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恢復默認
作者:芭蕉夜喜雨
更新時間:24061201:51
如一滴水掉進油鍋,西北來的戰報,在京城很快就炸了起來。
大齊已經十數年對內對外無戰爭了。九邊雖時常有外敵滋擾,但那都是小規模的戰斗,都不會往至正帝龍案上遞奏折的那種戰爭。
九邊的將帥只把那些小規模戰爭當做練兵。
大齊立國已近三百年,對周邊小國來說,大齊屬實是個惹不起的大國,少有不要命地跑來挑釁的。
但這回不同了。
關外異族因去歲受災,一年了都沒緩過來,缺衣少食的,便在函谷關囤集兵力四十萬,想入關來搶了。
對方兵力多,守將方勝閉關未戰,親自上了奏疏,八百里加急,請求支援。
收到戰報之后的次日朝會,集英殿中再次擠滿了王公和文武大臣。
至正帝肅著臉,一言不發。殿中眾人也是大氣不敢喘。
怎會料到太平了這么多年,竟再起戰事呢。
囤兵四十萬!竟比函谷關還多了十萬兵力!函谷關一旦被擊破,大齊西北國門失守,關外鐵騎沖殺進來,一馬平川會直逼京城。
后果不堪設想。
見眾臣不說話,至正帝問道:“西北來的戰報,想必你們都知道了,便都說一說吧,如何應對。”
殿中嗡聲四起。
“方勝還是太年輕了。若是呂……還在,怎會千里迢迢派人進京求救。送進京的只有捷報。”
有大臣開始懷念起當年數代人鎮守函谷關的呂家來。
有大臣點頭附和,“方勝還是缺少經驗。”
戶部尚書劉啟和晉王默不吭聲。若真算起來,方勝還是劉氏族眷,幾年前函谷關換將,還是他們力薦方勝擔任函谷關守將的。
太子想了想,覺得身為儲君,這會有必要刷一刷存在感,“父皇,函谷關兵力不足,不若從別處調集兵力支援。”
“從何處調集?”
呃?太子思索起來……
當年方勝把關度換掉,而關度是在呂國公出事之后的接任人選,后來被調至雁門關。那關度是他的人。若關度領兵擊退敵人,將再無人質疑和動搖他儲君的地位。
“可調雁門關兵力。”
趙廣淵扭頭看了他一眼,又收回目光。太子還是那樣,凡事只考慮自己的利益。
調雁門關兵力?
眾臣和至正帝思索起來,秦王不同意,“雁門關離函谷關甚遠,怕是支應不及。可從鄰近的大散關和隴關調撥兵力。”
“不可!”太子不同意了。
“此次西戎和蕃厥合作,各囤兵二十萬在函谷關外,怎知他們不會派兵再從大散關和隴關尋求突破?”
太子看向秦王,“若他們分兵另兩關,另兩關尚且自顧不瑕,如何再支援函谷關?”
眾臣一愣,是哦,只說函谷關外西戎和蕃厥囤兵四十萬,萬一他們還聯手了別人,分兵他處呢?
萬一大散關和隴關派兵支援,敵人趁那兩關兵力空虛,聲東聲西,一舉突破呢?
楚王看不得太子把他三哥問住,跳起來反駁,“西戎和蕃厥能集結四十萬兵力,已屬不易,怕是傾了全部。還分兵各處?若真有那么多兵力,集中至函谷關外,一舉攻破不是更好?”
太子很看不上他那副有勇無謀的樣子,“西戎或蕃厥,他們要囤集這么多兵力是不容易,如今這四十萬還是兩國聯手了,但你只知他兩國聯手,怎知他們未再多聯手幾家?”
還多聯手幾家,當打仗是開玩笑過家家呢!
楚王想反駁太子,但被秦王看來一眼,便只好把話吞了回去。
但一細想,往年,要么西戎要么蕃厥,兩國單打獨斗,你這個月滋擾,換我就下個月,這回怎么聯手了?
這兩國能聯手,或許還真如太子所說,還聯手了別國?
楚王便不作聲了。
最后覺得從各邊關調撥兵力風險太大,至正帝和眾臣商議下來,便決定從京郊大營調撥二十萬兵力前去支援。
只是,由誰領兵呢?
至正帝在集英殿里掃了一圈,文臣站一邊,武將站一邊,掃了一圈下來,眉頭越皺越緊,竟無一將令他滿意。
眾武官被至正帝的目光掃到,如芒在背。
武將不是都憑軍功加官進爵嗎,怎么沒人請戰了?
