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家打算去認祖(5000+)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家打算去認祖(5000+)

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家打算去認祖(5000+)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10日  作者:七月不渡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七月不渡 | 1983小海島 | 從養殖大戶開始 
第五百四十八章李家打算去認祖(5000)

作者:七月不渡

字數:3327

張三明這人小動作太多,太煩人了,正愁著沒理由搞他,這不,他就自己將把柄送過來了。

幸好自己一直堅定信念,跟著組織走,這才有了人脈關系,不然發生這種事,別人要真想搞你的話,你還真一點辦法都沒有。

可這件事情,他一個人發力是不夠的,最好能讓領導們也知道下情況。

畢竟閩龍食品的烤鰻魚是搞出口的,名聲受到影響,那自然是不好的。

且烤鰻魚是創匯產品,在這個年代,凡是跟創匯有關的,相信每個部門都很看重。

還有陳元素也是閩龍食品最大的合作商,這事情最好也讓他們知道下。

讓李多魚比較難受的是,惟一的證據,剛剛被他給拆了,由于太難吃了,李多魚直接丟給“上岸”這條狗吃了。

李多魚嘆氣了聲。

說實在的,他也不知道該怎么評價這個張三明,不知道該說他蠢,還是應該說他真的太蠢了。

鰻魚養不起來的話,你撐死就是丟份工作,可假冒產品,還是假冒創匯產品,這絕對是犯罪啊。

真是一手好牌打個稀巴爛,如果打一開始,就跟他好好商量,不要亂偷學,還有亂挖人。

雙方還是有一定合作可能的,通過張三明這件事,李多魚也明白了一件道理。

那就是公司規模變大后,這些負責管理和決策的領導層,有多么的重要。

說不定,因為他們性格缺陷或目光短淺,就有可能把公司拖入萬劫不復之地。

可李多魚有點不解,那就是自己“安插”在海欣鰻魚廠的那位暗哨,并沒跟自己提起這件事。

如果連這個人都不知道這件事的話,那假冒烤鰻魚這件事,張三明做得還是相當隱秘的。

說起來,還真得感謝那位誤打誤撞進入倉庫的研究人員,要是沒有他的話,估計被仿冒了也還不知道。

可李多魚覺得這個張三明蠢歸蠢,腦子還是有的,這些烤鰻魚百分百不會在本地賣的,要想人贓俱獲的話。

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好得找人好好查一查,跟蹤一下,這些烤鰻魚到底是銷往哪里的。

畢竟閩龍食品是縣里的明星企業,它的產品被假冒,怎么說也是個大案件,這不得讓相關部門刷刷業績!

想到這,李多魚整個嘴角忍不住翹了起來,眼睛也跟著瞇了起來。

一旁的陳冬青忍不住說道:“你別笑得那么恐怖好不好,嚇得我一身雞皮疙瘩。”

李多魚愣了下,隨后驚道:“不對,剛剛我有笑嗎?”

“沒笑,你沒笑。”陳冬青一臉無語,不知道為啥,他現在真的好想去提醒那個張三明,趕緊跑路。

接下來。

李多魚檢查了下養蝦廠的情況,距離蝦卵孵化到現在,已經有十多天了。

當初那些蝦卵已經變成了仔蝦,雖然還非常小,但已經可以看到蝦的模樣了。

要是育苗公司的話,這種大小,再養一段時間,就可以出貨了。

說起來,能養的這么順利,還真多虧了這些進口設備的支持,當然也離不開小舅這段時間的努力照料。

對李多魚來說,孵化蝦苗并不是件特別難的事情,有這些設備加持,他甚至都不擔心養蝦的問題。

可李多魚的初衷,并不局限于養蝦,而是打算培育出優質蝦苗。

這個難度可就大了。

不單需要更先進的設備支持,還需要不少優秀的研究人員。

剛剛忙完的姐夫張明生看著李多魚撈起的那一網蝦苗,笑得非常的燦爛。

“多魚,咱們這么多蝦苗,哪怕不自己養,拿去賣的話也能掙不少錢。”

李多魚點點頭:“確實能賣不少錢。”

