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恢復默認
作者:秋味
“關東軍沒有入關南下,在這里盤踞了十多年了,是你們堅持不懈的斗爭,牽制他們。”莫紅纓深邃透亮的雙眸欽佩地看著他們,雙手抱拳拱手道,“是你們的功勞。”
“哪有,俺們只是做了俺們該做的。”熊爪被夸的不好意思地說道。
“我覺得他們更怕背后的蘇聯。”樺樹聞言沉靜的目光看著她說道。
“有道理。”莫紅纓認同地點點頭道,好奇地問道,“你們沒有扒他們的衣服嗎?”穿的也太破了。
“怎么沒有。”歪把子立馬說道,“這衣服不禁穿,整日的鉆深山老林,先破拐肘,后破膝蓋。解決的辦法就是打村落,再就是從死人身上扒。打死了敵人就量個頭,大個找大個,小個找小個。”
“俺們許久沒穿過正經的鞋子了。”小麥看著自己軍靴說道,“今兒繳獲的東西軍服都非常的高級。”
“為了躲避敵人圍追堵截,經常在沼澤里行軍。數天過去,這雙腳被漚爛了,往下一踩,如針扎般疼痛。行走在森林、草甸子里,頭和臉,被各種蚊蟲咬得腫起來。”火箭炮忍著疼癢看著她說道。
“回頭我找些藥材,給你們配藥,治療一下這凍瘡。”莫紅纓目光溫柔地看著他們說道。
“您還會看這個?”苞米驚訝地看著她說道。
“我學過中醫。”莫紅纓簡單粗略地說道,轉移話題道,“逃兵和叛徒應該很多吧!”
“多!為躲避殘酷時期經常有人受不了苦,為了活命偷偷離開,也有個別人投了偽軍和鬼子的。這也給部隊帶來了雙重麻煩。”熊爪毫不避諱地說道,“唉……”
“能堅持下來的都是英雄。”莫紅纓佩服地看著他們說道。
沒有盟軍,沒有來自外界的消息,放眼觀瞧,往哪走都是死路,東南方是傳統日戰區朝鮮,三北方向是蘇聯和蒙古,幾乎就是無人區,往南,敵人只會更多,自然環境惡劣到敵人不用打、光圍就幾乎能圍死絕大部分的程度。
基本實現了“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
想獲得補給,只有對敵作戰,自己幾乎無法實現自給自足,唯有“以戰養戰”,靠戰斗繳獲補充自己,然而以戰養戰一個重要先決條件是還能戰得起,現在是越到后來越戰不起,敵人越打越多,自己越打越少。
“啥英雄不英雄的。”熊爪紅著臉說道,臉頰的皸裂異常泛紅,“俺沒想那么多,日寇向南下,也要踏著俺的尸體過去。”
“您從上海來的,俺們想知道,關內還在抗日嗎?”樺樹一本正經地看著她問道。
“全國人民都在抗日!”莫紅纓聞言驚呆了,這話說的,想想也是,他們對外界失去聯系。
這最要命的士氣如何維護呀!也就是人心,人心怎么攏,人心不能散,散了就完了。
至少你得擁有對外通訊的通道,你能讓大家知道,堅持下去還有希望。
“您別驚訝,俺對外界一無所知,知道的甚至是鬼子大喇叭喊的。”熊爪氣惱地說道,“那肯定是說俺們亡國了,放棄抵抗吧!”
莫紅纓聞言點點頭,鬼子也精明,知道攻心為上。
與外界斷絕一切聯系,他們確實不知道自己的祖國是不是還在抵抗,是不是正在以舉國之力在抗日。
什么都不知道,也許連那么大一個國家,都已經亡了。
況且敵人針對他們的心理戰突破點,也恰恰、很可能,就是這個。
反正他們什么都不知道,他們又沒辦法跟大后方取得聯絡,當然敵人怎么說怎么是,他們甚至連反駁都不理直氣壯,因為沒有反駁的依據。
“鬼子在騙你們,咱們舉國都在抗擊侵略者。”莫紅纓晶瑩透亮的雙眸跳動著火焰,詳細的講了講敵后開展的武裝,著名的戰役。
聽得他們眼睛冒綠光,心潮澎湃的,看這彼此充滿了干勁兒。
“我這包里有通訊器材,你們可以給上級發報。”莫紅纓從背上歇下來背包看著他們說道。
“啊!”熊爪激動地看著自家樺樹道,“政委?”
“不行啊!這荒山野嶺的沒信號,得靠近鬼子才行,但是咱們發報會被發現的。”樺樹晶亮的雙眸一下子失了光彩。
“不著急,找到機會咱們可以跟上級聯系。”莫紅纓只好如此的寬慰他們。
樺樹動了動雙唇,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沒有密碼本,有發報機也不行啊!
如果用以前的密碼本被敵人破譯就糟了。
“還有一個不找老鄉幫忙的原因,不想給人家帶去麻煩,拖累了人家。”樺樹抿了抿唇目光直視著她說道,“東北與關內的情況不同。黨組織薄弱,東北與其他被占領區最大的不同在于,鬼子在此建立統治的時間最久。應該說鬼子吞并東北的野心早就有了,九一八之前就有了。”
“我知道。”莫紅纓眼底凝結成冰道,“九一八為何一槍未發,難道就因為國民政府下令嗎”
“有原因,但還是鬼子經營東北多年。”樺樹沉靜的眼眸看著他們說道,“鬼子在東北長期的經營、滲透和蠶食,以至于在九一八發生之前,整個東北就到處都是鬼子的間諜、浪人和駐軍了。”
“嗯嗯!政委說的對,俺們身邊到處都是日本浪人。”雞脖子聞言忙不迭地點頭道,“還發現這日本的人都住在身邊了,商業區都叫做町。”
“這被炸死的張大帥就是日寇扶植起來的。”樺樹不緊不慢地說道,“他的發家過程中,就拿了日本大量的投資和武器……后來日本人之所以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他,不是因為他抗日,而是因為他賣國賣得不夠快、不夠好,親日還不徹底,日軍的少壯派們等不及了。而東北軍中存在大量的日本顧問、日本間諜。”
“簡言之漢奸太多了。”莫紅纓眼底凝結成霜道。
“簡直是滿坑滿谷。”樺樹臉色鐵青地說道,“九一八發生的時候,這關東軍就在咱們身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