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六百三十四章 搶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三十四章 搶人

第六百三十四章 搶人


更新時間:2024年08月19日  作者:七月不渡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七月不渡 | 1983小海島 | 從養殖大戶開始 

作者:七月不渡

字數:2500

(晚上七點才從高速上下來,今天更新晚了,抱歉!)

臘月的冷空氣也算是如約而至,沒有來得太早,也沒有太晚。

放在以前。

臘月的時候,大多數漁民都已經開始忙過年的事情。

女人要開始準備大掃除、祭祖和準備過年用的糕餅,男人則開始走街串巷喝酒吹牛逼了。

可今年卻顯得特別的忙碌,新碼頭那邊,一直都有漁船不停將海帶苗送過來。

他們李家那艘大拖船這兩周也沒有出海去捕魚,而是一直在幫忙運輸海帶苗。

畢竟趙甲路那邊的海帶育苗場人力有限,偏偏今年海帶苗的數量遠超預期。

由于經驗不足的原故,育苗中心早就已經亂成一鍋粥,趙甲路整天頂著一對黑眼圈,見誰都想罵兩句。

李多魚見他快崩潰的樣子,只好換了一種方法,他們擔擔島的海帶苗,不需要育苗中心送過來。

李多魚自己派人派船到他們的育苗基地直接采摘,他們只需要出人記錄海帶苗數量就可以了。

現如今,整個擔擔島靠近海帶養殖的區域,全都搭著一個個簡易的棚屋。

新碼頭那里。

今年還弄了一條醒目的橫幅,上面貼著大干特干三十天,擔擔島集體奔小康幾個大字。

而今年村民也是相當給力,感覺半個村以上的人,都在夾海帶了。

老人和小孩特別的多,一個個都被凍得臉紅彤彤的,可他們手腳卻很利索。

有幾個年紀比較大的,還被李多魚給勸回家去了,畢竟夾海帶苗對村民來說,本是一件好事,他可不想有老人因為夾海帶苗,從而沒能過上這個春節。

可李多魚前腳剛走,這些老人直接拎著火爐回來了,嘴里喃喃說道:“有火爐就不會凍手了。”

雖然他們年紀大點,手腳沒那么利索,可只要認真夾海帶苗的話,哪怕是他們,一天也能賺到一塊錢。

對島上很多老人來說,不能掙錢就跟廢物一樣,他們每天都在節衣縮食。

就是想盡量不去麻煩孩子,現如今,有夾海帶苗這種好事,他們怎么可能會放過。

在他們這個年紀,一天能掙到一塊錢,簡直就是老天賞飯給他們吃,他們沒有理由不吃。

可哪怕已經有半個村的人,都已經在夾海帶苗了,可人手還是遠遠不夠。

因為現在夾海帶苗的效率,遠遠沒有前世來的高,現在都是純人工的。

得人工掰開棕繩,然后再把海帶苗夾進去,一條八米的海帶繩差不多要夾一百條海帶苗。

而一畝海帶田。

差不多要夾五萬條海帶苗。

總之,大家效率必須要很高,速度要很快,不然過年前的話,根本就完不成任務。

有些海帶養殖戶相當著急,他們都想趕在李多魚開始夾海帶苗前,把自己家的先給夾完。

所以島內的價格也一直變高,昨天有個跟二嫂一樣的猛人,一天就賺了六塊的工錢。

聽到消息后的朱秀華,根本就坐不住,沖到了棚屋那里,跟他們一起夾海帶苗。

可她才剛坐下去,還沒夾幾條海帶苗,就被陳慧英給說回去了。

“還沒三個呢,好好在家里待著,不要到處亂跑,小心動了胎氣。”

而為了解決人手不夠的問題,作為擔擔島的村支書,陳江河支書只好搬了兩張桌子,帶上小喇叭,前往了尚峰鎮青口碼頭那邊進行招工。

可當他們到了那里后,不單單他們在招工,隔壁幾個有養海帶的村也在招工。

他在碼頭這邊,還見到了幾位隔壁村的村支書。

浪奇村的張東升,

還有上岐村的唐文昌也在。

他們在現場擺了兩張木桌子和長條木凳,后面有個簡易橫幅,上面寫著年底招工四個大字。

一旁擺著的牌子寫著:

招夾海帶苗工,按條算錢,每日工錢最少兩塊五

租船,七米以上帶柴油機的,每天十五塊,搖櫓的每天八塊.

