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第293章 一魚二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盛唐挽歌 >>盛唐挽歌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3章 一魚二吃

第293章 一魚二吃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09日  作者:攜劍遠行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攜劍遠行 | 盛唐挽歌 

國雖大,好戰必亡

“節帥,這是……”

有著“轅門二龍”之雅號的烏承恩和烏承玼兄弟二人,一臉疑惑看著方重勇,帶著懵逼的表情,回憶著從前究竟在哪里見過對方。

“沙州方刺史?”

烏承玼忽然想起來,當年打贏吐蕃以后到涼州城領賞,似乎在酒宴上見過方重勇一面。

只不過當年對方年幼,身體似乎也比現在瘦弱得多,身材也矮小得多!

“哈哈,得虧你們還記得當年之事吶,二位平虜先鋒,久仰久仰。”

方重勇分別跟二人親熱握手說道。

“方節帥!”

烏承恩和烏承玼直接跪下磕頭,聲淚俱下。這幾年他們是怎么過來的,不問可知。

至于這兩人為什么不肯離開軍營回家隱居呢?

因為涼州烏氏是本地豪門,他們若是回家隱居了,那豈不是坐實了“家族謀反”的傳言?

到時候家族不反也得反了!

唯有二人繼續在軍中以普通士卒的身份服役,心甘情愿的挨板子,才能表明烏家別無二心。

這也是為什么方重勇前世歷史中,安祿山造反以后,基哥把安思順也給做了的主要原因。

造反通常都是全家上陣,還是宰了更安全,哪怕有冤殺的,也顧不得那么多了。

誰讓安思順的叔父,要娶個帶兒子(就是安祿山)的二婚呢!

這個道理對于轅門二龍來說也一樣適用。

“馬上要出征吐蕃,你二人為先鋒。

此戰你們若是頭功,本節帥升你們為平虜先鋒!

此戰你們若是陣亡,本節帥給你們立碑!

大丈夫馬革裹尸,死得其所,豈不快哉!”

方重勇再次將轅門二龍扶起來,大聲說道,故意讓整個帥帳里的將領都能聽到!

“卑職絕不辜負節帥厚望!”

烏承恩和烏承玼跪在地上磕頭如搗蒜一般,砰砰作響。

“何老虎,給二位平虜先鋒壯行!

今日只有咸菜滾豆腐,你們先將就吃著。

待破吐蕃后,豪爽大丈夫,一起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好好快活!”

方重勇指著咕咕作響的大鍋,哈哈大笑,爽朗說道。

“請!”

何昌期分別在兩個碟子里盛了幾塊豆腐,走過來遞到轅門二龍手上,又安靜的退到一旁。

轅門二龍想也不想,直接用手抓豆腐,狼吞虎咽塞到嘴里,只覺得碟子里的豆腐咸香滑嫩,滋味無比美妙!

“轅門二龍啊,你們可是跟河西邊軍這么多將軍,在一個鍋里吃過飯的。

上了陣,直管往前沖便是了,不用擔心有人分潤伱們的功勞。”

方重勇親手接過這二人吃完的碟子,鼓勵他們說道。

這一幕被帥帳內所有人看在眼里,眾人的表情有欽佩,也有疑惑。有人仿佛看到了當年威震隴右的郭知運;也有人不動聲色,好似什么也沒發生。

“王忠嗣這是干什么吃的!他這個隴右節度使還想不想干下去!

哥奴!你說朕現在要怎么辦!

難道就看著吐蕃人在我大唐境內攻城略地?”

興慶宮的勤政務本樓書房里,大唐天子李隆基直接將一封前線戰報甩到右相李林甫臉上!

吐蕃四十萬人,兵分三路攻打隴右節度使防區,主攻石堡城。

分析過軍情后,王忠嗣選擇集中兵力守住石堡城一線,才勉強保住鄯州不失。

而其他兩路,吐蕃軍勢如破竹,欺負唐軍兵少,都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

其中一路吐蕃軍攻克疊州(甘肅迭部縣),鎮守疊州的積石軍不敵,退往宕州懷道縣(青海舟曲)。

另外一路吐蕃軍強攻七千漠門軍駐守的洮州(甘肅臨潭縣),兩軍于霧露山下血戰三日,尸橫遍野,最終漠門軍退往岷州(甘肅岷縣)。

吐蕃軍窮追不舍,又攻岷州。

漠門軍殘部整合了岷州的少量邊軍,稍作休整后沒有守城,而是主動轉移到岷州與渭州交界的龍馬山一帶,并在龍馬山大破吐蕃追兵,斬首五千人。

吐蕃軍被打了一悶棍,只好退回岷州州治岷樂縣。而漠門軍則是繼續在龍馬山一帶布防建立營寨,阻擋吐蕃軍攻渭州。

雙方于龍馬山附近對峙,渭州西部形勢岌岌可危。

渭州東部的隴西縣、襄武縣等地,是關中門戶,吐蕃這一次偏師突進,著實嚇得基哥一陣哆嗦。

雖然吐蕃軍是強弩之末,而且前方的道路崎嶇,需要翻山越嶺,無法支持大規模軍隊的后勤。但吐蕃人這次畢竟已經是深入到了大唐腹地,穿透了隴右節度使的防區。

理論上說,如果這支吐蕃軍的士卒人人悍不畏死,大唐又在接下來的關鍵戰役戰敗,那么這支偏師已經具備殺到關中,在長安瀟灑走一回的資本了!

