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四百八十九章 陳家村宴請(7000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八十九章 陳家村宴請(7000字)

第四百八十九章 陳家村宴請(7000字)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12日  作者:七月不渡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七月不渡 | 1983小海島 | 從養殖大戶開始 

作者:七月不渡

字數:4400

由于這個叫陳吉的海帶養殖戶,沒有把害病的海帶樣本拿過來。

雖然通過他的描述,已經大概猜到是什么病。

可慎重起見,李多魚還是跟著他一同前往了他養海帶的那片海域。

從地理環境上來講,陳家村周邊的海域都太淺了,并不太適合養海帶。

正常的離岸海島都是一面深一面淺,陳家村這邊就屬于淺的那一面。

退潮時,能露出至少半海里的沙灘出來,這也是前世,陳家村能被開發成旅游村的原因。

可這樣的地理環境,要想養海帶的話,就不是那么友好了,養海帶最少也得8米深的海域。

1525米是最合適的。

別看海水都很深,實際上,并沒有想象的那么深,就比如渤海平均深度差不多也就18米左右。

陳家村的養殖戶要想養海帶的話,就得到深一點的海域養殖,最少也得到三海里外,才有合適養殖的海域。

離他們村的碼頭太遠了,管理成本、時間成本、人工成本,包括柴油費用,瞬間就上來了。

李多魚有簡單算過,陳家村這邊,每畝海帶要比下沙村的少賺大概三十塊錢。

不過這種大規模的淺海也不是只有壞處,非常適合用來養殖各種貝類。

比如花蛤、三角貝、海蚌、竹蟶之類的也是沒有問題的,只是陳家村的人,好像沒有掌握這種養殖技術,目前不懂得開發這片海域。

李多魚開著釣魚船來到了陳吉養殖的那片海帶田,他養的海帶并不算多,只有十畝這樣。

可剛靠近,李多魚就聞到一股臭海水味,就是藻類腐臭發爛的味道。

李多魚拉起一條海帶繩檢查后,當場就皺起了眉頭來,浮球和海帶繩上,全都是藤壺、淡菜和各種海藻。

整條海帶繩非常的重,差點就被海帶繩反拽回海里去。

將海帶繩拉起來后,李多魚簡單查看了番,發現這些海帶幾乎都出問題了。

海帶葉片的尖端位置變得很綠、摸上去非常的軟,外面那層海帶膜脫落,開始腐爛了。

一看就是典型的海帶綠爛病,也是海帶最為常見的病因,正常情況是由于光照不足和水溫過高引起的。

可最近海水溫度還可以,并不會很高,可以說是海帶的安全期,不可能是因為這個導致的。

事實上,剛剛拉起來時,李多魚就已經知道引起綠爛病的原因。

是多方面因素疊加的,如果說海帶養殖可以有一百分的話,這個叫陳吉的養殖戶,估計連二十分都得不到。

看著眼前的海帶,李多魚相當無語:“我記得有跟你們強調過,夾苗時,海帶苗不能放這么密的吧。”

這個叫陳吉的養殖戶回道:“我知道,不過那時候,我算錯畝數,拿了十五畝的海帶苗,所以就多夾了點。”

李多魚眉頭一皺,但也懶得點破,這個叫陳吉的養殖戶十有八九就是沒那么多海帶田,可虛報了畝數,多拿了海帶苗。

不管在哪個年代,都有很多這種貪便宜的人,只要是免費的東西,哪怕自己不需要那么多,也會盡可能地去多拿多要。

“你這些海帶養得太密了,得趕緊處理,這樣長不大的,互相遮擋也照不到陽光.”

李多魚都還沒說完。

陳吉打斷問道:“那摘下來的海帶苗,還能綁到其它地方去養嗎?”

李多魚眉毛挑了挑,他真的非常討厭自己認真講話時,被人打斷。

不過他還真不知道,長到這么大的海帶,拆下來后,還能不能掛在海帶繩上繼續生長。

“這個我還真沒試過,你要想嘗試的話,可以去試試。”

陳吉尷尬笑了笑:“那還是算了,我先收一部分起來,曬干了,應該還可以吃的吧。”

李多魚笑了笑,理論上這種有點爛的海帶,曬干后,確實是可以吃。

前世有些比較黑心的養殖戶,會把這種有問題的海帶跟毛菜一起賣,也有可以用開水燙熟,拿去做鹽漬海帶。

李多魚繼續檢查他的海帶,結果又發現了不少問題,直接拿出一根長竹竿捅了捅海底。

竹竿才下去三分二,就已經捅到底了,不能再下去了。

“你這個養殖海域太淺了,我不是跟你們說過,最少要八米以上,你這個哪怕潮水漲起來最多也就六七米。”

陳吉尷尬笑著:“我就只有搖櫓舢板船,太遠的話,我這舢板船不好搖過去,所以就選近點的。”

李多魚嘆息了聲。

見過差勁的養殖戶,但沒見過這么差勁的。

看著竹竿底端帶上來的,都是細砂,李多魚直接來到了海帶繩的端頭。

隨后戴起了手套,用力拽海帶樁,沒想還真把海帶樁給拽起來了。

“你這樁,誰給你打的?”

