音樂的,曾經古籍里有過對羌族民歌的記載:石田山間,俗尚勤儉,咿唔之聲,徹於四境。”

“羌族是比較封閉的,但這反而更是造成了.哪怕是十里相隔的羌寨,羌歌都不同腔,這些差異性其實是很具有民俗學,民族學,藝術方面的研究價值的。”

說著說著。

看著支書懵B的眼神。

李景霖忍不住樂了一聲。

“不只是音樂,作為國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羌族的羌繡,也會劃分出相當多的流派,各自有不同的特色以及藝術研究價值,別看伱寨子封閉,目前還挺窮的,似乎傳承下來的文化,也和外面的同類非遺沒什么不一樣。”

“我不說多,哪怕是一個茂縣的羌繡文化里,就已經可以劃分出不同特點的六個區域的羌繡”

“這里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就算是同類同種也有很大的藝術差別,在研究相關藝術的人群眼中,這些差異性,就是無價之寶,是十分寶貴的研究材料。”

“不同的羌繡對照,借鑒,融合,甚至可以逆推出古羌族的一些文化線索。”

“只不過啊,這些細微的差距,真的只有專業人士才能分辨!”

術業有專攻。

支書其實很難理解,這差不多的東西有什么差別,更不知道這一點差別能夠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自然是會想著穩扎穩打,從基礎上去做,不好高騖遠。

等待將基礎開發的差不多,再去研究文化的東西。

這并沒有什么問題。

但其實,李景霖知道,這些東西遠比支書想象的更重要。

“支書,你可能不知道,現如今,傳統的羌繡,尤其是這種封閉寨子,可遇不可求的稀少特色手工羌繡.賣價上.如果真有獨特的特色,那么起碼兩三百起步,上到五六千都有可能。”

李景霖的話,讓支書內心天雷滾滾,完全難以想象。

但其實,這就是民俗文化藝術品的魅力與價值。

“并且,各式各樣的設計師們,十分鐘情于這種稀缺的樣本資源。”

“除了普通的平繡扎花外,疊溪片區的游繡,雅都,曲谷,赤不蘇的包針繡,土門片區的架繡十字針,也就是數紗繡等等.”

“尤其咱們這個寨子,很封閉,屬于文化保存極好的上山區,剛剛我一眼看去,衣服上的繡雖然十分破舊,但還帶有一點漢繡細膩含蓄的味道,很具有研究與商業價值。”

說到這里,李景霖捏了捏下巴。

若有所思的說道。

“我曾經在樂器學的研究里見過不少非遺樂器樣本,羌笛,口弦,盤鈴,單面羊皮鼓,這些東西雖然看上去大同小異,但其實細微的差距造成的是音位的各不相同,極大的影響著當地民歌的發展走向。”

“而且,據傳,上古大禹發明了羌笛,除了那句耳熟能詳的詩句外,東漢馬融也曾在長笛賦里記載了近世雙笛從羌起,這也是國外學者認為笛子是外來的由來之一,他們認為是古埃及的笛子傳到了華夏,從南入北。”

“可是,大禹發明羌笛的傳說,羌族神話中天神伊尹,又恰好與夏末商初的賢相同名,再加上舞陽賈湖遺址中挖掘出咳咳咳,可能是我想太多,但這一切聯系在一起,那些遠古時期的歷史似乎更有意思了。”

李景霖眼眸閃爍著亮光。

雖然并不確定很多事情,更不能一口下定一些結論。

但很顯然,史實真相的探尋之路,似乎開始出現了不同的轉折。

“最起碼,能夠再次輔助佐證羌族與中華文明的起源關系密切,可以為研究文明起源提供豐富的線索,再次證明華夏文明自古以來便是一體多元的。”

“這些研究價值,可以引導更多的協會,研究者介入,進行科學的保護與開發,比方說對非遺傳承人的培訓研修,項目的資金扶持,額外的,文化領域的資源傾斜,保護區建設,數字化推動,創意設計支持等多方面的助力。”

“這就可以幫助開發更大的經濟價值。”

“還有這種事兒!”

聽了李景霖的一席話,支書大喜。

這意味著什么?

這意味著這個封閉羌寨里的東西,就算不考慮李景霖后面所聊的巧合與臆測.

都有極大的研究價值的。

有了價值,就能發展,就能逐漸產生價值。

若是這樣的話,待路修通,專家學者前來,完全可以挖掘出更多的產業線。

“我去,阿霖,百科全書啊。”

韓虹比出大拇哥。

“真厲害。”

專注于藏彝走廊這邊的扶貧,韓虹是沒少和這些少數民族打交道的,尤其是羌族,絕對是藏彝走廊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民族。

尋常時日,韓虹也是見過很多各方面的藝術文化類學者來搞這些研究。

見都見了不少。

但李景霖這種如數家珍,還是讓韓虹驚了。

“我之前就聽說你好像掛名在音樂研究所了,是最年輕的樂器學專家,現在一看,實至名歸啊.”

作為音樂界的巨匠。

韓虹當然知道。

在研究傳統民間樂器的演化過程中,和當地的民俗,文化發展,其他藝術,是分不開關系的。

就好像研究樂器學,研究笛子,自然需要去了解羌笛。

然后呢?

進一步深入了解羌族樂器,樂曲,以及這些樂曲用于的場所,祭祀或是婚禮等非遺文化。

研究這些,自然會涉及到一些服飾,美學等云云總總的東西。

可了解這么多,典故張口就來.

果然還是有點難以理解。

韓虹看了一眼其他幾人。

果然。

一個個全部瞳孔地震。

突然就感覺自己的大腦被奇怪的知識給洗了一遍一般。

“太好了,那我這就開始立項?”

支書有些興奮。

“嗯!可以!”

李景霖微微一笑。

“我先去給你們聯系幾個專家過來考證一下,如果可以的話,那我們就可以捐贈一些起步的物資,幫助構建這個幼苗產業,這樣的話,也可以有額外的手工制品能夠補貼家用,若是祭祀,歌舞之類的其他方面也具有差異性的研究價值,那么,想必研究所給出的補貼也會不少。”

“謝謝!謝謝!”

支書的眼睛有些發紅。

“真的是太感謝您了!”

真無語了,這年頭鑒抄魔怔小鬼可真離譜,譜都不扒,上來直接空耳鑒抄,聽了一段一樣的loop循環就直接說是改編,我真樂了,連loop都不知道,上來直接錘。

(本章完)


上一章  |  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