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第553章 鹽之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盛唐挽歌 >>盛唐挽歌最新章節列表 >> 第553章 鹽之戰

第553章 鹽之戰


更新時間:2024年09月20日  作者:攜劍遠行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攜劍遠行 | 盛唐挽歌 


談妥了,又好像沒談妥。

會面過后,永王李璘一行人,被方重勇安頓在登州府衙內的某個客房。除了不知情的李白外,其余二人都是面色糾結。

為了避嫌,李白自顧自的去海港欣賞月色,尋找作詩的靈感去了。只剩下李璘與韋子春二人,在客房內大眼瞪小眼。

“子春啊,你說方清這是什么意思呢?”

望著桌案上鋪開的一張長長的名單,李璘面容苦澀,又悲又怒。

這是一張人事任免的名單,上面寫著人名與官名。

方重勇對于麾下親信的安排在這張紙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而且,都是他自己地盤上的關鍵職務。也就是說,將來李璘如果想要安排“自己人”,已經沒有多大操作空間了。

當然,這也只是暫時如此。因為一旦政權壯大,肯定會有新地盤,到時候李璘也可以找機會安插自己人。

此消彼長之下,誰會笑到最后,也是兩說。

“殿下,方清讓我們去汴州,說是準備讓殿下在那里登基,順便營建皇宮。可是汴州卻是他的老巢,銀槍孝節軍只怕會順勢變成禁軍。

這些人將來會不會尾大不掉……難說得很。”

韋子春輕嘆一聲,不無遺憾的說道。

這種情況當然在他意料之中,誰讓李璘不會帶兵呢!皇帝不會帶兵,就必然受到統兵大將的掣肘啊!

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方清胃口太大了,孤有些不服氣。”

李璘無奈搖頭,這張紙上寫的,哪里是什么封賞名單啊,這是方重勇在規劃自己的基本盤!

想想也是,負責打生打死的是方重勇和銀槍孝節軍,別人憑什么不卡著重要的職位,而要給你這個在后方吃喝玩樂的親王做嫁衣呢?

“你現在還有什么好辦法嗎?”

李璘看著韋子春沉聲問道。

“殿下,您期待的那種辦法是沒有的。

但微臣還是要說:您是君,他是臣。

就算那方清想做曹操,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時間在殿下這邊。無論他怎么大權在握,對外宣稱的名號,始終都是您這個天子,而非是他這個兵馬大元帥。”

韋子春硬著頭皮說道。

其實他心里也沒底,因為人心是會慢慢變化的。大唐的號召力,也會越來越弱。

時間真的站在永王這邊么?這話,大概也就安慰一下平日里就時常躁動的李璘吧。曹孟德也好,司馬懿也罷,前人的例子數不勝數,就在那擺著呢。

韋子春明白,李璘心意已決,勸是勸不動的。哪怕方重勇的提議是一杯毒酒,面對當前嚴峻的形勢,永王大概也只能捏著鼻子飲鴆止渴了。

韋子春覺得,方重勇麾下有六個州,再加一個新近控制的登州(只控制了登州西部,東部還有兩縣沒有掌控),這就有七個州了。

李璘控制了三個州,銀槍孝節軍從登州返回汴州,沿途沒有控制的州縣,也可以順路控制下來。

這樣李璘便名義上掌控了十幾個州。

足以裂土封王了。

所以方重勇的謀劃其實也不無道理,沒有大義名分,怎么管理這十幾個州的地盤?

先讓李璘在汴州登基稱帝,這樣就有了正統的名義,無論是方重勇手下也好,還是李璘的幕僚團也罷,都可以把心放回肚子里,獲得封賞。

起碼是官位上的封賞。

這對于安定人心大有好處!因為追隨李璘的人,都已經知道這位爺到底想做什么!

