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朝文武,求我登基第四十九章 小·將相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滿朝文武,求我登基 >>滿朝文武,求我登基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九章 小·將相和

第四十九章 小·將相和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昨日癲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昨日癲 | 滿朝文武 | 求我登基 

:18恢復默認

作者:昨日癲

衙役們開始驅趕聚集在驛站門口的百姓,使團的衛士也徹底展示出了他們的能力,幾個人圍在一起就宛如高墻一般,將馬車圍的一個密不透風。這越是襯得那些個衙役矮小了不少。

姜思樂帶著綠枝款款的從馬車上下來,在交代了一聲那驛站官員之后,便進了驛站,那群甲士便在驛站內守衛起來,寒甲威風凜凜宛如天上神兵一般魁梧。

待到那乘著馬車匆匆趕來的老官員們到了驛站,看著這場景也不由的長長嘆息,看看人家的甲士,那才像是魁梧俊朗。

沒聽說的從軍也要看相貌啊……一位老爺子的眼神在那甲士的臉上繞來繞去。

的確,在大夏從軍倒是沒有相貌要求,不似文官一般。但這一隊和親的甲士確是李將軍精心挑選的,因為還做往來和親,昭顯威儀的用途,特地選擇儀表上等的衛士。

這些先到的老大人本想進驛站等候那些晚來的官員,最后一起覲見公主。可他們卻被那驛站官員苦著臉攔了下來。

“怎的,還不讓我們進去?”

“諸位大人,莫怪!莫怪!只是公主下了詔令,今日不見諸位大人。諸位明日在縣衙靜候即可。”

“這……”

老大人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覷。

“莫不是咱們今日做的不好,惱怒了殿下?”一位老大人問道。

“不至于……恐是舟車勞頓,殿下總是需要梳洗歇息……”一位須發皆白的老大人撫著胡須說道。

“不錯……”

“不錯,方平兄所言有理。”眾人附和道。

片刻,那驛站門口就出現了柏大人帶著一群蔫蔫的官員的身影,老大人們隨即快走了幾步。

“柏大人,這公主已然歇息,今日不見我等……”

額頭上還掛著汗柏盛沉思片刻,便說道:“那諸位大人先回去歇息吧……待到明日諸位且記得來我的府衙,等候殿下光臨。”

“下官謹記……”

眾位官員便如散開的砂礫一般,各回各家歇息去了。

柏盛連帶著知州汪大人,再次求見安樂公主,得到的卻依舊是公主舟車勞累,不宜見諸位大人。

得到消息的兩位大人只得悻悻離去。

大夏成州平山關

鎮守平山關的鎮遠將軍欒仕昌微微皺著眉,面露煞相。

但對欒大人頗為了解的成州知州陶嘯卻心中了然,說道:“將軍也是在為圣旨的事憂心?”

欒將軍先是點點頭,隨后卻又搖了搖頭,說道:“圣上特地來圣旨卻只是為了一個公主……全然不見我平山關將士所要的糧草兵器補給,圣上……圣上糊涂啊”

說著欒將軍垂著胸膛,那身上的盔甲陣陣作響,讓一旁的陶大人看著也是直搖頭。

“將軍,這話你我之間說說便罷了,莫要說到那傳旨的天使手上……”

“哼”

欒將軍這是滿腹怨氣,一肚子的心結等著人來解呢。

“將軍也莫道圣旨所言之事不大,”陶大人的眼睛微微瞇起,露出精光。

“哼不過是和親使團,能出個什么事?”

成州位于大夏和青夷的邊界,位置最為險要,但距離大夏的京都橋都也是最為遙遠。

每次從成州傳回去的軍情,不僅讓朝中的人心系心驚,也讓那傳信的軍中信使累個半死。

軍情這個東西,在大夏,區別于奏章,所有的軍情,尤其是成州這種朝里重點關注地方的軍情,都是需要信使晝夜兼程,火速趕回橋都傳信。

也就是在驛站換馬時,能吃些東西果腹。若無特殊情況,信使若是停滯不前,那就是延誤軍機,最嚴重會被斬首示眾。

但軍情信使也有一些便利,比如整個大夏的官道馳道都可行駛,不用交錢也不用規避。

今日城門不用核查,驛站換馬也是公家的福利,便是馬累死在半路上,也不用受責。

就算是在橋都,如若是軍情信使進京也無需避開那貴人的轎子與馬車。太祖曾言:太子以下無需規避。

這便是指除了太子和皇帝,任何人都要避讓他的快馬。

但這也是一件苦差事,反正欒仕昌就沒見過幾個回來的信使是興高采烈的,多是疲憊不堪。

知州陶嘯長嘆了一口氣,才對欒將軍遞過去一封信。

欒仕昌瞥了一眼,這是歲州知州給陶嘯的急信,他推開了陶嘯手上的信,坐回到位子上,埋怨道:“這是給你的信,給我看做什么?”

