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五百六十章 食品包裝問題(二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六十章 食品包裝問題(二更)

第五百六十章 食品包裝問題(二更)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17日  作者:七月不渡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七月不渡 | 1983小海島 | 從養殖大戶開始 

碼頭這邊,一位短頭發女孩不停揮著手,哭得淚流滿面,可那艘客船并沒有調頭,而是繼續往前開。

沒有離開的李多魚,把這一幕全看在眼里,他不清楚小女孩的家庭情況,以為小女孩是個糊涂蛋,考試這一天也能睡過頭。

沒想,小女孩哭了會后,看到他后,直接朝他走了過來,邊哭便說道:

“李主任我考試馬上就要遲到了,能不能送我到對面碼頭啊。”

李多魚本打算嚇嚇她,好讓她長得記性,這么重要的考試都敢遲到。

可見這女孩哭得這么慘,看起來挺可憐的樣子,再加上自己確實很想要個女兒。

一看到小女孩哭,就有點于心不忍:“行吧,我送你過去。”

“謝謝李主任。”

“李主任人最好了,就知道你肯定會幫我。”

李多魚覺得這孩子還挺聰明的,碰到事情后,沒有在那邊哭,而是第一時間找人幫忙,且還找對了人。

“你怎么知道,我一定會幫你啊。”

小女孩擦了擦眼淚,笑道:“周老師在學校跟我們說了,要真有困難的話,可以找李主任幫忙,以前,我們班的那個淑靜,就是您幫她的。”

有周老師在,自己在學校的形象應該是挺正能量的。

“你認識淑靜,那跟浩然就是同班啊。”

小女孩回道:“嗯,我就坐在浩然的前面,我叫張思語。”

“名字還挺好聽的。”

李多魚說道:“上船吧,到了船上后,不要亂跑亂動,咱們這船很快的,一下就會趕上他們。”

張思語笑顏如花,跟小雞啄米一樣點著頭:“我很聽話的,我不會亂跑的。”

而釣魚船剛開出碼頭,小女孩的家里人跟了過來,對著他們喊道:

“李主任,你快停下,我們思語不參加考試的。”

一位婦女淚眼婆娑的樣子,還大喊大叫了起來:“咱家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咱們真的供不起三個孩子,一起念書啊,你好歹替你爹娘考慮下啊。”

“求你了,趕緊下船吧。”

“李主任,你快把我女兒放下來,我們家真的供不起她讀書啊。”

聽到這些話,李多魚眉頭緊皺了起來,看到這個名叫茶花的女人后。

李多魚立馬就明白了所有的情況,這個叫張思語的,她們家是村里面為數不多生了三個孩子的家庭。

前面兩個都是女孩子,最后一個才是男孩,當初為了繳罰款,欠了鄰居和親戚一大筆錢。

剛才的話說的好聽,可李多魚卻很討厭這套冠冕堂皇的說辭。

明明就是他們自私,重男輕女,現在還不起錢了,就打算終止老大的學業,讓她幫忙一起掙錢。

這種的事情,在這個年代非常的普遍,很多農村的大姐都是被犧牲掉的。

“思語,你這孩子趕緊給我出來,不然我就跳下碼頭死給你看。”

聽到這話后,李多魚眉頭緊蹙,瞬間就明白這爹娘是什么人了,平常估計還真沒少用親情PUA這個小女孩。

茶花喊的時候,小女孩嚇到躲了起來,也不敢抬頭看李多魚,生怕他把自己送回去。

李多魚走出駕駛室,朝著小女孩的爹娘揮揮手,大聲喊道:“風有點大,我聽不清楚,你們不用擔心,我一定會幫你們把孩子準時送到的。”

“不用謝我啊。”

茶花徹底愣住了,趕忙說道:“不是的,李主任,我是說,不要讓我女兒去考試。”

“明白了,我一定會給她送到的。”

見釣魚船越來越遠,碼頭上的中年婦女氣到直跺腳,可卻一點辦法也沒有。

“你考上有什么用,我不給錢,你還能去念書不成。”

見釣魚船越開越遠,小女孩這才敢探頭,看向碼頭那邊。

李多魚問道:“你家里人不支持你讀書啊。”

小女孩點了點頭,眼眶再次紅了:“我還有個妹妹和弟弟,家里又欠了很多錢,我娘想讓我跟她一起干活掙錢。”

見小女孩又要哭的模樣。

李多魚摸了摸她頭:“前途是你自己的,勇敢去把握吧,讀書真能改變命運。”

