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朝文武,求我登基第142章后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滿朝文武,求我登基 >>滿朝文武,求我登基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2章后事

第142章后事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昨日癲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昨日癲 | 滿朝文武 | 求我登基 

:18恢復默認

作者:昨日癲

李彥成是安樂特地交給他的人,可如今人死了,他有幾分不知道如何面對這個妹妹。

他知曉李彥成和安樂交情不淺,甚至可以說是患難之交,還有賞識之情。

況且,那可是有大才的人。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死在沙場上,而且還是被自己人所背叛的。

這不遜于被人隨手砸了一塊完美無瑕而又價值千金的寶玉。

如此的暴殄天物,如此的……

姜奕知曉妹妹高傲的心思,只怕她會怪罪于他,未曾能夠好好的保護李彥成,將她舉薦的人便成如此下場。

難過也難過夠了,追憶也追憶完了。

接下來擺在姜奕面前的是一個大難題。

李彥成走后,新一任的軍中主將由誰擔任呢?

那曾經萬千人爭奪的位子,如今似乎成了一個燙手山芋。

有李彥成珠玉在前,若是真有才華出眾者,姜奕自是喜不自勝,可是沒有。

軍中自然是頗有一匹老成的老將可以堪當大任。

可那群人基本都是武帝時期入伍的老將,如今都是白發垂髫,老矣。

這群人中,就算是最年輕的也得有五六十歲,這應該是在家中含飴弄孫的年歲了。

就算是姜奕狠的心來,讓他們主帥,恐怕朝中的其他人也放心不下。

至于其他的候選者嘛,有是有,不過都是初露頭角的小將,參加戰事磨練磨練可以,但是主將——不行。

為今之計,姜奕這幾日思來想去唯有兩位人選,似乎是可以接替李彥成在邊疆的主將之位,坐鎮大營。

一位……是文王。即使姜奕咬著牙,閉起眼來,終究還是無法忽視文王的功績,以及他的軍事才能。

不論是威望和地位,文王都比其他人而略勝一籌。

況且,他身為皇室子孫,身具血統,由這樣一位皇室子嗣坐鎮邊關,不僅可以穩定人心,更是對姜氏的威望和民心的一次拔高。

至于缺點嘛?

因為那是文王。

那可是他一直嘴中喊著造反不斷的大哥,一直瞧不起他的大哥。

姜奕一丁點都不放心自己將手上最為龐大的軍隊交給他,一丁點都不放心。

第二個人選也是姜奕的老熟人,他的舅舅成老將軍。

原本成老將軍坐鎮西南大營,鎮守南蠻一代,數十年如一日的守著南方的國境,可是說是居功致遠。

如今南方已經大定,自姜奕出生起,南方就無大亂。

據說如今的南蠻也是男耕女桑,一片和樂之地。

成老將軍的能力自是不必憂慮,而他的名望也是朝中無人能及。

倒是一位不錯的人選。

一番思索下來,姜奕心中已經有了定數。

正巧這時候,在這次的早朝上有御史上諫言。

根據御史言,文王對陛下十分不滿,回到自己的封地之后,整日飲酒作樂,并且還在宴會中出言不遜,埋怨陛下。

聽完之后,姜奕擺了擺手,選擇置之不理。

他這位文王,一直便是這番模樣,朝臣們都不知曉嗎?

