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五百七十三章 小管干(求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七十三章 小管干(求訂閱)

第五百七十三章 小管干(求訂閱)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24日  作者:七月不渡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七月不渡 | 1983小海島 | 從養殖大戶開始 

作者:七月不渡

字數:2590

李多魚跟石頭簡單喝了幾口酒,就嫌棄了起來:“連個花生都沒有,喝啥酒啊,干喝沒意思。”

石頭苦笑了聲,他剛剛只想把自己灌醉,哪里會想著下酒的東西。

李多魚也懶得勸人,其實林珊珊這事非常難搞,都是街坊鄰里,抬頭不見低頭見的。

說句比較實在的,林珊珊要想過上安生日子,只有學前世離開這座海島。

不然有那個孩子在,肖衛東哪怕跟她離婚了,也絕對是她一輩子都很難甩掉的狗皮膏藥。

世間苦難千千萬,石頭這小子,偏偏選擇最難的一項。

雖然石頭這人相當的舔狗,可至少有一點是好的,那就是兩人都挺好的,林珊珊是個非常好的女人,只是她運氣不好嫁錯了人。

就在這時,海面傳來了“佟佟佟”的柴油機聲,有七八艘漁船陸陸續續回島了。

而這些漁船里,就有李多魚今天剛剛租出去的漁船,沒想到這幾個人,船才剛到手,就立馬開出海捕魚了。

大多數漁船捕撈的還是小管。

今年價格雖差了點,可漁民也不全是傻子,鮮的賣不上價,那就干脆囤起來賣干貨。

這段時間,大家捕撈到小管后,全都做成了小管干。

看他們做小管干時,李多魚還真沒想到,可以把小管做成這玩意。

因為在他的潛意識里,小管這東西向來都是供不應求的,這玩意不吃新鮮的,就已經很浪費了,做成干貨的話,那就更加浪費了。

這個時候的小管,每一只都是非常肥的,可以說是最好吃的時候,且大多都是帶仔的,不容易曬干。

前世倒是有帶仔一起曬的,不過那種曬法,就跟李多魚先前做的“半干蠔干”一樣。

還是要放在冰箱里速凍保存的,不然很快就會發霉壞掉,不適合在這個年代搞。

所以要想把小管曬干,就必須把內臟跟仔去掉,然后再拿去曬。

可這種做法有個很大的問題,小管本來就很小,本地人也叫一口管,去掉內臟和仔后真的太輕了。

曬前跟曬后的干濕比,可能連十比一都不到,所以前世不到萬不得已,根本就沒有漁民會把小管做成干貨。

而網絡上賣的很多小管干,只要價錢不到位的,十有八九都不是他們本地的小管干,有可能是來自其它地方的“李鬼”。

前幾天。

李多魚也有跟劉廠長商量過,讓他勻一條線出來做小管干,可沒想,一聽到小管時,對方直接婉拒了。

并說到,他們加工廠一直有一條生產線,是用來做魷魚干的。

主要加工的是墨魚、魷魚和軟絲這一類的,雖然這三個都不是同一個品種,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那就是比較大只,出肉率很高,尤其是墨魚和軟絲的經濟效益最好,也很適合做出口。

按劉廠長的話來講,做小管干的話,宰殺麻煩不講,烤半天都烤不出一斤肉來,他這老板不嫌棄,員工也會嫌棄。

所以擔擔島的漁民捕到小管后,只能交給家里這種小作坊,獨自曬成小管干了。

雖然曬干后的收益,也不算很高,跟魷魚一樣,一斤也只能賣個幾塊錢,但量大的話,還是能掙到不少錢的。

這些漁船一靠岸。

立馬就有村民推著板車過來,將漁船上一筐筐的小管往家里運。

今晚出海,趙家兄弟的漁船足足有三筐小管,一到岸立馬就被他爹娘用板車拉走了。

而這趟收貨最好的,則是李多魚今天剛剛租出去的那幾艘漁船,都有五六筐的小管,把趙家兄弟給羨慕的啊,恨不得,把自家的舢舨船也換成新款的鐵皮船。

趙小劉滿臉笑意:“海哥、牛哥,我今天收獲還不錯吧。”

趙大海嫌棄看了眼:“把你小子得意的,我要是有這么大的船,起碼十筐小管起步。”

趙小六說道:“那我明天努力一把,爭取抓它個十筐小管。”

趙二牛哼道:“你這小子還裝上了,要不是你跟我們拜同一個祖宗,到了海上肯定請你好好喝幾口咸水。”

