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五百七十六章 多魚,咱們可能要沒錢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七十六章 多魚,咱們可能要沒錢了

第五百七十六章 多魚,咱們可能要沒錢了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27日  作者:七月不渡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七月不渡 | 1983小海島 | 從養殖大戶開始 

作者:七月不渡

字數:2757

水產研究所這次贈送蝦苗的儀式弄得非常大,不單有縣領導參加。

連榕城日報的記者,省電視臺都來報導了。

儀式現場來了非常多人,發言臺后面,還有條長長的橫幅。

榕城水產研究所育苗中心贈蝦苗,助力蝦業發展

李多魚雖說是把蝦苗贈送給了水產研究所,可現在分管所里“苗種”的,并不是張青云所長,而是育苗中心。

可以這樣說,這是研究所育苗中心第二次“脫離”了。

前年,那個北方來的二代,林毅也曾干過這事,當初他接手的時候,是想把整個育苗中心占為己有,所有的定價都是他說的算。

本質就是想來撈錢的,完全不管本地養殖戶的死活,由于吃相太難看,直接被大領導給臭罵了一頓,夾著尾巴灰溜溜走了。

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后,這次的育苗中心名義上和經費上是脫離了。

可也沒做到完全脫離,趙甲路雖然是育苗中心的主任,可一些比較大的決策,還是得在水產研究所的指導下進行的,有些東西還是得張青云所長簽字才行。

這一次贈苗儀式,整個榕城來了不少養蝦戶,每一戶都分到了兩三百萬尾的蝦苗。

在場有不少養蝦戶,笑得那叫一個開心,往年這時候,他們想要蝦苗,都得開著船,在入海口那里捕撈。

耗時費力不說,效果還不理想,沒想今年不用花錢,就可以領到這么多的蝦苗。

一位養蝦戶笑容滿面地問道:“李主任怎么沒來啊,我們還有挺多養殖問題,想要請教他的。”

張青云笑著說道:

“李主任最近比較忙,大家有問題,可以問我們所的陳冬青科長,他是閩龍公司的養殖顧問。

就不要再去麻煩李主任了,不然把他問煩了,說不定,就要收費了啊。”

聞言,大家全都哄笑了起來,但凡是在榕城這邊搞養殖的,誰都很清楚。

“那可不敢去問李主任,我們可沒有三萬塊。”

李多魚先前給那個海欣鰻魚廠的鰻魚看病,狠狠宰了他們三萬塊錢。

贈蝦儀式結束后,趙甲路跟著當地的領導一起吃了個飯,剛剛活動的時候,他是真的希望能在會場看到李多魚的身影。

可他很清楚,李多魚是不可能來的,蝦苗雖然是閩龍公司送的。

可這一次的報道,全都盡量在弱化閩龍的存在,把重點放在了他分管的育苗中心。

趙甲路也沒有想到,他才剛剛上任不到一個月,這位好兄弟就給他送來了這樣一份大禮。

自打接管了育苗中心后,趙甲路這才知道基層的事,真的非常多。

每天忙都忙不完。

不像他們那些坐辦公室的,只需要翹著二郎腿,簽字審批就可以了。

且育苗中心還是個技術很高的部門,他雖然也是漁業局的,可在這一塊真的不是很懂。

以前幾乎都不用學習新知識,現在每天累得跟狗一樣,以前吃飯還講究儀式感,總想著下館子。

現在都跟育苗場的員工一個,抱著個鋁盒,隨便找個臺階,坐下來直接吃。

而最大的變化,就是原本長得白白凈凈,還不到一個月,就曬得比李多魚還要黑。

且接下來,還有場硬仗要打,那就是海帶苗的問題,今年已經開始收費了。

怎么定價,就是問題了,現在張所長也不敢拍板,還讓他私下去找李多魚問問。

榕城機關單位宿舍,一間八十多平的大屋里,一位穿著印花襯衫的女人,拿著報紙說道:“老趙,我們甲路,還是挺厲害的,才剛下去一個月,就做了這么大的事情出來。”

一位拿著撥浪鼓正在逗床上嬰兒的大爺,不屑道:“他有個屁本事,他能上報紙,還不是那個李多魚幫他的。”

“你就不能說兩句好聽的,前幾天回來的時候,你又不是沒看到,又黑又瘦,在那邊肯定吃了不少苦。”

大爺語氣雖然不好聽,可看著小孩那張臉,始終都是笑瞇瞇的。

“也不知道是誰,先前還總喊著要到擔擔島去住,沒吃過苦,還真以為海邊好啊,就這個風,三天都能把我吹出頭風來。”

女人終于忍不住了:

“你這人怎么可以這樣,總不能有了孫子,就對兒子不管不顧了吧,他是你孫子,趙甲路就不是你兒子了是嗎?”

