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朝文武,求我登基第159章 回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滿朝文武,求我登基 >>滿朝文武,求我登基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9章 回京

第159章 回京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昨日癲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昨日癲 | 滿朝文武 | 求我登基 

:18恢復默認

作者:昨日癲

文王不僅感到奇怪,甚至還感到了幾分莫名其妙和荒誕感。

那個人可是姜奕啊。

他怎么想都覺得不對,總是覺得有哪里不對。

他在書房里徘徊著,不住的踱步。

耳邊聽著那些謀士嘰嘰喳喳議論紛紛,他們大多也是摸不著頭腦,只能硬著頭皮去為王爺想,但最終也是沒有什么有意思或者有見地的東西。

文王聽見他們談論著,心底更加的躁動,按捺不住自己又是激動又是迷惑,最后還帶著幾分躍躍欲試的小心思了。

在書房中踱步的文王,還時不時的望向窗外,瞧一瞧那打聽消息的管家是否回來了。

他還有那群謀士心底都清楚,肯定是京都發生了什么事情,不然陛下怎么會如此的突然和唐突?

文王如今在心里已經亂成了一鍋粥,也就是面上看著威嚴,其實就是個紙老虎,一戳就破。

他只是還在乎形象和風度,這才沒有慌亂。

但是能將往日里有智有謀的文王逼到如此的份上,陛下也是真夠厲害的。

等到太陽都將快要落山的時候,暮靄沉沉,日色暗沉了下來。

王府的書房也點起了蠟燭,燭火搖曳著,露出溫暖的色彩。

這個時候,文王翹首以盼,原本去打聽消息的管家這才回來,匆匆忙忙的趕往書房來。

等到管家氣喘吁吁的跑來時,文王還不待他開口,就迫不及待的問道:“你可查到什么了?京城又出了什么事?”

說到這里時,文王皺起了眉頭。

在他看來,文王府的情報網如今已經是徹底沒有救了。而且又陛下的人在,他注定探聽消息受到阻礙。

但是發生了事情,他卻不知道什么原有?這讓文王心里總是有些不舒服。他討厭被蒙在鼓里的時候。

即使只是棋子,他也想知道整盤的局勢如何。

但那些野心和頹唐都被文王匆匆的斂入眼底,壓了下去。

他開始耐心的聽著,期待著管家帶來的消息。

“王爺,老奴去四處親近的勛貴們那兒問過了,也找了京城中消息靈通的人去打聽。據說前段時期,陛下病了,這一病有大半個月沒有早朝。最后還是因為北方軍報驚擾圣聽。”

“軍報?”文王的眉頭蹙起的更深了。

這些日子他不是在準備行程,就是在前往京城的路上。

對于軍情軍報這類的事情,就算他想要知道,且不論身邊陛下的人,他原本就很難探聽到關于軍情軍報的消息來。

這類的事情,不一向是機密嗎?

想到這兒,文王看向管家的眼神也帶著幾分的疑惑。

這管家跟了文王有五六年的時間,一向是文王的左右手,最為信任的親信之人。可以說,自從文王建府之后,整個王府,除了同床共枕,夫妻通心的王妃,文王最為信任的人就是他了。

同樣的,管家也對自家主子的習性想法十分的了解。

只是一個抬眸,管家就知道文王想要問什么了。

不待文王開口,他就直截了當的說出的答案:“主子您有所不知,這消息昨日就在整個京城傳的沸沸揚揚。不過據說不是軍情泄露,而是有從北地趕往京都的難民,還有一些行商們傳來的消息。這才傳的沸沸揚揚,上面的人倒是想要整治,但您知道,如今這個情況可以說是法不責眾了。陛下倒是震怒,著紅衣衛和刑部去查,不過至今都還未有結果。”

這一番話讓文王不由得一愣,隨后心底泛起了一陣冷意。

‘難道……’

‘不……一定就是因為這流言,肯定是因為這個流言的出現,姜奕他才……’

想到這兒,文王突然發現不對勁了。

既然這般情況,陛下能反應的如此迅速,那么……陛下難道早有此心?

早有此心,讓他去帶兵?

讓他統兵,以抵御青夷人?