趙小六笑了笑:“我都叫你們哥了,別這樣。”

李多魚瞥了眼趙家兄弟,這段時間這兩兄弟是真的拼,白天給他抓青蟹苗,晚上繼續捕撈小管。

李多魚還真有點擔心,他們會不會猝死,記得上次喝酒時,趙大海有說過,他們兩兄弟今年打算玩個大的。

就是把賺到的錢,全都投資到海帶養殖上,打算直接搞它個一百畝海帶。

想到這,李多魚不禁嘆氣了聲,挺有魄力的,可惜今年海帶苗就要收費了,肯定沒有前兩年賺得多了。

而李多魚租出去的那些漁船,也不全都是出去捕撈小管的。

這些漁船都裝有起網機,更適合用來下粘網和地籠之類的,那個常年幫船老大干雜活的吳曉光。

他今晚就沒有去捕撈小管,船上有很多全新的粘網,應該是今天直接向老陳買的。

可大家在他的船上,并沒有看到魚,其它漁民忍不住問道:“曉光,你今晚該不會打龜了吧。”

“沒有,我都放魚艙里了。”

“看一下,都抓到什么魚了。”

吳曉光把魚艙打開,看到里面的魚獲后,直接把這幫捕撈小管給羨慕壞了。

“全都是米魚啊,你這是捅了米魚窩啊。”

“這最小的都有五六斤吧,臥槽,這一條都十多斤了吧,全部加起來,至少有三十多條吧。”

魚販子老米笑得更是開心,好久沒碰到這樣的好單了,最近一段時間,收小管是賺不到錢,可要是這種米魚的話,百分百是能賺到一筆的。

“曉光,這些米魚不管大小,一斤兩毛,我全都給你收了。”

聽到這個報價,幾個船老大當場就罵了起來:“老米你個奸商,米魚早就漲價了好不好,居然還在用兩年前的價格收魚,曉光聽我們的,這魚一斤沒賣到三毛不要賣給他。”

米老頭怒斥道:“你們這些抓小管的,又不抓魚,能不能別瞎搗亂。”

幾個船老大才不理他,堅定說道:“相信我們,你開三毛的話,老米也會買的。”

“你大爺的。”

他們還真說對了,哪怕吳曉光開三毛,他也是會買的,現在榕城那邊升級為農貿市場后,就少了一個中間商賺差價,所以三毛收購的話,他還是能賺一點的。

然而,吳曉光并沒有著急賣魚,而是拎了一條最大的米魚,來到李多魚面前。

“李主任,這么晚還沒睡啊,這條魚送給您。”

李多魚本想拒絕的,見吳曉光手里這條米魚不錯,也就不客氣了。

“就這一次啊,下一次別再送我了,不然我就要付錢了啊。”

看到這幕的趙家兄弟對著趙小六嘖嘖道:“好好學一學人家曉光,這叫什么.漏水之恩,當熱泉相報”

附近幾個有讀過書的漁民,聽完這句話后,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講得不錯,下次別講了。”

吳曉光撓著頭,隨后問道:“李主任,有件事情能不能請教你一下,咱們島到榕城的水路怎么走啊。”

米老頭聞言,當場緊張了起來,這吳曉光是不打算把魚賣給他,打算自己開船去榕城賣啊。

“多魚,你可別壞規矩啊,你要把水路都告訴大家了,我這以后還怎么做生意啊。”

幾個漁民連忙說道:“有個屁規矩,我們從小也是在擔擔島長大的,怎么就沒聽說過。”

米老頭黑著臉:“那是你們不懂行。”

事實上,吳曉光問的這個,擔擔島的所有漁民都非常感興趣,一個個都湊了過來。

“多魚,我們島就屬你對附近海域最為熟悉,能不能找個時間,跟我們好好講一講啊。”

見這么多人圍過來,李多魚這才意識到,好像村里的漁民,能把船開到榕城去的,還真沒幾個。

在這個沒導航的年代,大家出海捕魚的話,其實都不敢離岸太遠。

因為一旦失去了參照物就很容易在大海里迷失方向,所以大多漁民都不敢到外海去。

尤其夜晚捕魚的時候也是時刻關注著燈塔,一旦發現燈塔的光變暗了。

他們就明白離海島太遠了,要趕緊往回開一點,要是在黑夜中迷了路,恰好又看不到北極星的情況。

那對漁民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尤其是榕城和鷺島這邊的漁民。

因為一不小心,就很有可能“越界”,到了海外省的代管轄的海域。

運氣好的話,船被扣遭一頓打,運氣不好,就很有可能被當成間諜,說不定就回不來了。

李多魚也覺得吳曉光說的對,現在擔擔島的漁船越來越多了,確實有必要給大家講一下附近海域的基本情況。

李多魚說道:“這樣吧,到時候,我跟漁業局要幾份詳細的海圖,到時候,我專門開個課,你們一起來聽,我直接把附近海域的情況直接告訴你們。”

