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五百六十七章 走親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六十七章 走親家

第五百六十七章 走親家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21日  作者:七月不渡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七月不渡 | 1983小海島 | 從養殖大戶開始 

作者:七月不渡

字數:2516

第二天。

阿爹阿娘他們很早就醒了,李多魚本想多睡會,可小圖圖這小家伙得知要去榕城后,一大早就醒了。

在床上跳來跳去,甚至直接坐到他身上,周曉英當場教訓道:“你爹很累,讓他再睡會,不要吵他。”

可被小屁孩這么一鬧,已經沒有半點睡意,好在年輕的身體就是抗造。

哪怕熬夜了。

第二天也不會特別累。

不像前世他從島國回來那會,那身體簡直就是戰損版的,日常只要不注意維護,或發動機使用時間過長,感覺隨時都有可能報廢掉。

李多魚起床后,簡單洗漱了番,吃了個早餐后,就打算前往榕城了。

由于這趟行程里,除了走親家之外,李多魚還會帶周曉英、小圖圖去城里玩一玩。

所以就想順便帶上李浩然,可沒想,這小子最近表現得可乖了,畢業考剛剛結束,就跟著他娘一起去撬海蠣殼了。

連李多魚說要帶他去城里玩,只是想了會,然后就說要繼續幫她娘做事,把二嫂感動到差點哭出來了。

這小胖墩的反常表現,讓李多魚隱約察覺到了不對勁,且大致已經猜到了,可也沒有點破。

李多魚便開著釣魚船載著二老,還有曉英以及小圖圖,前往了榕城。

說起來,還真有很多人不信,阿娘雖然出生在海島,可由于比較少坐船的原故,居然會暈船。

李多魚只好將釣魚船控制在一個相對平穩的速度上,不敢將船開的太快。

而到了這個年紀,李多魚這才得知,阿娘居然連縣城都沒去過,更別說榕城了。

且島上很多女人都跟她一樣,這輩子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鎮上的趕圩。

擔擔島的鰻魚廠,昨晚喝酒的那些人逐漸醒了過來,趙大海驚恐地發現自己光著上半身抱著張元盛。

他有做夢抱過很多漂亮的女人,但真沒想到有一天醒來后,會抱著一個男人。

而率先醒來的石頭也整個人都不好了,因為他被小舅陳冬青死死鉗住了。

石頭好不容易將他推了開來,并暗暗發誓,以后他娘的,絕對不再亂喝酒了。

差不多早上十點半左右,李多魚的釣魚船緩緩停靠在了榕城碼頭那里。

然而,他發現原本車水馬龍的碼頭,突然變得冷清起來了,連帶著魚販子都跟著消失了。

李多魚不禁問起碼頭幫忙看船的大爺:“原本在這里賣魚的怎么都沒了啊。”

大爺嘆氣道:“唉,剛剛被整改了,說是為了統一管理,現在不讓在這里擺了,要集體遷到農貿市場那里。”

“現在那些賣農產品的,還有魚販子都要去搶攤位才行,沒有攤位的,可能就干不了這行了。”

李多魚愣了下,原來從這時候,就開始集中管理了啊,不過也算可以理解。

先前榕城碼頭那種開放式的交易場所,只能說是改開后,曇花一現的產物,能存在這么多年,反而倒是很不可思議。

畢竟只要有利益的地方,自然就會有人把手伸過來,變成農貿市場后,就更好管理了。

如果李多魚也是既得利益者的話,那肯定也是支持搞農貿市場的。

可這種集中管理,對當下的魚販子來說,不見得是一件好事了,有了攤位自然就會有攤位管理費這東西。

且更容易滋生“菜霸”還有“漁霸”這兩種黑勢力,難怪米老頭說,現在不少魚販子恨死他了。

下船后,暈船的阿娘臉色有些慘白,哪怕是第一次來榕城,也沒心思看那些建筑和風景。

而是坐在江邊的欄桿處緩一緩,小圖圖也是第一次來到榕城,眼睛瞪得非常大,對這個大城市充滿了好奇。

可相比起人頭涌動的商業街,他對不遠處正在踢皮球的幾個小男孩,更感興趣,看了幾眼后,便吵著說道:

“爸爸,我也想要買那個球。”

可小圖圖才剛說完,周曉英也不知道從哪里抽了根細細的小竹鞭出來。

“出來的時候,我怎么跟你說的,不能看到想要的東西,就喊著讓你爹給你買,還記不記得。”

