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1984第371章 不去就滾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人生1984 >>人生1984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1章 不去就滾蛋!

第371章 不去就滾蛋!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拾寒階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拾寒階 | 人生1984 
第371章

小說:

作者:拾寒階

類別:都市生活

每次出國參展,李云海和沈秀蘭都在一起,但他們出來都是為了工作,來去匆匆。這次他倆也只到法蘭克福和柏林轉了一圈,買了幾個喜姆娃娃之類的紀念品,便打道回國。

李云海想到非洲去開拓辦公設備的市場,回到國內后,他把這一想法和倪教授等人做了探討。

倪教授以為,非洲肯定也會有市場,但是想邁出國門做生意,一定要首先了解當地的政策,否則很有可能就會遭遇失敗。

他著重提到了很重要的一點:任何一個投資者在非洲都面臨著物質匱乏的窘境。以電腦產業為例,我們現在國內缺什么資源很快就可以采購到,但是在非洲當地的話,可能就很難。一個螺絲釘都很難買。在生產過程中,只要有一個環節慢了,之后的時間表都要往下拖。

李云海說,我們不在當地建廠,只在當地尋找代理商,讓他們銷售我們的產品,不知道可不可行?

倪教授說,和我們國內龐大的客戶群不一樣,非洲的市場需求量不均勻,所以追求流水的可能性不大,只能追求利潤。公司在經營時將一切依賴當地合作伙伴的資源,做一些政府的合作項目,還是可行的。

李云海知道倪教授見多識廣,問他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倪教授說道:“非洲很多國家的關稅特別高,他們把電腦視為奢侈品,征收高額的關稅,比如說,南非和莫桑比克對電腦征收進口稅6.5,坦桑尼亞是5,布基納法索的電腦進口稅為31,其中外圍設備56!”

李云海道:“這么說起來,我們更沒有可能自己售賣,只能尋找代理商。”

倪教授道:“我們的藍海電腦,說不定還真的很適合非洲的需求。非洲還是有幾個國家經濟發展得還不錯,政署、各個銀行和上規模的公司,肯定都需要使用電腦。不過想在平民中推廣就很難了。非洲有6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12,市場還是有的,就看我們能不能打開這片市場。”

聽了倪教授的分析后,李云海決定謹慎行事,他對非洲一無所知,先派人過去投石問路比較好。

李云海找到趙金平,讓他安排三個銷售員去一趟非洲。

我國距離非洲一萬多公里,去非洲最快的方式,是先到香江,再乘坐航班飛到南非。

70年代,南非開拓亞洲航線,南非航空開始用波音747飛往香江,需要航行13個小時。

趙金平挑選了三個心腹手下。

聽說要去非洲,這三個人都是面面相覷,其中一個更是嚇得直接發抖,哭著鼻子說:“趙總啊,我家上有60多歲的老母親,下有10幾歲的學生娃,家里還有一個30多歲的美嬌妻,我要是在非洲有個好歹,我這一大家子誰來養活啊?”

趙金平大罵了一聲:“沒出息的東西!平時不帶你們出國,你們一個個嚷著要出去看看,現在給你們機會,伱們又不敢去了!”

手下苦著臉說道:“趙總,如果是去歐美國家,那我們肯定義不容辭。那可是非洲,我們哪敢去啊?”

趙金平冷笑一聲:“不敢去就滾!”

他指了指另外兩個人:“你們去不去?我親自帶你們去一趟非洲!非洲又不是龍潭虎穴,有什么不能去的?不想去的,自己去人事部門辭職!”

另外兩人見趙金平親自帶隊,也就不敢再啰嗦。

趙金平領著他倆來找李云海,說他們三個人一起前往非洲。

李云海聽趙金平要親自前往,倒是一訝:“趙總,你要去啊?非洲那邊條件很艱苦,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趙金平道:“李總,我是營銷副總,像這種開拓新市場的事情,理應由我前往。”

李云海問道:“你們的英語水平怎么樣?南非以英語為主,你們到了那邊以后,可以先找一個翻譯。”

趙金平道:“我們每人帶一臺翻譯機。”

李云海道:“注意安全,人身安全,還有身體健康方面的安全,非洲那邊各種病毒都很流行,你們到了以后,飲食等方面千萬注意。”

