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兒喊:“賢侄兒,給師公倒杯酒水。”
一會兒又喊:“謹兒啊,你看看師公這副臨時所作的月宮仙子圖怎么樣?”
微泛黃的宣紙上,畫著一個圓圈,還有一個人形線條。
王瑾額角狠狠一抽,求助的看向殷樂:救救我!救救我!
殷樂暗笑了一會兒,這才站起身來,給他打個樣兒。
殷樂:“師公這副畫作,雖然只是寥寥幾筆,卻將人物栩栩如生的繪制出來,不管是神韻還是眼神,都表達得十分精準,令人一見難忘,如此高深功力,必是當世第一畫師才有的水準!”
王瑾聽得瞠目結舌,還、還能這樣胡說八道?
劉季朝王瑾看過去,“賢侄兒你覺得呢?”
王瑾心里想,你這樣我很難評。
但在殷樂的鼓勵注視下,還是昧著良心,說了一堆贊美之詞。
劉季哈哈哈大笑,滿意的拍著王瑾的肩膀:“好好好,我就知道你小子有眼光!”
王瑾:“.”
他今天算是知道劉季為何總是這般自信了。
原來是家人使其膨脹。
席散,殷樂得了師父示意,送王瑾出門。
眼看秦瑤那對夫妻不在,王瑾立馬擔憂問:
“阿樂,你們總這樣胡說八道,讓你師公產生誤會,真的沒什么問題嗎?”
殷樂擺擺手,“放心好了,師公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人。”
要是沒有,師父會用行動讓師公清醒的。
所以完全不用擔心吶,可以胡說八道的
王瑾:不懂,但大受震撼。
中秋過去,王瑾來秦瑤家的頻率明顯增多。
有時候是一大早的來接殷樂一起出門,他上朝,她開店。
有時候是傍晚,把殷樂送回家,留在秦瑤家蹭飯。
對阿旺的廚藝,王瑾贊不絕口。
也虧得是京都城,民風開放,男女不設大防。
要不然兩人剛定親,整日的粘在一起,早不知道被編排成什么樣。
每每這個時候,秦瑤翻閱古籍,就會有一個更加直觀的古今對比。
對徐文卿的好感度又能上漲一點點。
九月初,太皇上陵寢終于建好。
十一號那天,由新皇主持,在大興國寺內停放七個月的太皇上靈體,終于得以入土安葬。
到了初冬十月,國喪才算真的結束。
然而,全盛國百姓都在期盼著新皇登基,重新掌控整個國家時。
皇上卻在大殿之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向太后自請辭掉皇帝封號,要做賢王。
且當著百官的面,欲將皇位傳給太后。
百里慶陽如此舉動,根本沒有任何預兆。
事發突然,百官紛紛跪下請求皇上三思。
太后娘娘也是連連推辭,態度堅決,讓皇帝繼續擔任。
皇帝禪位一事,不了了之。
但皇上此舉,卻驚嚇了不少人。
使得滿京都百姓議論紛紛。
太學里。
劉季打著幫博士大人看守書閣的借口,又在里頭偷偷睡午覺。
初冬時節,屋外寒風颼颼的吹。
書閣內卻為了保存書籍,避免潮濕,門窗關緊,一點風都漏不進來。
劉季在高高的書架后打了個地鋪,一躺就是一整個中午。
若不是聽到書閣外有人交談,他根本不想醒來。
剛清醒,人還有些恍惚。
隱約聽見門口兩人在說些什么皇上太后之類的詞。
“陛下禪位給太后這種事情本大人活了這大半輩子還是頭回遇見,今早在大殿上,百官們都聽傻了.”
“幸好,太后娘娘沒應,要不然我們盛朝豈不是要出個女皇?”
這聲音劉季很熟,是太學內二把手吳大人。
另外一道聲音響起,聽起來比吳大人更年輕點。
劉季沒聽過。
但此人一開口,便讓他心潮澎湃。
“今日陛下的舉動實在反常,難道吳大人真覺得是陛下自己的意思嗎?”
吳大人聞言一驚:“梅大人何意?難不成還是太后娘娘逼迫的陛下?”
見梅大人沉默。
吳大人呀的低呼出聲,連聲說這不會吧。
“若真是太后的脅迫,今日大殿之上,太后娘娘只需順勢應下即可,何須推辭,還做出生氣的樣子?”
梅大人搖搖頭,不愿多說了。
擺擺手,示意吳大人也別問了。
他二人也不過是有同期三甲進士那單薄情誼而已。
梅大人自覺自己做得很夠意思了,至于能不能領會,還得看吳大人自己的悟性。
“我來借書的,不便久待,拿了書便走,國師大人那邊還等著用呢。”
吳大人也知道自己聊過界,再說下去搞不好要掉腦袋的。
轉身推開書閣大門,領梅大人進來取書。
“那位學生,這是欽天監的梅大人,還不趕緊上前見過。”
吳大人指著已經穿戴整齊、假模假樣坐在案幾前抄書的劉季,喊他給梅大人找書。
劉季忙起身見過梅大人,詢問大人借什么書。
這書閣他待了一個多月,早就把各類名錄記下,找書超快的。
梅大人多看了劉季兩眼,沒想到這里的學生比今科探花郎還俊朗。
對長得好看的人,人們總是不自覺多了幾分寬容。
看起來不太好惹的梅大人,難得溫和聲調,吩咐劉季帶他去找找天文歷史相關的古籍。
最好是那種和歷代人皇有關的天文現象記錄古籍。
比如漢武之母夢日入懷而生、先朝云帝登基前天有五色祥云籠罩其頂,月余才散之類的。
劉季心里想,這不盡是扯淡,強行對號入座嘛。
欽天監和國師要這類書籍做什么?
劉季一邊領人去找書。
一邊回味兒剛剛吳梅二人在門外的對話。
再一看梅大人從書架上拿下來一本《歷朝異象圖》。
心里突然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這不會是在為太后登基造勢吧?
劉季被自己生出的念頭激得呼吸一促,趕忙暗暗深呼吸壓制下來。
目送梅大人拿著書離去,書閣再也沒有旁人后,劉季忙回到書案前。
不巧,他前日剛剛抄完了那本《歷朝異象圖》。
取出來翻開查看,上面記錄了三千年前至今的著名異象事件。
一共有一百二十八件,多與天象有關,少數涉及水文、山勢。
但跟著秦瑤見識過基礎科學理論的劉季,只覺得古人對這些異象的解釋非常奇幻。
不是說有圣人要出世,就是說王朝將要傾覆。
反正全靠一張嘴,想怎么說就怎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