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五百章 先把蝦苗培育出來再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章 先把蝦苗培育出來再說

第五百章 先把蝦苗培育出來再說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30日  作者:七月不渡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七月不渡 | 1983小海島 | 從養殖大戶開始 

作者:七月不渡

字數:2560

李多魚回來的這一晚,家里的訪客就沒有停過,最早來的那些親戚和鄰居。

李多魚都有給點伴手禮,就比如薯片之類啥的,這玩意雖然不是很貴重,但國內是真買不到。

小胖墩早早就吃了起來,老李也嘗了一口,忍不住說道:“這不就是蝦片差不多嗎?”

經老李這么一說,李多魚這才反應過來,好像薯片跟蝦片還真差不多,就他個人而言,蝦片比薯片好吃多了。

過段時間清閑了,倒是可以親自做一些蝦片來吃。

而小孩子們,幾乎全圍著李多魚買的那個機器人轉,機器人動一下,小孩子們就興奮起來。

在這個年代,小孩的玩具少的可憐,哪怕友誼商店也沒賣這樣的玩具。

而更致命的是,這個年代的臺風預報并不是很準,再加上臺風這玩意真的超級皮。

在沒有溫控設備的情況下,李多魚干脆買了套燒水用的鍋爐,靠人工給養殖水加溫,而這是一個復雜且繁瑣的過程。

而這時候,李多魚手腳已經不干凈了起來,這趟旅行這么多天,因為酒店隔音的問題,全都在吃素菜,現在總算可以吃點葷菜了。

躺在自家床上,李多魚不禁說道:“還是自家的床,睡得舒服。”

“這么早就過來啊?”

畢竟擔擔島是個溫差非常大的海島,在這個季節,晚上溫度能跌到個位數,白天呢,也能上升到二十度左右。

李多魚瞥了眼一旁的小舅,說道:“我聽港島那邊的養殖專家說了,蝦跟鰻魚不一樣,個頭不大,但需要的氧氣卻更多,所以打氧的一停,就很容易死掉。”

周曉英小聲說道:“多魚,我是說假如啊,要是你的養蝦廠沒搞起來的話,咱們該怎么辦啊。”

來到鰻魚廠后,李多魚都可以明顯感覺到,廠里面的溫度比外面高好幾度的樣子。

這兩口池子用的是海水,水位也比較高,可以看到里面密密麻麻都是活著的海蝦。

“你大爺的,你不是在港島玩的很開心嗎?”

李多魚思考了幾秒鐘回道:“這個是變形金剛,名字叫擎天柱。”

洗完澡后。

前世,不少鰻魚養殖戶,并不具備養殖鰻苗的條件和技術,他們也不是從鰻苗開始養起的,而是直接向鰻魚苗廠家購買這種黑子。

小舅拿出口袋里那包乘風煙:“這包煙還是耀國請我抽的,對了,你都去港島了,有沒有買幾包好煙回來。”

“那這個有沒有動畫片啊。”

小舅陳冬青見到李多魚后,沒好氣道:“哎呀,玩了這么多天,終于舍得回來了?”

然后,趕在繁殖季節來臨前,給它們單獨關在小黑屋里面,好做一些見不得人的事。

“原來是這樣啊。”

人有千萬種,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兩個高個子結合,是很難生出矮個子的。

李多魚沒有繼續跟小舅閑聊,而是檢查起鰻魚池來,打開蓋在池子上面的彩色塑料布后,檢查了下鰻魚的狀態。

李多魚微微皺眉:“怎么抽地就跟煙鬼一樣啊。”

李多魚笑笑:“可以啊,一點就通,還會舉一反三,不愧是專業的。”

“可多了,一時半會也講不完,以后有空跟你慢慢講。”

鰻魚廠有一根煙囪冒著淡淡的白煙,而這并不是在做飯菜之類啥的,而是在給水加溫。

李多魚拿著手電筒檢查了番,鰻苗狀態挺好的,搶食也非常的積極,繼續在小池子養上半個月后,就可以到二級池去了。

二哥李耀國說道:“這個蝦感覺不是好養啊,前幾天,一臺柴油機突然壞了,鰻苗都沒有問題,這些蝦卻死了不少。”

而就在李多魚檢查鰻魚池時,一旁的小舅忍不住問道:“多魚,我有點搞不懂,為什么要這個布啊?”