“真的太感謝了。”

“當初選你當村主任,真的太好了,說實在的,我們都不知道要怎么感謝你,要不我們都送你一些小管干。”

“真不用”

聽李多魚真打算給大家講,米老頭瞬間就不開心了,嘴里喃喃道:“你這村主任當的,怎么老是在跟我作對啊。”

沒等李多魚回他。

立馬就有漁民說道:“老米,你這格局要打開,咱李主任代表的是全村的共同利益,不可能因為你,就放棄大家的利益吧,說實在的,你年紀也挺大了,干脆收攤回去帶孩子吧。”

“去你大爺的,你說誰年紀大,老子才六十多,還能再干個一二十年。”

就在這時,也有漁民問道:“李主任,你對東甲礁那么熟,到時候能不能也講一下那里啊。”

說到東甲礁,李多魚皺眉起來:“那里大家還是盡量不要去,我可不想再半夜去救人了。”

趙家兄弟聽到這話后,總算松了一口氣,要是李多魚把東甲礁也給講了,他們倆兄弟就少了一處賺錢的好去處。

李多魚跟大家聊完后,拎著一條殺好的米魚,這種魚的魚頭非常適合用來紅燒。

魚身、油炸和清蒸都可以,不過最值錢的,就屬它的魚鰾了。

這玩意女的吃了滋陰,男的吃了補陽,剛好這些天,李多魚總感覺有些虛,確實有必要好好補一補。

以前呢,半夜要是捕到大魚,要么連夜紅燒熬湯,要么就抹上鹽巴開始曬,太大吃不完的話,還得送一些給鄰居和親戚。

可現在有冰柜就不一樣了,李多魚把大米魚切成了好幾段直接扔進冰柜里,想吃多少就拿多少出來煮,不用再送人了。

可當李多魚到鰻魚廠時,發現陳文超居然也在這里,他正拿著手電筒照著那些水泥池。

最近這一段時間,趙家兄弟搞了不少青蟹苗過來,陳文超按他說的,把這些青蟹苗按照大小分類。

同時給這些青蟹進行了簡單的藥浴消毒殺菌,順便把那些死掉的挑出來。

“小超,這個點怎么還沒睡。”

陳文超咧嘴笑道:“前一段時間晚睡習慣了,現在有點睡不著,剛好耀國哥,這些天不在廠里,我就過來幫忙看幾天。”

“你這才結婚幾年啊,就這樣經常不回去睡,就不怕小蘭有意見,也讓你交公糧啊。”

陳文超撓著頭,支支吾吾地說道:“小蘭她最近一直再吐,我阿嬤說好像又有了,現在都不肯讓我跟小蘭一起睡了,巴不得我趕緊再外面睡。”

“啊”

李多魚瞪大眼睛,今天什么日子啊,這一天的事,還真是有夠多的啊。

不過想想也對,像陳文超這樣的獨苗,爹娘又不在的,他阿嬤估計是天天催的那種。

李多魚豎起大拇指:“厲害啊,這效率可以啊。”

這條米魚,李多魚本想自己吃的,可一聽到小蘭又有了,干脆說道:“拎回去吧,給你老婆好好補一補。”

“魚哥,真的不用。”

李多魚生氣道:“磨磨唧唧的,這魚又不是我花錢買的,也是別人送我的,趕緊拿去。”

“那好吧。”

離開那會,李多魚突然問道:“你知不知道,今天晚上那把火到底是誰放的?”

陳文超愣了下:

“可能是最早跟石頭玩的那幫人,他們關系挺鐵的。”

“好,我知道了。”

李多魚也只是問一下而已,畢竟自己是村主任,能做出這種事情來的人,都得重點關注下。

當李多魚回到家時。

已經凌晨一點多了,躡手躡腳進了房間后,發現曉英抱著小圖圖睡著了。

李多魚也輕輕從后面抱住自己老婆,也開始睡覺起來,而他們三個人都是同一個姿勢。

(本章完)


上一章  |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