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1984第259章 點燃十萬星星之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人生1984 >>人生1984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9章 點燃十萬星星之火!

第259章 點燃十萬星星之火!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拾寒階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拾寒階 | 人生1984 
第259章

小說:

作者:拾寒階

類別:都市生活

第260章

李云海要做的項目很簡單,就是開打字復印店。

“我們四海商店,提供收費的打字復印服務,這項業務開通以來,每天的收入可以達到幾百塊錢。”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基建、城建項目與日俱增,個體戶和私人企業蓬勃發展,隨著身份證的普及,市民百姓對打字復印的需求越來越多。

有了身份證后,不管辦什么業務都要求復印身份證,個體戶去工商所辦理營業執照,需要復印身份證,去銀行柜臺辦理業務也需要復印復份證。

一套復印設備,動輒幾萬、十幾萬,小微企業、小單位沒有能力購置,所有的打字、復印工作都要到外面找人做。

在李云海看來,打字復印,門檻并不高,有初中以上學歷的年輕人,經過一定的培訓,就能學會電腦打字和復印機的使用。事實上,后世的梅山人,做這個行業的,大多數只有初中學歷。

這個項目,可以讓每個家庭都參入進來。

全國有那么多的省市縣,每條街道,每所大學,每個單位門口,都可以開這樣的打字復印店,賺大錢就要看個人的命運和頭腦,但要解決溫飽奔小康,完全不成問題。

項目是好項目,但最大的難題在于:農民手里沒有錢。

總有人敢勇立潮頭,闖進改革開放的長河里,做出一番事業來。

出租設備的收入還在其次,后續的耗材收入才是大頭。

真做不下去,在外面干上兩三個月就回來繼續種地,大不了就是虧幾百塊錢而已!

“按照現在的施工進度,四、五年時間吧!t1塔樓會先行交付,不過也要等三、四年了!”

“我們請的是全省最好的建筑設計院,和香江王董建筑師事務所一起設計的。工程也是由全省最大的省建工局承建。這幾家設計院、建設單位,都有一流的資質,出不了錯差。”

趙專員聽了扶持梅山縣開一萬家文印店的計劃,喜不自禁,這可是助力梅山縣的經濟發展!他得到林振邦的耳提面命之后,跑來向李云海道謝。

梅山縣當地政署在全縣各個鄉鎮,所有的自然村里,張貼了布告,并在村里的大喇叭里進行了反復的播報。

李云海心想,郭婉華到底是什么意思?

她不是當面說過,不爭不搶不奪嗎?

怎么又跟林芝來這一出?

林芝輕輕嘆了一口氣:“你說郭姐姐也真是難啊!男人都沒了,她又懷上了。這個孩子生下來就沒有爹!多可憐!唉,女人真的是太難了!”

沈秀蘭的俏臉,瞬間黯然:“說到這事,我正要和你說呢,我媽動用了你給的那筆錢,帶我外公到上海看了病,可是還是治不好。花了兩萬多塊錢,現在回到了西州,說不定隨時都會走。”

可是,每個月500塊錢的設備租金,也不是誰都敢承受的。

林振邦和唐玉霞都是聰明人,馬上就明白,這是一個巨大的產業,肯定值得做。

想想看,如果全國十幾萬家打字復印店,全部都使用李云海提供的耗材,這是多大的一筆產業?

李云海這么做,既讓自己賺到了錢,也幫助了農民進城創業。

李德明哪里知道這事情?只是含糊的說道:“云海做事牢靠著呢!我相信他!他說能做的事情,那肯定能做!”

果然,郭婉華還沒有出去。

李云海聽說此事后,說沒關系,慢慢發展,等有人在外面發了財,不用我們通知,鄉親們也自然會找上門來租借設備了。

李云海不做這個領頭羊,別人自然會做。

一個月五百塊錢,也要出租三年才能賺到李云海說的15000元。

李云海可以提供設備,也可以出租給貧困戶,但他也得有個保障才行。

他還想跟李云海爭取,多要一些名額呢!

林振邦沉吟道:“那你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實現剛才說的那個目標?”

打字復印店這個行業很難造就億萬富翁,畢竟大多數是夫妻店,頂多請兩三個人做事。但賺到了百萬、千萬元的家庭,卻數以萬計。

李云海道:“只要資金解決了,一切都不是事。”

估計郭婉華也是找不著他,所以才找林芝聊天的吧?

他想著時間太晚了,郭婉華肯定早就睡下了,明天再說吧!