被吐蕃人連下三州,并且渭州告急,讓基哥惱羞成怒。

得虧王忠嗣保住了石堡城,否則他極有可能立刻就被基哥撤職查辦!

不僅如此,李林甫不善軍務的缺陷,這次被無限放大。面對隴右前線失利,他被基哥劈頭蓋臉的一陣糊臉輸出,李林甫愣是說不出半句辯解的話來。

王忠嗣的布置有問題么?

其實只是中規中矩,談不上什么大問題。

在隴右,唐軍本身就吃了地利和分兵的虧。吐蕃軍可以在青藏高原隨意調動,指哪打哪,隴右節度使的防區則是被山脈天然的分成了三個!

李林甫捫心自問,就算他在鄯州,也改變不了什么局面。疊州、洮州、岷州都是大唐的下州,貧困縣一大堆,邊民戶口不多。

唐軍部署重兵守著,其實只是為了擋住吐蕃人進入關中的路線。

可就算是這三塊雞肋的地方,生存條件也比吐蕃人居住的青藏高原好太多了,所以吐蕃軍的戰斗意志是很高的。每年秋后,吐蕃人都需要在低海拔和溫暖濕潤的地方過冬。

戰斗與侵略,是他們生存的硬需求。

所以說這波對壘中隴右鎮吃虧,也不過是邊鎮戰斗的日常而已。基哥生氣,完全是因為那種“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態作祟。

不過軍務上的事情,不懂就是不懂,勉強裝懂,到時候出事了,甩鍋可不是那么好甩的!

作為老硬幣的李林甫,又怎么會硬頂基哥呢。

他對基哥叉手行禮,慢悠悠說道:

“前任神策軍大將軍方有德,驍勇善戰,屢建奇功,又得圣人信任。

如今,圣人讓他擔任宣武軍節度使,外放去汴州的詔書,還在微臣的案頭沒有發下去。

原本微臣是打算等今年圣人壽辰以后,再讓方將軍去汴州的,讓他可以在長安為圣人祝壽。

現在倒是可以提前一下,讓方將軍以宣武鎮的名義,領著神策軍奔赴渭州,擊退吐蕃人以后,再去汴州赴任。”

不懂軍事的李林甫,卻很懂基哥的心思。

如今的基哥,就是想天下穩定兼有繁榮。如果繁榮實現不了,那一定要保住穩定不折騰。

吐蕃人打到渭州了,讓坐鎮長安的基哥感覺不安穩了,所以這位大唐天子才會惱羞成怒!

至于為什么不調動河西的兵馬,那是因為……這年代沒有空降兵,也無法在大山深處打隧道。河西丘八們沒法穿越數百公里又沒有山路,海拔還高達兩千米以上的大山!

河西兵只能勉強支援鄯州,無法支援隴右節度使防區最南面的疊州、洮州、岷州,這也是吐蕃人用兵的刁鉆之處。他們知道唐軍哪里部署比較強,所以明知道討不到便宜,就不會白白去送,哪怕他們不怕死。

“如此也好吧。”

基哥無奈嘆了口氣,不管哪個皇帝,都是人到用時方恨少。這兩路吐蕃軍偏師,就是剛好掐住了對陣唐軍實力的上限,其目的就是為了讓王忠嗣調兵南下,削弱石堡城的防御強度。

而王忠嗣也是看出來了吐蕃人的意圖,所以將大部分主力都集中在鄯州一線,并未上當。另外兩路各有隴右鎮的一個軍,其中一個四千人一個七千人,彼此間還不能互相支援。

想把以“萬人”為單位的吐蕃軍頂回去,難如登天!

現在唐軍這邊就差一股生力軍,就能盤活棋局。

當然了,這支軍隊也不可能是河西的邊軍,他們要么來自關中,要么來自劍南。

劍南鎮兵員少不說,山路還崎嶇難行,顯然無法執行支援隴右的軍令。所以神策軍西征隴南,其實只不過是“不是選擇的選擇”,壓根就沒得選。

“交子的事情,必須提前上,不要再等朕的壽辰了,用兵就要花錢,發交子正是時候。”

基哥沉聲對李林甫說道,已經不想跟對方商議戰爭相關的話題了。

反正方有德還沒離開長安,等李林甫離開興慶宮以后打個招呼就行了。

“回圣人,交子的事情已經在辦了。如今陰雨連綿一月有余,今年關中很可能會大澇,那個青苗法要不要……”