文王突然無語凝噎,心中泛起了一陣不知道如何言說的感動。

“是我誤會他了……原來姜奕還是個真君子啊……”

文王想著這些事情,突然感慨道。

管家面色帶著一陣的無奈,他先是偏了偏頭,看著諸位先生們或是皺眉,或是撇嘴的神色,之后苦笑著開口,提醒自家王爺道:“主子,陛下名諱還需避違。不可念出。”

文王樂呵呵的笑了笑,如今他的心情可是比剛剛焦急的等待要好上太多了。

“嗯,本王知道了。況且陛下心善,定然不會與本王相計較的……”

說到這兒,文王回想起來了今日接圣旨的時候,姜奕的那番神情。

冷淡而高傲,甚至一句話都不愿意跟他講。

文王心中一科登,暗道不好。估計是自己之前的那番作死,已經是徹底得罪了陛下。

如今他就算后悔,是不是也要來不及了。

文王面色帶著一份苦笑,心中也是哭笑不得。

當初他哪里知道姜奕還真會放他出去?

原以為就算是這次唐突出兵,立下了功勞,但就算不死,也是個圈禁的宿命了。

有一段時間,他看著王妃,差點就想要和離。畢竟誰知道,下一封圣旨是刺死,還是圈禁,或者霍及全家?

如今這份圣旨估計讓陛下心中很是不舒服吧?

文王難得想要跟人道個歉了。

曾經在書信奏折上的鋒芒畢露,不過是因為他以為即將等死而已。既然等死的話,何必在乎皇權地位,任憑是誰,他都要罵上幾句。

但如今他又了實踐能力,征戰沙場的機會。

只是,給他這個機會的人,似乎……好像……他曾經得罪的很深。

想到這兒,文王不自在的抿了抿嘴角,他強裝著面子,對管家說:“明日去遞個牌子,本王進宮看看母妃。”

管家站在一旁笑嘻嘻的應了下來。他是知曉文王著頗有些傲慢的心性,但如今,他也知道,這進宮哪里只是看望太妃?恐怕也要去宮里續續兄弟之情。

“要不您帶著封地的特產禮物,想必太妃娘娘也會很高興。”

“好,你去準備吧”

文王嘴角扯著笑,面色舒朗。這是他這幾日難得的好心情好氣象。

次日,皇宮內

文王一大早就早早的遞了牌子,去看望太妃。

涉及到藩王見太妃這種事情。宮內一向是十分通融的,況且母子情深,長幼有序,人倫之所在。

所以文王進宮這件事情很是容易。

錦妃娘娘在先帝死后就十分的郁悶不樂,但當時尚且還有文王在。但是就藩之后,文王便無法再時常見見母妃了。

今日母子一相見,二人都是淚流滿面。

文王跪在錦太妃的身前,眼眶一紅連聲音都帶著幾分的哽咽。

“母妃……”

“我的兒啊……”

錦太妃一身素衣,更顯的人影消瘦,她摸了摸文王的面龐,眼淚宛如珠串一般流了下來。

母子二人都是淚流不止,便是文王這般的漢子,在母親的面前也是難得顯露出了自己的柔弱。

二人哭泣了一會后,錦太妃將文王從地上拉了起來,母子二人進入里屋,開始說著交心的話。

“兒啊,如今你好好的在封地帶著,為何偏要去邊境那般兇險的地方?”

錦太妃自從新帝繼位之后,便整個人沒了念頭,如今她不過是想要自己這唯一的孩子活的平平安安罷了,為何老天總是不遂她的愿呢?

說著,錦太妃對姜奕也生出了幾分的怨念來。

她與先帝只有這一個孩子。

文王不僅是先帝寄予厚望的長子,還是錦太妃唯一的依靠。

原先她不過是想著,再過個幾年,她便求陛下,讓文王帶她去封地。如此有兒子傍身,兒子又有孫兒和孫女。

那是何等的美滿的生活啊。這就是在深宮中,錦太妃唯一的一點念想了。

文王拉了拉母親的手,他不愿意再讓母親也錯意陛下了。

“母親您一直都知道的。兒子此生便一直想著征戰沙場,保家衛國。如今難得能了卻兒子的愿望,您怎么不開心呢。”

