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節,柳枝竟然就已經破芽了啊。”趙白璧忽然停住步子,盯住了河邊一棵柳樹,灰桿上零星的青綠小痣,得頗眼尖才能發現。
“是啊。”李堯道。
他在前面走著,應了一聲,目光卻不在女子所言的柳樹上,也沒停下步子,沉默地遙遙望著城際。
“南邊到底是暖和得多。”趙白璧蹦跳兩步從后面追上來,將一柄細長的劍拐杖般晃在手里,“這風雖然也是刀子,不過是溫柔的小刀子。”
十年的時光似乎不太在她身上留下痕跡——她確實從一個女孩兒長成了一個女人,但靈魂卻仿佛是拓印過來,眼神依然是小時候的樣子,清亮、靈動、自由,仿佛永遠不會有什么憂慮。
但李堯變了很多。
從他身上幾乎很難看到那個怯懦男孩的外殼了,他完全地重新生長了出來,像一枚幼嫩的芽長成挺拔的樹,有了硬朗的軀干和堅硬的外皮,劍在他腰間垂掛著,在不想動用的時候,他絕不會去觸碰它。
“更破了。”他道。
“什么更破了?”
“這座城更破了。”李堯望著天,“十年,我們把荒人攔在了北疆,但它更破了,還是這么多饑民。”
“那我們再用十年,把它蓋好就行了。”趙白璧拿劍鞘給每一株經過身邊的柳樹都來上一下,吟唱著,“……日暮伯勞飛,風吹烏桕樹……喂,快接。”
李堯仰著頭沉默了一會兒:“帝在內宮,長子攝政,就攝出這么個樣子嗎?……在我進城時倒曉得遣人來要兵權。”
“是‘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你真不覺得這歌好聽么,那歌女說是絕曲呢,我要是學不會,估計就失傳了。”趙白璧自己哼了一會兒,道,“我要進宮一趟,你一起嗎?”
李堯回過神來,微訝:“現在嗎?我要先去一趟寺里,不如明日再同去?”
“不必,既如此,我先去幫你探探路好了。”趙白璧微微一笑,“夜里再見。”
“也好,你謹慎些,注意安全。”
“我又不做偷雞摸狗的事。”趙白璧笑道,“這么多年,只有你屢屢不安全,我什么時候不安全過。”
李堯笑了下,這時他臉上才似乎又顯出些那個赧然男孩兒的樣子:“那就先別過。”
趙白璧擺擺手,輕哼著不知名的調子離開了。李堯低頭看了看地面,直著向南走去。
也許是錯覺,這座大寺似乎也破舊了一些,但也許它自建成以來就一直如此,幾百年的風雨澆濯,早已褪去浮華,留下本色。
這是京中最大的一座寺院,童年時姨娘信佛,李堯對這里并不陌生,或者說,今年他二十二歲,生命里有佛寺的時間要更長些。
小時候李堯就很喜歡這里,因為這里墻很厚、帷幕很厚,人和人之間的距離也放得遠,大家互相不怎么說話,而是都朝著佛祖說話。
因而就顯得寧靜安詳。
亦或只是因為姨娘來到這里時會變得寧靜安詳。
李堯分不清幼時的感覺從何而來,不過在北疆的血里、尸堆里時,他有時就會想到這里,想到姨娘裙子上說不清的氣味,想到那個光頭白須的蒼老和尚。
說不清寺門來往的人是多了還是少了,李堯邁步走進去,被知客僧勸下了佩劍,他想不起、亦或從來也不知道幼時記憶里那和尚的名號,此時也不知怎么打問,只大概形容了一番,見知客僧也一頭霧水,便含笑擺擺手,自己往里去了。
長大后重游幼時記憶里的場景,總會有種疏隔感,李堯在陌生的人群里穿過,從前他看到的都是來來去去的腰和腿,有纖細的有寬大的,如今他看到的都是肩膀和頭臉,同樣也是有纖細的有寬大的。
他一邊穿行一邊緩緩辨認著,直到意識到面前這尊實在尋常的香鼎就是那個曾經最喜歡繞著玩兒的又高又重、總也猜測不出全貌的大東西,他忽然笑了笑,輕嘆了口氣。
“居士,若要焚香,需往前殿去買。”一個蒼老的聲音在旁邊道,李堯回了下頭,又低了下頭,見著一個灰衣老和尚。
光頭白須,李堯一下就認出了他。手里拿著掃帚,正掃到了他的腳邊。
見李堯怔忡,老僧松開了掃把,露出個藹祥的微笑:“居士認得貧僧么?”