李林甫面有難色問道。

大澇之年,必定歉收。如果歉收的話,今年就一定會有大量自耕農破產。

本來所謂的“青苗法”還應該再考察考察,先在某個產糧多的州縣試點一下。不過看這架勢,今年關中地區破產的自耕農估計要一茬接一茬了。

在大唐,原本干宰相是個“擊鼓傳花”的游戲。宰相任期四年左右,只要任上不出問題,那就能落到好名聲。可是李林甫沒辦法玩擊鼓傳花,因為他當了這么多年右相,還將一直擔任下去,他總是擊鼓傳花的最后一棒。

與其出了事再提青苗法,放低息交子貸款給自耕農救場,還不如現在還沒推行交子的時候就提出來,顯得自己有“先見之明”。

如果基哥點頭,將來出了事,那就不是自己的責任了!

如果基哥否定,等出了大事以后,李林甫再提青苗貸的事情,事半功倍!

贏麻了!

“當然要放青苗貸!

哥奴啊哥奴,這種事情還需要朕提醒你么,你早就應該準備好啊!”

基哥滿臉不悅的呵斥了一句!似乎看穿了對方那點小心思!

“圣人教訓得是,那微臣就讓劉晏那邊加快速度,提前發交子,提前部署青苗法的推廣。”

李林甫臉上帶著笑容,低眉順眼的說道。

“去吧!軍費的事情,一定不能耽擱。

神策軍出征前,賞賜要給足!軍糧軍械,都要備好!

這次朕要吐蕃人來多少死多少,一個都不許放跑了!”

基哥惡狠狠的說道,那表情,跟個街邊下棋下輸了,無能狂怒的大爺差不多。

基哥其實并不在乎邊軍禁軍的丘八們,過得好不好,活得高不高興。但他很怕渭州被吐蕃軍攻下,關中門戶大開,那樣樂子可就大了!

白居易寫“今日邊防在鳳翔”,那是因為經歷了安史之亂,大唐元氣大傷擋不住吐蕃人;

要是不久以后李白寫什么“今日邊防在鳳翔”,那基哥臉上可就真掛不住了。

“微臣一定辦好。”

李林甫面不改色的行了一禮,轉身便退出了書房。等出來以后,才發現自己后背全部被冷汗打濕了。

其實開元時期唐軍鬧過更大的笑話,節度使都有被陣斬的情況。那時候基哥都是淡然處之,因為他篤定自己可以完全掌控局面,根本不虛吐蕃人。

而現在,基哥變得易怒了,焦躁了。吐蕃人攻渭州,就讓他心慌意亂。

他怕的真是吐蕃人么?李林甫默默問了自己一個他根本不敢細想的問題。

“大斗拔谷的入口,便是大斗軍的駐地。

而大斗拔谷的出口,則是峨堡嶺!峨堡嶺上有吐蕃人在此筑城,在城內屯扎重兵。

等攻克了峨堡嶺,我們居高臨下,便可以攻打吐蕃人的牧馬之地。”

一張破破爛爛的地圖上,方重勇拿起炭筆,在某個山丘形狀的地方畫了一個圈,對身邊的幾個將領說道。

這句話其實說得沒錯,或者說正確到了極致,屬于是經典的“正確廢話”。

此戰破吐蕃,關鍵便在峨堡嶺,在場每個人都知道,甚至他們不用看地圖,都知道那邊是怎么回事。

吐蕃人所在的后勤基地,也是方重勇他們這次準備攻略的目標,是一片山谷高臺地形,吐蕃人在此有木寨,沒有建城池。

峨堡嶺在高處,山谷在低處,挨著河流,這里有耕地也有草原,可以種糧食的同時放牧,為吐蕃軍提供了大量糧草輜重。

這塊區域比大斗軍所在的區域海拔要高一些,但是卻低于大斗拔谷這一段狹窄山路的海拔。

唐軍如果要攻打這里,行軍路線會呈現“最低最高較高”三個毗鄰區域。簡單說,就是翻山難,但翻過了山,反而不難了。

而峨堡嶺就在山巔之處!還扼守著大斗拔谷的出口!過了峨堡嶺就是一片坦途!

峨堡嶺是不是戰役的勝負手無需贅言,關鍵在于:唐軍怎么拿下吐蕃人重兵把守的峨堡嶺!

眾將都看著方重勇不說話。

“無需多慮,本節帥早就有破敵之策了。

今日讓士卒都吃飽喝足,帶七日干糧。

明日清晨,便出發前往峨堡嶺!

今夜很忙的,還有些準備要做,都散了吧。”

方重勇似乎故意不將破局的關鍵告訴其他的,為的就是防止走漏消息。

在他看來,此戰就是一個兵貴神速。破吐蕃,根本不需要跟對方耗時間,只需要一個晚上就能分出勝負了!

(本章完)


上一章  |  盛唐挽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