看到小竹鞭后,小圖圖瞬間比小雞還要乖:“記得,我不買球了。”

周曉英教育完小圖圖后,對著李多魚兇道:“聽到沒有,不要他一吵,就立馬給他買玩具,不然這孩子以后越來越難帶。”

無辜躺槍的李多魚,無奈道:“明白了,周老師。”

休息了差不多十幾分鐘后,阿娘的臉色終于好看了很多,大家這才前往親家那里。

考慮到阿娘暈船的緣故,李多魚并沒有叫出租車,也坐公交,而是叫了三輛人力三輪車把他們拉到了榕城機械廠宿舍。

宿舍門口。

搖著蒲扇,正在聽戲曲的門衛大爺,見到一幫人挑著籮筐,又拎著雞籠,便開口問道:“你們找誰的啊。”

李多魚笑著回道:“大爺,我們找蔣海云。”

大哥李金川的老丈人,其實跟他是同一個單位的,只不過老丈人已經退休了。

而大哥升職后也分配到了房子,現在他們就住在同一個單元宿舍里。

大爺稍稍打量了他們一眼,看他們挑得那兩個小籮筐,還挺精致的,就像是結婚時,挑的那種。

上面還有簸箕蓋著,感覺里面放的東西應該挺貴重的,且那個女人提的雞籠,最少也有七八只雞,給人的感覺就不像普通人家。

這一家子看起來是有點黑,可整體氣質不比城里人差,尤其那個給他遞煙的年輕人,總感覺有點眼熟。

“找蔣海云的?”

大爺剛問完,猛地一拍大腿:“你們是不是李金川的家里人,從擔擔島來的?”

見大爺反應這么大,李多魚也有點驚訝,沒想這位看門的大爺居然都知道擔擔島,看來他們島名氣挺大的啊。

“沒錯,金川是我大哥,這兩位是我們爹娘.我們確實是從擔擔島來的。”

“早說嗎。”大爺立馬變得客氣起來:“金川不在家,一大早就送他媳婦去醫院了,老蔣的話,就前面這一棟,第二個樓梯的第三層,直走就可以了。”

“謝了啊,大爺。”

“太客氣了,李主任。”

這聲李主任讓李多魚愣了好幾秒,可看了眼這間小小傳達室的報紙架,就明白怎么一回事了。

這年頭上報紙頭版,感覺就跟上了頭條一樣,只要有關注的,都有很大概率認識你,從某種意義來說,李多魚現在也算是個名人了。

李多魚他們前腳剛走,后面圍觀的大爺大媽立馬議論紛紛起來。

“老許啊,這些人是不是走親戚的,帶這么多東西,整整八只雞,還有挑著一籮筐好東西,一看就像大戶人家。”

這個叫老許的大爺,笑瞇瞇道:“你還真猜對了,還真就是大戶人家,人家是來找老蔣的,咱們廠那個李金川的家里人。”

聽到這話后,這群大爺大媽眼睛瞪得老大:“是不是擔擔島那個養鰻魚的,好像叫什么李多魚?”

老許點頭道:“沒錯,就是李多魚,我在報紙上看到他好幾次了,不會看錯人的。”

一位大娘吸了口氣:

“百萬富翁啊,要是知道的話,剛才說什么也得跟他握握手。”

可也有人說道:“不對啊,他這么有錢,怎么還是坐三輪車來的,不應該,開小汽車過來嗎?”

老許說道:“人家是海島的,吃飽撐著買車干嘛我聽老蔣說過,這個李多魚有條將近二十萬的進口小船,在海里跑得非常快,從擔擔島到咱們榕城碼頭,一個小時就夠了。”

“這么快啊,我到他們那個縣城坐車都要兩個多小時。”

李多魚上樓梯時,見到那些大爺大媽議論紛紛,大致也能猜到他們在聊些什么。

這一次呢,原本阿爹阿娘見他太累了,本打算他們自己上來見親家就行。

可李多魚覺得并不適合,他也是活了兩輩子的,人情世故早就熟稔于心,親家既然都打電話到養蝦廠,到底想叫誰上來,用腳指頭都能猜到。

人都是愛面子的。

李多魚干脆就給夠,這樣親家臉上有光,大哥跟他們相處起來的話,就會輕松很多也更有話語權。

隨著幾聲敲門聲響起,一位比阿爹年紀還大點的中老年人打開了房門,跟李多魚對視幾眼后,立馬熱情招待起他們來:

