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乃是大漢太后!第三百二十五章 鄧綏和劉隆的心思(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朕,乃是大漢太后! >>朕,乃是大漢太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五章 鄧綏和劉隆的心思(三)

第三百二十五章 鄧綏和劉隆的心思(三)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青煙裊裊沐笙沉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女尊王朝 | 青煙裊裊沐笙沉 |  | 乃是大漢太后! 
333.第333章

333.第333章

第333章

“陛下感覺不對是正常的。”

劉隆的疑惑并沒有持續太久,當左雄被召入了長樂宮之后,也就給了劉隆解釋的機會。

“這太后的做法自然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般做卻是有著致命的疏漏!

正所謂舉薦孝廉,這舉薦才是最為重要的。

我大漢奉行的乃是察舉之制,察訪舉薦,可這一般人又如何能夠被郡國的府君和國相們察訪到?

而這郡國所舉薦的孝廉們,雖然還不能立刻進入仕途之路,成為我大漢朝廷的官員。

但不可否認他們已經有了進入仕途的可能,說的直白一些,他們就是古時候那春秋戰國的貢士。

日后出來做上一方官員,恐怕也是早晚的事情了。

但.做官做官,并非是得到官職便是結束,那只不過是他們仕途的開始。

雖然微臣不過剛剛得到舉薦,通過考核,然后擔任朝中的議郎。

但是臣很清楚,這無論是誰,無論家世背景如何,無論性格如何。

只要是我大漢的朝廷官員,那他們出來做官,就一定要協理當地的風俗,不能和當地百姓背道而馳,強行鎮壓。

同時還要宣揚教化,避免那歪風邪氣和巫蠱陋習繼續盛行。

這是我大漢的規矩,也是我大漢官員的必經之路。

若是這被舉薦之人或者說最終成為地方官員的人,此人那是借助一些手段成功上位,其實是個不學無術之徒,那對于這天下和百姓恐怕就真的是一點用也沒有。

甚至還會霍亂天下也說不定啊。

臣如今仍然記得自己熟讀典籍的時候,曾經看典籍記載,孔圣曾經說過:‘四十而不惑。’這其中的道理想來陛下和太后也是非常明白的。

身為官員,四十之時已經是有了不少的經歷,又有什么所不懂的?

那《禮》也稱之為‘四十曰強而仕’。

這其中道理想來陛下和太后也是知道的。

古之先賢都曾經說過,這男子年四十,智慮氣力皆強盛,直到這個時候他終于可以出來做官了。

這一點臣是覺得非常不錯的,而這條政令其實也就在于此。

臣并非是覺得這年輕之人不好,而是因為年輕之人不夠穩重也沒有太多的經驗和見識,就算是游歷他們都未曾完全。

雖然他們有足夠的活力和憧憬,但是這政務不是歷練,不管是平定災禍賑濟百姓,還是尋常之時治理百姓。

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讓百姓不要折騰,安穩的度日。

百姓沒有那么多的心思和想法,在沒有天災的時候,但凡不是太過于貧瘠的地方,只要沒有旁人的壓迫,那百姓平穩的生活總不至于是活不下去的。

因此,穩重和經驗就成為了必然之選。

而這政令之下,甚至是這之前的察舉制度則不然。

之前只是看重名聲和孝道,只要有了名聲,有了孝道的地位,加上家世不俗能夠被府君和國相看到,那自然就可以得到舉薦的機會。

可這些人,要么是徒有虛名的放浪之子,要么就是真有本事但是卻心思未曾安定。

也就容易造成之前的某些情況,興致勃勃而來,但遇到困難之后,卻又想要退縮逃跑。

或者上任之后大刀闊斧,結果離任之時一片狼藉,讓后面的繼任者完全無從下手。

只能讓郡縣之地徹底糜爛.

因此,臣今日想要請陛下一條命令出來。

自今以后,我大漢孝廉舉薦年不滿四十的,不得推舉!

而且就算是舉薦了,也必須要要讓他們都先去公府赴任才可!

不僅如此,臣還希望陛下可以下令,這諸生儒家一家之學,不要太過于繁瑣麻煩。

正所謂文官考公文,如此方可。

至于那端門復試,則是要考其虛實,觀察他們這些被舉薦之人的本事,是否有什么特殊的才能。

然后才是真正的機會,如此一來方可說是以美風俗。

若是有不遵守法令的,想要渾水摸魚,從而欺上瞞下的,那自然是要按法處理。

只需要嚴懲幾人之后自然其他人也就不敢繼續如此了。

最起碼他們不敢光明正大如此。

當然臣也知道,我大漢人杰地靈,有不少可用之人。

若是當真遇有那些天賦不俗之人,那些特殊的人,自然也是可以不拘年齡。

不過這等人都是天之驕子,單獨一二,不可長久論之。

而且這等人,想來也是值得陛下親自過問一二的”

那左雄的話語讓劉隆忍不住慢慢瞪大了自己的眼睛,然后忍不住的朝著一旁的鄧綏看去。

可還沒等劉隆說些什么,這鄧綏卻是再次開口。

“還有一件事情恐怕需要陛下知道才行。

朕這段時間也在想這個舉薦之事,只不過相比較于左雄的言論,朕更在乎能夠從這天下選拔什么人才。

所以擅自做主在這科目中添加了“有道”科”

“那不是幾年前就有了么?”劉隆被這話說的一愣,“有道有道,有道德、才藝的人可由此科被舉薦為官。

這也不是什么大事兒,我大漢的察舉常設的科目茂才、孝廉、光祿四行等都是正常的,也是左雄所言之事。

而這有道,不過就是和賢良方正、賢良文學、明經、明法、至孝、敦厚等一般無二。

沒有太多的名額,就算是有,也無傷大雅。”

劉隆對此并沒有太過于在意,畢竟這科目不少,但真正重用之人也不多。

那明經乃是學問大儒,明法則是尋找真正了解大漢律之人,說白了就是尋找酷吏的。

至于其他的,也都是根據性格而選的。

至于這有道,除了道德之外還有一些.特殊的才華之人,對此劉隆也沒有什么可說的。

因為這本就不是什么大事,而且他堅信這東西就算是千百年之后也是少不了的。

特殊才華之人,必定是要有特殊作用的。

只不過他很好奇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既然母后說到這里了,那這一科如今如何了,可有什么了不得的人才出現?”

“就是如此才要告知陛下.”

(本章完)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朕,乃是大漢太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