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朝文武,求我登基第18章 朝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滿朝文武,求我登基 >>滿朝文武,求我登基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章 朝堂

第18章 朝堂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昨日癲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昨日癲 | 滿朝文武 | 求我登基 

:18恢復默認

作者:昨日癲

當緊急軍報出現在早朝的朝堂時,當時所有人都認為是青夷忍不住發難。

老皇帝直接笑了出來,這算是他接到軍報時,笑的最開心的一次。

他對著新晉‘紅人’御史大夫李濤山笑道:“定然是邊關的喜報,哈哈哈哈!”

“那青夷人怎么料的到,朕可是有個好女兒!”

“快讀,定然是那青夷人被打的落花流水了吧。”

堂下的臣子們,知曉這件事情的,都頻頻點頭。紛紛覺得皇帝的預判沒有錯。

他們還喜滋滋的等待著龍顏大悅后的嘉獎或者賞賜,紛紛恭維著。

“圣上英明神武,大夏自是海晏河清!”

那不曉得此事的臣子,頗為摸不得頭腦。什么時候接到軍情還能這么樂?莫不是落后了什么消息。

正在堂下眾人正在議論紛紛的時候,老皇帝笑著說道:“來,將這軍報念與諸位大人聽聽。”

一位深青色衣服的宦官拿起軍報,讀了起來:

“臣豐州刺史石木方急奏……”

讀到這兒時,諸位大人就隱隱感覺到不對。

豐州?

豐州可不是邊塞?雖說有駐軍并且有位將軍駐守,但是一位豐州的刺史,不走正常的奏報流程,反而寫軍報。

這件事情本來就有些非同尋常了。

一些政治敏銳的大人,面色立馬就變了,蒼白一片。

但最上方龍椅上的老皇帝還沒有預料到這一切,仍然喜滋滋的看著老太監繼續讀下去。

“……李彥成奉安樂公主之命,率五萬軍士攻向豐州。豐州潰敗,臣無言再見陛下,就此絕筆。”

念到最后,老宦官嘴巴都打著顫,強忍著恐懼才將這份‘不規整’的軍報讀完。

“安樂?絕……絕筆?”

老皇帝只覺得腦袋一嗡,頓時間什么都聽不到了。

“陛下,陛下……”

在老宦官的哀聲下,所有人都看見老皇帝驟然聽到噩耗,身子一歪,倒在龍椅之上。

王閣老頂著自己肥碩的身體,快了大多數人一步。他拉著老皇帝的手腕,感覺到脈搏后,深深的松了口氣。

“快去叫太醫……”

現在可不是內亂的時候。

陛下垂危,國內有掀起了戰亂。

如今內閣終于有了他的用武之地,不再是處理那些雜亂的文書,而真正成了命令傳達之所。

正在王閣老為朝政和內亂忙碌上頭的時候,后宮也不太平。

重華殿

成貴妃驟然得知此事之后,便癱坐在椅子上。

“快,給兄長寫信……”成貴妃猛地意識到,姜思樂這是奮力一搏,但同樣這也是最后一搏。

她抓著身旁宮女的手,緩慢起身走到書房。

匆匆幾筆下來,完成了一封急信。

“快馬傳到南方軍營去。”

成貴妃和母家日常也有溝通的渠道,但是哪里有快馬更快的途徑呢?

寫完信后,成貴妃才送了一口氣。

“這小孽障,倒真是能折騰……”

她是萬萬沒有想到,那個人竟然會選擇直接謀反。

用安樂的身體去謀反?難道她之前的那一切,包括在地方上做的一切,收攏流民、收買人心……這都是為了謀反?

成貴妃不由的感嘆道此人心機之深。

另一邊老皇帝緩緩醒來時,還只覺得這是一場夢。

但真真切切的看到了那文書之后,老皇帝怒氣上頭,狠狠的將那軍情撕個稀碎。

“朕如此信任于她!如此愛護她,她便是如此對待朕的!!!?”

說著,老皇帝一拳錘在床榻上,發出了悶響。

老太醫緩緩安撫道:“陛下切勿動怒,動怒傷身啊。”

老皇帝擺了擺手,讓他退下。

現在的他只覺得怒火中燒,那團憤怒的火焰在他的胸膛之中熊熊燃燒著。

他并不是沒有想到過父子反目的場面。

只是這個‘子’,可以是身為長子的文王、身居儲位的太子、或者被他寵愛溺愛著的老七……

但怎么回事安樂?

如果連一位遠嫁的公主,都要起兵謀反……老皇帝都不敢設想史書會如何記載他,那些后世的文人會如何議論他。

就像他們曾經如何議論先帝那樣。

等到他死后,那群文人就會貶斥他的功績、用那些八卦軼事來充斥著對他的評價……

老皇帝身子一顫,沒有再回想下去。

他喉嚨嘶啞的說道:“叫兵部尚書和王閣老前來崇光殿。”

殿中的太監匆忙的走了出去,屋內再次回歸了一片寂靜。

不一會兩位老大人步履匆匆的就來到了崇光殿,他們剛到,老皇帝就發了大脾氣。

“說說看,邊境的守軍集體反叛?安樂的那些可恥的行為,你們竟然完全沒有預料?”

老皇帝在病床上大發雷霆,臉上是病態的潮紅。

他拽著床頭的帷幔,手指泛白并不住的顫抖著。

王閣老看到這個情景不由的心中憂慮,如今的大夏真的能再經歷下一場打擊嗎?

朝政局勢本就外憂內患,老皇帝的身體無一讓目前的情勢雪上加霜。

而老皇帝的病重也讓朝中的局勢更加錯綜復雜。

太子一黨和文王一黨愈加的爭鋒相對,氣焰囂張。

正是因為‘清君側’的安樂公主是太子的胞妹,不少的朝臣將矛頭都指向了太子。

于是文王一黨氣焰更盛,處處挑釁太子黨人。

據說東宮已經三次遭到刺客,禁軍高層的人員更換也更加頻繁了。

想到這兒,王閣老嘆了一口氣,繼續敷衍著在病床上絮絮叨叨女兒忘恩負義的老皇帝。

在王閣老的身旁,兵部尚書心里也并不好受。

最開始,申請增兵到成州等邊塞地區的正是他。

雖說他自認為是為朝廷著像,但確實也做錯了預判。

畢竟誰能想到安樂公主還能時隔一年,殺個回馬槍?

安樂公主唆使軍隊叛亂,甚至直逼京都這件事情,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在再開始江州的事件時,不是沒有人警惕過這位異于常人的公主,但……安樂公主不是已經進入青夷了嗎?

這就好比讓他們想象,文成公主進入邊塞之后,還能帶著軍隊回來一樣的荒誕。


上一章  |  滿朝文武,求我登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