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恢復默認
作者:芭蕉夜喜雨
更新時間:24030400:03
御書房內,至正帝晾了趙廣淵大半個時辰,才宣他進殿。在趙廣淵請過安后,也沒說話,就坐在皇座上淡淡地看他。
趙廣淵低垂著腦袋也不說話。
他本就不是多話之人,面對著至正帝他更沒有多余的話與他說。腳下被太監宮女擦得光可鑒人的地磚,似乎能看見舊人的影子。
讓他看得尤為出神。
這宮里他每進一回,都感到窒息,像被人揪著脖頸,讓他不能喘氣。對著至正帝他連裝樣都裝不出。
“你與齊親王……”
趙廣淵嘴角譏諷,又很快壓下。“父皇以為兒臣還能左右齊王叔不成。”頭也沒抬,不知是不想多看至正帝一眼,還是地上的青磚更吸引人。
“現在蔣文濤成了齊王叔的女婿,一個郡馬給我當長史,是不合適了,我聽父皇的,父皇愿意如何便如何。”
啪的一聲,一本奏折擦過趙廣淵的耳邊,重重地落到青磚上。
“你這是什么態度!”
至正帝也不是叫他進宮來問罪的,話都沒說出口,這孽子就一副愛誰誰愛如何便如何的樣子,惹怒了自己。
“莫以為你昨晚手腳干凈,朕就不知道德陽和蔣文濤是你促成的。”
至正帝想把蔣項從內閣擼下去,這些年一直找不到由頭,每每看到蔣項,就讓他想到先皇后和先太子,插在胸口的那根刺一直未能拔除。
現在還讓蔣項和齊親王成了親家,以后想找他的錯更是難。
難道還把蔣項留給太子當輔政大臣嗎!皇上胸中堵了一口氣,上不去下不來。
“隨便父皇怎么想。宮中若是干凈,也成全不了他們。”
皇上還能怎么說,這是內宮的問題,他還把事攤在趙廣淵頭上。任何人進宮,侍衛都是層層盤查,既然趙廣淵入宮沒有問題,這出了事,還把事安在他頭上?
沒有這個道理。
皇上又不想理他了。晾著他,把堆成小山的奏折翻得嘩啦啦響。一邊翻一邊罵,“蠢貨,這樣的小事還要請奏朕,朝廷養他們是吃白飯的!”
一會又罵這些人說空話,奏折上沒個實質內容,說人家詞藻華麗,不知所云。
趙廣淵靜靜地站在御書房正中,沒抬頭也不說話。父子二人就這么你罵你的,我數我的地磚。
過了一柱香,趙廣淵似乎先熬不住,“父皇若是無事,兒臣就先出宮了。”
“我準你出宮了?”
“請父皇訓戒。”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又把至正帝的火勾了起來。
他今天召越王進宮,也不是想揪著昨夜的事不放的,他就是心里不痛快。
不痛快蔣項與齊親王成了親家,也不痛快在他還沒有動作的時候,那個姓林的,竟自己找上京來了。更不痛快趙廣淵這一副視他如無物的樣子。
他本來是想問他婚事如何安排的。可一看他這副冷冰冰視他如仇敵的鬼樣子,心里就冒火。
他那些兒女,哪一個不是父皇長父皇短的,畏如天顏的樣子?就這個孽子……孽子!
至正帝順了順氣,“那個叫林照夏的,到底身份太低,你若喜歡,當個側妃便好,上皇室玉牒當個正妃,還差了一些,沒這個先例。”
先前越王拿出先帝的空白圣旨,至正帝一下子懵了,想的更多的是空白圣旨一事,至于林照夏這個民間女子,倒還沒多余的空去想她。
他再不喜越王,越王也是他兒子,皇室血脈,其余兒子的正妃個個有身份有地位,獨越王娶了一個民女,他逢年過節祭拜祖宗,都沒好意思開口。
趙廣淵抬頭,直視至正帝,嘴角設諷地笑了起來,“沒這個先例?我皇兄闔府一個都不留,就有這個先例?我堂堂元后嫡子,守陵整十年,就有這個先例?我外族一家,一沒謀反,二沒篡位,你殺得呂家一個都不剩,就有這個先例?還是說父皇無視皇祖父的旨意,就有先例了?”