人心安定了,無論是進軍長安,還是固守汴州,又或者是南下掠地,都可以甩開膀子干,沒有后顧之憂了。

從這個角度看,方重勇此人,當真是……心思深沉,而且手腕也太過于嫻熟老道了。

比起方有德那種為了守護大唐,而義無反顧不計工本的做派,方重勇此人可以說是步步為營,軍務與權謀樣樣精通。

李璘這樣心無城府的親王,遇到方重勇這樣的藩鎮節度使,真不好說是福還是禍啊!

韋子春心中暗暗擔憂。

道理都在一旁擺著,缺的只是辦法而已。

惟愿,方重勇將來多犯錯,這樣便會慢慢的丟失手中的權力,讓原來的部下們離心離德。如此,方能說時間站在李璘這邊吧。

韋子春此刻心中的想法,便是古往今來被人說爛了的那六個字:盡人事,知天命。

想到這里,他安慰李璘說道:

“殿下,凡事要往好處想。現在不滿李琩弒父弒君者很多,有殿下率先舉起義旗,前來投靠的人一定會有很多的。這樣一來,總比我們困守齊州要強多了。

至于以后方清和他的親信尾大不掉,也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目前來說,很長一段時間他都離不開殿下。”

韋子春這句話算是說到點子上了。

若是一直困守齊州,李璘最后只會有兩個結果:要么被周邊的藩鎮找個由頭滅掉,要么被手下人背刺死于非命。

無論哪一種都不是好結果。

在汴州登基稱帝……起碼過了回皇帝的癮不是么?就算最后死了,那也是死得轟轟烈烈呀!就算方重勇要反水,也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現在著急又有什么用呢?

聽到這話,李璘面色好看了許多,他擠出一絲笑容說道:“子春之言深得孤意,開弓沒有回頭箭,只能干了!明日起,我們就跟在銀槍孝節軍軍中,看方清和他麾下精兵破敵吧。”

李璘也認為沒有必要回齊州了,派個人去通知一下高尚,讓所有人都去汴州,準備參加他這個新“皇帝”的登基大典!

這一路回汴州,還有萊州、青州、兗州三地,不在掌控之中。李璘倒是想看看方重勇要怎么搞定這三州的刺史。

幾乎是同一時間,方重勇也在登州府衙書房內,對劉晏與車光倩二人面授機宜,商議政務。

“登州鹽場的事情,要抓緊時間辦。現在登州沿海的鹽場規模太小,要擴大規模,最起碼,不能比長蘆鹽場的規模小。

多安置失去土地的百姓去鹽場里做工。”

方重勇吩咐車光倩說道,這位親信將領馬上要留在登州公干了,除了練兵招兵和海貿的事情,鹽場的擴建也歸他負責。

他記得登州在北宋的時候,好像是產海鹽的重要基地。蘇東坡曾經在此當官,發現本地鹽價居然跟別處一樣,于是上書朝廷改善鹽政。

“得令,只是不知道節帥對此有什么指示呢?”

車光倩疑惑問道。

這年頭制海鹽的技術門檻極低,甚至有專業書籍告訴沿海漁民要怎么制鹽。

問題在于,這個鹽制出來以后,是用來做什么!

銷售渠道如何?集散地在哪里?怎么定價?

是專門給海上貿易船只制作咸菜和咸肉或者咸魚?

是運到汴州后販售?還是出口到渤海國?

要不要收鹽稅,怎么收稅,收多少稅?

這些與制鹽無關的細節,才是問題的關鍵。

“計算正常的物料消耗與人工,收一成的交易稅。鹽生產出來以后,九成運到汴州,一成在本州和附近州縣販賣,實行低稅制。”

方重勇滿不在乎的微笑說道,輕輕擺了擺手。

這下,不止是車光倩感覺驚訝,就連劉晏也覺得不可思議。

收一成的鹽稅,也就是10,這種稅收簡直離大譜,低得有點駭人聽聞了。

鹽稅不收個幾倍,要來何用?

