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第784章 歷史沒有新鮮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盛唐挽歌 >>盛唐挽歌最新章節列表 >> 第784章 歷史沒有新鮮事

第784章 歷史沒有新鮮事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29日  作者:攜劍遠行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攜劍遠行 | 盛唐挽歌 


就在納囊·赤托杰出事的當夜,在內應的幫助下,尚贊摩的親信部曲突襲涼州,直接將涼州城內的吐蕃軍繳械。與之同行的,還有吐蕃贊普赤松德贊。

有吐蕃贊普在前面開路,達扎路恭的親軍也不好反抗了,紛紛放下武器請降。一如當年對陣大唐強無敵的論欽陵,面對赤祖德贊的兵馬也完全不是對手。

當著一眾吐蕃軍官的面,赤松德贊宣布了達扎路恭的罪行:殺害信奉佛教的吐蕃貴族,用兵草率以至于死傷慘重等等。

都是些罪不至死的理由。

隨后,他又任命尚贊摩為吐蕃大論,同時擔任大軍主將。緊接著,河西吐蕃軍收縮兵力,從大斗拔谷撤往鄯州。此時贊普的禁衛軍,已經在鄯州屯扎,并接管了城防。

達扎路恭這次遠征,將苯教勢力的吐蕃貴族帶出來一大半,以至于吐蕃國內力量嚴重失衡。

趁著這個空檔,赤松德贊得到了崇佛派大臣墀桑雅甫拉、洛德古囊恭的簇擁,逐步掌控了禁軍軍權。在母族納囊氏的鼎力支持下,佛教勢力開始發力,清除了達扎路恭留在邏些城的親信黨羽。

吐蕃國內的佛教與苯教之爭,以佛教大勝畫下休止符。

納囊·赤托杰亦是該族族人,本是苯教鐵桿支持者,也可以算是贊普的舅舅,所以達扎路恭才敢帶兵出征河西。

然而,納囊氏一族后來居然會轉變立場,開始支持佛教。這是達扎路恭沒有料到的,也是他失敗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說到底,還是這位吐蕃大論漢人的史書看少了,如果他看得多,一定明白世家多面下注,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里面,乃是常態選擇。

赤松德贊派遣親信巴桑希前往蘭州拜會方重勇,此人亦是從天竺回來的佛教高僧。

巴桑希帶來了赤松德贊的親筆信,在信中,這位吐蕃贊普表示:

此前吐蕃軍出兵大唐,乃是吐蕃國內的苯教勢力作亂所為,絕非我本意。吐蕃與大唐乃是外甥與舅舅的關系,親如一家。偶有摩擦都是意外,不值得記仇。為表議和誠意,吐蕃軍將會退出河西之地。