看到這個價格后,陳江河當場皺眉起來,看來工作不是很好展開啊。

因為李多魚年底非常忙的緣故,幫下沙村招工的任務,就落到了他頭上。

原本他還打算著,再熬個半個月,他也跟著放假,然后就可以回家了。

今年剛剛說服了女朋友,終于肯跟他回老家去看看了。

可沒想,

縣里面居然把他叫去開會,讓他務必配合好李主任,一定要保證過年前,下沙村的海帶苗要能全部下海。

“日啊,七千多畝啊。”

每畝就要五萬根海帶苗,現如今,全村有勞動能力的人,都已經開始在夾海帶了。

可還是遠遠不夠,到現在為止,已經過去兩周了,整個村才夾了九百畝這樣。

至少要再招兩百個靠譜的工人,才有可能完成這個任務,于是陳江河把情況反映上去后。

縣里面,則在報紙上刊登了招工信息,沒想到,這消息剛傳開,隔壁這些村就來截胡工人。

更讓陳江河沒想到的是,現在招工的價格已經這么貴了,居然已經卷到了兩塊五。

看到別人的價格后,陳江河都不好意思,把自己原本寫好的招牌立起來。

因為昨天他跟村里幾位海帶養殖戶商量了下,打算把招工的價格控制在兩塊。

可沒想,這幾個村居然已經漲價到兩塊五,且這些工人依然還在猶豫,覺得價格太低了,在那里討價還價。

“有沒有包吃包住。”

“住宿條件怎么樣?”

“可以做多少天啊,不要才干幾天就沒活了?”

“要不,我們等等那個李主任,聽說他有三千多畝,咱們至少能夾到年底。”

聽到這話的陳江河,嘴角抽了抽:“千萬別等我們,你們嘴里那個李主任摳門鬼,只肯出兩塊錢。”

張東升和那個唐文昌看到陳江河來了后,上岐村的唐文昌臉色有些不好看。

剛剛這兩人就因為招工的價格,在那吹胡子瞪眼,雙方吵著吵著,就把價格抬到了兩塊五。

見陳江河來了后,張東升趕緊給陳江河遞了根煙:“陳支書,你們該不會也是來招工的吧。”

陳江河有點不悅的說道:“你們倒是及時,縣里面才剛剛登報紙,你們就跑來這里招人了。”

張東升哈哈道:“我們也是報紙看到的,就趕緊過來了,對了,能不能問一下,李多魚主任打算什么時候開始夾海帶?”

“應該是三天后吧。”

“那李主任夾海帶苗的工人,招了沒有?”

陳江河搖搖頭:“他要是已經招好了,我現在就可以放假回家了,不用來這里吹冷風了。”

“陳支書,真是辛苦您了。”張東升小聲說道:“我們村現在人手也很緊張,能不能給個面子,等會價格別打太高了。”

“今年的人工實在貴,要是你們再往上抬的話,我們真的出不起這個錢啊。”

陳江河擺擺手,無奈道:“我只是個村支書,價格這種事情,你覺得我能做決定嗎?”

張東升自然明白陳江河這話的意思,畢竟有個那么厲害的村主任,他這個村支書的存在感實在太低了。

“別高太多就好,不然這樣顯得我們村很沒面子,以后傳出去的話,有點難聽。”

“可以,我等會跟李主任商量下,看他怎么講。”

陳江河掏出了那把李多魚暫時借給他的二哥大,環視了一圈后,昂首挺胸打起了電話來。

“咳咳!”

“李主任,這邊價格殺瘋了,招工的最低價格都已經到兩塊五了,你看下要怎么辦?”

果然打電話時,碼頭這邊所有人都朝他看了過來,他終于也爽了一把。

可同樣有二哥大的張東升那叫一個尷尬,最后還是忍不住小聲提醒道:“陳支書,要先按那個按鍵才能通話,你這樣是聯系不上李主任的。”

此時此刻,陳江河真的很想到海里面去游泳,幸好張東升說話比較小聲,不然是真的丟臉。

這些天忙成狗的李多魚,接到陳支書打來的“電話”,只聽了下價格,立馬說道:“那就直接三塊。”

陳江河接著說道:“對了,剛剛張東升支書過來跟我們打招呼,希望我們別把價格抬得太高,你打算怎么做?”