“嗯,周老師經常跟我們說,讀書是我們的惟一出路。”

李多魚笑了笑,話是這么講沒錯,可他真的很想說,跟他一起搞養殖也是不錯的。

釣魚船開得真的很快,沒一會兒,就追上了那艘客船。

客船里的幾個女同學隔著玻璃窗,跟著釣魚船上的張思語打起了招呼來。

“思語,思語”

“你總算跑出來了。”

張思語也笑著跟他們揮揮手,并朝他們喊道:“周老師,林老師,我來了。”

見李多魚在跟她揮手,周曉英也微笑跟她揮了揮手,剛剛見到釣魚船出港時,她就已經猜到了。

李多魚笑著說道:“你們這船太慢了,我去碼頭那邊等你們。”

周曉英切了聲,嫌棄看了他一眼,然而一旁的珊珊老師,羨慕到連連搖頭,并說道:“一股濃濃的酸臭味啊。”

幾個男孩子羨慕看著張思語:“我也好想坐村主任的釣魚船啊,開起來真的好快啊。”

有人對著打盹犯困的李浩然問道:“浩哥,你有沒有坐在你叔叔家的那艘船啊。”

黑著眼圈的李浩然,聽到同學的話后,這才發現自己好像還真沒坐過小叔的釣魚船。

“還沒有。”

“啊,思語都坐過了,你居然還沒坐。”

“思語跟我叔又不認識,她怎么可能坐我叔叔的船,不對,思語不是沒來嗎?”

李浩然瞥到不遠處的那艘釣魚船后,瞪大了眼睛:“思語在我叔的釣魚船上。”

“嗯嗯嗯。”

幾個男同學小雞啄米般地點著頭,而小胖墩突然也有種被偷家的感覺。

李多魚帶著張思語在碼頭這里等了客船一會,隨后將這個小女孩交給了周老師后,瞬間問道:“周老師,真不要我幫忙嗎?”

見所有的老師同學都在看他們倆,有點害羞周曉英,耳垂都紅了起來。

“你這人真是的,都說不用了,還要我說多少遍。”

朱校長剛想說:“李主任,真的想幫忙的話,也不是”

可話都還沒說完,就被周曉英狠狠瞪了他一眼,自打李多魚越來越出名。

現在這小學,感覺更像是周老師說了算,連他這個校長都有點怕她了。

“那你們一路注意安全。”

李多魚目送他們上了客車后,并沒有立馬回擔擔島,而是前往了不遠處的水產品加工廠。

這才剛到,就發現加工廠正在擴建,地基也都已經打好了。

李多魚也是聽趙甲路說的,自打水產品分廠建起來后,利潤是市區那個主廠的兩三倍。

組織從去年開始,就計劃徹底關停市里面那個水產品加工廠,擴大這家分廠的規模。

現在的李多魚在尚峰鎮好歹也算是個名人,再加上前些天,又上報紙又上電視的。

傳達室的大爺,一看到他,立馬笑著說道:“李主任,是不是來找劉廠長的。”

李多魚點點頭,習慣性地摸向自己的上衣口袋,這才發現今天原本沒打算出門,所以就沒帶煙了。

見李主任一摸上衣口袋,大爺立馬就明白了,趕緊擺手道:“李主任,真的不用,你每次都這么客氣,劉廠長會罵死我的。”

“今天劉廠長有在,我直接帶你過去吧。”

李多魚來到劉廠長的辦公室后,讓他沒想到的是,辦公室里居然還有客人,且還都是熟人。

辦公室里的劉廠長,透過辦公室玻璃也發現了李多魚,立馬跟他揮手過來給他開門。

而辦公室里的客人,見到李多魚后,也是直接站了起來,走出了辦公室。

這位客人正是外貿局前些天到擔擔島上的那位姜科長,好像這兩天換了個發型。

原本的長發變成了短發,看起來更干練了,且穿著一身正裝,還戴著金絲框的眼鏡,粗粗一看的話,居然已經有幾分現代白領的身影。

李多魚笑著說道:“劉廠長,姜科長,你們先聊,我去接待室坐一會,等會再來找你。”

劉正源趕緊叫住他:“李主任,你先等等,有件事還真需要你幫忙,你也算是出過國的,見過世面的,你幫我看一下,這個包裝是怎么做到的。”

李多魚進了辦公室后,姜竹站了起來,對著李多魚微笑著說道:“李主任,我們又見面了。”

李多魚微笑道:“姜科長,咱們還真是有緣啊。”

姜竹臉微微一紅,沒繼續接這個話茬,倒是劉正源驚訝了起來:“李主任,你跟姜科長認識啊。”

姜竹搶先回道:“李主任的鰻魚,每年都是我們金局長親自帶隊負責的,而我都是過去幫忙打下手的。”

“哎呀。”劉正源拍了下腦門:“瞧我這個記性,前兩天,金局長還跟我談過這件事。”

李多魚看了眼茶桌上的東西,發現外包裝上全都是日文。

劉正源拿起一個包裝說道:“李主任,你也是去過島國考察的,你知道這種包裝怎么弄的嗎?”

