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姐下錯山后第239章,林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大師姐下錯山后 >>大師姐下錯山后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9章,林下

第239章,林下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初景  分類: 言情 | 現代言情 | 都市異能 | 初景 | 大師姐下錯山后 


錦霞店里邊地方實在小,外邊還有好多人想往里邊擠。

隔壁店、隔壁的隔壁,都擠滿了人。雖然用手機能看,這是擠擠暖和?

今兒天不太好,眼看著要下雨了,或許不到天黑就下。

錦霞店二樓,騰舉已經準備好。

繡屏需要用繡架,攝像頭就對著繡架。用的是素羅,放在這兒也好看。

騰舉說道:“估計要兩個半小時,要辛苦翁天益和蔣衛老師了。”

蔣衛四十多歲,比較胖,穿著深藍色褂子,忙說道:“不敢當。今天能參與進來,我是非常激動的。”他沒站在攝像頭下,聲音很洪亮,“我也有幾句話想說。希望企業能考慮的多一些,并不是大發善心,而是以長遠的目光把一切變得更好。希望學校也好、普通人也好,都多一些認真,多一些包容。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也一定能實現目標。”

翁天益跟著說道:“我想說的是,修身、修心是第一位的。每個人都該認真的修自己,不是修自己的臉,而是由內而外的修。現在有很多技術,本來是一件好事,可以做到更多的事情,理應變得更美好。而不是把所有人修成一個樣子,修一個模子出來把人放進去。這無疑是一種負面的。”

蔣衛附和道:“發展的初衷是為了更好。”

翁天益接著說道:“我們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更為的釋放。而不是把自己削土豆,像機器加工出來的。這是一種懶,浮于表面,不肯深挖掘,忽略內心。音樂也是一樣。同樣的曲子,不同的人、不同的樂器演奏,有不同的個性和靈性。同樣一本書,大家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些東西不追求標準答案。因為作者想的可能就和你不一樣。”

蔣衛笑道:“不錯。同一個人同一種樂器,不同的時候也會有不同的理解和心境。敷衍除外。有時候會做一點修改,或者表達某個情緒。”

翁天益說道:“其實大家在探討AI的時候就提到一個問題。AI再聰明,它不是人,它沒有人的這種情感。即便是模仿,也是缺少深層的東西,它沒有心。大家別把自己的心扔了,當一個無情的機器,再去和機器比。”

蔣衛說道:“能打動人的只有人。AI或許很強,是一種很強的存在,但它無法取代所有。我們要保護最珍貴的東西,免得有一天不攻自破。”

真正的大師能說出這種話。

藝術家的表達。

藝術家的驕傲。

我的理解是,AI很強,人要變得更強。你不能和機器比它的長處,肯定要發揮自己的長處。心是人的根本。

你腦子還有點用,別把它隨便扔了。

雖然欣賞不了啊,但還是要努力。

其實不難的。我看翁天益每次彈琴好像機器,發揮的很穩定。但他心情也有不同的時候。

翁天益在緊張哈哈哈!

翁天益的聲音好文雅!

翁天益和蔣老師得是正直的人,才能在大師的氣場下表演自如。

對。大師氣場賊強,沒點自信的人根本呆不住。

強者往往都是自信的,有追求的人也是。還有純粹的人。

這一場要兩個半小時嗎?那繡完就該吃晚飯了。

為什么還惦記吃飯?

因為這一場,大師最辛苦,不該好好休息嗎?

你以為這么強的力量是隨便的?再隨便也得吃飯。

完了,我滿腦子都是吃飯。

我滿腦子都是竹子,吃竹子的話我豈不是成國寶了?

住手!這竹子不是吃的!

騰舉開始繡。

眼睛根本看不清了。用的真不是法術?

就是法術啊。

這叫胸有成竹嗎?

沒錯,真·胸有成竹。

我都沒想好大師要繡什么。想到竹石圖我又明白了一些。

那誰說畫竹要一氣呵成。

《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這題目就讀的我很艱難。

“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與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識其所以然。”

對,我也是不能然也,而心識其所以然。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這個感覺好舒服啊,就像在修行。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人都需要一點竹,不論是文人雅士還是凡夫俗子。

飄飄然有君子風。

人應該更清新脫俗,不該過于沉溺俗物。所以,這會有引導作用嗎?

學校不是教人向上嗎?這引導有什么問題?難道任由你隨便長?那是雜草。

竹的文化久了,不是今天才有的。這比起一些翻傳統的可強多了。

梅蘭竹菊,取其本意,少了多少亂七八糟的。那有些明明都該拋棄了,又翻出來。

沒個大儒誰能整明白?隨便來個人都敢說幾句,七嘴八舌的,當自己厲害?

現在的條件好了,是讓你變得更好,而不是什么都不修。

對,現在的條件好,要越來越好。

不是一個人好。大師的公益性就是面向所有人。

至少在這里,大家是平等的。只要想要,就能獲益。

哈哈哈哈哈哈哈!那些來找大師的都瘋了。

我都很奇怪,他們腦子里想什么,以至于能瘋了?

做個人或許對于很多人確實是一件很難的事,因為家人沒教過,他已經有自己的想法,現在非要逼著他改,很難的。

就同情。

有些事情換個角度看起來就很奇怪。比如他們真不能理解,大師為什么不和他們玩?

現在他們依舊不理解。他們對于一些東西有著根深蒂固的想法。

騰舉在安靜的繡。

這是一片竹林,林下也是有很深的文化內涵。

想到了竹林諸賢。所以這有名士風流?

和竹石圖不一樣,這竹林更大,體現了更多。

更包容,更放達。絕不是給人定一個模子。完全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這叫深度。


上一章  |  大師姐下錯山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