聽到這話后,小舅陳冬青雙眼放光:“真的,學了什么技術回來。”

“草,你剛剛還鄙視我來著。”

而這個時候,二哥李耀國走了過來并說道:“多魚,那個劉運這些天給你抓了不少活蝦,你要不要看一下。”

聽阿娘講,他們剛走的前兩天,這小子哭了整整兩晚上,一直哭到沒力氣才睡著的。

讓他沒想到的是,廠里面除了二哥他們外,小舅陳冬青一大早也在這里。

小舅聽完后,整個人呆滯了好幾秒鐘,隨后滿口國粹了起來:“你這也太敢了吧。”

李多魚笑道:“養殖本就是一件風險極高的事,我買這些設備是為了降低風險。”

兩個單眼皮的,他家孩子絕對不可能雙眼皮,要是雙眼皮的話,百分百是隔壁老王動手腳。

聽到這個價格后,院子里的人全都安靜了下來,姐夫張明生的眼睛瞪得老大。

“換算成咱們人民幣后,差不多要八十塊吧。”

“這玩意可貴了,買的時候,曉英還心痛了非常久,直接送你了,加煤油的。”

隔壁的張三明好像就是因為李多魚的呼嚕聲太大聲,被吵的睡不著,申請換了個房間。

可在這個年代,李多魚并沒法給這些養殖廠和那些海帶和生蠔買保險啊。

尤其到了晚上。

挑選繁殖用的親蝦,其實也很簡單,直接挑選身強體壯,長得比較大的那種。

跟著二哥李耀國,李多魚來到了鰻魚廠角落的兩口池子。

小舅嘆氣了聲:“還不是被你給害的,自打你舅媽知道你跟曉英跟領導去了港島后,就一直罵我沒出息,最近把我抽煙的錢都給扣了。”

這也是漁民養殖戶最痛恨的,要是提早搶收了,它不來的話,就感覺被耍了一樣。

李多魚搖頭道:“沒有,不過曉英倒是有給雯雯買了玩具,好像是什么迪士尼公主。”

李多魚直接忽略了那池子小蝦,直接看個頭比較大的那池子。

幾乎所有的漁排、網箱、海帶樁,包括養殖廠,全都被臺風給毀掉了,保險公司和漁民的損失都非常慘重。

李多魚笑了笑:“領導都說了,要是我養殖失敗了,還不起錢,就讓我到大院里去當廚師還債。”

而抗擊臺風,其實沒啥好辦法,唯一能做的,就只能提前搶收這個選項。

到時候,就要換種姿勢上報紙了,他這個海帶帶頭人的名聲估計就要成為負面的。

回到擔擔島后,可周曉英卻始終開心不起來,對她來說,李多魚這次真的太冒進了,貸款那么多錢用來買送設備。

聽到臺風兩字,李多魚嘴角抽了抽,曉英說的還真沒錯,臺風才是沿海養殖戶一生之敵。

李多魚用手撥了下散在曉英面前的頭發:“不用擔心,你老公我有應對的辦法,區區臺風而已,有啥好怕的。”

見這家伙那嫉妒的樣子,李多魚也不慣著他:“沒辦法,港島實在太好了,東西又好吃,妹子長得又漂亮,還特別的好玩。”

“不過這次,我倒是干了件大事。”李多魚小聲在小舅陳冬青耳邊說了一句話。

這點跟人也是一樣的。

可一旦沒有收的話,它要是來了,那估計哭都哭不出來。

李多魚瞎扯了起來,他才不會告訴小舅,學個屁技術,這趟去港島,反而教給當地的養殖戶不少養殖技術。

李多魚發現,二哥這個人做事情真的非常細致,都不用他說,就已經按蝦的大小,分成了兩個池子。

“嗯。”

“滾你大爺的,有沒有給我帶點什么東西回來。”

周曉英一把拍掉他的狗爪子:“圖圖還抱著我呢,你不要亂來行不行。”

島上的煤油燈幾乎全滅掉了,大家這才從李多魚家散去。

“真的好利害,機器人的手還會動,眼睛還會發光。”