“姜科長這邊有筆外貿訂單,我們也有原材料,可就是包裝這一塊沒法達標。”

李多魚拿起塑料袋后,簡單摸了下,他對這一塊是真不熟悉,具體真不清楚到底是哪種材料的。

說起來,我國塑料包裝產業發展真的非常晚,哪怕到現在很多商品的包裝依舊是紙張為主,用塑料袋包裝真的不多見。

劉廠長這家海鮮加工廠的包裝,大多都是以玻璃罐和鐵罐頭為主。

而劉廠長給他的這個塑料包裝,不單是真空壓縮包裝,且也不是普通的塑料袋,至少是食品級的。

李多魚看完后,就隨便說了說:“這個包裝,在島國那邊好像叫什么真空包裝,就是將食物放進去,然后用一個抽風機將里面的空氣抽掉,緊接著用機器直接熱封起來。”

聽到這話后,姜竹臉上滿是驚訝,她本以為李多魚只是在養殖這一塊比較厲害。

沒想到,對包裝這一塊也如此了解,這讓姜竹忍不住懷疑,這李主任去島國到底學了多少東西回來啊。

劉正源見李多魚講得頭頭是道,驚喜道:“多魚,這個咱們有辦法做嗎?”

李多魚也如實回道:“真空機和熱封機不是很貴,就是這個塑料有點麻煩,其它地方我不知道,但咱們榕城應該是還沒有。”

聽到這話后,劉正源無奈嘆氣道:“這么說來,這一單還真就沒法做了?”

“這島國人也真是的,不就吃個東西嗎,那么講究做啥啊,普通塑料袋不行嗎,還非得用這種塑料袋,我哪里給你找啊。”

李多魚笑了笑,其實大家都是一樣的,只是現在國內經濟還不行,以后發展起來了,誰不愿意用好點的東西啊。

要真有食品級包裝,對李多魚來說也是一件好事,說不定可以提前把“即食海帶”“麻辣小魚干”這些東西給做出來。

“劉廠長,我覺得這事件好事啊,可以寫個報告向領導匯報一下,說不定,領導覺得有戲呢?”

劉正源嘆道:“這還是算了,排隊買設備的企業都不知道排哪里去了,現在每個產業都想升級,咱們還真沒那么多外匯啊。”

李多魚也覺得劉廠長說的對,事有輕重緩急,食品包裝這一塊,目前應該不是優先級。

畢竟現在連塑料袋都很少,誰會去生產這種食品級的塑料袋。

就目前的國情來看,就算大家知道低端的塑料袋有毒,可只要吃不死人,誰會去關心啊。

再多說兩句,就是矯情有病。

畢竟前世李多魚從島國回來后,早就被禁止的泡沫快餐盒,還滿大街都是,攤主也經常用塑料袋給他們裝湯。

還是那句話,人只有在財富有盈余時,才會考慮健康問題,要是錢都不夠花,誰還管那么多啊。

所以哪怕李多魚知道這行將來時有前景,可也不打算涉獵,因為最早吃螃蟹的人,也有概率被螃蟹給嗆死。

確定沒法做到后,劉廠長主動放棄了這單外貿單。

姜竹也相當惋惜,不過還算心里有底,畢竟她也搞外貿這么多年了,看到包裝條件時,就已經猜到可能要吹了。

而就在她即將要離開劉廠長辦公室時,恰好聽到李主任跟劉廠長再聊鰻魚加工的事情。

且還聽到要出口港島的消息,原本打算走的姜竹,當場說道:

“李主任,你烤鰻魚出口港島這件事,能不能也讓我幫個忙。”

對李多魚來說,外貿局誰來負責這個事情都可以,但如果是熟人的話,那就更好了。

這也是他跟劉廠長談話時,故意把出口到港島說出來的原因。

“可以啊,看來姜科長,我們又得合作了。”

姜竹伸出手來:“看來我跟李主任,還真是有緣,希望以后能多加合作。”

“那必須的。”


上一章  |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