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1984第947章 取而代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人生1984 >>人生1984最新章節列表 >> 第947章 取而代之

第947章 取而代之


更新時間:2024年10月18日  作者:拾寒階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拾寒階 | 人生1984 
第948章

第948章

經過李娟的牽線搭橋,李云海結識了不少新貴。

再加上有李娟給四海集團背書,西州市里的權貴們,對四海集團也多了幾分忌憚。

四海集團的汽車城擴建工程,得以順利進行。

經過三個月的緊張施工,新的廠房建設完成,全部投產。

在年底以前,今年接到的所有定單,可以陸續完成交付。

四海星光開始在全國各省的經銷商進行銷售。

相關的廣告投放,也鋪天蓋地而來。

這款車的銷量怎么樣,還得看經銷商和消費者的反饋。

國內的車市,主要還是合資車的天下。

在很多人看來,開合資車更有牌面。

但是合資車的價格,也一直居高不下。

想想當年的桑塔納就知道了。

一款原本只想定價幾萬塊錢的車子,最后賣到二十多萬。

由此可見,合資車的利潤有多高。

所以豪車性價比不高,但大家就是愿意為面子買單。

再舉一個例子,當年日產陽光剛進入國內時,售價盡管高達19萬,但銷量卻是非常堅挺的。

后來,市場終端優惠之后,入門版的售價只需6萬塊,銷量還提不上去。

中間13萬的差距,可想而知,這里面的水分有多大!

還要計算當年的人均收入,以及貨幣購買力。

在當時,能購買20萬左右車型的家庭,少說也要有購買別墅的能力。

九十年代中后期,一線城市人均月收入最高一千多元,年收入不到兩萬,普通工人收入500塊左右,年收入6000元。我們按照高收入來算,奧拓相當于4年的收入,桑塔納相當于10年的收入。

同時期,國人99.99都沒有意識去買房,一線城市的平均房價,大約是2000多元每平米,那會兒也沒啥大戶型,買一套兩居室大約就是10萬。

這么一對比,便知道當時的汽車有多貴了。

而20年以后,奧拓和桑塔納價格降了一半兒,一臺奧拓或桑塔納在一線城市,連一個平方米都買不到。

在九十年代末,普通人要攢一輩子的錢,才有可能買得起一輛20萬左右的車。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人并不看好李云海造車這件事情。

有人在媒體公開發表文章,分析四海集團造車,還有人直言,說四海集團撐不過兩年就會倒閉。

這些分析師、評論師,言之鑿鑿,分析得有鼻子有眼。

李云海對這些評論,嗤之以鼻,不屑一顧。

就算他不知道未來的事情,也不知道將來國內的汽車市場有多大,他也能根據現在的國內汽車銷量,推算出整體行情是走高的。

這是李云海的自信。

也是他對祖國發展的信心。

如果大家都不做汽車,那偌大的市場,就只能拱手讓給合資車。

現在哪怕再虧損,李云海也會選擇一戰到底。

秋去冬來。

時間轉眼間到了年底。

新世紀來臨了!

寒冬也來臨了。

四海集團的汽車,第四季度的全國銷量表,擺到了李云海的案頭。

李云海看著銷量,陷入了沉思。已經交付的15萬輛汽車,只賣出去13萬輛。

這意味著各地經銷商手里,總共還有2萬輛的存量。

這個存量算得上很大。

當然了,如果分散到幾百個城市,上千個經銷商手里,平均下來,每個經銷商手里的存量并不多。

特別是有些大經銷商,本身訂購的數量就很多,他們做的是大單,可能再接一個政府采購單,就能賣出去幾十輛,甚至上百輛。

四海集團的其他人,對這個銷量很滿意了。

一家新開的車企,一個新的車型,第一年就能賣出去13萬輛,已經是了不起的戰績。

要知道,這一年當中,其實只銷售了半年時間而已!

李云海對這個銷量,還是不滿意。

他還想拿下銷量冠軍呢!

因為這個價位的車子,在國內是最吃香的。

一輛原本定價幾萬的桑塔納,都能賣成第一名。

不管李云海心情有多沉重,千禧年都如期來臨了。

2000年的新年鐘聲敲響!

李云海沒有去香江陪伴妻兒,也沒有和情人四處浪漫。

他把心思都放到了新年的征途上。

男人一旦有了事業,女人也就只能靠邊站了。

元旦節過后,四海集團正式推出新一代車型。

售價七萬到十二萬之間的四海星辰正式問世。

這款車的設計和定位,對標的就是夏利。

如果在二十年以后,忽然之間說到夏利,很多人腦袋都空白那么一下。

夏利這么復古,應該早都被人遺忘了。

但是,千萬別小看它。

夏利算是最早的國民小轎車,以前啊,滿大街跑的,比奧拓、QQ早了不知道多少年。

在很多老一輩的印象里面,它就是小轎車的代表。在老車玩家眼中,它是JDM的活化石。

夏利不是一個品牌,而是一臺車,就叫夏利。

生產它的,是津門微型汽車制造廠。

當年改革開放搞合資,汽車也開始做起來了。貴價轎車,有桑塔納;生產力工具,有面包車。

唯獨少了高性價比的小轎車,所以,汽車工業總公司說要統籌一下,找幾家車廠,搞點其他車來做,其中一個,就有津門汽車工業公司。

同時期的標致也是其中之一。

當年夏利車面市時,大家的反應很熱烈的,雖然按收入來說,賣8到10萬已經是豪車了,而且動力又小,三缸的五十多匹,還沒摩托車快,高速都跑不了。

不過,一對比桑塔納這些二三十萬的車,瞬間又覺得很香了。

到了1997年,夏利才正式成為獨立品牌,改名叫夏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只生產夏利的車型。也是在這年,夏利推出了改款車。

夏利改款車最大的標志就是換了大中網,前杠也終于不是裸露的塑料了,還有1.3的豐田發動機可以選。

可是,到了00年以后,夏利車就開始走下坡路。

因為夏利一直沒有創新,只賣這一款車,能吸引多少消費者呢?

這也是李云海對標夏利的勇氣。

他相信,四海星辰的推出,肯定可以取代夏利的市場份額!


上一章  |  人生1984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