聞著林芝勻稱的呼吸聲音,李云海想到郭婉華,想到那個還沒有出生的孩子,完全睡不著覺。

趙專員看到這個結果,錯愕良久。

“四月中旬,開廣交會的時候去。”

買一套設備的錢,他們肯定拿不出來,但租一套設備,只需要500塊錢!這第一個月的租金,一家人湊一湊還是有的。等開起了門面,賺到了錢,再交第二個月租金。

“你就不能提前來看看我?看看你的孩子嗎?”

林振邦問道:“云海,項目是好項目,能不能推廣呢?你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林芝對未婚夫充滿了敬愛之情。

“那要建幾年呢?”

李云海道:“每個月五百塊錢,我們還提供維修服務,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當然了,耗材他們得自己買。等他們賺到了錢,也可以把這套機器買下來。”

一時間,梅山縣各個鄉鎮政府的報名點,都被鄉民們給擠破了門檻。

三天報名時間截止,梅山縣各個鄉鎮統計了報名人數,達到了800多人。

小型企事業單位都買不起的計算機、打印機、復印機,農民怎么可能買得起?

林振邦聽完,陷入了沉思。

“我安排。”

可是,省里給出的名額是一萬人!

如果沒有李云海,那洋溪鎮的這家復印店,就會成為星星之火,帶動當地的文印產業發展。

李云海怔怔的發呆,聞言說道:“郭姐有錢啊!多生一個崽,每個月又可以多領一百萬家族信托基金的分紅,多爽!大不了多請幾個保姆帶,反正她又不辛苦。”

當然這個本錢,是算的批發價。

又經過三天時間,整個梅山地區,也只招了不到2000人!

李云海對此事倒是看得開。

他不僅自己賺錢,還能帶動一個縣的人一起發財!

回到家里,兩個人一起洗了澡,上床休息。

她聽到是李云海的聲音,幽幽的說道:“我還以為,你從此以后,要躲著我了呢!”

李云海結束談話,說了一聲請進。

李云海一陣心酸,說道:“郭姐,你何出此言啊?豈不讓我寒心?我最近太忙了。你感覺怎么樣?”

李云海笑道:“對,是這個理。”

至于招牌、圖文制作,那都是后面的事了。

他唯一擔心的是,這些租戶,每個月能賺到這么多的錢嗎?每個月500塊錢的租金,是不是太多了?

李云海打了個哈欠,說道:“別說這些了,睡了吧!不早了。”

一臺翻新復印機也不過1000多塊錢。

“還好,就是有點犯困,總想睡覺。”

趙專員說沒有問題,凡是有利于梅山地區經濟發展的事情,我們都義不容辭。

林振邦搖了搖頭,說道:“這卻難哪!農村能拿得出1萬5千塊錢的家庭可不多。”

這一年,城市里已經出現了打字復印店,有個梅山人,在洋溪鎮開起了復印店,這也是梅山人開的第一家打字復印店。

林芝咯咯笑道:“咦,你這話問得好奇怪哦!她的孩子,當然是他丈夫的啊!可能是死之前留下來的吧?郭姐說孩子懷上三個月了,你算一算,豈不正好是她丈夫死之前懷上的?”

李云海現在提出這個設想,等于將這個產業提前擺到了明面上。

林振邦當即做出決定:“那就試試看!在梅山縣里,招聘一萬個有理想、有志氣、敢想敢做,吃苦耐勞的人,讓他們走出農村,進城創業!星星之火,尚且可以燎原,這一萬點星星之火,肯定可以點燃梅山的經濟!”

唐玉霞道:“一口吃不成大胖子,可以先幫扶一萬戶,再由這一萬戶帶動他們的親戚朋友出來,慢慢的發展。”

第二天,李云海來到公司后,第一件事情便是打電話給郭婉華。

他先打到郭婉華的別墅。

雖然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極小,但李云海還是想給自己的資金,上一個雙保險,也給租借辦公設備的農戶上兩道緊箍咒。

“哎,說清楚了,是借的!”

聽到趙專員的匯報外,林振邦當即同意,可以在整個梅山地區招人。

這些天,李云海很忙,也沒空和郭婉華聯系。

李云海將她的嬌軀摟在懷里,說道:“我也是在為自己的生意布局。全國各地的文印店,這兩年之內,都會像雨后春筍一樣,遍地開花。這個事情我不做,總會有人去做。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現在是我在做,他們得了我的恩惠,以后自然會買我們四海集團的耗材。那這個生意就做大了。”

“我們建造的是超高建筑,主體采用鋼筋混凝土核心筒結構,按照超高層建筑的結構安全要求,t1塔樓在9層以下采用強度更高、受力更強的鋼板剪力墻,從進入第10層起就進入了標準層施工,所以前期花錢會特別多。等樁基打完,建到九層以上,反而會更快了。”