目前蝦苗還真挺貴的,非常多的養蝦廠目前的蝦苗,還是通過野外捕撈的。

而野外捕撈來的蝦苗,往往都攜帶各種病毒,一旦進行大規模養殖的話,很容易患病,且產量也不高。

海欣養蝦之所以能做起來,產量比別的養蝦戶還要高很多,就是因為他們購買了海外省培育的優質蝦苗。

李多魚也很清楚,就目前而言,就他這些蝦苗跟海外省培育出來的蝦苗,還是無法比的。

首先殺菌消毒這一塊,李多魚就做不到,這些海蝦的品種雖然都不錯。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些蝦苗還是攜帶有各種細菌和病毒的,現在可能還沒感覺。

可隨著蝦苗進入養殖階段后,說不定就會體現出現。

總之,蝦苗培育并不是一個人能做到的,必須要一整個專業的團隊才行。

李多魚也數不過來,目前廠里面到底有多少蝦苗。

這批蝦苗,李多魚不打算賣,最好的那部分蝦苗,會拿來自己養殖。

還有些,則打算送人,畢竟蝦苗如果不是很好的話,買賣的話,很容易跟養殖戶發生糾紛。

可送就不一樣,到時候,哪怕蝦苗有問題,他們也沒臉來找他麻煩。

剩下的,則全部拿來做試驗,李多魚問道:“小舅,我上次跟你說實驗室那件事,你們同行有沒有人感興趣的。”

“這事.你來真的?”

陳冬青有些驚訝,按理來說,實驗室這玩意,是要燒錢的,普通公司可是玩不起的。

李多魚白眼道:“不來真的,我建那么大的實驗室做啥啊。”

距養蝦廠不遠的地方,有施工團隊正在那里蓋樓房,按照規劃,那里將會蓋一座兩千多平的育苗實驗室。

這個實驗室也是謝友正老師幫他設計的,目前先只蓋一層,等規模擴大以后,可以再蓋一層上去。

陳冬青感慨了聲,要不是雙方都有熟,這里的研究成果也算水產研究所共同研發的,張所長百分百要跳腳的。

畢竟本該自己負責的事,被一家民營企業給搶了,還給做出成績來,百分百會被領導指著鼻子罵的。

“前些天,我聯系了一位搞這方面研究的學長,他對這件事挺感興趣的。

還有咱們省農業大學的兩位老師,聽到這件事后,也很想加入進來。”

李多魚認真說道:“這幾個人怎么樣。”

陳冬青思考了會,說道:“人肯定是沒有問題,都是喜歡搞研究的,平常我們也經常寫書信討論各種問題。

我那位學長還是研究水產病理學這一方向的,對你這個項目有很大幫助。

我一跟他講,你打算研發無特種病害的蝦苗時,他就喊著要買車票過來看看。

還有農大那兩位是搞農業遺傳基因學的,也非常適合你這個項目。”

養殖這一塊李多魚確實懂得挺多,可培育優質種苗這一方面,他連半桶水都算不上,頂多就知道一個皮毛。

比如什么,抗特定病毒、抗寄生蟲、抗高溫等等,這些繁瑣且長期的研究,還得靠小舅這樣的專業人員來研究。

李多魚最多只能給他們提供一個大概的研究方向,具體研究工作還得靠他們。

“可以,到時候你牽個頭,我們見一下面,一起吃個飯,不管有沒有談成,他們的車馬費、住宿費,還有餐飲費,我全都報銷了。”

陳冬青笑道:“老板大氣,我就喜歡跟你這樣的人搞合作,什么時候,把我這幾天的加班費報銷一下。”

李多魚嫌棄道:“你自己就是股東好不好,報個錘子。”

陳冬青嘴巴張得老大:“多魚,你這人品德有問題,對外人那么好,對你親舅舅就不能好點嗎?”