陳吉咧著嘴,撓頭道:“打樁太貴了,這些樁是我跟親戚一起打的。”

“唉。”

李多魚重重嘆息了聲,養殖不是兒戲啊,不該省錢的地方,這個養殖戶全都省了,最該省的地方,他一點也不省。

李多魚甚至都不知道該怎樣說這個養殖戶,碰到這種人,連說教都懶得說教了。

很少抽煙的他,居然忍不住來了一根煙

見李多魚有點生氣,這個叫陳吉的養殖戶小聲問道:“李主任,那我這個海帶田要怎么處理?”

李多魚皺眉思考著,養成這樣想補救的話,還是有點難度的。

這時候有不少海帶養殖戶發現了李多魚也開船靠了過來。

“李主任,他這個海帶田應該沒救了吧。”

李多魚思考了會,回道:“伱先清理藤壺,還有把爛得嚴重的,全部摘掉,每十米再加一個浮球.”

“我知道了,我馬上處理,將藤壺和淡菜全部處理掉,還有那些多出來的海帶都摘掉是嗎?”

見自己說話又被打斷,李多魚黑著臉道:“你聽我說完,行不行。”

陳吉瞬間不敢說話了。

李多魚接著說道:“你這些海帶田,不單要重新調節養殖水層,海帶樁全部加固一遍。

還有,你這個海帶,我剛剛看了下,發現有被蟲子咬過的跡象,得趕緊處理了,不然把附近水虱給招過來,附近養海帶的,說不定都得跟著你遭殃。”

而圍觀的海帶養殖戶,聽到有可能會被影響,全都慌了神。

“老吉啊,你趕緊弄啊,要是我家養的海帶也被你給影響了,到時候,肯定找你算賬。”

有人抱怨道:“早就跟你講過了,你家海帶繩全是藤壺了,都快沉海底了,你就是不處理。”

陳吉撓著頭,一臉抱歉模樣:“過年這會,真的比較忙,一時間忘記清理了,我明天馬上清理。”

“不是明天,每次跟你講事情,你就明天,鬼知道,你有多少個明天,今天有空的話,趕緊弄了。”

“你這人也真是奇怪,貸款來養海帶,又不好好養,你是閑錢來的太快,還是覺得牢飯比較好吃。”

陳吉抹了抹額頭上冒出來的汗:“行,我今天立馬就叫親戚一起來幫忙,就按李主任說的,把海帶重新整一遍。”

“趕緊的,不要把大家拖下水。”

李多魚幫忙看完海帶后,本打算直接回鰻魚廠的,可沒想陳家村的海帶養殖戶紛紛找他請教海帶養殖的問題。

“李主任,也到我家的海帶田看一下吧,我那個海帶好像也有點問題。”

這里面也有好幾個跟他一同去過湄洲島祖廟的,也算是比較熟悉。

李多魚覺得來都來了,也不差這一時半會,干脆就幫忙看看他們的海帶養殖情況。

畢竟他們養好的話,自己頭等海帶也能多收一點,到時候,還能再賺一筆錢。

在離這個海帶田不遠的一處海域,李多魚用竹竿挑起了海帶,又用竹竿探了探底。

“你這些海洋整體養的不錯,就是水深還是太淺了,現在海帶還沒一米,是沒多大問題。

可到了四五月份,海帶兩三米長時,得稍微注意一下,到時候,海帶比較重,要多加幾個浮球,水層也要往上調。

千萬別讓海帶拖底了,不然底部很容易腐爛,還會被蟲吃,到時候,就賣不上價錢了。”

“李主任,你這么一說,我就明白了。”

這位叫陳水橋的養殖戶贊不絕口道:“果然專業的,就是不一樣,你比陳冬青那小子還要厲害。”

李多魚笑了笑,這人還真說對了,在海帶養殖技術這一塊,他還真比他小舅要厲害很多。

“多魚,去看看我家的,好像我養的海帶,長得比別人要慢,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第二個養殖戶叫陳阿旺,是泰叔的大兒子,按理來說,跟他們家還算是親戚。

李多魚認真檢查了一下,微微皺眉道:“旺哥,你這個水深可以的,整體也養得非常好.”

