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五百五十八章 張三明被抓(二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五十八章 張三明被抓(二更)

第五百五十八章 張三明被抓(二更)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17日  作者:七月不渡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七月不渡 | 1983小海島 | 從養殖大戶開始 
第五百五十八章張三明被抓(修改)

陶敬元看到那份統計表后,眼睛瞪得老大,一條鰻魚的出口價格平均下來差不多是三塊。

外加擔擔島,還有浪奇島那邊的頭等海帶干,就這一單擔擔島就創下了四十多萬的外匯。

陶敬元還沒當這個縣長時,就有吃到過別人送他的烤鰻魚,也聽說過,李多魚的鰻魚養殖非常賺錢,可真沒想到會這么賺啊。

這四十多萬的外匯,里面三十五萬是李多魚的,剩下的是,是擔擔島和浪奇島海帶養殖戶的。

且這還是在鰻魚沒全賣的情況下,要全部賣掉的話,李多魚單獨搞個五十多萬都不是問題。

在場的幾個領導,看到這個數字后,全都沉默了,也難怪那個記者會特意問他下,要不要公開。

夸張點來說,有些不善于做外匯的縣城,一整年賺的外匯,說不定都沒李多魚賺得多。

這筆錢對總體外匯儲備來說,還真不算多,一些國企大廠也是挺會賺外匯的。

可這里面有個性質不一樣,李多魚是本地公司,不是什么國有單位改制來的,也不是華僑回來投資的公司。

白手起家,一步一個腳印做出來的,可以這樣說,在這個賽道上,李多魚可以說是一騎絕塵的存在。

“唉!”

陶敬元嘆息了聲,難怪大領導會那么看重他,這個李多魚是真的用實力在說話啊。

雙方統計完后,確定沒有問題,就開始進行交易,為了方便雙方還是跟上次一樣直接使用了現金交易。

小田紀夫拿出了一個隨身攜帶的箱包,打開后,里面全是大面額的日元。

這次沒等金局長開口,隨行的姜小姐就帶著兩位工作人員開始驗鈔和點鈔。

三個人交叉點了起來,只花了半個多小時不到,就把錢給點完了。

點完錢后。

金局長就把這些日元裝進了自己的箱子里,隨后用封條封了起來,由好幾個人看管著這筆錢,其中還有兩位穿著軍裝,背著沖鋒槍的士兵。

金局長微笑道:“李主任,你現在著急用錢嗎,這么多外匯要兌現的話,我們可能得準備一段時間。”

“我個人的話,并不是很著急,可那些海帶養殖戶可能會急一點。”李多魚是一點都不擔心金局長賴賬,他突然想起一件事:

“對了,金局長,我貸款了六十萬,能不能從我那里面直接拿出二十萬出來先還還掉一部份。”

可聽到這話的金局長卻愣了下,隨后把李多魚拉到一旁說道:“最近錢一直都在貶值,你可以不用著急還的。”

李多魚自然也很清楚,由于“闖關失敗”的緣故,接下來的這幾年將會更加嚴重。

錢確實可以不用著急還,但這筆錢還真不一樣,當初他購買設備貸款的六十萬,可不是普通的錢,就是外匯。

如今自己一下賺到這么多錢,要是不還這筆錢的話,必然會被人說閑話的。

且給他批借條的人,身份還比較特殊,所以在還款這件事上,李多魚是是不能含糊的。

面對金局長的說法,李多魚笑著說道:“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不然下次領導就不肯給我批了。”

金局長一聽也明白了:“那行,這件事我回去后,向領導匯報完后,再給你操作。”

“那就謝謝金局長了。”

這一次的鰻魚質量,遠遠超過小田紀夫的預期,可以這樣說,這兩年他跟李多魚都只是在嘗試合作而已,并沒有開始正式的合作。

島國的鰻魚市場非常大。

每人每年平均要吃掉34條鰻魚,而他們現在全國有一億多人口,也就是說,一整年就要吃掉差不多五億條鰻魚。

從李多魚這里進口的十萬尾鰻魚,在面對這么一個龐大的市場,根本就砸不出浪花來。

小田紀夫思考了一番說道:“李主任,如果可以的話,我明年打算向你購買三十萬尾的鰻魚。”

聽到這筆訂單后。

外匯局,漁業局,還有陶縣長眼睛全都發亮了,齊刷刷地看向了他們兩人。

刷業績的機會來了。

可讓大家驚訝的是,李多魚并沒有立馬答應,而是說道:“小田先生,咱先別著急,我想先給您介紹一個新的合作項目。”

此時此刻,吳玉平心里就跟貓抓一樣,要不是有外人在場,他真的很想上去拍李多魚的頭。

“還介紹個鬼項目,三十萬尾鰻魚啊,先把這筆訂單簽下來再說啊!”