趙金平表示明白。

李云海便給了他們一筆經費,安排他們出國。

我國和非洲很多國家,很早就建了交,關系也相處得一直不錯。

從1979年起,我國對非洲的直接投資與貿易、援助相輔相成,這個時期,我國投資非洲的企業大多以大型國有企業為主,項目涉及港口、礦業、能源等眾多領域。

李云海讓趙金平打頭陣,先去非洲看看情況,再決定后續行程。

趙金平他們這次主要是尋找當地有實力又可靠的代理商。

藍海電腦在國內打了以后,銷量明顯有所增長。

四海集團的經銷商,幾乎遍及全國各地。

除了幾家大城市有直營商店以后,主要就是依靠經銷商賣貨。

李云海現在也估算不到,一年之內,國內到底能賣出多少臺藍海電腦。

萬元新機器,和幾千塊錢的二手電腦比,性價比肯定要高得多。

四海商店售賣的ibm二手電腦,要賣6800元,還是幾年前的老機器,配置和系統都很落后,售后也沒有保障。

藍海電腦只比二手電腦貴3000塊錢,性能卻翻了一倍有余,使用壽命也要高得多。

很多以前只考慮二手電腦的人,來到店里一看,一般都會加價購買全新的藍海電腦。

兩天后,李云海接到趙金平從南非打來的電話,他們已經順利抵達南非。

趙金平說,南非也沒有想象中熱,現在只有22度氣溫,又說這邊比想象中還要發達和富有,比起我們內地還要好。

80年代的南非,的確接近于發達國家的水平,比我們大陸很多城市都要好。

李云海一再叮囑他注意安全,又小心的提醒他們,在外面不要亂找女人,因為那邊的愛之病很流行。

趙金平笑著說,我知道這個事情,絕對不會亂來。

李云海依靠藍海電腦和漢諾威展會,拿到了一大筆貨款。

這些都是經銷商預先打過來的貨款,相當于李云海預先打給英特爾的貨款一樣。

四海集團還沒有給經銷商發貨。

這些貨款里面,有一半是成本,要用來購買各種原材料。

貨款到了四海集團的賬戶,所有的資金就任由李云海支配了。

有個別經銷商和外商退了訂單,四海集團一共收到了差不多9億美元的貨款。

除了采購原材料的一半貨款外,李云海還有4億美元可以動用。

原本一無所有的公司財政,瞬間又有了一筆可以動用的資金。

這幾億美元的資金,看似很多,也就夠維持四海集團幾個大項目的正常運轉而已。

再加上李云海還要采購兩套國外某公司淘汰下來的二手光刻機,要花掉一億多美元,他的錢瞬間又用完了。

而這筆資金,已經是他本年度的大部分收入!

好在正好可以維持公司現有項目的正常運轉。

時間荏苒,從漢諾威回來后,轉眼就來到三月底。

四海集團開始準備春季廣交會的事宜。

林芝肚子越來越大,李云海不想讓她太過操勞,讓她休了長假,不用再上班,更不能參加廣交會,每天就在家里養胎,有空就散散步。

人事部門的工作,李云海暫時自己代管。

這天,朱林打來電話,向他匯報四合院的裝修進程,討論裝修的一些細節。

為了打造宜居的家居環境,李云海當然要把四合院裝修成現代化風格,一切都以實用為主。

因為得到了希賢同志的關照,北金四海廣場的前期拆遷工作,比想象中還要快速,四月初就可以破土動工。

朱林問李云海:“你哪天來北金?這邊拆遷工作已經完成了。你不來主持大局嗎?”

她這是想李云海了,又不好明說。

李云海剛從德國回來,本想好好休息一番,但四海廣場這個項目,實在太過重大,那邊奠基典禮,他肯定要前往參加。

這次他找的中建三局合作。中建三局成立于1965年,是我國建筑行業的排頭兵,承襲國匠建筑精髓,承建了國內外諸多地標建筑,也取得過多項建筑獎項。

李云海要打造的是百年工程,投資巨大,當然要請最好的建筑工程隊伍。

他翻看了一下桌面上的日歷,告訴朱林:“我肯定會去一趟北金,那邊的開工典禮,就定在4月2號舉辦。那天是周六,又是個吉日。”

朱林笑道:“那好吧,我等你過來。”

李云海問道:“四合院現在在搞裝修,你住在哪里?搬回家住嗎?”

朱林語氣中滿含綿綿情意,說道:“是啊,不然呢?嗯,等你過來,我再出去陪你。你想住哪個酒店?我先幫你訂好房間。”

李云海道:“我習慣住長城飯店了,還是住那邊吧!”

朱林說了一聲好。

李云海掛斷電話后,又打給林振邦,把北金四海廣場即將奠基的事情告訴他,并邀請他和各位領導出席典禮。

項目雖然落戶在北金,但四海集團是西州的企業,林振邦完全可以應邀出席。

林振邦詢問,這次典禮都有哪些人出席?

李云海說,希賢同志正好在京,我們邀請過他,他也答應出席。當初我在北戴河和他見面時,他就說過會來。既然他都答應前來,那其他的領導,肯定都會來。

林振邦說,那我也去吧!這是大事!

他微一沉吟,說道:“云海,你和小芝即將結婚,有一件事,我們得商量一下了。”

李云海道:“是不是子女不能經商的規定?”