“可就是流向錯了,我們海帶養殖方向跟洋流是相反的,你這個海帶是順著洋流的。”

李多魚當場用手比劃了起來:“你這樣養的話,洋流來的時候,海帶全都疊在一起了,根本就舒展不開來,陽光照射不到,肯定長不好啊。”

陳阿旺著急道:“那怎么辦,還有補救的辦法嗎?”

李多魚遲疑了下:“你現在換的話,肯定來不及了,工程量太大了,收成肯定會差一點,但也不會差特別多,今年就先這樣,明年你養海帶時,一定要換一個方向。”

“多魚,謝謝你啊。”

李多魚皺眉道:“你爹應該懂啊,你怎么會犯這個錯誤。”

陳阿旺嘆息道:“多魚,你應該還不知道吧,大前年,我爹養海帶虧錢時,我跟他吵了一架,到現在,都還沒講話。”

李多魚尬笑了下,不打算繼續深入這個問題。

李多魚來到了最后一位叫陳興國的,發現海帶長勢非常好,一點都不比他養的差。

李多魚都忍不住夸道:“你這海帶養的可以啊,養得都比我好了。”

“都是李主任教的好,我只是按你教的來養而已。”

聽到這話后,李多魚怔了下,好像海帶養殖這一塊的知識,他確實沒有保留全都教出去了。

這玩意還就真跟教書一樣,你是把東西教出去了,但他們能不能學會和理解,就得看個人了。

學生有好有差,養殖戶也是一樣的,幾乎每個養殖戶養出來的海帶都不相同。

一樣米養百樣人,一個執行標準,因執行人的不同,出來的結果也是五花八門。

連著看了七八個養殖戶的海帶田后,李多魚盡可能指出他們海帶養殖過程中的問題。

甚至連未來幾個月,有可能發生的問題,都一并跟他們講了。

海帶養殖技術這一塊,李多魚一直全開放的,只要有人問的話,他都會認真回答的。

花了三四個小時,看完陳家村的海帶田后,李多魚本想直接回鰻魚廠的。

因為是被突然叫出來的,他還有不少事情還沒交代清楚,可沒想,陳家村這幫人非常熱情,直接把他‘架’回了村里,說什么也要好好請他吃一頓。

“直接到我家去吃。”陳阿旺熱情道:“剛好前兩天,我讓人釀了一缸米酒。”

把李多魚請到家里后,陳阿旺立馬對著廚房里正準備做菜的婆娘喊道。

“秀桃,多魚來我們家了,趕緊炒幾道下酒菜,把咱們家的那只番鴨也殺了,直接來盤紅燒鴨肉。”

李多魚趕忙說道:“簡單就好,不要太客氣了。”

陳阿旺熱忱道:“那怎么行,多魚,你多久才來一次我們村,要是沒把你招待好,村里人會罵死我的。”

另外幾個養殖戶也跟著說道:“阿旺說的對,說實在的,我們村很多人都非常感激你。”

李多魚到陳阿旺家里吃飯的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李多魚的表姐劉美鳳和表姐夫張大竹聽到消息后,直接從碼頭那邊趕來。

劉美鳳瞪大眼睛說道:“還真的是多魚啊,來我們村吃飯,怎么不去我家啊。”

李多魚尷尬笑了笑,心里忍不住吐槽:“我壓根就沒想吃,都是被逼的好不好。”

不過看到表姐和表姐夫后,李多魚莫名有些害怕,真怕他們張口就是想借錢。

雖然他現在算是比較有錢,但就是不想借錢給別人,尤其是這種親戚。

而讓李多魚沒想到的是,來找他的人,居然越來越多,不少參加媽祖巡安的人聽到消息也來了。

一個是石頭圍起來的小小庭院,擠了二十多號人,全都在跟李多魚打招呼。

有的叫他李主任,有的叫他大頭家,一些長輩直接叫他名字,全都是來感謝他的。

陳家村的人對下沙村的人,不一定很好,但對李多魚是真的發自內心的尊重。

畢竟兩村的關系是李多魚促進和好的,還帶著他們一起搞海帶養殖,前不久的丁香魚捕撈,也讓他們村參與了。

不少人都靠丁香魚養殖賺到了不少錢。

他們也很清楚,要是沒有李多魚幫忙的話,他們村現在的日子,肯定還非常難熬,依舊是尚峰鎮的吊車尾。

可兩個月前統計了下,陳家村已經甩掉了吊車尾的名號,如今在尚峰鎮排名第十,前進了整整六名。

見人越來越多,陳阿旺笑罵道:“你們這群人,怎么全都跑來蹭飯,我家菜就這么點啊,要想一起吃,就自己帶吃的過來。”