“孽子!”一堆奏折如暴雨般瘋狂砸向趙廣淵。
趙廣淵躲也沒躲,任那些奏折狠狠拍在他的腦袋上,他的身上。還在至正帝盛怒下,直言道:“父皇若是看兒臣不順眼,仍把兒臣送回皇陵便是。兒臣一刻都不會多停留,哪怕父皇要兒臣立時就死在面前,兒臣也無二話。”
至正帝看著這個桀驁不肯低頭的這個兒子,喘著粗氣,胸悶氣堵。
自己就是想召他進宮好好跟他商量一番他的婚事,想再擇一位門第更高的女貴女給他,并商量給林氏娘家冊封一事,怎就成了這個樣子了?
“滾滾滾!”
趙廣淵也未說二話,朝上座拱了拱手,轉身就出了御書房,半點都不帶留戀的。
縮在門口,嚇得連呼吸都輕了的劉起,看著越王漸行漸遠的身影,直咂舌。皇上那些個兒子,哪一個跟越王這樣,一句軟話都不說,硬剛的?
娘勒,嚇死他了。
越王,這也太勇了。佩服。
“外頭有個喘氣的沒有,滾進來!”
“有有有,奴才在!”劉起嚇得一哆嗦,急忙一陣小跑,恨不得就真的滾了進去。
越王府內,林照夏在錦繡和映月的陪伴下,參觀王府。
雖然越王不受待見,但越王府是真的大。院子套院子,亭臺樓榭,飛檐斗拱,雕梁畫棟,大小花小花園,處處是景,走得腳都要斷了,還沒走完。
“這院子是先晉王府,是前朝最受寵的王爺的院子,好多王爺都看中了這套府邸,可皇上一直空置著,沒想到最后竟賜給了咱們王府。”
錦繡向林照夏介紹著。也不知皇上對自家王爺是什么心思,這么說來,好像是一種恩寵,可王爺回京之后,也沒見皇上召見過王爺幾回,平時也沒有恩賞。倒是聽說其他王爺時常進品,厚賞不斷。
林照夏笑笑,“咱們這王府是挺大,可惜只有中路修繕了,東西兩路的院子看著還是破敗著。”
錦繡一聽便為自家王爺心疼上了,“咱們王爺窮啊,要是像其余王爺那樣有那么多產業,就能把這王爺好好修整一翻,到時候必是全京城最好的府邸。聽說先晉王住著時,這府里,四時都有景可看,春賞花夏觀荷秋收果冬賞梅,全京城的人都恨不不得到晉王府來賞景。”
要是他們王爺沒那么窮,把王府好好修一修,四時也有景可瞧了。
到時也成為全京城最熱鬧的地方。
“是啊,你們王爺窮。”林照夏笑了笑,遇上她時,窮,現在還窮。笑著搖了搖頭。
“王爺不會一直窮的。等王爺開了酒樓就好了。”一旁的映月補充了句。
“酒樓裝修得怎樣了?你們去看過嗎?”趙廣淵要開酒樓,林照夏是知道的,上次他回去采購東西,把計劃跟林照夏說了一些。
“奴婢們都沒去看過,不過聽說鋪子占地極闊,在旺街的旺鋪,將來一定客似云來。”
“你們倒是對你們王爺有信心。”
“這是一定的啊。當初王爺說針線房做起來了,賺了錢會給我們豐厚的分紅,就真的賺到錢了,我們現在手里攢的錢,都能在城外買幾畝好田了。要是在昌平,都能在城里買一宅子里。”
映月很信任越王。覺得越王說的事能成就一定能成。
現在還把她一家的身契要到越王府來了,她們一家就不用再分開了。她相信越王。她一家人跟著越王將來一定能過上更好的日子。
林照夏看了她一眼,笑了笑,“那個荷衣呢?”