“親家來了啊。”

“房子有點小,趕緊進來坐,不用拖鞋了,房間沒那么干凈的。”

事實上,李多魚還真有點尷尬,因為在這之前,他們雙方都還沒有見過,真的非常怕走錯門。

好在廳里面有掛著大哥跟大嫂的結婚照,另外小敏也從房間里出來了,并喊道:“阿公阿嬤,你們來了啊。”

“叔叔嬸嬸好。”

見到小敏后,陳慧英也很開心,雖然只短暫相處過幾天,但她真的很喜歡這個孫女。

老李也第一時間,將那擔海鮮干貨送給了對方:“這些是我們島上的特產,有魷魚母、海蠣干”

阿娘也將那八只雞送了過去:“還有這是我們養的土雞。”

看到那么多海鮮干貨后,蔣海云趕緊說道:“都是一家人,不用拿這么多東西的。”

當李多魚將一箱烤鰻魚遞給他時,蔣海云整個人愣住了:“李主任,你真的太客氣了,這么貴重的東西,我們哪好意思收。”

小敏聽到烤鰻魚后,不禁吞了吞口水,自打去年吃了一次后,就對那個味道念念不忘。

李多魚笑著說道:“我看到你們家,剛好有冰箱,這些烤鰻魚要凍起來,不然會壞掉的。”

“我這冰箱這么小,哪里能放得下這一整箱的鰻魚,李主任,你拿點回去吧。”

李多魚笑笑:“沒事的,放不下的話,送人都可以,我廠里還有很多。”

李多魚坐下來,跟親家聊了好一會兒,這才得知,大嫂昨天做完檢查后,今天早上才開始陣痛,可能要晚上或者明天早上生。

由于兩地一些奇奇怪怪的規矩,李多魚是不能到醫院去探望的,甚至孩子出生后,都不能去看,得到孩子滿月的時候才能來。

在親家待了一個多小時后,李多魚就離開了,原本親家打算讓他們先住在金川分配的那間屋子。

可李多魚覺得太擠了,大哥那個比小舅家還要小的房子,真的塞不下他們這么多人。

多少還是有些不方便,于是就帶著爹娘去住招待所了。

一開始,李多魚本打算帶他們住外貿中心酒店的,現在各地市也都開放了。

只要你有關系,手里頭有外匯的話,也是可以入住這種只接待外賓和領導的酒店的。

可想想這種酒店規矩太多了,真的不適合二老,要帶他們去住的話,反而會給他們造成心理負擔。

尤其那個只有叉子和刀的西餐,估計會把他們搞到很尷尬,還有門童的彎腰問候,以及服務員的貼心服務,估計會讓他們相當尷尬。

畢竟,人生活在適合自己的消費環境時,才是最為舒服的,過高和過低都是會產生不適的。

最后,李多魚選了家離榕城婦幼醫院很近的招待所住,這里的話,走路到醫院只要五分鐘左右。

大哥和大嫂需要幫忙的話,阿爹和阿娘還是能照顧到他們的。

將一切都安排妥當后,李多魚這才抱著剩下的兩箱烤鰻魚,叫了一輛三輪車前往了榕城大院。

有了上次的經驗后,李多魚看到崗亭持槍站崗的士兵后,率先把泡沫箱拆開,并說道:

“同志,我找劉三多主廚能幫我通知一下他嗎,就說擔擔島的李多魚送了一些烤鰻魚過來。”

士兵見他這么上道,說道:“可以,你把身份信息登記下,東西放這里就可以了。”

李多魚笑著說道:“同志,真是麻煩了啊,我這箱東西是冷凍的,放太久會壞掉的。”

“知道,我馬上就通知他。”李多魚一離開,士兵立馬就打電話通知起了劉主廚。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劉主廚卻是跟黃大秘一起來的。

“送東西的人呢?”

“已經走了。”

黃大秘皺眉道:“以后,這個叫李多魚的,來送東西的話,直接把他給留下來,別讓他跑,知道沒有。”

守衛愣了幾秒鐘,還以為這個人犯了啥大事,可下一秒,就聽到黃大秘在那說道:“這小子是真的不懂事,都來到了,也不知道去見見領導。”(本章完)


上一章  |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