趙廣淵站在前排,余光看到上首的至正帝那黑青的臉色,只覺得諷刺至極。
當年他那好父皇非嫡非長,全靠身后有個好妻族。呂家守邊百余年,數代人苦守函谷關,在大齊幾任皇帝心中那都是極忠心的存在。
皇祖父也是看中了他身后的呂家,才力排眾議,把他立為儲君。
結果呢,對于扶持他上位的呂家,他是怎么回報的呢。卸磨殺驢,兔死狗烹,呂家最終還是落得一個闔族被滅的下場。
那之后,與外祖父齊名的武將,隱退的隱退,交兵權的交兵權,大齊朝上已找不到幾個能克敵制勝的將軍了。
還掌兵的將軍,多是沒有太多戰爭經驗的新一代。這些年新舊將軍得不到很好的接棒,斷檔得厲害。太平日子又過久了,早已失了血性和斗志。
趙廣淵斂下眸中的譏誚,沒有出聲。
“無人請戰嗎!”至正帝厲喝。
隨即便有十數人出來請戰,可至正帝都不滿意。
太子看了一眼這些請戰的武將,也是皺起眉頭。這些將領身在大齊京城,太平日子過久了,身上早已沒了那股克敵的威勢。
且都身份不夠。
從京城領二十萬兵力前往西北支援,一定要是一個身份足夠的人,才能既領好這支隊伍,指哪打哪,又同時能號令函谷關三十萬大軍。
這些人,身份不夠。
定國公展磯出列,“臣展磯請令。”
展磯?
眾人目光都投了過去。
定國公展磯,是至正帝的心腹,也是大公主的公爹,掌京畿九營,年輕時,也曾在戰場浴血拼殺,國公這個爵位,雖是繼承于他的老父親,但定國公自己也是有累累軍功在身的。
而且這身份,也足夠。
至正帝剛想點頭,又想著戍衛京畿的重任他交給了定國公,定國公一走,京城的安危交給誰?
掃了一眼站在前頭的幾個兒子,目光落在太子,秦王,最后落在越王身上。
定國公不能離京!
再議。
又議了半天,至正帝總是因這啊那的,不滿意。眾臣苦了臉,從天不亮就排隊等著上朝,這會都正午了,還不放人。皇上不餓,他們餓啊。
前胸貼后背了。
心里直叫苦。
至正帝也餓,這一早上心力交瘁。“此乃頭等大事,還望眾卿盡快商議出合適的領兵人選。退朝。”
“退朝!”
司殿太監一聲唱,眾臣如聽天籟。“恭送皇上!”別提多雀躍。
出了大殿,眾臣早已沒了聚在一起說小話的興趣,腳步匆匆就出了宮。蔣項左右看了看,接近越王,“王爺?”
趙廣淵朝他輕輕點了點頭,“本王想領兵。”避嫌一樣,提腳就上了馬車,走了。
蔣項愣了愣。齊親王走過來,手臂撞了撞他,“說了什么?”
蔣項看他,想著如果王爺是這個意思,那還需要齊親王助力,立刻就擠了笑臉拉住齊親王,“走走,先去吃飯,餓得我頭暈眼花。”
“放開我,拉拉扯扯的,成何體統。”齊親王不滿,可到底還是跟他走了。
回到府里,趙廣淵召了幕僚,說了他心中的打算。眾人錯愕后,有同意有不同意。
“這會正是關鍵時期,王爺合該留在京城才是。”
“我贊同王爺領兵!只要此次擊退西戎和蕃厥,對王爺將大大有利!”
趙廣淵點頭,“我正是這個打算。函谷關那邊這些年咱們滲透得還算可以,那邊有咱們的人,本王也一直想去徹底收復外祖父給我留的后手。這次是個絕佳的機會。”
而且此前皇上輕輕揭過太子的過錯,他已試探出皇上的態度,他想得遂心愿,還需另僻蹊徑。而此次機會,正好。
眾人聽他分析,精神大振。
“那咱們得尋些幫助,不能由王爺自已提領兵的要求!”