如果還是按今年的價格,那就是將近九十萬啊,要知道幾年前,整個榕城的外匯儲備也沒幾個九十萬。

陶敬元也倒吸了一口涼氣,忍不住又罵起張先進那個大傻叉,怎么就沒把這個李多魚當寶貝供起來,白白把那么多外匯額度送給了漁業局。

十幾萬之類的,他可能還不會去搶,可這次真的實在太多了,雖然他跟老吳兩人以前還是同事,也算是在大領導手底下做過事的,私底下關系也不錯。

可跟外匯有關的事情,哪怕撕破臉也得搶回來。

而剛剛李多魚一說,他就明白了,應該是要帶這個小田先生去看那個養蝦廠。

而養蝦廠這邊,可就不一樣了,他也算是全程都有參與的,這里要是產生外匯的話,就不算他們漁業局的了。

陶敬元覺得,以這邊為切入口的話,自己說不定在鰻魚這個項目上,還是能再分一杯羹的。

陶縣長笑瞇瞇,連帶著跟李多魚說話都親切了起來:“多魚啊,一定要給我們小田先生好好介紹一下,你在咱們縣里面搞得那個養蝦基地。”

聽到這句話的吳玉平微微皺眉,越想越不對,隨后恍然大悟道:

“老陶,你這話不對啊,什么叫在你們縣里面搞的,這養蝦基地明明就是我們漁業局牽頭搞起來的,你們縣這是打算直接摘桃子是嗎?”

“再說了,你們縣委以前對多魚可不友好啊,處處刁難啊,現在有什么臉來討好處。”

陶敬元哼道:“那是張先進搞得,關我啥事啊,我們縣委現在是全力支持李多魚的,要什么就給什么。”

吳玉平罵道:“你這人,怎么如此不要臉啊。”

陶敬元一臉渾不吝的樣子:“我這實話實說好不好,這擔擔島是我們縣的,李多魚也是我們縣的,鰻魚不也是我們縣養出來的,養蝦廠也在我們縣里啊我們沒理由不照顧多魚的公司啊。”

吳玉平氣到胸口都跟著起伏了:“你這是偷換概念。”

“我也可以不偷換概念啊,你們榕城賺的外匯分我點,那我就沒意見。”

吳玉平吹胡子瞪眼道:“媽的,你這種人怎么當上領導的,怎么這么流氓,反正我不會給你的。”

“給不給又不是你說的算。”陶敬元看向了外貿局的人:“老金你說,要是所有人都像老吳這樣,到縣里面去摘桃子,豈不是全都亂套了。”

金局長咳了兩聲,隨后抬頭望天,自言自語道:“哎呀,那只白鷺好白好漂亮。”

“哎呀,又來一只。”

陶敬元嫌棄看了他一眼:“切,咱們兩個當初下鄉那會,還是同一個大隊的,這都不幫一下。”

吳玉平瞪眼道:“我跟老金還是同一個社區的呢,他家就住我對面,你說他幫誰。”

兩人吵著吵著,紛紛看向了李多魚,沒等他們開口說話,這貨撒腿就跑:“你們在碼頭等我一下,我開船帶你們去養蝦廠。”

吳玉平和陶敬元互看了一眼,原本關系挺好的兩人,在外匯這個問題上,是一點都不肯讓步啊。

哪怕到了船上,兩人也是一路吹胡子瞪眼,完全沒有半點領導形象,把這些下屬都給看呆了。

這些下屬本以為,領導們好好商量就好,可沒想,連他們都被卷入了戰場。

“甲路,你過來跟陶縣長說一說,咱們跟李多魚合作了多久,別說這個養蝦廠了,連島上這個風力發電項目都有我們漁業局的影子。”

“哎呀呀,你怎么不說擔擔島歸你們漁業局管,風力發電項目,明明就是我們陳書記和高鎮長兩個人上報的,還有七星灣那塊地,也是他們兩人租給李多魚的”

這幾個當下屬的相當無奈,互相看了幾眼后,沒有辦法也跟著加入了吵架大軍。

身為主事人的李多魚為了不卷入漩渦,在駕駛室里,不停找小田先生聊天。

可見他們吵的那么激烈,這位島國人還是忍不住好奇:“李桑,他們這是在吵什么啊?”

李多魚沉思了會,一本正經說道:“他們在討論一種名為官場文學的東西。”

“嗖嘎,原來他們也是文學愛好者啊,我也很喜歡你們國家的《三國志》和《金瓶梅》。”

“啊”

李多魚愣了下,志同道合地說道:“我也很喜歡,不過我更喜歡《九尾龜》,比你們《源氏物語》好看太多了。”

聽李多魚說起《源氏物語》,小田紀夫也大為震撼,不由對他又佩服了幾分:“不知道我們那有沒有譯本,有的話,一定要好好拜讀一下這本《九尾龜》。”

而小田紀夫在參觀完李多魚的養蝦廠時,看到那么多先進的設備后,那是相當的驚訝。

當場就問道:“李桑,你這個一年能養出多少對蝦啊。”