李堯合掌一躬:“幼時和長輩來寺中,記得是蒙禪師接待。”
老僧微微一笑:“那想是至少是十年以前了,這十年來,貧僧沒再在前殿侍奉。”
“是十年前。”
“既然有緣,居士是祈福還是還愿,貧僧依然為你引路就是。”老僧道,“若要求簽,此殿二百文一枚。”
李堯頓了一會兒:“我不求簽,也不祈福。只是幼時聽長輩說,有苦痛煩惱時,就來寺里拜拜佛,因而前來。”
老僧定了一下,抬頭看了看他,將掃帚倚在肩頭,向他兩掌合十:“我佛慈悲,入寺眾生,無不因苦痛悲惱而來。居士一表人才,身當壯年,姿若龍騰,是因何種苦痛呢?”
“我亦不知。依佛家見,都有何種苦痛?”
老僧微微一笑:“居士也讀佛經嗎?”
“有時淺閱些佛道之書。”
“佛家有曰‘三苦’。”
“何謂‘三苦’?”
“居士苦痛,可因五體病恙、饑寒纏身、求而不得而來嗎?”老僧道,“苦者本苦,謂之‘苦苦’,生而在世,肉體凡胎,未有不苦于苦者也。殿外眾生,多因此而來。”
李堯搖搖頭:“我雖也感于‘苦苦’,卻非因此而來。”
“那么,是因完滿破滅,生者離亡么?”老僧道,“人生有限,事物之變化無終,美好之物總會離去,幸樂最終會帶來悲痛,摯愛反目,親友離世,由樂帶來的痛苦,是謂‘壞苦’。”
李堯沉默了一會兒:“若說完滿破滅,大約如是吧。十年前君將之禍,我家中盡遭洗戮,十年來,我在北疆戰場殺傷性命無數,也見許多令人淚下的生死別離。今我回京,帝在宮中昏淫不知天日,皇長子李彰把持朝政,只一意搜斂無度,堂堂都城之中,拆家破戶、妻離子散,曾經安居樂業之景,破敗如斯。”
“阿彌陀佛。”老僧合掌,面容整肅,“既如此,居士有掃平寰宇之心,是百姓之福業。盡力而為,殺惡護善,清整人間,自不負此生。”
“……可是,什么才是我的敵人呢?”
老僧微怔,看向了他年輕的面目。
李堯仰了仰頭,沒什么表情道:“有一天,我會殺了李彰,也殺了龍椅上的皇帝,親征北疆,平定荒禍,勵精圖治,使大唐有長治久安之景……但禪師,我替換皇權,就要清洗務盡,凡舊旗之下,一并殺絕。前兩年我遇到一位教司坊流落街頭的殘肢少女,原來其父早年做官,不敢不從都城淫威,拖延北邊糧草,被我軍殺雞儆猴;我征伐北荒,所率一位軍士,都是兒子或丈夫,沒有幾人回得來。年輕的新兵,一打起來,戰鼓雷雷,有的就哭著跑,跑不兩步,就被監戰官砍下了頭……我也殺過數不清的荒人,他們不是野獸,也是人,有的也會逃、也會求我們放過他同袍的兒子或弟兄……”
他頓了一會兒:“就算我掃平寰宇,昨日已有之事,往日必將再有,把作惡之人碎尸萬段,也無益于紓解心緒。”
老僧安靜地看著他。
許久,他合掌深深一躬,輕聲道:“如此說來,居士竟是苦于‘行苦’了。”
“何謂‘行苦’?”