映月低了低頭,“荷衣出府了,聽說被她家里嫁人了。”
林照夏愣了愣,在視頻里,喜歡荷衣的人最多,她手藝好,長得又美,笑起來更是勾人,無數人在她的視頻下留言,想認識荷衣。沒想到現在映月還在府里,荷衣卻出府嫁人了。
“那不是很好嗎,嫁人有一個自己的家,有人疼,挺好的。”怎么映月一副不高興的樣子。
“聽說她家里把她嫁給一個鄰縣的官員做妾了,那人的兒女都成親了。”
啊,給人做妾?那人的兒女都成親了?那得是什么年紀?林照夏愣了愣,“那你家里……”沒點想法?給官員當妾,也許也比給人當奴才強吧,時下大多數人可能會覺得那是最好的歸宿了。
映月搖著頭,“我覺得留在王爺挺好的。”
府里先前只有王府一個主子,現在最多加上王妃,將來不過是兩個主子,沒那么多糟心事。只要她們忠心,以后王爺不會虧待她們的,比給人當妾強多了。
她和荷衣的想法不同。
林照夏看著她笑笑,又看了錦繡一眼,“你也是這么想的?”
錦繡連連點頭,“奴婢也覺得留在王府挺好的。”
林照夏笑了,“好啊,那以后我就仰仗你們了,在你們沒找到合意的人家之前,就留在王府陪我吧,我這剛來京城,兩眼一抹黑的,還需要你們多多指點。”
“王妃言重了。”
林照夏帶著映月錦繡,以及身后跟著的幾個小丫環,在王府里逛了一上午,還沒把王府走一小半,決定先歇一歇,下午再逛,剛回到住的客院,就看見趙廣淵拿著厚厚的帖子邁過院門。
“回來了?”
趙廣淵還愣了愣,站在門內,見林照夏在檐下正望著他,朝他微笑,像極了正等丈夫歸家的婦人。立時就笑了,一上午陰郁的心情立時就全散了。
大步走了過去,緊緊抱住了她,埋首在她的肩上,“嗯,我回來了。”
這一刻,他的心找到了歸處。
有家,有她,家里有她在等著自己,他不再是一個人。
兩人在一起吃了午飯,偎在一起看門房收到的帖子。“都是各家夫人送來的帖子,要么約你上門做客,要么是要上門拜訪的。”
越王為一個民女抗了旨,拒了三家重臣的婚事,各家對她都好奇的很。昨晚不過遠遠一撇,都未來得及說上一句半句。這不就下了帖來。
請林照夏上門做客的,多是皇室宗親,各公主府,各王府來的帖子,齊親王府也下了帖子,邀她上門做客。
要上門拜訪的,比如蔣府。蔣項的大兒媳,蔣旭陽之妻,親自寫了貼子,說欲和蔣夫人上門來拜訪她。
“方才蔣文濤見到我,說他母親和嫂子想上門來拜訪你。我替你應了。”趙廣淵撫了撫她的頭發,把一縷頭發繞在指尖,松了緊緊了松,“應是蔣大人授意的,怕你初進京,人事不懂,想為了普及一下京中各家的關系。到時再讓蔣夫人教你一些規矩,將來你好出門與人應酬。”
做為越王府之女主人,以后夏兒的應酬不會少,進宮都不在少數,規矩禮儀,人情往來,各家關系,都得學起來。
林照夏看他,“我學不會怎么辦?”
趙廣淵就笑,“你怎么會學不會,我夫人這么聰明。”安慰道,“放心,有我呢。到時我找幾個宮中退下的嬤嬤回府,跟在你的身邊。”
林照夏默了默。
趙廣淵看了她一眼,又抱緊了她,“留在我身邊,可好?”他雖不想置她于危險之中,但他更想她長伴左右。
“可好?”
“那長至怎么辦?”
“我想過了,把長至也接來。這樣我們一家三口就團圓了。等我事了,你想去哪,我都陪你。好不好?”
“能回去嗎?”
“能。等過兩天,我就請旨回皇陵,我們回皇陵那邊試一試,定能再回去,又再來的。”
“要是回不去,或者回去了,又過不來呢?”
趙廣淵默了默。長至是定能過來的,可夏兒?夏兒是否能回去,回去了又是否能再回來,他不知道。
但總要試一試。
錦繡她們一直以為王爺是在外頭開了成衣閣賣呢,可她們回了京師,卻并未在京城看到有她們府中設計的成衣賣。
也不知王爺把衣裳賣去哪里了。
只知她們每一個人都能拿厚厚的報酬,想必王爺針線上的生意是做得極好的。王妃穿自家繡娘做的衣裳,并不比外頭天衣閣賣得死貴的衣裳掉價。
這邊林照夏在熟悉王府,那頭趙廣淵在御書房接受至正帝的盤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