“節帥,恕下官直言,這等稅率,聊勝于無,實在是收不到幾個錢啊。”

劉晏無奈感嘆道。

“確實收不到,但是……這樣可以讓河北與關中,甚至江南那邊也收不到鹽稅呀。”

方重勇輕輕擺手,臉上帶著神秘的笑容。

劉晏是聰明人,一下子就察覺到了問題的關鍵。

沒錯,按照方重勇的設想,汴州這邊確實收不到多少鹽稅。可是一來這是“養民”之策,讓各州百姓可以更好的修生養息,并獲取他們對于政權的支持。

另外一方面,汴州鹽價低,便意味著周邊的地方,也收不到鹽稅了!

汴州的官鹽,會被各地慕名而來的商人運走,成為其他地方的“私鹽”,進而沖擊其他地方的食鹽市場,讓那些收了重稅的官鹽沒有活路。

如果官府要強賣,地方上會不會反抗?

那是一定會的,“私鹽販子”的威力,懂的都懂。

不費一兵一卒,在別處制造了矛盾甚至是民變,何樂不為?

方重勇這手看似簡單,其實本質上卻是傾銷,而且是屬于“預判了別人的預判”。

為了搞錢,無論是長安朝廷,還是河北叛軍,又或者是其他什么地方勢力,一定會往死里收鹽稅。然后用這些鹽稅,募兵買糧,打造盔甲兵器。

我得不得利無所謂,只要讓你也得不到利,那就是我贏了。

“厲害呀,我收不到鹽稅,別人也休想收到。

節帥這一招太妙了。”

車光倩撫掌大笑,已經完全理解了方重勇的意圖!

將鹽送到汴州集中售賣,而且這里的鹽,會比周邊收了重稅的鹽便宜很多。

那么,會不會有很多商人來這里販鹽?

根據來回走不空路的原則,那些商賈來,肯定要帶點別的什么東西來賣這才劃算啊,比如說糧食。

如果再加一個只有賣糧食,或者賣別的生活必需品,才能拿到“鹽引”,才能用“鹽引”買便宜鹽的政令。

那樣的話,周邊州縣的刺史與縣令們,看到自己州縣收不到鹽稅,物資還拼命外流,會不會感覺欲仙欲死?

他們自己吃的鹽,都得去汴州買了。

有便宜少稅的汴州鹽,這鹽引,一定會被商賈們追捧,這是不是就可以當貨幣使用了?

如此一來,經濟是不是就被盤活了?

“節帥之策大妙。”

想明白后續影響極大的附帶效果后,劉晏不由得對方重勇叉手行禮說道,語氣誠懇。

反其道而行之,實行超低鹽稅和鹽引制度,這樣就無形中讓鹽引有了“保值”的屬性。

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周邊州縣的鹽價肯定貴!各方勢力為了籌措軍費,肯定會在鹽稅上做文章呀!

低價鹽策略,其實是用鹽去置換周邊州縣的各類物資,還可以刷一個好名聲,何樂不為呢?

鹽稅是少了,但是其他的商業稅會不會多起來呢?

劉晏本身就是極具經濟頭腦的人物,一聽方重勇這策略就明白了。這位方節帥是做好了長期發展的準備,不是打算在汴州撈一票就走的。

能夠制定優秀的經濟政策,作為一個割據政權來說,它就比其他割據政權多長了一雙翅膀。

汴州是運河節點,亦是繁榮的商埠,只要天下局面稍稍安定一點,這里的區位優勢很快就會發揮出來。

“鹽的事情是重中之重,待回汴州后,劉判官肯定要升任戶部尚書,到時候鹽政就拜托你了。

低鹽稅是原則,不能破壞,我們不以這個斂財。至于其他的,劉判官看著辦就是。

登州的鹽場,開得越大越好,不要愁銷路!”