陳水橋說道:“我家剛好做了咸水鴨,我拿過來給大家下酒。”

“我家有鹽炒花生。”

“我家有沙蟲干,拿來給大家煮湯喝。”

“我家剛打了不少魚滑,我也去拿過來。”

一群人,直接回家搬東西過來陳阿旺家里吃,李多魚也被他們的熱情給嚇到了。

以前兩村交惡,大家始終都互相看不爽,尤其陳家村理事會這邊,老覺得李多魚年輕,總是想方設法想壓他一頭。

導致村里不少人都有點意見,甚至還有人說,跟他們和好又沒啥好處,干脆不要和好了。

可現在進一步接觸,李多魚發現陳家村這邊的人,其實也跟下沙村的一樣。

并沒有,以前感覺的那么壞,舉杯觥籌交錯間,桌上幾位年長的老一輩忍不住感慨了起來,并說起了兩村多年的恩怨。

可一說到這個,陳家村的人也很委屈,他們算是擔擔島最早的原住民。

下沙村是后面搬來的,可經過這一兩百年,島上很多土地和海域都被下沙村的分走了。

最讓他們生氣的是,組織居然把碼頭也建到了下沙村那里,這也是后面兩村頻繁械斗的原因。

因為陳家村的人氣不過,可卻一點辦法也沒有。

有位中年人喝了一碗米酒后,說道:“多魚,按照輩分來說,我是你娘的表哥。”

“表舅好。”

這位表舅沉默了會,突然說道:“有件事,能不能麻煩你跟家里的那幾個輩說一下,我們打算到你五叔的墳前,去祭拜一下.”

聽到這話后,李多魚當場愣住了,哪怕有喝酒,腦子也瞬間清醒了過來。

這位表叔接著道:“當年的事情,我們真的很愧疚,我們兩村雖經常打架,可出事也就二十多年前那一次。

可真的不是老太太說的那樣,我們真沒有下死手。”

李多魚突然有點好奇,關于五叔的事情,他確實也聽了不少,但大多都是說,他在械斗中,沖在最前面,然后就被陳家村的人打死了。

另一位跟他爹年紀相仿的中年人說道:“當年你五叔才十七八歲,血氣方剛的年紀,被人一鼓動,直接就往前沖確實也被我們打了,可你五叔是自己摔倒,嗑在石頭上,這人才沒的,并不是被我們打死的。”

聽到這話后,李多魚沉思了會,他并沒有完全相信他們說的話。

有些東西,對他來說,并沒有那么重要,可他是真沒想到,五叔困住的不單單是老太太。

好像把這些人,還有兩個村都困住了很久。

可以這樣說,五叔的死亡,是兩個村徹底交惡和老死不相往來的導火索。

同時也是他們家跟老太太關系變差的根本原因。

老太太臨走前,雖然患上了老年癡呆癥,可在她清醒時,居然還吩咐三叔他們,可以允許李家的后人去祭拜和掃墓,但唯獨陳慧英不行。

說到這件事,李多魚也很無奈,老太太脾氣是真的大,哪怕到死也硬的很。

“這事我不能做主,但我可以跟家族里的長輩提一下,看下他們的意見。”

“多魚,這事就麻煩你了,我再敬你一碗。”

李多魚趕忙回絕道:“表舅,真的不行,再喝的話,等會回去的話,我就要開搖搖船了。”

一個喝得滿臉通紅的中年人,嘿嘿道:“你這個搖是怎么搖法啊,是嘿咻嘿咻嗎?”