陶大人搖搖頭,心中道:武夫終究只是武夫。

想著,陶大人也坐到了欒將軍身邊,拍著他的胳膊再次將信遞了過去,說道:“這歲州知州乃是我的同窗,信里講的便是安樂公主在江州的所作所為,將軍且看看再說……”

欒將軍這才接過信,細細看了起來,但是卻越看越心驚膽戰,看到一半邊不由的抬起頭望向陶嘯:

“這事是真的?莫不是聯手唬我?”

聞言,陶大人搖頭苦笑:“怎會?如此大事又是急信傳來,怎么可能沒有依據?”

“將軍再想想那圣旨上所言,若不是真出了這等的大事,陛下怎么會下旨給你我?”

就在上午,圣上的天使到了成州,圣旨上卻是要他們在安樂公主入青夷之后,無陛下親手詔書,安樂公主與使團眾人不得再入大夏疆域一步。

所以,不知此事的欒將軍才對圣上頗有怨言。

“將軍便是不相信其他大人,那也應該相信吏部的王尚書,據說這旨意多是王尚書在朝堂上諫言。”

話說到這兒,欒大人已經是信了九分,面上半是哀愁的感嘆道:“沒想到我朝竟然能有這般的奇女子!待到那安樂公主到了成州,老夫定然要去陪駕、去瞧瞧。”

“霍亂朝綱,手刃官員,哪里是一個婦人家應該做的”陶大人不由反駁道,初初看時已是心驚,但細細想來,此女謀略膽識均不一般。

陶大人不由的長嘆一口氣:“此女若是為男身,定勝過當今太子。”

前面曾經言道:朝中除了季太傅為三公之一的太傅,便只有一位寵臣加過太子少保。

這位大人便是陶嘯陶知州,曾經深得陛下寵信,更盛過昔日的王素。

陶大人曾經官至兵部尚書,那是正二品的官職,真正的朝廷大員國家柱石。

可惜圣上的恩寵日漸稀薄,陶大人又因為昔日在朝中多有樹敵,無奈淪落到一個小知州的位置,在邊境茍活著。

作為曾經的太子少保,陶嘯是真正做過太子的經學講師,那時也曾經見過受陛下盛寵的安樂公主。

陶大人的目光微微一愣,對著欒將軍笑道:“沒想到這么多年過去,我已是一個小知州,曾經嬌俏的小姑娘也已然要嫁人了……”

欒將軍瞪大了眼睛,說道:“她可不止是嫁人了,還能殺人呢……”

“你看看,你看看這上面寫得。

就差說,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那李太白比之差些,這妮子的刀刃上可是真有血……”

欒將軍不由的擺起頭感嘆著,這看信倒是和看那傳奇小說一般。

“這位歲州知州不去寫小說倒是可惜了……”

欒仕昌將這信放下,擺到桌子上。

陶大人端著一杯茶,輕輕一抿,隨后說道:“他哪里有功夫去寫什么小說?恐怕已經開始兢兢業業處理積案了…”

“據說,安樂公主可是一位救苦救難的青天,最恨貪官污吏。我問那送信的小廝,人家說歲州已經有人推了三清廟,專門給那公主建道寺、塑雕像……”

聽著這話,欒將軍的眼睛不由的瞪大,嘴唇顫顫:“真是不得了啊!不得了!”

隨即轉過頭去,對著陶大人擔憂道:“那你莫不也去查查那些積案?肅肅民風?”

陶大人含蓄的笑道:“我難道在你欒將軍的眼里便是個昏官?貪官?無能之官?”

“在我的治下,成州要是能被那小妮子抓住尾巴,我這個知州也就別當了。”

欒將軍面色也輕松了些許,他也是為這位老友憂心。

“那便好。看來你天生就當不得兵部尚書,就該在我身邊當個知州。一個文、一個武,這不就像那藺相如與廉頗?”

“放心,便是那小妮子的劍要砍你,本將軍的刀也是沙場練出來的,能為你擋一擋!”


上一章  |  滿朝文武,求我登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