林振邦笑道:“你果然是個聰明人,提頭知尾!不錯,以前你倆沒有結婚,這些規定也可以不必遵守,現在你們馬上就要結婚,那這個規定,我們就躲不掉了!這樣吧,晚上我們到你家去一趟,我們面談。”

放下電話后,李云海打電話回家,跟林芝說了一聲,然后來到廠區。

四海工業園區已經初具規模,這也是全省最大的工業園區。

除了四海集團的工廠以外,周邊還有很多配套的企業。

施家的pcb基板廠,屬于臺資公司,這是省里引進的第一家臺資企業,省市兩級都十分的重視,林振邦曾經親自前來參加了奠基典禮。

這家工廠還在建設當中,施文茵每天都待在工地上守著,晚上則下榻在天華大酒店。

李云海找到施文茵,問道:“施姐,pcb基板廠,還要多久才能投產?”

施文茵戴著安全帽,穿著工裝,最樸素的衣著,也難掩她漂亮的容顏,反而有一種特別的味道。

“五月份可以投產!”施文茵道,“我們采用的鋼建構廠房,我們邰灣那邊,很流行這種廠房,采用的是模塊化組裝搭建。”

李云海道:“你們在邰灣制定好,再運過來的?”

施文茵道:“是的,所以成本也特別高。我不知道國內有沒有這方面的工廠?不過還是從邰灣運過來靠譜。”

李云海看到她額頭上有一點泥巴,伸出手將她擦干凈了。

施文茵很信任他,完全沒有躲閃。

李云海展開手指頭給她看上面的泥巴:“你這里有點臟了。”

施文茵羞澀的一笑:“謝謝你。”

李云海問道:“你在這邊還習慣嗎?食宿什么的。”

施文茵道:“還好吧,住在酒店,住久了不太舒服,是真的。我習慣居家住了。”

李云海道:“那就在這邊買個房子吧?你以后反正需要長期在這邊工作。”

施文茵指了指工地:“我天天在這邊盯著,沒空出去逛。西州哪里有好一點的房子?最好是像你家那種別墅。”

李云海道:“現在好像還沒有開發別墅群,連幾萬塊錢一套的房子都賣不出去,誰還敢建別墅賣?”

施文茵道:“那你為什么不建一個別墅群?我以為,城市的別墅,不管在哪個城市,都是稀缺資源,很值得投資。”

李云海道:“房地產不是我的主業。”

施文茵道:“我們合作?”

李云海道:“好啊!這個項目,我們慢慢再商量。晚上到我家來吃飯吧?”

施文茵笑道:“改天吧,我晚上在這邊加班。”

李云海見她這么努力,也就只能作罷。

他到新建的芯片廠視察。

從海外采購的兩臺二手光刻機還沒有到,這邊的工廠已經提前準備好了。

李云海之前建了幾萬平方米的廠房,以備不時之需。

工人方面,他都會提前招聘一批人進行培訓,當是儲備人員。

因為四海集團整體來說,處于急速擴張期,基本上每年都會開一兩家工廠,需要大量的工人。

現在普工容易招,但是高端人才還是不好找。

大學沒有擴招,每年畢業生只有那么多,全部都有工作分配。

四海集團名氣再大,大學畢業生也不來。

李云海和省里的幾家重點大學有科研合作,每年還能從里面招到一批大學生。

因為總有人認同四海集團的價值觀,愿意為我國的辦公設備事業而奉獻青春。

像紀文姝那一批碩博,都是李云海通過科研合作留下來的。

視察完工廠后,天色向晚。

李云海早早的回到了家里。

林芝知道父母晚上過來吃飯,所以提前做好了一桌好菜。

不一會兒,林振邦和唐玉霞過來了。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

林振邦家里有個習慣,就是吃飯的時候不怎么說話,更不會談事。

等吃過飯后,林振邦這才和李云海說道:“你們結婚以后,咱們就是一家人了。現在國家有規定,我們這個級別的官員,子女、配偶,都不能經商。對此,你們有什么想法呢?”

林芝道:“爸,這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啊!那我和云海好之前,他就是一個企業家,總不能因為你是官,就不讓他從商了吧?”

唐玉霞道:“規定就是規定啊!我們又有什么辦法?”

林芝道:“那要不這樣,我和云海暫不結婚?等爸爸當過這個任期再說呢?”

唐玉霞笑道:“你都要生孩子了,還不結婚?這不是掩耳盜鈴嗎?”

林芝道:“那怎么辦?你們調走?不好吧!其實我和云海早就是一家人了,扯不扯那個結婚證,反正也是在一起。云海,你說是不是?”

李云海沉著的點頭,說道:“林芝所言極是。”

唐玉霞道:“也不是不許你們經商,而是不能和干部家屬在同一個地方經商,這么做,無法就是為了杜絕權和商的勾結。我們當然要。”

林芝道:“我們可沒得到你們一點關照!云海能成功,都是自己的本事!”

李云海道:“哎,別這么說,我還是得到過叔叔阿姨關照的!比如說廣交會上的展位,如果不是阿姨關照,我們哪有這么好的展位啊?”

唐玉霞笑道:“這也不算是特別關照,這是你們應該得到的。不過,這事情在別人看來,只怕不會這么想。我倒是不怕,我還有幾年就可以申請退休。不當這個官了。就是你爸,這影響有點大。”

李云海問道:“那你們的意思是?我們聽你們的安排!”


上一章  |  人生1984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