李多魚沉默了會,隨后說道:“還能怎么做,跟咱們利益有關的事情,當然是寸步不讓,這樣吧,咱們村其他養殖戶多少錢,我沒法替他們決定,可要是招我這邊的工人,五塊錢以下,就不用來問我了。”

聽到這話的陳江河愣了很久,李多魚平常摳搜摳搜的,可真遇到事情,出手那叫一個大氣。

陳江河臉上也滿是笑容,要是李多魚不肯漲價的話,那他還真不想干這個活。

目前下沙村好歹也是全鎮乃至全縣最有錢的,招工的價格,要是低了,他這個村支書真會臉上無光的。

陳江河拿出那個刷著黑漆的木板,隨后擦掉了原本的兩塊,直接改成了三塊錢。

而拿出喇叭喊道:“下沙村開始招海帶工,來有經驗的,每天最少三塊錢起。”

這小喇叭一響,附近有打算夾海帶苗的工人,全都朝他走了過來。

上岐村的唐文昌聽到價格后,咬牙罵道:“媽的,這個下沙村一來,肯定就沒好事。”

張東升也跟著感慨了聲,剛才見陳支書拿起二哥大,他就已經知道結果了。

跟李多魚拼價格的話,百分百拼不過,他們一整個村加起來,都沒有李多魚有錢。

張東升說道:“東西收一下,咱們開船到隔壁縣去招人。”

可跟他一起來的村委員卻說道:“張支書,下沙村一來,咱們立馬就走了,要是傳出去的話,別人會不會以為咱們浪奇村怕他們,以后說不定會笑話我們的。”

張東升無哼了聲:“愛笑就蠻笑去,這年頭有錢才有面子,說難聽點,咱們現在整個村都是跟著李主任混的,不要去當刺頭。”

“趕緊收東西走了!”

陳江河也是沒想到,當他把三塊的價格擺出來后,浪奇村、上岐村直接收攤了。

原本他還想裝逼爽兩下的,可沒想,對方這么配合,直接全都跑了。

認祖歸宗結束后。

李多魚一天都沒有休息過,因為手頭上的事情真的太多了。

前天才剛去南日鎮那邊鰻魚養殖廠,檢查那邊池塘的消毒情況。

昨天則去七星灣那里,檢查所有用于養殖鰻魚苗的室內池塘,并開始準備養水。

而今天原本在蝦塘這邊,檢查對蝦和青蟹的,可沒想小田紀夫居然搞突襲。

合同約定交貨的時間還沒到,他就把活魚船開到擔擔島這邊來了。

說什么,打他們這邊的電話太難了,打了兩天都沒打通,有點坐不住的他,直接就雇了一條活魚船過來了。

由于太著急的緣故,他們那艘活魚船在靠近浪奇村海域時,發生的意外,螺旋槳打到了海帶養殖用的棕繩,現在失去了動力,正在海上飄著。

甚至差點跟當地的海帶養殖戶發生沖突。

同一時間,李多魚也接到了漁業局那邊打來的電話,希望他們這邊能帶幾個好手過去幫忙救援。

李多魚那叫一個無語,不過他也猜到了,小田紀夫這么著急要蝦,估計也跟蝦瘟有關。

今年這個蝦瘟席卷了整個亞洲,島國人也是要過年的,且他們攀比更為嚴重。

現階段的島國人真就窮的只剩下錢了,越是缺什么,就越想買什么,估摸著,今年對蝦的價格百分百一路高歌。

那位跟他合作的小田紀夫這一趟百分百能掙很多錢,不會做事情,不至于這么莽撞。

等李多魚的釣魚船來到浪奇村這里后,也對眼前這片海域相當無語。

難怪小田紀夫他們那艘大船會撞上去,他們村的海帶養殖并沒有進行規劃。

連帶著警示用的航道標都沒有,本地人知道就算了,可外地來的漁船十有八九得中招。

好在對方的八嘎旗還是很好用的,不然把他們的海帶田給弄壞了,不賠艘小船根本就別想離開這里。

小田紀夫看到李多魚那艘釣魚船后,仿佛像是看到了救兵,遠遠就打起招呼,并喊道:

“李桑,我們在這里。”


上一章  |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