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第68章 非遺,潮汕漁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 >>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最新章節列表 >> 第68章 非遺,潮汕漁歌!

第68章 非遺,潮汕漁歌!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武劍仙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武劍仙 | 我一個國家隊 | 混娛樂圈很合理吧 
第68章

作者:→

熱門小說

李景霖覺得,在輸出的時候,不僅僅要展示出華夏文化的獨有韻律與美感。

最重要的,仍然是思想。

表現東方的藝術思想。

文化輸出,其實就是傳播思想。

看到周圍觀眾們愈發熱切,李景霖放下琴,用純正的意大利語說道。

“接下來,要演奏的歌曲。”

“是根據我們華夏民間的歌謠,民間的故事所改編的。”

“樂曲的名字,叫做《豐收漁歌》!”

李景霖的話音剛落,在場的觀眾們便歡呼起來。

之前,李景霖演奏的不少樂曲,實在是太優美,太震撼,可其中有一半的樂曲,聞所未聞。

這當然讓觀眾們內心癢癢。

這下總算說出了樂曲名,算是滿足了觀眾們憋了很久的渴求。

“是巴卡羅爾嗎?”

有人興奮的開口。

李景霖驚訝的抬起頭。

觀眾里面倒是有老牌的愛好者啊。

巴卡羅爾。

意為船歌。

是意大利威尼斯船工們演唱的一種音樂類型,歷史上,也有西方偉大的藝術家,如舒伯特,肖邦,門德爾松,柴可夫斯基等等,以這種民間勞動者的音樂去描述美。

但漁歌,和船歌,并不同。

李景霖要表演的漁歌,是潮汕一代漁民們的民間歌謠。

背靠南海,風浪之上求生活的民歌。

如果說,從音樂形式,音樂風格來說,八竿子都打不著。

但李景霖卻點點頭。

“當然,你可以理解成這是華夏的船歌,不過我們都叫漁歌,是講述潮汕漁民的故事。”

因為,兩者都是由勞動人民所創造的。

便沒什么不同。

不再言語。

架好琴。

圍觀的眾人們頓時安靜了下來。

音符奏響。

上來便展示了獨屬于華夏的,早在晉代時期與唐朝雅樂便有過記載的一種節拍。

散板。

散板的引子,節奏不一。

如變幻莫測的海浪一般,忽而揚起,卻又落下。

旋律只演奏一半,配上如歌的處理,變化莫測的節奏。

仿佛看到了海浪鋪打巖石,碧波上逐漸升起的太陽一般。

輕輕的停頓。

清晨早起,出海打漁的漁民們。

明亮舒緩的高音,仿佛小船飄蕩在海面上一般。

風平浪靜,陽光明媚。

細膩的大師級處理,讓優美旋律的如歌似訴,感染力極強。

在旋律中,就能感受到那種屬于幸福的情緒。

仿佛節拍標示那般,優美動人如歌的行板。

輕輕停頓。

高音,轉換到了低音。

原本較為模糊的漁民形象,仿佛通過這個高低音的對比,變成了一男一女的漁民夫婦。

一同出海打漁,又一同在海面上對唱著潮汕民歌。

伴隨著海浪輕輕的搖曳,最淳樸的勞動生活形象愈發豐滿。

觀眾們沉浸于這一刻。

微微停頓。

突然一個轉折。

曲風突然一變,變成了十分活潑的小快板。

42拍與43拍交替出現,重音的落點也完全不同,這種混合節拍的節奏十分不規律,但卻并不混亂。

輕快,活潑,歡樂。

仿佛漁民們終于到了捕魚的位置,相互吆喝著投放飼料,撒網,拍打著海面,吸引魚兒。

一條一條肥美的魚兒聚集,時不時跳上水面撲騰,卻被網網住。

滿滿的收獲,讓漁民臉上盡是豐收的喜悅。

雙音,拋弓,跳弓。

上下翻飛的技法并不簡單,但這圓轉如意的細膩技法,卻完全服務于了樂曲的情緒變化。

音調不斷的攀升,越來越高!

可這速度卻越來越慢。

情緒不斷的烘托著,終于來到了最高點!

