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1984第474章 反戈一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人生1984 >>人生1984最新章節列表 >> 第474章 反戈一擊

第474章 反戈一擊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拾寒階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拾寒階 | 人生1984 
第474章

小說:

作者:拾寒階

類別:都市生活

四海中心的國慶開業慶典舉辦得十分成功,熱鬧隆重又不失關注度。央視等大部頭媒體都對這場慶典進行了報導。讓李云海意外的是,康柏公司的投資新聞,在國慶過后并沒有報導出來。后來他才得知,康柏公司提出來的要求太過分,西州方面并沒有同意,等于是談崩了。聽說雙方接下來還要舉行兩場談判。毫無意外,四海集團成了國慶所有新聞媒體的頭條。細心的人不難發現,在這場盛大的慶典中,出現了計委、商業部、機械電子工業部、科學技術部、環境保護委員會等相關部委領導都有出席。之前在省里工作過,現在最高法工作的林振邦同志也在現場。省里出席的有唐玉霞等副署長。市里出席的有趙署長等人。唯獨沒有到場的人,是趙敬文和黃鷹。因為康柏公司的投資并沒有談攏,也就沒有相關的新聞報導,于是很多人對此議論紛紛,不知道實情的人,都以為趙敬文和黃鷹被邊緣化了,連這么重大的活動都沒有請他倆出席。圈子里沒有不透風的墻,這些風言風語,很快便傳到了趙敬文和黃鷹耳朵里。他倆聽到之后,除了愕然和苦笑,說不出什么話來。因為他倆的騷操作,直接把幾個京里來的領導都給得罪了。事后他們雖然找到了林振邦等人,也說明了當時的情況,但京里的領導顯然并不領情,從他們客氣、冷淡的態度可見一斑。趙敬文和黃鷹本來是想打李云海一記悶棍,結果卻被狠狠的反教育了。經此一事,雙方之間那道看不見的梁子,也就越結越深,簡直到了無法可解的地步。國慶過后,四海集團忙著參加廣交會的事情。李云海因為忙,錯過了好幾屆廣交會沒有參加。但這一次集團推出了好幾款新產品,他和林芝商量,想要親自帶隊前往。林芝這次確診懷孕,家里又有女兒要管,她就不去湊這個熱鬧。她現在最大的希望和努力,是生一個兒子,好繼承李云海的億萬家財。就連一向開明的唐玉霞,也不止一次和女兒談過話,說你和云海都不在體制內,你可以多生多育,大不了就是繳納社會撫養費,這也是政策允許范圍內的,以你們的條件,哪怕罰繳幾十萬、上百萬,也不是問題。雖然唐玉霞并沒有明說要求林芝必須生個兒子,但話里話外分明就是這個意思。林芝當然聽懂了。在體制內,你的職級再高,也不可能給孩子繼承。孩子不管有沒有出息,都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從基層做起,能做到哪一步,完全在個人的才華和際遇,父母退休以后,能給予的幫助很有限,頂多就是到處一級就頂天,再往上就只能靠自己努力。但李云海的財富帝國卻不相同,不僅需要聰明厲害的繼承人,而且需要兒子來繼承。林芝的思想一向開明,但在有了女兒的前提下,她滿心的想要一個兒子。特別是情敵沈秀蘭生了兒子以后,林芝的思想就更往這方面想。對她來說,現在一切事務都抵不過保胎育胎重要。她是那種比較難懷上的體質,不像有的女人一懷一個準。她特別珍惜這個好不容易懷上的二胎。也不知道她從哪里聽到的話,說是多跟男娃娃接觸,生兒子的機率比較大,所以她最近和沈秀蘭天天晚上都在一起,目的當然是想沾沾李言謹的男孩氣息。沈秀蘭哪里懂得這些?不過她也很喜歡和林芝交往。因為只有和林芝打成一片,她才能名正言順的走進李云海家里。李云海當然巴不得兩個女人能經常在一起交流。朱林和龔潔坐完月子以后,李云海并沒讓她們工作,而是繼續讓她倆休養生息,好好帶著寶寶。由于林芝早就猜測到,朱、龔二人的孩子都是私生子,也知道這兩個女人并不缺錢,也就不管她們工不工作的事情,有空便聚在一起談論育兒經。沈秀玲參加工作以后,暫時和姐姐住在一起,有空還可以照顧李言謹。這次廣交會,沈秀蘭是肯定要去的。北大招來的研究生舒曼,外語和推銷能力都不錯,這次也將代表人事部參展。此外,李云海想鍛煉妹妹的交際能力,也將她安排進了名單。像郭婉華、倪教授、林小鳳、大衛等人,都是展覽會的老班底。李云海的秘書,仍然由蘇紅跟他出差。郭婉華來到西州參加慶典后,便一直留在總部。