至于唐土新疆界的劃分,希望大唐派遣使節來鄯州接洽再說。有什么不同意見都可以坐下來談,不必在沙場上兵戎相見,免得傷了和氣。

這位年輕的吐蕃贊普,表現出了精湛的外交手腕和靈活的身段,可謂是見好就收的經典范例。

穩住了這支吐蕃邊軍,他便是穩住了邏些城的局面,便是坐穩了贊普的位置。

大唐陷入動蕩的這些年,吐蕃國內,政治勢力和文化宗教,各個層面也在悄無聲息的演進迭代,優勝劣汰。

赤松德贊,亦是需要時間重整旗鼓,恢復生產,清除異己。

方重勇已經籌劃好了麾下精兵即刻出征,沒想到竟然出現了這樣的變故,那種感覺就好像一拳頭砸在棉花上,讓他郁悶得想吐血,卻又無可奈何。

吐蕃人既然已經退出河西,在鄯州集結了大量兵力,那么這一戰能不打,還是不要打比較好。

已經失去了戰機,逞強沒有任何意義。

如果強行進軍鄯州,進軍河湟谷地,后勤將會變得十分困難。

可惜的是,錯過這次重創吐蕃的機會,將來邊疆一定不得安寧。方重勇不由得在心中暗嘆,那位年輕的吐蕃贊普,顯然不是個好相與的角色,比達扎路恭更加難纏。

方重勇只好原則上同意了赤松德贊的“求和”,寫了一封信讓巴桑希帶回去,并承諾近期就會派遣使節前往吐蕃,商議休戰及勘定邊界之事。

幾天后,車光倩帶兵進入了涼州城,赤松德贊果然所言不虛,不僅是涼州,河西五州的吐蕃兵走得一個都不剩下。

這位吐蕃贊普對于邊鎮局勢看得非常明白,事實上,他的親信尚贊摩,才是這些年坐鎮靠近大唐邊境的那位邊軍主將。

這一路上,尚贊摩都在暗地里觀察汴州軍的實力以及用兵模式,給贊普提供合理的建議。正是尚贊摩的極力請求,才讓赤松德贊下令退兵,回國整頓政務,清除異己,以圖將來再戰。

汴州軍的出現,讓涼州本地大戶喜出望外,數萬人在城外迎接,所謂的喜迎王師也不過如此了。

之后,方重勇亦是帶著幕僚團隊來到涼州,親切慰問了本地大戶。

在迅速緩和的局勢中,還出現了一段不和諧的小插曲。

就在車光倩帶兵入涼州城沒兩天,就有一隊吐蕃斥候在周邊晃悠。既不稟告身份,又不與汴州軍斥候接洽,就如同牛皮糖一般,你去他就跑,你回來他又跟過來。

似乎是不懷好意。

不過銀槍孝節軍的丘八可不慣著他們。車光倩麾下有一神射,名叫雷震,從河北兵里面優中選優出來的精銳。見這一隊吐蕃騎兵如此詭異,雷震帶著本部十多人,直接窮追不舍數十里,并在馬上將其一一射殺,這才帶隊返回涼州城。

事后,赤松德贊及吐蕃那邊沒有任何反應,就好像不知道這件事一樣,方重勇亦是沒有提起,只當是無事發生。

這天夜里,在涼州府府衙內招待過本地大戶的代表之后,滴酒未沾的方重勇,帶著幾個親兵,輕車簡從的來到了當年李醫官居住的老宅。由于李醫官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去世,這座本地不起眼的醫館也被廢棄了。

推門而入之后,院落里枯藤老樹,還積滿了灰塵,早就沒了人氣,深夜探訪看起來跟個鬼宅差不多。

“當年,本官就是在這里,給許多河西的傷兵代寫過家書。劉展便是其中之一,他心念家鄉的女子想退役,但回去之后,才發現那女子早已嫁為人婦。”

方重勇輕嘆一聲,像是在回憶往事。

“官家,不如將這個醫館重新建起來,末將以為,我們與吐蕃再起爭端,也是遲早的事情。河西將來一定會戰火遍地,不如早做準備。”

車光倩對方重勇抱拳說道。

這次感覺憋屈的不止是方官家一人,可是赤松德贊的厲害之處便在于,他退的這一步,退得很巧妙。

汴州軍即便是再打下去,也拿不到多少收益。

君不見當年基哥為了維持河湟谷地,投入了多少戰爭資源么?那可是河西隴右兩個藩鎮共計十多萬精兵啊!

如今,赤松德贊主動提出給兩國邊境泄壓,方重勇自然是求之不得。你不能只在局勢對自己有利的時候,才說形勢比人強。

“重建醫館是必然的,只是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罷了。”

方重勇搖搖頭,內心很是惆悵。

他和阿娜耶那時候經常在這個院子里,背著李醫官偷情。年輕的男女不顧一切的抱在一起親吻著,品嘗著對方的滋味,魚水之歡怎么玩也玩不夠。

這是悲劇的喜劇開局嗎?

并不是,如今阿娜耶已經成了他的妾室,還給他生了幾個孩子。既沒有什么始亂終棄,也沒有什么綠帽蓋頂,更沒有什么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只是在方重勇心中,失去了是一種不幸,得到了則是另外一種不幸。他得到的是女人,失去的是一去不復返的快樂時光。

那種無憂無慮,身邊只要有個稱心如意的女子,就能什么都不去操心的快樂時光。

某種程度上說,他們還不如在那個時候就雙雙死掉,又傻又快樂的時光可以保留到永遠。

現在,在家國天下面前,一個女人又算得了什么呢?

如今走到這一步,肩上的壓力,讓方重勇完全顧不上兒女私情。過往的那些令人心神動搖的歡愛刺激,就好像淺淺池子里的水一樣,每次回憶,就會撈出來一點,以至于越來越淡。

當一個人的眼界變高了以后,過往的快樂,過往的滿足,已經完全無法讓他動容。

如果不是因為與吐蕃之間的戰爭已經告一段落,方重勇即便是來到了此地,也不可能回想起當年的桃色時光。

所以此刻他其實是有點佩服基哥了,只是無法對旁人去說。

基哥玩女人就可以解壓,就可以拋去煩惱,以至于一大把年紀還玩不膩,可以把政務全都拋在一旁不管。

方重勇捫心自問,自己壓根就做不到啊,這未嘗不是一種別樣的能力。

“官家,夜已深,還是……”