錦妃不愿意去看自己那糟心的兒子,在她眼里,這孩子不過是被當槍使了還不知道原有,為人家歌功頌德呢。

“你啊,真是傻”

“母妃……”文王親昵的叫著,眼眶依舊紅著,連帶著聲音都帶著幾分的哽咽。

錦妃如何受的了許久未見的兒子這般的摸樣,她嘆了口氣。

“罷了,罷了。你這些日子急著趕路,吃食上一定怠慢了。我就知道你這樣,明兒,快傳膳食來。”

文王有些哭笑不得,他推辭的說道:“還未到午時呢”

但是他被錦太妃瞪了一眼:“未到午時又怎么了?多讓你吃上一口,我的心里就好上一點……”

“好好,我吃”文王笑著說道。

他的眼神一直注視著錦太妃,目光柔和,似乎想要將母親印在自己的腦海里。

這一頓飯吃了很久,差不多有兩個多時辰。

大多數時間都是文王一邊埋頭苦干,一邊和錦太妃說著話。

錦太妃一直給文王夾著菜,幾乎桌面上所有的菜都夾上了一道。

但即使是這樣,還有熱菜源源不斷的從小廚房端過來。

最后還是文王吃不下,幾番的推辭,錦妃這才戀戀不舍的讓人們將飯菜端了下去。

這一頓飯吃下來,文王之覺得自己的腰帶都緊了幾分,可見是真的吃撐了。

一頓飯吃完,已經快到午時了。

文王一邊和母親說著話,一邊還讓人給崇光殿報個消息,說他一會去來訪。

倒不是他擺譜,讓陛下等著。

實在是姜奕這幾日太過于忙碌了,崇光殿里各路官員人來人往。

若是他不著人提前去報,恐怕今日姜奕是見不到他的。

坐在對面的錦太妃,整顆心都撲在了自己兒子的身上。

在得知還有一位小孫女還在路上的時候,錦太妃簡直樂開了懷。

原先在京城時,對孫女她也不能時常看到,但好歹有兒子。

但如今兒子也見不到,孫子也見不到,可以說是奪做了她大部分的興致。

如今她平日里只能和其他太妃聊聊天,從前成太后在的時候,也能一起聚聚。如今成太后走了,其他的姐妹們身子骨也是不行,病的病,不病的整日里也怏怏。

現在兒子要去邊疆,但好歹孫女還有兒媳婦都能在京城帶上一段時間。

想到這兒,錦太妃就開始吩咐人去開庫房,準備給孩子們的見面禮。

文王坐在一邊,心中只覺得暖暖的。

不一會,有青衣服的太監進了門,說是陛下叫他前去。

文王跟錦太妃告了別,還將準備給母親的那份特產都留了下來,這才匆匆的離去。

之后一行人在宮里繞了幾圈,到了崇光殿。

此時在崇光殿內的,除了姜奕還有姜思樂。

姜思樂為何會在這兒?

此事就要說來話長了。

原本她是想要告辭的,如今成太后已經下葬了,而姜奕的身子也滋補了個七七八八,剩下的有太醫盯著就行,也不用她這個妹妹操心。

況且這段時間舟車勞頓,還要照顧姜奕,姜思樂原本自己就是個病人,現在更是累的夠嗆。

原本她是想要就此離開的。

阿義時還有一起來的那些弟兄們京城也逛的差不多了,那些街市瓦樓,該見識的都見識了。這還要多謝公主府的人,他們領著阿義時幾個逛的。不然他們這些不熟悉京都的人,怕是要迷了路。就算不迷路,或許會被某些義憤填膺的‘正義’之士等到他們落單之后暴打一頓。

這些日子在京城落腳或者做生意的青夷人或者北地人,因為前段時間南方交戰,因此南蠻商隊也是屢次遇到這種情況,遭到暴徒的套麻袋的襲擊。

大理寺主審此事,但就姜思樂在皇宮內聽說的消息,此事怕是還沒有個進程。之間怕也是小懲大誡,如此了過了。

不過姜思樂也算是應承了姜明嬋的這番示好。

她這位姐姐果真不可小覷,如此周到,如此妥帖的手段,曾經不知道收買過多少人。但就她能屢屢化險為夷來看,似乎……

呵,不少吧。


上一章  |  滿朝文武,求我登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