李多魚笑道:“自己人就不用算那么清楚,這樣搞得我們很生疏一樣。”

“你大爺的。”

陳冬青嘴角抽了抽,發現自己還真講不過他這張嘴,不過他也就是隨便說說而已,并沒有打算真跟他要加班費。

看著這一池池的蝦苗,陳冬青心中還是很激動的。

對于一個研究人員來說,最開心的事情,莫過于自己研究的東西有成果了。

且李多魚還給了他們一個很大的研究方向,總之,這個優質蝦苗要是搞起來的話,百分百是件非常牛逼的事情,甚至整個養蝦業都會有跳躍式的發展。

而這就是他一個搞研究的,最喜歡看到的事情。

說起來,上面的文件一直發,要求他們全力發展養蝦行業,可說實在的,蝦苗的問題不解決,再多人養蝦也是白搭。

畢竟產出量太低了,還容易死亡,養蝦戶沒錢賺的話,誰還去養啊。

早些年,陳冬青就知道這個原因了,可上面的人不懂啊,每次申請研究經費時,都會被駁回。

說什么經費要的太多,還有領導都不喜歡這種不確定能出成果的項目。

所以說,有些東西并不適合讓官方去做,要是放開手,讓民營企業來做的話,效率還是比較高的。

畢竟錢投下去是實實在在的,大家也都是拿錢干活,很多東西也不用總想著,領導到底批不批。

陳冬青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來,回到自己宿舍后,拿出了一篇稿子給李多魚。

“這篇發言稿,一定要背好,別到時候,站在臺上,還有記者采訪你,直接變成啞巴。”

李多魚看到整整四頁的發言稿,咧嘴笑道:“關鍵時刻,還是小舅靠譜啊,就是這個發言稿是不是太多了,要不咱們改一下,兩頁就可以了。”

陳冬青眉頭狂跳,終于忍不住了,直接抓起腳底的人字拖,追著李多魚打。

“你大爺的,老子熬夜兩晚上寫出來的。”

李多魚笑罵道:“別把你的臭拖鞋丟育苗池里,不然那個細菌那么多,整池蝦苗都有可能被你給毒死。”

陳冬青:“臥槽,你這個嘴巴,怎么這么賤啊。”

“小時候,跟你學的。”

“老子,小時候可斯文了。”

晚上六點左右。

大部分工人也要下班回家了,接他們回島的客船也停靠在了碼頭那里。

晚霞灑在七星灣的沙灘上,還真是非常的漂亮,附近村的幾個小孩,跑來這里刨蛤蜊。

雖然這一整片都讓李多魚承包了,可除了商業行為外,這種趕海,還有過來這邊玩,他是不會去管的。

記得,當年這里被人給承包走,后面開發成了一個商業樓盤,好像火了一兩年,然后遇到市場不景氣,直接就變成鬼城了。

李多魚回島前,把電話號碼,還有電報掛號的號碼,直接抄給了姐夫張明生。

張明生瞪大眼睛道:“這個號碼好啊。”

李多魚笑著說道:“就這兩天,郵電局那邊可能會來人勘察情況,要是有來的話,讓他們好好接待下。”

“沒問題,酒管夠。”

李多魚無奈道:“讓他們少喝點酒,不然干活效率就低了。”

開工儀式前的這些天,李多魚估計不會再來養蝦廠了,畢竟鰻魚廠那邊,接下來是關鍵時期了,必須要在現場盯著。

李多魚坐上客船后,這些工人都對他非常的熱情,很多人都跟老李一樣抽著卷煙。

有的喊他李主任,

有點叫他大頭家,

有的則直接喊他的名字,多魚。

這些人大多數都是下沙村的,很多都是年過五十的中老年人,有好幾位還是李多魚的長輩。

他們這一代人是吃苦過來的,干活非常的利索,且很少抱怨也不惹事。

目前他們在養蝦廠,更多的工作是搞衛生、加固蝦塘、幫忙生產一些蝦飼料,有些則負責圍墻的修建等等。

可以這樣說,這份工作對他們來說,絕對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船上這些人都很感激李多魚。

李多魚回到家時,天已經黑下來了,爹娘今晚也在他家吃飯。

透過鐵門,剛好可以看到,周曉英正在喂小圖圖吃飯。

而小圖圖嘴巴則死死閉著,就是不肯吃飯,隨著鐵門打開的聲音響起。

這個小混蛋,見到他爹回來,掙扎著從那個母子竹椅上爬起來,鞋都沒穿,就朝他跑了過來。

奶聲奶氣道:

“爸爸,這兩天,你去哪里了啊。”

“我好想你啊。”

說完,直接抱著他的大腿,恨不得直接掛在那上面。

李多魚把他抱了起來,隨后捏了捏他的鼻子:“你這家伙,只有不想吃飯的時候,才會想爸爸。”

見周曉英喂飯喂到有點生氣,李多魚趕緊把小圖圖放回竹椅里。

這小子嘴硬道:“爸爸,我晚上想跟你睡覺,我不想吃飯,你有沒有給我買玩具。”

周曉英氣到青筋都道:“你不吃飯,哪里會有玩具。”

周曉英發現自己帶四五十個學生都沒問題,可帶自己娃比帶學生難太多了。

這小家伙真是油鹽不進的那種,性格還跟他爹小時候一樣,混蛋的很啊。

氣都氣死了!