“路是他自己選的,就這點苦,還吃不下去,還不如回來繼續混吃等死。”

“你這人說話,怎么越來越刻薄了。”

“說起來,這孩子還不是被你給寵的,既然都快基層去了,就不要端著了,總不能,讓人看笑話吧,說咱們城里來的干部,十指不沾陽春水吧。”

“老趙,你就想跟著對著干是嗎?”

榕城大院一間辦公室里,領導看完今天的報紙后,忍不住說道:

“這小子,腦子還是有的,還知道要跟育苗中心撇清關系。”

“不過這事,做得還是太高調了,他這么幫趙家那小子,恐怕會引火上身啊,讓他們以后注意一點,小心被人說拉幫結派。”

黃秘書笑著說道:“我覺得沒有這個必要,他們兩個都是走正道的,又不是什么歪門邪道,拉幫結派也只是為了讓自己不被欺負,這一點,我還是贊成的。”

領導微微皺眉:“我發現,你真的是太照顧他們了,咱們市比他們優秀的,一抓一大把,你怎么不提兩嘴啊。”

“我提過好多次了,那個糖廠的林阿寬,還有夏普三沙漁業罐頭廠的陳有責.我都說了好多遍了,主要是您不感興趣。”

領導敲著桌子:“這么說來,是我的問題嘍?”

“沒有,是我的問題,對了,今天歐會長有打電話過來,他們下半年,可能會帶一個投資考察團過來。”

“這事挺好的,咱們今年爭取多簽幾個項目。”

黃清風接著說道:“歐會長,今天還在電話里跟我抱怨了下,說出口到他那里的鰻魚數量太少了,希望今年能多提供一些。”

“這個不簡單嗎,那就讓李多魚那小子多養點啊。”

黃清風接著說道:“好像你上次跟他說了養蝦的事,他現在全心全意撲在這上面了,到現在為止,他那個養蝦廠應該投了上百萬了。”

“這小子這么有錢啊,看來他這個百萬富翁,還真不是空穴來風啊。”

黃清風說道:“這里面還有你給他貸款的六十萬。”

領導接著說道:“有空的話,你找個時間去考察一趟吧,這小子突然把廠搞這么大,看看有什么需要我們幫忙的。”

“領導,您不一起去嗎?”

領導嫌棄道:“就是因為參加了那小子的開工典禮,現在省里面但凡有開工典禮的,都想讓我去,還有我去的太頻繁,這小子將來哪怕成功了,大家對他的評價估計也不會太高,咱們要懂得避嫌才行。”

“明白了,好像鰻魚吃完了吧,要不我再讓他多拿一些過來?”

“這個就不用了,前些天吃太多了,感覺有點膩了,這東西偶爾吃吃可以,經常吃的話,太油膩了。”

這一次贈送蝦苗,李多魚也沒有統計到底送了多少出去,大致是兩三千萬尾這樣。

單看數值的話好像很多,可實際上真的并不算多。

如果按前世的標準來看,他這些苗就是實打實的“土炮苗”。

而土炮的意思是,就是沒有經過任何實驗,本土海蝦產出來的苗。

這種苗呢,有點像三無產品,一旦售出的話,就跟賣苗的人沒有關系了。

他也不會給你保證什么,而在接下來的養殖過程中,一切皆有可能發生。

最便宜的時候,一萬尾只要二十塊錢,只要你不嫌它腥的話,甚至可以買回去炒菜吃。

而李多魚贈送的這些苗呢,全都是養蝦廠育苗池里表現不好的。

畢竟好的,全被李多魚給拿走了,雖然送出去了兩三千萬尾,可他自己差不多還剩下三千萬尾這樣。

主要是蝦苗長得太快了,不送也不行,隨著蝦苗越長越大,七星灣這個育苗基地已經無法養那么多蝦苗了。

一開始,李多魚確實有想過要賣苗,可賣苗的話,他還得承擔責任。

這批苗要是表現不好的話,把這些養蝦戶給坑了,李多魚可不想哪天走在路上被人給套麻袋了。

以前,還真有過這樣的事,鎮上一位養蝦大戶買到了“壞苗”,結果才養一個半月就全都白便了,只能排塘處理。

事情發生后,那個養蝦大戶天天堵那個賣蝦苗的老板,要求他賠償損失,據說兩人還打到紛紛進了拘留所。

李多魚也沒法保證這些蝦苗到底好不好,拿去賣錢的話,也沒法賣多少,反而會給自己弄得一身騷。

趙甲路先前幫了自己那么多,干脆就做個人情,反正是免費的,這些養蝦戶哪怕沒養起來,也不會來找他的麻煩。

清掉一部分蝦后,育苗池就空出來很多,李多魚就可以繼續在育苗池里養蝦了。

由于他采用的是蝦蟹混養法,要想在有青蟹的池塘里生存。

李多魚得把蝦養到2.5公分才能讓它入塘,不然太小了,到池塘里后,真會成為青蟹的口糧。

就在這時候,二哥李耀國皺著眉頭找了過來,手里還抱著好幾本賬本。

“咱們可能要沒錢了。”

李多魚愣了下,問道:“那咱們還剩下多少錢?”