李云海忙著廣交會的事,又要照顧有身孕的妻子,也沒有多少時間和郭婉華在一起。陳美琳如愿以償的考進了港大,讀的是金融專業。郭婉華現在進入了一種低欲望的生活狀態,和李云海也不再談風花雪月。要不是因為有郭志安這個孩子在,李云海甚至都要懷疑,自己和郭婉華之前發生過的一切,不過是一場美好而又迷離的春夢。國慶期間,林振邦回西州住了幾天,同時安排劉露那邊的親人,和家里的親人見了一次面,便一起回京上班去了。10號這天,李云海在科研院大樓視察工作。光刻機的研究進入了實質性階段,絕大多數零件,都可以實現國產化。但在光學方面,卻還有幾項技術需要突破。美智子和東洋來的三個工程師,一直都駐扎在西州,幫助科研院研究這些技術。東洋工程師向李云海建議,這些光學技術的研制比較費時費力,主要是專利技術壁壘有些高,所以不如找國外的光學儀器公司購買專利或者授權。李云海當然也知道購買專利最簡單、最直接的解決辦法。但是誰家會把這些重要的專利賣給你呢?所以他還是決定自己研發。倪教授提出來,國產的海鷗相機,在光學方面擁有不俗的表現,或許可以找他們合作。李云海覺得這是可行之道。海鷗相機,是上海照相機總廠的品牌,這家工廠有著40年的研發、制造技術,1989年,海鷗公司生產的新型數碼照相機,df300照相機通過國產化投產鑒定驗收會,在國內的銷量表現不俗,也是我國出國創匯的主要產品之一。可惜的是,在數碼大潮和市場競爭沖擊下,海鷗相機在14年后全面停產。在輝煌的雙反相機時代,上海海鷗相機廠5000多名職工,曾經創造出一款機型產量43萬臺的天文數字,使全機械4a海鷗相機占據全國照相機銷售總量的一半以上。李云海和上海照相機廠取得了聯系,又向機械電子工業部打了報告,請求促成雙方的合作。部里的領導很重視這場合作。國有企業因為資金困難,被迫停止了對新型光刻機的研發,但國家知道光刻機的重大戰略意義,所以特別重視四海集團的光刻機研制工作。為此,有關部門促進了上海照相機廠和四海集團的合作。光學方面的攻關,也就有了長足的進展。四海集團研制出自己的光刻機,指日可待。與此同時,科研院拿出了x64芯片的第二代產品,性能達到了英特爾386的水平,但在兼容性的試驗過程中發現還存在很多瑕疵,需要改進。李云海要求倪教授繼續研究,達到486水平再發布。這是四海集團真正的殺手锏,力求盡善盡美,不能拿一款半成品出來售賣,到時候砸的還是自己的招牌。x64芯片一直都是在保密中進行研制,從來沒有向外界宣傳過。就連集團內部,知道這個項目的人也不多。對美智子等東洋人,李云海要求做到嚴格保密,絕對不能透露片言只字。科研院搬進新的大樓以后,每個科研項目都是分樓層進行,分別由不同的項目組負責。最早進入四海科研院的那批博士生,都得到了提職加薪,成為了項目組的負責人。像紀文姝,更是因為其優異的表現,成了科研院的副院長,是倪教授最得力的副手。很多重要的科研項目,都由紀文姝在主持。這天,李云海從科研院視察出來,回到辦公室。經過秘書間時,林馨起身說道:“李總,剛才黃領導來了,我說你馬上就會回來,他說愿意等一等,我領他在隔壁待客室休息。”“黃鷹嗎?”李云海問。“是的。”“請他過來——不,我去見他。”李云海來到隔壁的待客室,坐在里面。黃鷹抽著煙,滿屋子都是煙霧。李云海哈哈笑道:“黃領導好,歡迎您來我司視察工作。您可真是大忙人,平時請都請不來啊!”黃鷹放下二郎腿,掐滅了手里的煙頭,起身和李云海握手,說道:“李總才是大忙人,我想見你一面都很難!”李云海笑著請他到辦公室來,說道:“我除了下車間,就是在科研院那邊。”兩人來到辦公室,在寬大的待客沙發上落座。蘇紅端了茶進來,放一杯在黃鷹面前,微微一笑:“黃領導,請用茶。”黃鷹點點頭,說道:“我還是第一次來四海中心,李總這辦公室寬敞明亮,比我的大氣多了,也豪華得多!不錯,很不錯!”李云海遞了一支煙過去,說道:“我們商人嘛,就喜歡講究一個排場,平時接待各方來賓,也顯得財力雄厚。不像你們當領導的,要在意規格、面積大小這些問題。其實我覺得吧,領導們日理萬機,為民為民操勞,每天也不知道要接待多少重要的貴賓,你們的辦公室,更應該大氣一些、寬敞一些,好方便人民群眾辦事嘛!”黃鷹接過煙,放進嘴里。李云海掏出自己的洋打火機,啪的一聲清脆的響,那火苗又高又紅,一下子就幫黃鷹點著了嘴里的煙。黃鷹笑道:“這打火機不錯。”李云海道:“一個朋友送的,米國產的。就是跟汽車一樣要加油,很麻煩,還好有秘書幫我做這些瑣事,不然我還真用不習慣。”黃鷹道:“這倒是真的,火柴用著十分的便利,還便宜。”李云海知道,黃鷹此來,肯定不是為了閑談。