表姐劉美鳳嫌棄道:“你們可別亂說,我家多魚是出名的疼老婆,哪像你一樣,一個個都那么不正經。”

“美鳳,什么時候變成你家多魚了,這是我們的大頭家,好不好。”

而就在這時候,一位在陳家村比較說的上話的長輩問道:“李主任,有件事情,我想問一下,北嵐領那邊是不是可以蓋房子。”

李多魚微微皺眉,并沒有直接回答他這個問題。

陳家村這邊風景不錯,非常適合當旅游開發區,他也有意將兩村往北嵐領那邊遷,變成一個全新的新區。

李多魚違心地說道:“目前暫時沒這么打算,但我可以請示下領導。”

雖然他很希望把人都帶過去,但作為一個成年人,不能把自己的想法表現得太明顯。

“要是可以蓋的話,希望到時候,我打算到那邊去蓋,我們村沒有深水碼頭,大船真的非常不方便,每次都得劃著竹筏才能上船,爬著船梯才能上船。

大件東西,只能走你們村的碼頭,以前關系不好時,我們村都不敢買大件東西。”

“沒錯,當年也是因為沒有碼頭,載柴油發電機那艘船,根本就沒法卸貨,直接就調頭回去了,導致我們村一直都沒有電用。”

李多魚可以感受到,他們說到碼頭時,一個個怨氣都很大。

他也是真沒想到,原本陳家村是這樣失去柴油發電機的啊。

不過,對一個漁村來說,有一個吃水深的碼頭真的非常重要,對于內陸來說,想致富肯定要先修路。

可對他們這種靠海生存的人,要想賺錢,就必須要修建碼頭,很多時候,看漁村碼頭的大小,就可以判斷這個漁村的經濟到底好不好。

很多人都跑過來敬酒,直接就是一口悶:“我干了,你隨意。”

李多魚簡單陪了個酒,要是換成“年輕”時,這種氛圍下,肯定會往死里喝。

可現在他是只老狐貍了,在酒場上,早就已經懂得收放自如了,簡單陪一下,既不會讓對方沒面子。

真碰到那種非要灌他的,李多魚也能立馬找到擋酒的,讓對方殺個你死我活再說。

這頓飯雖然吃了很久,可養得一手好金魚的李多魚,從頭到尾其實并沒有喝多少酒。

陳阿旺喝了不少酒,忍不住說道:“咱們兩個村真的太需要像你這樣的人了,又會賺錢,還會帶著我們賺錢,還不會看不起我們。”

“要不是規定不行,我們真想把我們村主任擼下來,直接換你來當。”

李多魚皺眉道:“旺哥,你可千萬別亂說,要是讓人知道了,我都不敢來你們村了。”

“我這可不是亂說,你問問大家,是不是跟我有同樣的想法。”

幾個年輕人附和道:“沒錯,我們支持旺哥說的話。”

李多魚趕緊岔開這個話題,陳家村跟下沙村不一樣,總歸還是宗族的長輩說了算。

宗族是個很恐怖的東西,阿旺他們這些年輕人,可能還比較叛逆,會想著造反之類啥的。

可一旦到了年紀,自然就會融入宗族這個群體中去,到時候,估計就不會再說這樣的話了。

李多魚離開陳家村時,剛好經過那個陳淑靜的家,上次來的時候,還沒這么破。

這次來的時候,居然有面墻都給倒塌了,看情況,這屋子撐不了幾年了。

這個小女孩挺乖的,每個月都有給曉英寫信,跟他講述最新的情況。

比較可憐的是,她到現在都不知道他娘已經走了,而他爹也變成了一個死刑犯。

想到這,李多魚不禁嘆息了聲,人這一生,家真的很重要,家要是毀了,人沒了,無論你賺多少錢,以后多成功,都無法彌補這個缺憾。

李多魚回到鰻魚廠后,沒想二哥他們居然還在,干脆繼續安排接下來的工作。

李多魚對著清光說道:“你跟你表哥劉運說一下,有活的海蝦,全都留給我。”

“二哥,鰻魚廠這邊剩余的那兩個池子,你清出來用來暫養海蝦,底部鋪一層海沙,青蟲抓來后,吐水吐兩天,再用我們那個特制的中藥消毒,切斷后喂給那些海蝦吃。”

二哥李耀國一臉驚訝:“多魚,你這是打算.”

由于還有清光和石頭在,二哥并沒有把話說得相當明白,年輕人嘴巴比較快,有些事情沒必要讓他們知道。

李多魚點點頭,跟二哥兩人來到了外面:“我跟小舅正準備聯合起來養蝦,這事你不能跟外面的人說,我這次去港島,也有打算引進一套養蝦設備回來。”

李耀國驚訝道:“養蝦的設備不是非常貴嗎,你錢夠嗎?”

李多魚瞇著眼道:“什么錢都自己出的話,是發展不起來的,組織愿意幫我最好,不行的話,我就去港島那邊拉點投資。”

李耀國怔了下,他弟這么一說,突然把他的思路打開了,好像最早那兩個搞鮑魚養殖的假港島人,玩得就是空手套白狼。

(本章完)


上一章  |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