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朝文武,求我登基第190章 大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滿朝文武,求我登基 >>滿朝文武,求我登基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0章 大典

第190章 大典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昨日癲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昨日癲 | 滿朝文武 | 求我登基 

:18恢復默認

作者:昨日癲

這個工程量是宏大的,此時并沒有人能夠真正的讓陸青去信任和依靠。

所以到最終,這塊硬骨頭還是需要陸青自己一步一步的去慢慢啃下來,慢慢一步步的內容都精細到那群人可以清楚的明白,并且執行的地步。

很多東西在大框架和整體方向定下來之后,其實就已經減輕了大部分的難度。

對與陸青來說,剩下的那些內容簡直就是和讀讀書,寫寫字,數數一二三四五一樣,毫無難度,甚至半點挑戰都沒有。

可他所要接觸的那部分人,最后政令執行的那部分人的底線往往是他這樣一個正常人難以知曉、甚至難以琢磨的。

這些日子以來,除了烏穆的各種惡劣的手段外,最讓陸青無法忍受的就是這群連話都說不好的青夷官員。

陸青學會了一點點的青夷語,但基本上是只能停留在日常的交流中,在更具體,更詳細的內容上,往往需要其他人作為翻譯。

但即使是有了這樣一個翻譯的人員之后,在和那些較為底層的青夷的官員——如果能稱之為官員的話,陸青認為這些人和地里的農夫,或者軍營里的小兵一樣,只在某種地方有著一定的能力和優勢,在其他地方似乎就是一塊白板,不說白板都是在侮辱白板了,簡直就是和木頭差不多——和他們交談的時候,陸青總是頭腦發漲,額頭的青筋直跳。

烏穆許諾他的是權勢、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卻狡猾的對著他忽略了很多的東西。

如今他的做的事情,幾乎是想象中那種揮一揮羽扇,出幾個計謀的情況大相徑庭、

看來他是做出成張良了,只能勉勉強強做個蕭何。

而如今青夷的情況,也沒有比當時剛剛建立成功的大漢好到什么地步。

臣屬官吏的選拔更是已經到了簡陋不可言說的地步,這讓陸青原本簡單的工作變得舉步維艱,寸步難行。

就像是養著幾百個嗷嗷待哺的孩子一樣,許多的東西他都得掰碎了,燉爛了,一點點講到最為細致的告訴那些人。

但最算是這樣,也往往會出現這種他在上方滔滔不絕的講述,下方的小吏干瞪眼,事后什么都沒有聽進去的情況。

這讓陸青更加的堅信,烏穆所決定的語言的改變是正確的。

若是這樣一直下去,青夷就算是一代兩代仍然能因為武力的強大,或者單于的威勢和英明的見地而傾向,但最后也必定會因為這些細枝末節而變得衰敗不堪。

這也讓陸青明白了為何草原上的勢力更迭比中原王朝要快速的多的原因。

這次他們算是摸著石頭過河,草原上的獨特生態環境和人文風俗讓許多的內容都不能生搬硬挪過來,需要一點點的去查閱青夷的史實中的先例去改變。

不過做這件事情的是陸青的話,那一切似乎都不足為慮了。

三月初三晴

橋都城上方,萬里無云,天空湛藍的仿佛剛剛用水洗過一樣。

眾人護衛和擁簇的龍攆和馬車緩緩的從皇宮內駛出,金黃色的旗幟在風中招展著,連帶著也吹起了護衛們頭盔上的紅纓。

街道兩邊的人群鱗次櫛比,摩肩接踵,擁擠的望向那緩緩行駛的金黃色帷賬的馬車和攆轎高呼聲不斷。

“陛下萬歲·”

“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擁擠的人群被一排身穿著銀白色盔甲的侍衛們擋在道路的兩旁,但即使是如此,人們依舊是擁擠著想要在前方再看上一眼。

坐在馬車上的景安公主正在母妃的懷抱中悄悄的往窗外看去,見到外面的景色后俏皮的笑著。

姜奕坐在高高的龍攆上,這一路有些漫長,不過幸好如今他已經能夠耐得住性子,開始和周圍的百姓揮手致意,表現的十分從容而又有威嚴,往往能夠得到百姓的歡呼聲。

在京郊,文武百官早已經齊聚京郊,恭敬的有序站立在祭祀臺下,等待著圣駕的到來。

人們面色各異,有焦急等待的也有面色暗沉的。

等到圣駕到達山上的祭祀臺前的時候,眾臣們已經在春日的寒風中等待了三四個時辰。

正午時分

金色的光芒照耀在大地上,也照耀在那高臺上。

黑壓壓去一群人齊聚在這里,等待著大典的開始。

身著這紅色祭祀衣服的景安公主被母親親手從馬車上抱著下了車,這嬌小的女孩只當這是一次玩耍一樣,面上帶笑的不住四處張望著。

這個小女孩在今天之后,就將會成為大夏最為重要的人物之一,成為姜奕的地位的繼承者。

“時辰到了,還請陛下和殿下登臺。”

