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刀十六國第六百七十一章 運河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橫刀十六國 >>橫刀十六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七十一章 運河

第六百七十一章 運河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蒼穹之魚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蒼穹之魚 | 橫刀十六國 


就在李躍的注意力放在西邊的時候,南邊卻出事。

這幾年校事府、鴻臚司不斷滲透和宣傳,以及各種惠民之策的吸引,荊襄人心逐漸轉向大梁。

在年底忽然就有兩千多戶偷渡漢水,逃亡南陽。

兩千多戶,將近一萬百姓,在這時代絕不算少。

晉軍出水軍攔截,秦彪、糜進亦縱騎兵救援,兩邊在谷城爆發一場激戰。

晉軍損失三十多艘戰船,但梁軍傷亡八百七十多騎,皆為晉軍戰船重弩所傷,不過好在掩護大部分百姓順利渡江。

桓溫立即警覺起來,率精銳從濡須返回襄陽,開始嚴查細作,緝拿說書人。

若不是得到荊襄豪強的協助,連楊略都險些被生擒。

“江東人心已經轉變,可喜可賀!”常煒更關注江東一些,畢竟只要晉朝存在一天,始終都是大梁潛在的對手。

“楊略都熬了三四年了,襄陽就是座鐵城,也該融化了。”

李躍看著楊略送來的奏表。

按照他的意思,如此朝廷南征,城中會有豪強、軍戶響應,里應外合,只有桓溫不在,有六成把握攻破襄陽。

但如果桓溫一直呆在襄陽,則只有兩三成。

畢竟襄陽是桓溫的大本營,多年的威望壓著,豪強和軍戶心底打哆嗦。

不過攻下襄陽,不等于就滅了江東,只是打開一個缺口而已。

“先西后北再南,大戰略不變。”李躍心中默默盤算著,六成勝算還是風險太大,更何況桓溫就坐在襄陽。

要么不不出兵,要么必勝。

常煒道:“江東內有謝安,外有桓溫,相得益彰,江東至少還有十年國祚。”

江東這種門閥共治的體制,雖然爛,卻能維持晉朝這艘破船搖搖晃晃的向前劃。

每每有權臣試圖越界時,其他士族門閥不是拼命拖后腿,就是群起而攻之。

王敦、蘇峻皆是如此。

現在的桓溫也面臨這種狀況。

“只要桓溫還想進一步,總會有機會的,傳令楊略,不必急于一時,校事、鴻臚吏先蟄伏起來,保存實力。”李躍心態越來越穩健。

別看江東現在一副半死不活的衰樣,卻還是有些戰力的。

這一場摩擦就能看出來。

晉軍反應迅速,水軍頗為精銳,竟能傷到這么多的黑云騎兵。

當然,南征最大的問題不是水軍,也不是長江天塹,梁國水軍這幾年也成長起來了。

問題在于氣候、水土,黑云軍大多是河北人,不一定適應江南氣候。

赤壁之戰,魏軍就多死于瘟疫和疾病。

而且眼下還沒到南征的時候。

到了年底,李儉又上表,想要在關中多呆一年。

不過這次李躍拒絕了,身為太子久留在外并不是什么好事。

兩年時間,該見識的都差不多見識了,跟王猛的關系處的也差不多了,一國太子不能只會種田。

與王猛之女王蘭芝定親之事也談妥了,不過二人年紀太小,還要再等上一年半。

此事傳開,無疑是對寒門庶族派系的一次激勵。

很多人逐漸明白皇帝的心意,王猛入尚書臺之事,也就成了板上釘釘之事。

崔宏被調往朔州,士族前所未有的恭順,自然也就沒人敢反對。

洪興二年的最后一天,李儉返回洛陽。

去時還覺感覺是個孩子,歸來時變化極大。

臉上多了一些風霜,也多了一些穩重,人倒是變得更干練了。

崔言思一見兒子這副模樣,眼淚便不受控制的簌簌而下,“兒啊,你在外面受苦了……”

李躍趕緊揮退宮女宦官,只剩一家三口。

“兒臣吃飽穿暖,何來苦吃?一別兩年,未能在父皇母后膝下盡孝,是兒臣不孝。”再怎么成熟,終究也是一個十四歲的少年。

僅憑這些話,李躍就老懷大慰。

兩漢魏晉以孝治天下,雖然弊病頗多,出了不少沽名釣譽之輩,但一個人若連父母都不孝順,則肯定不是什么善類。

“儉兒長大了,長大了!”崔言思又哭又笑。

“都這么多年了,還這脾性,年輕人就應該出去多走走看看,不然一天到晚呆在宮中,豈不是成了金絲雀?朕的兒子當是雄鷹、當是猛虎!”李躍拍拍李儉肩膀。

兩年時間不見,豁然長高了許多,也更壯實了。

“父皇所言甚是,兒臣此番在叔父麾下,受益匪淺。”李儉從懷中掏出一份折子。

李躍打開,掃了一眼,皆是兩年的心得。

有治國,有治民,有種田,也有行軍打仗……

洋洋灑灑,有兩三千言之多。

其中一些建議頗為中肯,比如提高退役傷殘將士待遇,比如修建長安至姑臧的官道、驛站。

還有一條占據頗多篇幅,利用渭水,建立一條從洛陽至隴右的水道,將洛水、黃河、渭水勾連起來,加強洛陽與關中、隴右,以及涼州的聯系。

春秋時晉國大旱,秦穆公調集船隊浩浩蕩蕩從秦都雍城出發,沿渭河幾百里水路,向東穿越大河,逆汾河北上。

從秦到晉,泛于三河水道上的船舶相繼,迤邐千里,這次空前的水路輸糧食,《左傳》稱為“泛舟之役”。

能送到河東,就能送到洛陽。

這時代水運的運力比陸運強十余倍,成本卻低五六倍。

“這是你自己想的?”李躍眼神一亮。

打天下容易,坐江山難。

歷史上從不缺會帶兵打仗的帝王,一個皇帝的首要職責從來不是打仗。

所以李躍將治國能力放在首位。

“非兒臣一人所思所想,叔父亦有諸多啟發。”李儉沒有貪功。

“大善!”

一部華夏史,其實就是就是一部運河史。

秦始皇開鄭國渠,漢武帝開漕渠。

曹操在河北開鑿運河,最終擊敗袁氏。

鄧艾在中原修運河,將中原與淮南聯系起來。

十六國南北朝后,隋文帝便派宇文愷開鑿了廣通渠,隋煬帝以東都洛陽為中心,引黃河水,向北連接涿郡,向南連接淮水和長江,橫跨帝國南北,為唐朝的強盛奠定基礎。

這份奏折含金量極高,其實水道都是現成的,只需要稍微疏浚一番就能用,不必如隋煬帝一般耗費國力。

而且馬上要對西域用兵,如果戰事不順,這條水道意義重大。

(本章完)


上一章  |  橫刀十六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