林振邦擺擺手,說道:“這不現實,云海再有錢,也不能拿出來這么用。他留在手里,一樣可以創造價值,也能帶動消費和生產。”

只要這批人賺到了錢,他們的親戚、朋友、老鄉,都會坐不住的。

還有很多人跑到李德明家里來詢問具體情況。

李云海哈哈大笑,說如果他們連這點錢都賺不到,那趁早回家種田吧,把機器歸還回來,叫別人去做。即使他們每天只賺30塊錢,一個月也能賺一千塊錢了。

“我媽請了假在照顧外公。我下班后再去,也是一樣的。我回去工作了。”

現在終于派上了大用場。

林振邦放下電話后,發出一聲無奈的長嘆。

有沒有生意,做兩個月自然就知道了。

誰知道一萬個名額都報不滿!

沈秀蘭又向他匯報了最近的收支情況。

她覺得李云海真的是個很了不起的人。

李云海吃了一驚:“阿姨,說好了,不打我的土豪啊!”

李云海在辦公室里招待了他,說此事還得當地政署牽頭,我只是做為設備的提供商,政署和銀行必須提供擔保。

這個時代因為設備昂貴,一般人也找不到這種進貨的渠道,所以開店的人少,價格喊得起來。根據城市不同,打印一張a4紙,開價兩毛到五毛錢,復印五分或者一毛。

林振邦道:“一萬戶,也要1.5億元的資金!我要是有這么多的錢,那就好辦事嘍!”

一臺噴墨打印機,成本幾百塊錢。

一臺二手計算機1600元。

而從東洋和米國進口二手機器的渠道,被李云海掌握在手里。

現在的工程機器太貴,即便是租,李云海也不敢租給他們。

李云海是過來人,當然知道這一行生意可以做。

李云海說道:“開文印店,說辛苦也不辛苦,比起耕地來,這個工作只需要坐在門面里,風吹不著,日曬不著。但要說不辛苦也辛苦,一大早就得開門營業,半夜三更還得加班幫人打印文件和標書,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但這是準入門檻很低的一個行業。家里只要有一個初中生,會打字就行。以后城市擴大了,發展了,全國開上幾十萬家門店,一點也不算多。”

“好好好,你說什么就是什么。你要不要請假回去陪幾天?”

但是,更多的農民,聽到這個消息后,毫無波瀾,仿佛此事跟自己毫無關系。

一時間,整個梅山縣都轟動了!

李云海起身,雙手恭敬的接過煙,說道:“二手計算機4000塊錢;二手多功能復印機,自帶掃描功能,10000塊錢;一臺噴墨打印機,1000塊錢;最少也要1萬5千塊錢。”

這時有人敲了敲李云海的房門。

李云海將在四海電腦學校開辦培訓班,教他們打字、操作復印機,以及怎么制作名片、標書。

現在有這么一個好機會,可以用最少的成本,去城里開店創業,說不定也能混成第二個李云海呢?

四海電腦培訓學校,周一到周六,白天都是用來給社會青年上機打游戲。

很多頭腦靈泛、膽子又大的人,不由得動起了腦筋。

據可靠資料記載,到1990年的時候,梅山人在全國已經開了超過一萬家復印店,在那個平均月工資兩三百塊錢的年代,這批人每年能賺到幾萬到十幾萬!

就算李云海不干預,歷史也會重演。

在八、九十年代,只要學會這幾樣,賺錢就跟撿一樣。

所以,他要求政署和銀行提供雙層擔保。

他讓這些已經報名的農民,先到省城來。

“云海,四海中心那邊,第一期工程,我們打款3億過去。為什么一次要打這么多的款?”

林振邦覺得李云海這么做,也無可厚非。

“好。”

李云海笑道:“除非銀行貸款!但也夠嗆!別說十幾萬戶,便是一萬戶,就要1.5億的資金,哪家銀行敢把這么多的錢,貸給農民去開店?開店還要別的錢,租店面、辦執照,七七八八算起來,也是錢。不過,這個行業最大的好處是,創業初期投資比較大,但后續全是利潤!一套設備,少說也能用個十年八年的。平均下來,這個成本很低了。”

第一期就能招到這多人,已經出乎他的意外了。

有政署和銀行的協議在,租戶就會更加老實,畢竟家里還有房有田,還有老有少,不至于為了這一萬多塊錢,犯下大罪。

說完,趙專員便匆匆離開。

唐玉霞笑道:“你沒有,云海有。”

政署鼓勵外出創業,以每個月500塊錢的租金,租一套四海集團提供的辦公設備,還負責培訓,學成之后,隨便你們到全國各地去開店。

他忽然很想給郭婉華打個電話。

如果只計算成本價,那就要低得多。

“是啊!你說好奇怪啊,她男人都死了那么久了,她怎么還能懷孕呢?”