負責禮儀的官員恭敬的走到身邊提醒二人道。

“景安來,握住父皇的手。”

姜奕笑著轉過頭去,伸出一只手來,對向新奇的望向四方的景安公主。

景安公主也順從并親昵的握住了父皇的手。

一大一小兩個身影登上了高高的用石頭堆砌起來的古老的臺子上。

二人拜完上天和大地之后,姜奕就牽著景安公主的手,轉過了身來。

一片的侍衛正高聲誦讀著立皇太女的圣旨。

“上承天意,下應民心。朕之獨女景安,聰慧才思敏捷今特地冊封為皇太女”

一份詔書讀完,臺下鴉雀無聲。

原本群臣在祭祀天地之時都已經跟著恭敬的拜倒在地,但皇太女之事多有人反對,誰也不愿意在此時徹底敗下陣來。

在一片寂靜之聲中,只聽見遲忠君大人高聲喊道。

站在他身邊的群臣們相互看了看,但都緊閉著雙唇不愿意開口。

一些官吏剛想要順應遲忠君的話語開口,就察覺到周圍人的沉默也跟著閉起嘴來。

但就算是他們不張口,遲忠君對這個情形早就有了準備。

原本護衛在祭臺兩側和圍在場所周圍的侍衛們都高高的舉起手中的長矛,歡呼著,呼喊著。

輝宏壯大的聲勢震撼了許多人,也有不少官吏也開始應和在那龐大的聲音上跟著一起呼喊道。

這碩大的聲勢讓姜奕滿意的勾起了笑顏,他抱起身邊四處張望這的小女兒,讓她好好的看到這盛大的聲勢,和黑壓壓一望無際呼喊著的人群。

“景安瞧瞧,這就是你父皇的江山。”

小景安公主只傻笑著東張西望著,她似乎對面前的那群沉默的臣子們很感興趣。

景安公主拽住姜奕抱著他的那個衣袖,用稚嫩的聲音說道:“父皇,這些人為何不說話啊?”

這句話讓侍立在不遠處的崇安身上一個哆嗦,頭低的更低了。

姜奕面上的笑容淡了點,嘴角依舊翹起,似笑非笑,笑容中帶著些神秘莫測的味道。

“或許是這些人不喜歡景安”

“怎么會?”小景安氣著嘟起嘴,她的年歲雖然小,倒是對某些方面卻懂得很快。

“怎么會有人不喜歡景安?”說著小景安就在姜奕的懷中不乖的亂動起來,想起來像是想要起身去質問那群依舊匍匐在地的大臣們。

姜奕在暗處拍了拍她的屁股,警告道:“別亂動景安當然是最受歡迎的,只是他們還在還不認識景安呢乖乖的,別亂動“

這樣景安才在姜奕的一陣安撫過后,在他懷中放棄了掙扎。

烏穆出征之后,烏去疾和陸青之間的交往來復的時間愈加的長了。

他們在大夏的人員也傳回了關于姜奕立自己小女兒為皇太女的事情。

在這件事情上,陸青和烏去疾的想法和看法一致,都覺得這位皇帝有些執拗,或者是說感情用事。

畢竟對一個正值盛年的皇帝來說,立太子有些過于早了。而且這次立的還是世間本就少有的皇太女。

二人僅憑想象都能知道這次事情在大夏朝堂上的阻力有多大。

但是他們畢竟也不是大夏人,或者也很大夏的朝廷或者姜奕沒有什么關系。

所以他們在聊到這些話題的時候,往往也只是調侃而已。

和大夏不同,青夷的集權非常非常的嚴重,而且并沒有好的或者能夠真正獨立并且有思考有貢獻的文官或者說官僚的體系。

在青夷,一切都是向單于的命令靠齊。

要么服從,要么叛亂,似乎在這兩者的中間并沒有一條中界線。

這種情況再有的時候就很方便。

就比如說這次的變法,在變法開始之前,陸青等人就已經開始做了心里準備,但沒有想到,這次的進展能夠如此的順利,雖然在其他地方出現了一些‘小問題’,但反而在青夷內部宛如一只堅強的手去執行下去一樣———無可動搖。


上一章  |  滿朝文武,求我登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