一般是鰻苗價格的兩倍左右,行情好的時候,一條本地黑子的價格,甚至能賣到三四十塊錢。

穿著褲衩的李多魚起身,發現小圖圖已經睡著后,剛想抱他的時候,發現他雙手緊緊抱著他娘的手臂。

至少要有兩套人馬,一套負責巡邏,檢查每個池子的溫度,看看有沒有異常。

差不多到晚上十點左右。

李多魚絞盡腦汁回憶著,其它年份,李多魚不記得,可86年的這個,絕對是有個大臺風會登陸他們省沿海的。

李多魚記得特別清楚,當初關押他們的那所監獄,門窗都被吹壞了好多個,圍墻差點就給吹倒了。

李多魚并沒有著急去村委會那邊,而是先去了鰻魚養殖那里。

有時候,哪怕臺風都到海外省了,眼看著馬上就會過來,可保不準它會給你來個突然拐彎。

另一套則負責燒鍋爐,要保證二十四小時,鍋爐里都要有熱水。

前世很多養殖戶,就是被臺風搞破產的,李多魚記得有一年,好像有個叫“瑪利亞”的臺風,席卷了他們整個縣。

李多魚笑了笑,上次接觸后,他就看出來了,舅媽并不是個省油的燈。

小舅陳冬青恍然大悟:“難怪你的鰻魚塘水體顏色很深。”

到時候,不單影響到了閩省和海外省,甚至連隔壁浙省都跟著遭殃。

有個小孩還想伸手去抓那個機器人,他爹趕緊說道:“狗蛋,你別亂摸啊,弄壞了,你爹可賠不起。”

后來他出獄后,也有聽說,這一年島上有兩艘船翻了,死了好幾人。

姐夫張明生不禁問道:“多魚,你這個玩具多少錢買的?”

李多魚突然從床上坐起來,一臉認真地說道:“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不然你摔倒的話,還真就全碎了,所以我才多搞幾種養殖的,哪怕養蝦沒賺到錢,但養鰻魚咱們總能掙錢吧,就算鰻魚也不掙錢,那咱們海帶總能掙錢吧。”

鰻魚已經長大了至少二十倍左右,已經沒那么透明了,背部也已經慢慢在變黑。

“騙你的也信,我這次去跟不少港島的養殖戶交流了番,又學到了不少養殖經驗,這下養蝦就更有把握了。”

“這東西不錯,比火柴方便多了。”說完陳冬青直接抽了一根煙,狠狠吸了兩口。

周曉英皺眉道:“跟你說正經的,能不能不要嬉皮笑臉啊,這么大的事情,咱們可得好好商量下。”

所以必須要有人二十四小時不停盯著,要是粗心大意的話,鰻魚苗說不定,就全都給煮熟了。

鰻魚苗養殖的這段時間,大家還是比較緊張的,二哥李耀國、陳文超和姐夫他們,手里頭的事情都放下了,全都在鰻魚廠里忙活。

李多魚嘴里雖這么說,可還是從口袋里掏了把Zippo打火機丟給了他。

想到這里,李多魚不禁擰起了眉頭,今年整個尚峰鎮都養了不少海帶,下沙村還養得特別多,要是被臺風糟蹋了,那下沙村還真有可能一朝回到解放前。

有個比較土的說法,只要長得比較大,那就證明基因好。

周曉英嫌棄道:“也不知道是誰,在港島的時候,每天睡得就跟死豬一樣。”

李多魚嘆息了聲:“算了,今天就先讓給你吧。”

李多魚白眼道:“你個搞研究的,不會這都不懂吧,鰻魚這玩意,平常就喜歡鉆洞的,要是太亮的話,它們會沒安全感的。”

第二天醒來時。

他這個人,還是比較靦腆的,不是那么主動的人,等下一次村委會召開時,再跟這個新來的村支書碰頭吧。

黑子的價格會貴一點。

周曉英思考了起來,覺得李多魚說的有道理:“可咱們家養殖這么多,要是來臺風的話,那該怎么辦啊。”

鰻魚廠也必須要加固,那個即將新蓋的養蝦廠,干脆多燒點錢,直接按抗臺風的級別來建。

只要再過一段時間,就會變成鰻魚養殖戶嘴里的“黑子”。

周曉英笑了笑。

“太忙了,給忘了。”

小胖墩忍不住問道:“叔,這機器人叫什么名字啊。”

“有的,再過幾年,說不定就在咱們國內播放了。”

陳冬青接過打火機后,咔噠了聲,翻開了打火機蓋子,轉動了下,打火機的燈芯處燃燒了起來。

李多魚覺得,今年臺風能提前收,就提前收,寧愿少賺點,也不要去跟老天作對。

而李多魚目前要做的是,就是在盡量多的繁殖親蝦里,挑選出最健康的一批來。

讓蝦孵化下一代還算比較簡單,可要培育出優秀的蝦苗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是需要很多技術支持和經驗積累的,而現在的李多魚并不可能跟前世一樣,培養出什么長得快,高抗的蝦苗。

現在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是,先把蝦苗培育出來再說。(本章完)


上一章  |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