果然,寒暄幾句之后,黃鷹開門見山的說道:“李總,有個事情,我十分為難,但又不得不前來和你商議。”李云海舒適的靠在沙發上,掏出一支煙放進自己嘴里。蘇紅幫他點著火。李云海吐出一口煙氣,朝蘇紅擺了擺手。蘇紅會意,轉身離開,將房門帶上。李云海這才說道:“黃領導有什么指示?行個文件給我,或者讓秘書打個電話給我就行了。何必親勞大駕呢?”黃鷹蹙眉道:“李總,這件事情讓我、讓我們市里都極其為難。我們之前和康柏公司進行了一輪談判,對方提出來一個要求,就是省里的政署部門,都要采購他們的產品。”李云海俊眉微挑,心想原來如此!難怪連一向高傲的黃鷹,也放下身段,迂尊降貴,前來找自己談話。現在省里雖然并沒有明文規定,但全省不論是哪個單位,只要采購辦公設備,都是買四海集團的產品。這也是四海集團扎根本省六年的成果。四海集團的產品,在本省的銷量,明顯高于北上廣等大城市。未來幾年,正是辦公設備的黃金銷售期,特別是電腦銷量,更是飛速上升的一個時期。如果省里真的指點康柏電腦為唯一采購產品,那四海電腦就要歇菜。李云海心里翻江倒海,臉上卻是不動聲色,淡然說道:“這么無理的要求,想必省里一定會拒絕。”黃鷹一怔,這一句話,就顯示出李云海絕高的談話技巧。“李總,康柏公司的要求,的確有些無理。但是,你也知道,咱們省里一窮二白,改革開放以來,我省的發展一直是落后的。現在好不容易有康柏這樣的大企業過來投資,我們當然要抓住機遇。你說是不是?”“這個事情,我倆在這里討論,合適嗎?這不應該放到省署會議上討論嗎?”“呃?是的,這當然是省里的事情。不過呢,因為四海集團是我們西州的驕傲嘛,我們在同意之前,當然要先征詢李總的意見。”“黃領導,既然你問到我了,那我要請問一句,你可知道,如果省里一旦答應康柏的要求,那我們四海集團的產品,怎么辦?是和他們一起,成為采購的競品呢?還是不再成為政署采購的對象?”“李總,我這次來,就是和你商量的。你看啊,康柏公司主要的產品就是電腦,而你們公司的產品線就很豐富了。電腦的采購名單,就交給康柏,其他辦公設備的采購,當然還是以你們四海集團為主。”“請問這是你個人的意見?還是省里的決定?”“省里也是這個意思。”“已經開過會了?如果是決議的話,請下個文件給我,我沒有異議。但是如果這僅僅是你個人意見的話,那我只能說一聲對不起,我反對!”“李總,你、你反對沒用啊!這事情不是你說了算的。”“我明白,茲事體大,不是你我在這里說了算的。所以我剛開始就問過你,我們在這里談這個事情,有意義嗎?能管用嗎?”“不是的,李總,如果你能同意的話,那我就會呈報省時,在下次開會時就可以提出來。”“我又不是傻子,我為什么會同意這種無理的要求?現在已經是市場經濟了,為什么你還想搞計劃那一套呢?”“李總,你別誤會。我們這么做,也是為了留住康柏公司的投資。”“請問康柏公司的投資有多大?”“初步意向是2億美元。李總,這可是一筆極大的投資!”“哈哈,2億美元啊!不錯,差不多10億人民幣,的確是很大一筆投資。”“對啊,李總,你是個識大體的人,是吧?我想你一定會支持我們的工作。”“黃領導,那你知不知道,我們四海集團在西州的投資有多大?”“這?這個嘛,我還沒有統計過。”“黃領導,這么跟你說吧,這幢四海中心,我們總投資就達到了15億人民幣。我們的工廠投資那就更大了。前不久,我們才從東洋采購了光刻機,別的不算,只算光刻機和內存生產線,這幾個車間的投資,就有70億人民幣。”“這么大的投資?李總,你這生意做得可以啊!”“一般般,比不上人家康柏公司。”“李總,你說笑了。四海集團的確做得很不錯,我們都是有目共睹的。你們這么大的公司,也就沒必要再和康柏爭那點小利了。”“黃領導,我這里也有一件疑難之事,想請你幫忙決斷一下。”“李總這么英明,還有什么事要請教我?”“國慶之前,我到北金出差,那邊的領導接見了我,說四海集團這么大,發展得這么好,為什么要放到西州這么落后的地區。我說我是梅山人,我想發展家鄉的經濟。領導說我有情懷是好事,但他還是希望我能把總部搬到中關村去,把工廠也都搬過去,同時給我提供了五年免稅、政署采購、地皮免費之類的優惠。我一聽,這比我在西州要好得多啊!”黃鷹愣住了。李云海磕了磕煙灰,微微一笑:“黃領導,我回來以后,左思右想,難以決定,你說我該不該為了北金給我的優惠政策,就把總部,還有所有的工廠,全部遷到北金去?你是我的父母官,請你幫我做這個決定,如何?”


上一章  |  人生1984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