方重勇面色平靜說道,心中卻是一聲哀嘆。

以前他就設想過很多治國之策,只是那時候的大唐,沒有實施的條件,眾口難調,既得利益群體力量強大,牽一發而動全身。

如今控制一個割據政權,以前不方便實行的政策,此刻反倒是容易實行了。

比起那虛無縹緲,以絲綢為錨定物的交子,隨時可取的鹽,無疑更實在些,放十年也不會壞。

而低稅鹽的受歡迎,會讓鹽引也成為受歡迎的“代幣”。

如此一來,汴州便可以用鹽引作為信用貨幣,適量加杠桿。這跟劉晏之前規劃的政策,正好對接上了。

封建社會發展到盛唐,已經進入瓶頸期。任何一點革新,都彌足珍貴。

這一手方重勇謀劃了很久,現在長劍出鞘,便要堵死各方用鹽稅斂財的路子,讓他們連軍餉都發不出來。

“營建新都,擴軍,屯田,都需要錢,很多錢。

本帥有意改稅法,廢除租庸調,實行兩稅法。

原則上,是按資產多寡收稅,分夏秋兩次。

現在秋收已過,從明年開始實行,現在就周密部署,做好一切準備。

到時候,一定會遭遇各州大戶們反對。對于那些反對之人,要堅決予以鎮壓。

劉判官,這件事也交給你統籌布局了。本帥會建一支專門負責收稅的隊伍,聽你指揮。

平日里招兵練兵有專人負責,你不必過問。”

方重勇又拋出一個驚天動地的大計劃。

租庸調這玩意不太行了,誰都知道。更別說劉晏以前就是戶部的,專門管錢,對于租庸調的名存實亡,看得很清楚。

可是要如何改稅法,基哥在時,朝中的意見就很駁雜。祖宗之法不可易的聲音很大。

其實是非對錯大家都看得明白,只不過權貴們不會主動革自己的命。只要想明白這點,就知道為什么新稅法一直頒布不出來了。

劉晏微微點頭,沒有多說什么。還有半年時間準備,到時候,搞不好就要地動山搖!

但既然方重勇放棄了高鹽稅斂財,那么實行兩稅法就是必然之選了。

“根據新稅法,以后也別分什么主戶客戶了,一律按資產收稅,在本地有土地就算本地人。

重新統計田產,不配合的,直接將田產全部沒收歸公。”

方重勇告訴了劉晏這個重要原則。

聽到這話,劉晏頓時明白,方重勇是個地地道道的“內行”,不是內行說不出這種話來。

現在租庸調最大的問題,便是官府賬冊,與本地戶籍幾乎對不上了!

該交稅的人不交稅,該免稅的被重稅逼得跑路,最后還是收不上稅。

確認現有情況,按資產收稅,是一種對過往的妥協和對未來的糾正。

非智者不可為。

這樣做的好處是:以后大家都別逃稅,你家田多你就多交,你家田是怎么來的,我暫時不問。

隱藏的壞處是:租庸調的“授田制”,被正式,實質性的取消了。也就是說,將來給無地流民分土地,已經不再常態化了。

租庸調制度不合理歸不合理,以前起碼還套了層皮,它還是有“理論上”的授田。只是因為沒有田了,所以無法實行而已。

現在就不提這一茬了,也算是對過往錯誤的默許,既往不咎。

或者說干脆點,就是不裝了。

劉晏面色沉重的點點頭,方重勇能有這個覺悟,已經是非常難能可貴了。

換做其他披堅執銳的節帥們,他們想的是什么?

怎么搶劫,怎么殺人,怎么玩女人,怎么打地盤。誰會去想稅法怎么實施,誰會去想與民休息這種事情?

“請節帥放心,新稅法之事,下官一定會認真準備的。”

劉晏對著方重勇深深一拜說道。

“節帥放心,登州的鹽場,一定可以建起來,大建特建。”

車光倩也對方重勇抱拳行禮,心潮澎湃。

“嗯,大軍明日就開拔,你們都去歇著吧。

這些事情,不是幾天就能辦完的。”

方重勇站起身伸了個懶腰,這才發覺天色已晚,整個人都累壞了。

送走車光倩與劉晏后,他這才躺在軟榻上,看著漆黑的房梁發呆。

“終究,還是不得不對現實妥協啊。”

方重勇忍不住長嘆了一聲。


上一章  |  盛唐挽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