老僧緩緩合上眼:“渺渺人世,蒼蒼宇宙,遷流變化,萬海一粟,念之而悲淚難禁。無意義之遼闊,如漂萍之命運,既有所感,無可更改,是為‘行苦’。”
他低聲說著,眼皮下真的淌出兩行淚來。
“這種苦,有辦法解決嗎?”
老僧搖搖頭:“居士年紀輕輕,有感于斯,是有大禪心。既悲眾生之牛馬,唯可入我釋門,趨佛陀之座下,求凡心之靜一。”
李堯沉默了一會兒:“我讀道經,其為成仙之法,不管眾生苦難;今入佛門,雖知此苦,亦無解法,也只能求己心安寧。”
“阿彌陀佛。”
李堯輕嘆一聲,低聲道:“既如此,今來還有一事。京城百姓流離失所,貴寺雖日施善粥,但也杯水車薪,還請捐些銀子,以重修諸坊。”
老僧合掌:“敝寺愿捐十萬兩。”
“二十萬兩吧。”
“應居士言。”
李堯道:“貴寺是佛寺,怎么聚斂得這許多銀財。”
“達官貴卿,家財萬貫,唯憂懼無常之事,自然不吝解囊;尋常百姓,命中總有幾樁要事捉摸不定,愿意求個心安;哪怕貧苦人家,有幾個銅板,有時也愿意投入愿池。”
“貴寺斂得這么多錢財,留待何用呢?”
“就待現在,被索要時便交出來。”老僧道,“換得敝寺能留存下去,都城里能永遠有間佛寺。”
“如此說來,你們也是在‘行苦’之中。”
“億萬生靈,莫不如是。”老僧再次合掌,又道,“居士已窺塵世門庭,前行半步,可入佛光之下。紅塵紛爭,實無盡頭,還望早脫苦海。”
李堯沒有說話,取了炷香,學著記憶中姨娘的樣子禮了一禮,奉入香鼎之中。
起身道:“我讀《地藏經》,說‘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如魚游網,將是長流,脫入暫出,又復遭網。’人生本來如此,也沒什么可解脫的了。”
“此之謂‘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為善為惡,逐境而生。’居士性識已明,知善惡之無分,實已有佛子之靈質。”
李堯沒再應答,轉過身:“把銀子七天之內準備好吧,會有人來取。我還要殺李彰,日后就不來寺里了。”
皇宮卻比十年前更華美了。
紅墻碧瓦,連地上的白玉磚都換了一輪新的,太監肉眼可見地多了很多,宮女的容顏也更加姣美,列隊中隨意一人,都有頗年輕的美貌。
這道理趙白璧倒明白:更多的人難以活命,賣兒鬻女,孤兒孤女也賤賣自己,宮里能挑的自然就多了起來。
她低頭看了看這些半丈大小的一片片無暇巨磚,鞋底的觸感很堅硬,她莫名覺得像踩在某種巨大的鱗片上。
這種錯覺一晃而過,她晃著劍穿過這里,走入后宮,不再有威嚴廣闊的大場,不同規模的宮殿矗立在冬日里,縈繞曲折的紅墻把它們鏈接起來,也把視野切割得七零八落。
趙白璧第二次來到這座宮城,嘴里哼唱的調子停下了,臉色也收斂起來。世上很少有她不喜歡的地方,而這里簡直令她厭惡。
李彰不愛住在東宮,她是知道的,消息說他常宿相思殿,但相思殿的消息她卻稀少——根據一些惡心的傳言,她聽到這三個字就忍不住抽拉劍刃。
想了片刻,她暫時不愿再往深處去,倚墻立了一會兒,垂下的劍鞘輕輕叩著靴子。
然后這時巷子拐角轉出一人,在見到她后驚得停下了步子,趙白璧偏過頭,是個挺清瘦俊秀的少年,由于這里距離相思殿比較近,她先生出些陰濕的念頭,帶些憫意地看了看他。
但下一刻這少年倒先開口了,挺身正容道:“這位姑娘你是何人,怎在宮闈之中帶劍?”