加在一起不超過四千,等于只要八個月就能收回成本。

不過,這項偉大的事業,不可能真在一夜之間實現,這也太不現實。

林芝嫣然笑道:“那也是你有本事。誰有這么大的魄力,敢扶持一萬家復印門店?對了,我今天和郭姐姐通電話,她告訴我說,她懷孕了。”

李云海要留他吃飯,他說改天再聚,這么好的事情,我得趕緊回去向大家宣布。

沈秀蘭走了進來,向李云海匯報財務工作。

當天晚上,李云海和林振邦聊了很多,直到十一點半才回家。

20年后,全國各地都會開遍梅山人的文印店。

李云海和林振邦商議,先幫助一萬戶開店,做個試驗。

李云海提出來的這個舉措,可以說是解決了農村人開店資金短缺的最大問題。

然而,到那個時候,全國最好的城市,最好的地段,已經被別人占領了!

所以有人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

林芝趴在李云海身邊,笑道:“這件事情要是能辦成,那你可就是大英雄了!你既幫到了我爸,也幫到了那么多的村民。”

對他來說,只需要拿出4000萬,就能幫助一萬戶農民開店。

林家人都是雙眼一亮:“租?這是個好辦法!租多少錢一個月呢?”

“別這么說,那筆錢送給你了,就是你的。”

即便他不插手,梅山人也會往文印這一塊發展。

正規渠道購買全新的辦公設備,那簡直就是天價。

李云海問道:“你外公身體好些了嗎?”

大多數人的眼界和格局,還沒有被打開。

李云海想了想,說道:“辦法總比困難多,我還真有一個辦法。就是機器我來出,不賣給他們,而是以出租的形式,租給他們使用。”

“錢是你的,你以為我們隨便敢用呢?還是我告訴我媽,說你建一幢大廈,需要投資十幾個億,她才知道你有這么多的錢,想著你一時半會也不會缺錢用,這才敢用那筆錢的。這筆錢,還得我和小玲以后賺錢來還給你。我爸媽反正是沒有能力還的。”

這么好的發財機會,這些鄉親們怎么都不知道抓住呢?

趙專員不想浪費剩余的名額,便向林振邦請示,能不能到市里的其他縣招人?

林振邦的本意,就是想發展整個梅山地區。

林芝笑道:“有錢也累啊,懷孕生產,哺育孩子,你以為當母親的人不操心的嗎?我要是有了孩子,我都不敢交給保姆去帶。”

兩人說著話,相擁而眠。

林振邦是個雷厲風行的人,當天就把梅山地區的趙專員喊了過來。

他只是把這個歷史節點,稍微提前了一點點。

現在讓農民外出創業,也是如此,農民們都以為,外出創業,很有可能血本無歸,跟夾人蟲無異。

螃蟹又叫夾人蟲,以前的人看到都怕,誰還敢吃?

李云海不由得一陣心虛,摟緊了懷里的人兒,問道:“她跟你說什么了嗎?孩子是誰的?”

他現在有能力提前實現梅山的文印產業。

白溪鄉石板村報名的人最多!

因為他們都是李云海的老鄉,他們見證了李云海的成功。

梅山人也靠著文印產業發家致富,年產值達到1200多億元。

按照這個價格,一天賺30塊錢不是隨便?

“不行,我不能睡太多,我得多運動。我還是保持以前的作息習慣。你什么時候來花城?”

林振邦摸出煙來,遞一支給李云海,問道:“那這個設備怎么解決?最便宜的一套設備,需要多少錢?”

他現在對大崽,那叫一萬個佩服!

“哦?她打給你的?”

“那就多休息。”

“哦,這些我就不懂了。”

只有等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賺到了錢回家炫耀以后,他們才會跟風景從。

“唉!你們早就該動用這筆錢給外公治病了!”

如果他再大氣一點,拿出4個億來,就可能幫助10萬戶農民開店,一夜之間,梅山人的文印店,就能開遍全國各地!

以后李云海完全可以躺在家里收錢,財富將源源不斷的匯入他的賬戶。

沈秀蘭起身離開。

這一萬戶,必須先和當地政署簽訂保證協議,還得從銀行拿到擔保書,如果有人騙走了設備,一走了之,那就由政署和銀行進行追責。

李云海將2000個報名者,分成兩批,分別進行為期十天的培訓。

他的要求就是,十天之內,必須學會打字、使用復印機。

如果你十天都學不會的話,那可以回家種地了,因為就算給你機器,你也肯定賺不到錢。


上一章  |  人生1984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