姜奕覺得,自己若是真和文王斗氣,那他得短十年的壽命。

他打算,等到派遣完主將,邊關穩固之后,就召集藩王回京賀喜。

如此,也算是兄弟團聚,消除心中隔閡。

前幾日,安樂的消息傳到京都來之后,姜奕就是心中哀戚,看了幾遍都沒有回上一封信。

這次他收到泰山旁紅衣衛的密信,得知了安樂如今已然隱居在泰山附近,并且如今生了一場大病,雙目已渺,便是看得見東西,也不全了。

這封密信姜奕翻來覆去看了幾遍,最后才注意到其中的日期。

是兩個月前的信。

那個時候朝中事務忙碌,既有外敵,又有外患,便是姜奕有李彥成和傅晟輔佐,也是漸漸有些吃力。

但如今知曉了妹妹的病情,姜奕一番沉思之后,還是覺得寫信慰問一番,并且著太監帶著些安樂喜歡的東西,給她送到如今的隱居之地去。

這既是賞賜,更是姜奕的一番心意。

姜奕做下決定后,很快就給成老將軍寄去了一封信,詢問他老人家的身體,并且在信中寫了關于西北戰事的猶豫。

這封信姜奕讓紅衣衛盡快送到成老將軍的手中。

寫完兩封信后,姜奕從龍椅上站了起來,伸起胳膊舒展舒展筋骨來。

昨日兵部來報,京營的部隊大破了漢王的人馬,如今漢王已經退居到景州去。

兵部對這次的戰事十分看好,說漢王完全無回手之力。

這倒是在姜奕的預料之中。

畢竟,六弟是個什么德行他還是知道的。

勇武的人,帶著幾千人馬沖鋒陷陣是可以的。

但是叫他去做戰略,搞規劃,看大局,節制權衡……這些本領都是六弟沒有的。

既然國內的戰事已經遏制住了,局勢也即將穩住。

姜奕就越來越憂心西北的戰事,生怕他一不留神,青夷又打了回來。

畢竟青夷鐵騎的神出鬼沒,人盡皆知。

如今沒有了李彥成,姜奕瞬間就心態不穩了。

現在他正急巴巴的等著南邊他舅舅成老將軍的回信。

一身玄服腰間掛著寶刀的烏穆高坐在王座上,他的左邊坐著的就是日漸衰老的左賢王烏去疾。

堂下坐著的便是各地的主事大夫與南邊的諸將。

那些大夫們身穿著在青夷價值百金的絲綢衣服,頗為沉穩的坐在一旁,嘴中念叨的多是國庫、草場等等事情。

而那群將軍們就頗有些惶恐不安,即使烏穆已經為他們賜了坐,他們也不敢相互言語,眼神時不時的望向烏穆,帶著幾分的惶恐不安。

烏穆知道他們在不安些什么。

邊關大敗,狼喉失守。

這是這群將軍們的徹底失職。

就算是烏穆如今削了他們的職位,將他們拉出去烹了,也沒有人敢阻攔。

但是烏穆沒有。

他不但讓這群人坐下,還頗為和善的對著他們笑了笑。

這倒是讓那些惶恐不安的將軍們鎮定了心神,攥起拳頭來。

看到人都來的差不多了,烏穆清了清嗓子,所有人的議論聲,竊竊私語瞬間消失了。

烏穆看起來要比烏咸和善的多,往日里這位大王子也常常是以笑待人。

“諸位,邊關的事情,各位心中已然清楚。”

說著,烏穆面色的笑意消失,頗帶著一份凄涼的說道。

“如今父親剛剛薨逝,那群大夏人便入侵國境,絲毫不講道義,完全不是禮儀之邦。”

烏穆一上來就給自己的敵人扣上了帽子,趁著人家喪葬時進攻,這是不道德的事情。而進攻方的大夏不是禮儀之邦,去掉對方的榮耀標簽。

“這等無恥之事,人神共憤!先帝常常居住的狼喉也被大夏人侵占,如今孤想要光復國土,還請諸位輔佐。”

見到烏穆這番態度,諸臣諸將皆是起身伏拜,高呼:“單于英明,吾等自當效力。”

烏穆這一番操作下來,先是拉攏了人心,之后還指出了自己的目標,首先是要光復狼喉。

“諸位請起”

烏穆和煦的說道。

就是在這一俯身,一起身之中,他已經得到了大多數人的忠誠。

接下來,烏穆先是跟諸位將軍們交談,制定下計劃,隨后和諸位大夫們商討國內的事情,包括軍備籌備。

這一番談話下來,一位雄才大略,寬厚仁心,體貼下屬的單于形象就出現在所有參加會議的臣子們的心中。

初步的安定了青夷諸臣的人心。

就在烏穆和其他人交談的時候,左賢王烏去疾雖然一句話都沒說,但是滿意的捻著胡須,靜靜看著烏穆的這一番姿態。

直到三個時辰過去,未來的青夷的方針就這里敲定,大夫們和將軍們都心里帶著底氣的退出宮殿。

左賢王烏去疾笑著開口道:“做的不錯。”

烏穆瞪大了眼睛,望著這位沾著親的叔叔說道:“真的?”