若由王爺提出來,不止皇上,太子那邊估計也會多想,必要阻攔的。
而按皇上的意思,京中眾將,已無拿出得出手的將領,都不如守邊的將領善戰。
那就肯定要選一個身份和份量夠的,起監軍作用,可以融合函谷關三十萬兵力和前去支援的二十萬兵力的人。
但凡這個人身份不夠,兩邊人馬,必是東風壓西風,在戰場上,為爭功,你不聽我的,我不聽你的,是為大忌。
定了此事,接下來眾人便開始商議如何策動各方,讓他們保舉,最終讓越王可以領兵。
散會后,趙廣淵拍了拍蔣文濤的肩膀,“你岳父那邊,還需你出馬。我怕先生不能說服于他。”
蔣文濤點頭,“下官明白。下午我就帶德陽回王府陪他們吃飯。岳父疼德陽,讓德陽去求他。”
趙廣淵笑了起來,“德陽要是纏起人來,齊王叔確實招架不住。你跟德陽說,此事若成,我欠她一個人情,將來有什么需要我這個堂兄做的,只管開口。”
“好。那我代德陽領下了。”
蔣文濤走后,趙廣淵站在原地想了想,又分別派了數人出去。
燕宅,燕驚蜇也正在書房想著領兵人選,忽地就被猛地閃現在面前的暗衛嚇了一大跳。心臟撲通撲通跳。
因為暗衛都藏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很多時候他都忘了他們家還有越王派來的暗衛。
緩了緩,才起身,“是越王有事交待?”
暗衛點頭,也不說話,只交給他一張小紙條。人忽地又不見了。燕驚蜇愣了半晌,才去看手中的紙條……
越王想領兵?
而另一邊楚王也被趙廣淵約了出來。
“你想讓三皇兄領兵?”
“正是。”趙廣淵煞有其事地點頭,“三皇兄比起太子,還缺了聲望。此次,便是他最好的機會。”
“你怎么不去?”
“你想看我死在戰場上?”趙廣淵斜睨著他,“你那侍妾還有數月才生吧,就這么盼著繼承我的王府了?”
楚王一噎。覺得自己真是豬頭腦子,趙廣淵如何能出京,如何肯出京。
他好不容易才從皇陵那里回到京城,苦熬十年就盼著擼倒太子,替他皇兄和外祖一家平反,他能主動去送死?
心愿未遂,怕是打死他都不會想要離京。
那三皇兄離京合適嗎?
若是勝了,那真如老七所說,這個軍功誰都壓不住,父皇那里也會重新權衡太子和三皇兄誰最合適那個位置。
不過,要是有個萬一,三皇兄在那邊出了事呢?
那就留下我一個人了?
楚王心里砰砰跳起來。重新審視了自己一番。那個位置誰不想要呢。可他自己是否有那個能力與太子和老七一博呢?
很快就撇開腦中的想法。斜了趙廣淵一眼,“三皇兄出京,不會正好合你心意吧?”
搖頭,一副不為所動的樣子,“三皇兄還是留在京城更好。京城安全。”
“在函谷關能有什么危險?他是監軍,又不需要出兵迎戰。事態不對,還不會跑?”
跑也不是不行。萬一關隘都破了,還能不跑?有那么多人護著呢,能出什么事。“行,一會我就去找三皇兄。”
結果,秦王一聽,并不同意。
還不由得多想了一些。
現在父皇的這些兒子,最有實力的不過是太子,他和老七。他一出京,留老四在京城是絕計斗不過太子和不知深淺又隱忍十年的老七的。
而且戰場之事,瞬息萬變,萬一他出了事,不說別的,只說傷了手傷了腳,那離那個位置也就無緣了。
而且就算在戰場上不出事,萬一那兩方暗中動點手腳呢?
他還能回到京城嗎?
這一刻,秦王不由得就多想了些。
本來力推秦王應下此事的楚王,一聽他三哥分析,也覺得不合適了。“難道老七是故意說給我聽的,就是想讓三哥離京?”
好叫他撿著機會?
“那不如推舉老七算了!”
推舉老七?秦王眼睛一亮。與楚王再對視一眼,合適!還真就老七合適!
把老七支出京城,他兄弟二人趁太子分心,專注對付太子。若老七在那邊有個萬一,那正好。若不幸給老七撿著軍功,那他回不回得來,還不是他們說了算嗎?
“那還得安排我們的人手在軍中!”
秦王點頭,那是一定的。“此事交給你去安排。”
“三皇兄放心。我一定把此事辦妥!”
而太子那邊,做為最信任的幕僚,當燕驚蜇把推舉越王領兵的種種好處分析于太子的時候,太子也是連連夸贊。
“還是燕卿深得孤的心意。”
上次不能殺了老七,這次一定可以。
老七再有人手,能有他在軍中的人手多?
這一回,必讓他去得,回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