見李多魚這么晚回來,阿娘趕緊給給他打了一碗飯:“小超不是說,你今晚可能來不及回來,怎么還專門趕回來啊,以后要真太晚的話,就在外面睡,不用專門趕回來的,這樣太累了。”

“主要是外面的飯菜,沒有家里的好吃。”李多魚還沒說完,就發現他不在的時候,家里四道菜,兩道都是腌制食品。

李多魚擰著眉頭:“娘,以后這種腌制食品少吃點,咱們家又不是沒錢,多吃點營養的東西,肉和青菜多吃一點。”

阿娘嘆道:“這些東西挺好吃的,我跟你爹都挺喜歡吃的,再說,咱們島上最貴的就是肉和菜了,能省一點是一點,你現在正是要花錢的時候,能省一點是一點吧。”

李多魚愣了下,這樣的對話,前世好像也發生在自己跟兒子身上過。

那時候,周曉英離開了,他一個人生活時,整天也是這些腌制食品。

有些東西,李多魚也是感同身受,只有哪天父母不再操心時,自然就會對自己好點。

一旁穿著背心,剛剛吃完飯的老李,問道:“我聽人說,你這次表彰大會獲了很多獎。”

李多魚將公文包里那三本獎狀拿了出來,隨后抖了抖:“你兒子厲害吧,一下獲得三個獎。”

老李拿去看了瞅了幾眼,不由皺眉起來,隨后嘆氣起來。

阿娘嫌棄道:“你嘆個啥氣,老四這么優秀,你應該高興才對。”

老李無奈:“你這女人,怎么管得越來越寬,我嘆氣是因為我看不懂字,不知道上面寫什么。”

陳慧英嫌棄道:“讓你不好好上夜校,人家隔壁老胡現在都會自己寫信了。”

老李哼道:“他會寫信有什么用,他兒子能有我兒子優秀?”

李多魚笑了笑,趕緊拍馬屁道:“都是阿爹阿娘培養的好。”

“你話講得還差不多。”

可二老的笑容持續還不到兩秒鐘,李多魚就說道:“夜校還是要上的,咱們村有個硬性指標,那就是要掃除文盲的,阿爹阿娘,你們兩個最好都報一下夜校。”

李政天:

陳慧英:

阿娘接過那三本證書后,那是相當的寶貝,用布輕輕擦了擦。

“還是老四爭氣啊,為咱們李家爭光,以后要好好拜一下祖公。”

就在這時,老李突然說道:“多魚,八月份的時候,你得空出幾天時間出來?”

李多魚疑惑道:

“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老李點點頭,一臉嚴肅的樣子:“是這樣的,這段時間你大伯跟榕城那些親戚聯系上了,八月份的時候,咱們李家可能要回榕城認祖一下。”

“說不定,還要將咱們島上的祖祠遷到榕城那里去。”

認祖?

李多魚驚訝道:“阿爹,咱們在榕城的親戚是誰啊!”

老李皺眉道:“具體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得問你大伯去,不過聽他說,咱們李家在榕城還是大家族。”

李多魚笑瞇瞇著,他才不會告訴老李,他已經大致知道他們在榕城的親戚是誰了。

畢竟改開后,老太太立馬就能拿出那么多壓箱底的“小黃魚”,由此可見,他們李家肯定不是什么小家族。

老李說道:“到時候,剛好暑假,你跟曉英還有小圖圖也得一起去。”

“還有,你得給你二哥放個假,到時候,把你大哥金川一起叫上。”

老李說完,拿出了卷煙來,剛想卷根煙來抽一抽。

陳慧英當場瞪了過來。

“小圖圖還在,要抽煙的話,你到外面抽去。”(本章完)


上一章  |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