車光倩看到方重勇在發呆,于是在一旁低聲詢問道。在火把照耀下,這位方官家臉上浮現出一絲惆悵的神色。

“本想讓你鎮守河西,只是,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所以只能讓其他人留在這里了。

待大軍班師回朝,你便與我一同回汴州吧。”

方重勇忽然面色一緊,輕輕擺了擺手說道。身邊的親兵立刻退出院落,身邊只剩下車光倩一人。

“官家,末將明白。”

車光倩面色凝重點點頭。

話說到這個份上了,自然是不必再說什么,一切盡在不言中。

“嗯,你明白就好了。”

方重勇拍了拍車光倩的肩膀,沒有說那件“重要的事情”究竟是什么。

“官家,涼州有不少李氏宗室成員,比如弘化公主的后人,還有她女婿慕容氏的后人,只怕這些人將來……”

車光倩小心翼翼的說道。

那意思不言自明。

一旦改朝換代,這些人在涼州必反。

因為涼州這邊的敘事邏輯,和中原是完全不同的,這里的大族非常重視所謂的“統戰價值”。

換言之,造反便是為了新朝廷“招安”。正因為如此,所以那些懷柔的策略不可能起作用,人家本就不是為了李唐宗室而鬧事。

“這件事,本官已經安排下去了,要不然,今日夜宴河西大族所謂何事?”

方重勇輕輕擺手說道。

看到車光倩不太理解,他繼續解釋道:“涼州邊塞之地,朝廷的法度有些鞭長莫及。在汴州運轉順暢之事,在這里卻不見得能行。本地事還是交給本地人去做比較好,給他們的子弟留一個在朝廷里做官的機會,徐徐圖之就行了。”

看他的意思,顯然沒打算以后派兵來平叛,而是讓本地大族看情況站隊。

讓英雄去對付英雄,讓好漢去對付好漢,讓本地大族去查已經本地化的李氏宗室。

李氏從皇族變成了一般大族,那就用一般大族的規矩去處理這些事情,以免本地人兔死狐悲。

方重勇不想鬧得太過于兇悍,如果像吐蕃國內那種斗爭,會搞得國家不得安寧。篡位本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大家心照不宣就行了。

“對了,本官明日要去一趟沙州,涼州這邊你盯著一點,吐蕃人應該是不會玩什么花樣了,但也不能排除他們使陰招。”

方重勇叮囑道。

“請官家放心。”

車光倩抱拳行了一禮,心中卻是在暗暗盤算回汴州以后的事情。

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湟水城,鄯州的州治。城池很小,但位置卻很要害。如今這里起碼駐扎了數萬吐蕃精兵,實力非常雄厚。

然而,赤松德贊已經打定主意要與大唐議和了。

相比于達扎路恭這種權臣,赤松德贊更有“主人”的精神。達扎路恭可以崽賣爺田不心疼,他卻是心疼得要死。

湟水城中的府衙書房內,赤松德贊正在審問達扎路恭,后者雙手被綁著,披頭散發模樣十分狼狽。

赤松德贊身材矮小,面相柔和,更像是個寺廟里的僧人,而非是身材魁梧的武將。

“達扎路恭,你本應該輔佐我施政用兵,然而卻妄想架空我為傀儡,你可知罪?”

赤松德贊看著達扎路恭詢問道。

他的聲音很是平靜而柔和,雖是質問,卻不見兇狠暴戾。

“哼,當年若無我鼎力支持,你豈有今日?多說無益。”

達扎路恭冷哼一聲,不想多說廢話。

吐蕃國內政治斗爭之激烈,武則天的大周都要甘拜下風。而且這種政治斗爭的脈絡,自松贊干布起就一直延續,到吐蕃滅亡也未曾改變。

“我欲在邏些城外修建一座宏大的佛寺,名為桑耶寺。我希望你可以主持此事,并且改信佛教。

這件事,你愿不愿意去做?

愿意,我就任命你主持修寺,不愿意,那就死。”

赤松德贊看著達扎路恭詢問道。

殺人,不如誅心。

赤松德贊這一手,既是向外界表示自己篤信佛教,更是對苯教貴族拋出橄欖枝。

“臣,愿意……”

達扎路恭跪在地上,對赤松德贊磕了個頭,無奈服軟了。

既然赤松德贊能出現在這里,想來對方已經擺平了恩蘭家族。按照吐蕃國內的政斗規則,想不死的話,那就得放棄苯教信仰,并且與之做切割。

留下達扎路恭,也是為了制衡納囊氏。這位前任吐蕃大論不由得抬頭看了這位吐蕃贊普一眼,黯然神傷。


上一章  |  盛唐挽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