這頗有些孩子氣的話,倒是讓沉穩的烏去疾有幾分失笑,他肯定的說道:“真的不錯。”

“單于沒有選錯人,你的確是最合適的一個。”

烏去疾滿意的看著烏穆,在這些歲月里,這位王子已經成長為一名單于了。

對于烏去疾的夸贊,烏穆倒是難得羞怯起來了。

這些日子他忙著喪事,忙著穩定局勢,很多的朝務都是由他的叔叔烏去疾輔佐完成。

這種沾著血緣的關系倒是讓烏穆心里更加安穩了些。

等到烏去疾拍著他的肩膀離開宮殿的時候,烏穆的心里還在向著那些朝政。

雖說如今最為要緊的事軍務,但是烏穆最為憂心的事情——其實和姜奕一樣,那就是國內沒有人才,沒有可用之才,社稷之才。

在大夏,這只是因為科舉還未舉行罷了。

過不了多久,就會有那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

但是同樣的情況,放在青夷就是如蛆如附。

是青夷一直存在的長久問題。

由于常年居所不定,游牧為家的關系,青夷基本就沒有多少人認識字,唯一的晉升渠道就是從軍,打仗。

但是這樣導致了青夷有許多優秀的將領,但是沒有統治國家的良才。

前者他父親烏咸,自己綁了個頂級的謀士,根本就不依靠自己的腦子和那群大臣的腦子。

可烏穆倒是沒有那么幸運。

烏咸走的時候,不僅自己走了,還將他的老師也拉上了。

像是絲毫不在意他死后青夷的存亡——烏穆小聲的埋怨道。

如今青夷的這些老舊的骨頭,是時候該換成新人了。

竹林別苑

姜思樂冷淡的看著帶著禮物來到這里的太監們,這倒不是她對這些人有著什么意見,主要是這幾日她的心情就一直不怎么好。

再加上冬天來了,姜思樂恍然若覺的抬頭看了看蒼白的天空,倒是不慎在意。

“可能是季節性抑郁吧……”

姜思樂冷淡的將著一切情緒上的變化歸咎于天氣,即使真正的原因她早已心知肚明。

李彥成的死讓她十分的內疚。

如若她不將李彥成舉薦給姜奕,就沒有后面那一遭的事情,更沒有這可悲的結局。

可這個世上沒有后悔藥,更沒有辦法回頭。

就算世人如何渴求,如何畏懼,如何后悔,只有一件事情是不會變的——那就是已經發生的事情。

但是活著的人能讓它變得更有意義。

姜思樂打開了那封姜奕的回信,那薄薄的信箋上滿載著他的內疚、痛楚和思念。

這讓姜思樂沒有辦法不動容。

姜奕是她認下的哥哥,是那個即使所有人都背棄她時,依舊為她擔憂的那個人。

她做不到怨恨他,更知曉這一切并不是他的過錯。

只是命運,那無常的命運將他們所有人捉弄,將她們所有人玩弄于股掌之中。

沒有人能逃得掉,更沒有人能夠背棄自己,和自己身上的命運。

人如何能丟棄自己的曾經,自己的過往呢?

一旦丟棄掉,我們還是自己嗎?

最終她點了點頭,手下了那些‘賞賜’。

在那些人臨走的前夕,姜思樂匆忙的走向書桌上,寫下了一封信交給了他們。

為首的那個太監鄭重的手下,之后帶著人匆匆的趕回了京城。

他們的馬車聲哼哼,車輪滾動的聲音漸漸遠去,也將那一切的繁雜事物都帶走,帶離這一片桃花源,帶離這一片僅剩的樂土。

遠在西南大營的成老將軍收到了姜奕的信,他沒有耽擱,當著天使的面就拆開信封速速的查看了一番。

'李彥成死了,陛下這是想讓我去坐鎮西北大營?'

成老將軍久經沙場,對于姜奕的這點試探也看的清楚明白。

他沒有拒絕,匆匆的回了信,在信中表明了他的忠心,并且還在信中慰問了他的妹妹,姜奕的母親,成太后。

當姜奕看到成老將軍的這番回信的時候,就知道事情成了。

他即可下令,讓成潛老將軍擔任西北軍營的元帥,負責鎮守邊境。

軍令一下,時局也隨之開始發生變動。

兩國的邊境都開始有著大規模的變動了,糧草輜重,主將人馬,一切都爭搶這那瞬息萬變的時機。


上一章  |  滿朝文武,求我登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