李多魚回道:“目前養蝦廠處于起步階段,如果這些蝦苗全部投入養殖的話,今年最少也能產生十噸的對蝦。”

聽到這個體量后,小田紀夫大為震撼,看到這些養殖設備,他就已經猜到,李多魚這話說的可能有點保守。

這么多蝦苗,只要養殖控制得好,二十噸對蝦都能養得出來。

看完對蝦后,李多魚帶著眾人來到了廠里的一處角落,擺放著不少精致的手工竹制品。

歐哥還有幾位老手藝人就站在那里,他們第一次見到這么多領導和外國人,看起來有點拘謹和緊張。

地上擺放著精致的竹燈,竹簾,竹扇子,竹架子,甚至還有一把竹制的雨傘,竹子做的手提包。

看到這些東西后,小田紀夫滿臉的驚訝,因為這里的很多款式都是他們那邊喜歡的。

“李桑,這些也都是你們做的?”

李多魚微笑道:“不是我做的,而是這幾位老先生做的,我只是在幫他們推銷,看看小田先生需不需要這些貨物。”

小田紀夫愛不釋手把玩著其中竹子編織的茶館:“好精致的手藝啊。”

李多魚笑著說道:“小田先生要是喜歡的話,這些東西都是可以送給您的。”

“真的嗎?”

李多魚點點頭,可下一秒就說道:“像這樣的東西我們還有很多,小田先生的朋友要是有人喜歡的話,還請推薦一下。”

說到這里時,小田紀夫就已經明白了,對著李多魚還有這些手藝人鞠躬起來:“非常感謝,我很喜歡你們送我的這些東西。”

見他突然鞠躬,歐哥和那幾位老手藝人瞬間手足無措起來連忙也跟著鞠躬。

結果雙方越鞠越低。

參觀完養蝦廠,小田紀夫當場就做了一個決定,把這次多帶過來的五百萬日元當成了定金。

他不單要三十萬尾鰻魚,還要十噸的對蝦,雙方直接就在養蝦廠這里,在當地縣領導、漁業局、外貿局的見證下簽署了合作協議。

至于竹制品的事,他并沒有立即下決定,不過卻把送他的那些竹制品都給帶走了。

離開養蝦廠后,陶敬元忍不住感慨道:“這小子還真是個人才啊,一個人說不定都可以頂咱們縣的一個招商部門啊。”

縣里面,那位一同前來的招商局的負責人抹了抹額頭上的冷汗,趕忙說道:“李主任,真的太優秀了。”

“明白的話,就好好學一學。”

大船離開的第三天,電視臺還有榕城日報,乃至新X社都共同發布跟擔擔島有關的新聞。

電視臺更是直接推出了一個《一條鰻魚撬動的百萬項目》的專題。

這個專題一播出,立馬就在省里引起了轟動,畢竟當下有電視的可都是萬元戶。

可他們很多都是才剛剛突破萬元,突然就見到有人要開始撬動百萬的時候。

腦海里突然蹦出一個詞來。

百萬富豪!

而南日鎮這邊的海欣鰻魚廠,張三明在看完電視后,臉黑到差點要把電視給砸了。

廠里的人,最近一個個頭上全都是陰霾,臉色都不是很好,經過這一年的折磨,大家都覺得養鰻魚太難了,甚至比孩子還要難養。

得知擔擔島那個李多魚又掙大錢后,心里更不是滋味,這里不少人,去年的時候,還嘲笑過他。

張三明憤怒歸憤怒,可他很清楚是鰻魚把他拖進了漩渦里,如今的他,要想翻身的話,還是只能靠鰻魚。

一個小房間里,張三明問道:“東西都運過去沒有?”

張學金點頭道:“都運過去了,那邊的渠道說,會幫我們把貨鋪開,到時候,不過要收取四成的利潤。”

“四成?”

張三明擰著眉頭道:“這也太高了吧。”

“我已經跟對面談過了,對方態度很堅決,低于這個比例,他們是不會幫我們鋪貨的。”

張三明思考了會:“行,四成就四成,但錢一定要抓緊回來,咱們先把這一年的成本錢給攤平了。”

只要賬目上沒虧本,總公司那邊應該拿他沒有辦法,畢竟養蝦廠剛開始的時候也是虧本的。

到時候,只要拿這個說事,他還是有機會的。

可讓張三明沒想到的是,他的貨物剛剛鋪開沒多久,就有人因為吃了烤鰻魚導致肚子痛。

嚴重的還感染了肝炎,一時間,當地的醫院人滿為患當矛頭指向烤鰻魚時,幫他們鋪貨的那些人,見事情收不住,連夜提桶跑路了。

甚至都來不及打電話過來罵這個張三明,然而這些事情,他這個始作俑者完全不知情。

拿著這些烤鰻魚賺到的錢,正打算回鷺島向公司進行解釋,只是他怎么也沒想到。

他人才剛到公司,就立馬被當地的公安帶走了,且還戴上了一副銀手鐲。


上一章  |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