驀然開朗中,節拍形式完全變為廣板。

如盡情歡唱,慶祝滿載而歸的漁民般。

最為抒情的旋律,在明亮的和聲里,寬廣的縱情歌唱。

清晨出海打漁,滿載而歸,唱起潮汕歌謠,盡是豐收的喜悅。

回到家中,將捕撈來的魚兒處理,變賣,又留下自家人的吃食,靠著賣魚的錢買來調料,主食,為家人們做上一碗鮮美的魚湯。

勞動后的夫婦們,抱起自己的孩子,講述著屬于大海的故事。

歡聲笑語中,小提琴的旋律再一次微微變化。

仿佛場景被拉伸而出,變成俯瞰的廣角,看著海邊升騰著煙火氣息的小漁村。

小提琴弱下后,以琶音的顫音進行著收尾。

從低快速到高,又在高音上進行顫音。

仿佛如同夕陽西下時,波光粼粼的海面,在無聲的見證著漁民們的生活。

小提琴攀升到極高的音位。

長音的漸弱,如哨音一般,緩緩消失。

觀眾們興奮的歡呼著。

這種“異國他鄉”的優美旋律,充滿著一種來自于東方的神秘。

但又充滿著一種獨屬于華夏的煙火之氣。

如果只是看樂曲所描述的,似乎沒什么驚天動氣的霸氣,更沒有波瀾壯闊的史詩。

有的只有一家漁民一整天的勞作生活。

僅此而已。

最質樸的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就是最為寫實的藝術,就是最動人的詩歌。

潮汕話你可能聽不懂,但這講述潮汕漁民的音樂,卻很好懂。

潮汕的漁歌。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結束了最后一曲的演出。

善款激增。

看著李景霖收琴,有行人忍不住問了起來。

“您是來演出的嗎?還是在米蘭工作?”

“是旅游過來的嗎?”

這些人群圍繞中,自然有沒什么課,跑出來逛街的大學生。

這些大學生里,也有米蘭威爾第學院的學生。

見到有街頭小提琴表演,便湊了過來。

這優美的異國旋律,讓這些音樂學院的學生如癡如醉。

“嗯?這人好眼熟。”

有學生愣了愣,努力踮起腳尖,看向李景霖。

可當李景霖轉過頭,仔細打量了一下后,學生直接傻眼了。

這踏馬能不認識?!

“是李!小提琴的李!最年輕的帕賽冠軍!咱們米蘭威爾第畢業的學長!!”

一聲吼叫。

直接讓人群們頓時更熱切了。

拍照,錄像的更加頻繁。

“真的?!”

“不愧是米蘭威爾第學院培養的音樂家!!”

“真的好棒!”

聽到這些夸獎,李景霖連連道謝。

而那個喊出聲的學生眼皮子開始狂抽。

不愧是米蘭威爾第學院培養的?

你應該說。

不愧是米蘭威爾第音樂學院,能把他都給招來。

眼前這位大佬,放在米蘭威爾第音樂學院歷年的高材生里,也是相當炸裂的存在。

這位來自于古典鋼琴演奏專業的學生可太知道了。

他在16歲來到學院的時候,就已經被米蘭威爾第里所有的小提琴教授評價道“小提琴上已經沒有任何技法是他做不好的了,他解決了所有關于小提琴演奏的問題。”

這幾乎是大多數學樂器的人,一輩子都做不到的事情。

在學校里,提到天賦,幾乎大部分的學生都會拿這位傳奇學長說事兒。

你以為你很天才?有種你就去學學小提琴系的李。

基本這話一出,膨脹的天才都會瞬間癟咕下去。

“感謝各位捧場!”

李景霖收好琴后,笑呵呵的在紙板上加了幾筆。

將我很窮改寫成了我不窮

拿好放著善款的小盒,再次鞠躬道謝,引起觀眾們一陣哈哈大笑。

直到李景霖回到了店里,路人才依依不舍的離開。

只不過,在離開后,下意識的抬頭,記住了店名。

弗朗琴行。

“霖哥,伱這.”

明東十足震撼。

眼看著李景霖空著盒出去。

滿滿登登的回來。

李景霖開始數錢。

大多數是硬幣,也有不少鈔票。

從20歐分到10歐的鈔票。

說實話,20歐已經算是少見的大額打賞了,那起碼就是一百五十塊軟妹幣。

突然,李景霖從盒子里掏出一張鈔票,更是震碎了明東的三觀。

“我去,有錢人,直接丟一張兩百歐?”

折合軟妹幣一千五。

就算放在物價高的米蘭,也不算是什么小錢了。

在意大利,100歐以上的面值,甚至都有點難花。

這200歐。

小店都不收的,你得去大型商場和大餐館花。

“講真的,如果不算房租的話,這兩百歐省著點花,都夠我花上一個月了。”

心滿意足的數了數其他的零錢。

大體上在一百六七歐這樣。

這才演出多點時間?

這么多收入,街頭藝術家那是聞者落淚,看者傷心

異國他鄉的大街,不到一小時的演出,凈賺折合軟妹幣兩千八。

“MD,這是搶錢去了啊。”

明東傻眼。

不算車費。

開局兩個歐。

轉手翻了幾翻啊?!

“走吧,請你們吃東西去去。”

李景霖當下便定了飯店,帶著一行人下館子去。

攝像師及其助手三人,明東一人,李景霖一人。

五個人直接吃了頓爽的。

“跟著霖哥混,三天吃九頓。”

明東感慨起來了。

“霖哥,你果然不是來窮游的。”

“嗨,其實就是今天運氣好而已,賺的已經算是很多了。”

李景霖笑著搖了搖頭。

“其他嘉賓到了嗎?”

“還沒到?”

李景霖驚訝的看了一眼時間。

這都快下午三點了。

還有人仍然在機場傻著呢霖哥都已經賺完錢開始享受了。

看著群里渴著餓著的某嘉賓,又看了一眼大口牛肉往嘴里造的霖哥。

明東的眼皮子再次瘋狂抽搐起來。

這難道就是世界的參差嗎?


上一章  |  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