趙白璧笑了下,這人忽然見她倚在這里時明顯是驚了一跳,顯然心虛,但飛快打量她一眼之后,倒機靈地先聲奪人起來。
“我是賢王妃,你又是何人?”
“……我是禁軍役備,奉公職在此,見過王妃。”少年聲音一下弱了幾度,猶豫著行了一禮,怔然道,“賢王……不是久戰在外,剛剛入京么?倒沒聽說已大婚了啊。”
“嗯,不過他以后會娶我的。”
“……啊?”
那就還不算王妃吧,他茫然地想。
趙白璧挽個劍花,把劍背在腰后,笑道:“原來是禁軍的,竟敢私入后宮。告訴我,那邊是相思殿的雜役房嗎?我不戳穿你和誰誰私會的事。”
“卑職不是私會……那間是。”
“好,那就別過了。”趙白璧低頭瞥了一眼他的腰牌,記住了這個兩個字的名字,從他身邊走過去了。
趙白璧含笑來到雜役院前,在宮里見到一個身心都很干凈的人令她心情不錯,然后她沒有說話,徑自推開門,臉色霜一樣垂了下來。
一個形貌陰冶的矮小太監正被幾個年長太監壓在院子角落里,衣服已幾乎被剝光了,只掙扎著兩條細長發白的腿,淫猥的臟語全落在他身上。
有人陰聲道:“又給你送了什么?”
只輕輕的一聲“嚓”,冰涼貼膚一閃而過,每個人已都掉了一只耳朵。
糾纏的動作乍時僵住,一瞬間每個人只是盯著對方的臉露出驚愕的神情,手卻已反射般按上自己的耳側,然后只摸到一手的濕潤。
“滾下來。”趙白璧道。
幾個老太監驚恐而跪繞著散開,露出了圍攏的年輕太監。
他有雙挺好看的美人眼,雙頰憤怒屈辱地漲紅,在見到趙白璧時,他兩腿仍然岔開著,衣衫不整,皮肉上是新的舊的被凌辱的痕跡。
這一瞬間他癡住了,灼燙般扭過腰身擋住了胯下的殘缺,拱著身子提上衣褲。
趙白璧道:“你叫什么,總這樣受他們這樣欺辱嗎?”
他身體像電擊般猛地抽動了一下:“我受什么欺辱啊?!這些沒本事的老崽子就敢弄男人,老子在洗衣坊里弄好幾個女人呢,全是十二三的雛兒……你知道什么!”
他挺了挺漲紅的臉。
“你也欺辱宮女嗎?”
“不叫爺爺就一巴掌,幾下就扇哭了!”他低頭用顫抖的手系著褲帶,好幾下也綁不上,只用力把腰背挺得很直。
“是么,那今日我幫你趕走了這些人,以后他們應該不會來了。公平交易,我是賢王李堯的王妃,今日初次入宮,你能也幫我個忙嗎?”
他怔了一怔,心里反復咀嚼著“你能幫我個忙嗎”這幾個奇妙的字。趙白璧看著他,她生得很美、很靈氣,眼神是宮里永遠見不到的樣子。
和相思殿沾邊的東西總是像一堆腐臭的老鼠,趙白璧想,她低頭擦了擦劍刃上的血,丟掉了帕子,并沒把眼里的厭惡流露出來。
太監表情怔然地看著她:“你,你第一次進宮,是缺心腹嗎?我,我可以忠心給你做事……”
“那倒也不必。”趙白璧微笑一下,“你忠于李堯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