“差不多,只有四萬多這樣。”

聽到這話后,李多魚眉頭也跟著緊皺了起來,沒錯的話,他這段時間掙得可不少啊。

李耀國緊接著,拿了好幾本賬本出來,放到李多魚面前:“咱們的每一筆收入和支出,我都給你記下來了,你可以看一下。”

李耀國又拿了幾本比較薄的賬本出來:“海帶田、鰻魚廠和養蝦廠,我這兩天給你單獨核算了遍。”

李多魚看著眼前這些厚厚的賬本,但還是耐心地看了起來。

上面的每一筆收入和支出的用途都寫的非常詳細。

收入這一塊,李多魚還是清楚的,主要是支出這一塊,實在是太多太雜了。

李多魚看了部分賬本后,發現錢都燒在了基礎建設上了。

養蝦廠的主廠房的建設費用:157709元。

飼料廠房:83029元。

實驗樓:95000元。

住宿樓:20423元。

養蝦廠圍墻:22951元。

五個揚水站:82349元。

四百畝蝦塘,挖塘費用:78010元。

還有各種零零散散的,比如管道鋪裝、臨時碼頭、客船費用、伙食費等等。

單單這一些加起來的話,就差不多花了快五十多萬元。

李多魚知道搞基礎建設很燒錢,可錢是一筆筆出的,當初簽字的時候,是真的沒有感覺,現在一起算的話,發現是真的多啊。

見李多魚看完后,李耀國接著說道:“咱們閩龍包括阿爹那邊的,現在全部加起來有45個員工。”

“如果加上運輸費、伙食費,每個員工平均下來的花費是66塊,每個月單單工資這一塊,咱們就得花費將近三千元,這還沒包括你那三個剛要來的研究員。”

聽到這里,李多魚總算松了一口氣,同時也終于明白了,為啥這個時候,外國人和華僑都搶著要回國搞投資了。

這人工是真的便宜啊!

可接下來,李耀國就給他潑起了冷水:

“工錢這一塊,咱們是沒問題的,就是養殖需要的飼料錢,會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咱們需要購入大量的雜魚做魚粉,還得買大量的薄殼瓜子,每個月最少要七千這樣,接下來的電費也是大頭,養蝦廠的電是24小時都在用,就這四萬塊錢的話,撐不了幾個月的。”

李多魚擰著眉頭道:“不應該啊,前段時間咱們不還賣了五萬尾烤鰻魚嗎,這些錢哪里去了?”

李耀國指著其中一本賬本說道:“這些錢,全都算了進去,你那個實驗樓需要的研究器材,總體花費在八萬左右。”

“還有前些天,五條鐵皮船,你支付了一多萬的尾款,咱們青蟹苗也花了三千多塊。”

“一周前,海欣把設備給運輸了過來,有不少設備壞掉了,單單維修費、安裝費,還有那個小冷庫的建設費用,也花了將近兩萬塊。”

李多魚腦袋嗡嗡的,總算明白當年老板在聽他們匯報工作時,每次說到項目花費時,總是一臉的不開心。

李多魚嘆氣了聲,沒想到,創業三年,居然又變成負債。

“二哥,以后錢要是花太快了,你得告訴我一下。”

李耀國一臉無奈:“我跟你講過不止一次了,你先前一點也不著急。”

可說實在的,李多魚還真不著急,要是手里有太多現金的話,他才著急呢。

沒錯的話,明年雙軌并行制度就要暴雷了,到時候,錢貶值的厲害,趁早換成資產和各種設備物資才是最好的。

可手里也不能沒有現金啊,咱作為一個百萬富翁,還是要點臉的。

總不能跟大伙說,再過兩個月,咱們就要發不出工資了吧。

李多魚現在有點后悔要海欣那些破設備了,早知道就應該向他們直接要錢。”

李多魚發現自己被這個“百萬富翁”的虛名給架住了,他現在突然不喜歡那個女記者了。

就是那個陸小雨一步步把他捧殺起來的,弄個什么優秀青年創業家就好了。

搞啥百萬富翁的虛名,害的大家都覺得他很有錢的樣子,要是讓人知道,他是百萬負翁,估計真會給笑死。(本章完)


上一章  |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