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四百六十九章 這年代的趕海,就像是在進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六十九章 這年代的趕海,就像是在進貨

第四百六十九章 這年代的趕海,就像是在進貨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24日  作者:七月不渡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七月不渡 | 1983小海島 | 從養殖大戶開始 

李多魚他們并沒有太靠近東甲礁的地方下網,因為下面是亂礁區。

粘網沉底的話,百分百會被掛住,哪怕能抓到不少好貨,但大概率會得不償失。

讓他們沒想到的是,等他們把網下好后,天色陰沉了下來,并下起了細雨。

冬天的雨并不是很大,但一下就會下很久的那種。

根據以往的經驗,李多魚覺得,今年的過年,估計都要在梅雨中度過了。

網放下去了,要過幾個小時才能收,原本大家打算在舢板船上休息的。

可現在下起細雨,雖然影響不是很大,但被冬雨打濕的話,非常容易發燒感冒。

目前這情況,就只能去東甲礁避避雨了,李多魚開著舢板船小心翼翼朝著東甲礁靠了過去。

雖然他對這片海域很熟悉,腦子里有非常清晰的水路地圖,但還是很小心。

上島的瞬間。

四周的海鳥全都飛了起來,全都是刺鼻的鳥屎味,李多魚已經有經驗了。

海鳥飛起來的時候,最好拿東西護住自己的頭,否則很容易給你來一泡鳥屎的。

這次換姐夫運氣好。

摸著頭上那黏稠的玩意,氣得他撿起小石頭,直接朝著那些海鳥砸去。

李多魚帶他們來到了一處隱秘的坑道。

這是當年子弟兵挖的,主要是用來躲人和藏武器用的。

畢竟東甲礁在當年也是個重要的島礁,雙方就這樣來來回回搶來搶去。

據說死掉了不少人,聽老一輩講,以前守礁的年輕士兵,經常會無緣無故失蹤。

再加上環境實在太惡劣,補給船經常觸礁的緣故,后面就沒再派人駐扎在島上了。

知道這個坑道的,除了李多魚和島上一些老漁民外,也就只有趙家兄弟知道了。

李多魚揮了揮手,坑道里,全都是蜘蛛絲,看這情況應該是很久沒來了。

趙家兄弟也算是比較迷信的,上次趙大海在這里溺水過,就一直覺得這里不干凈。

再加上劉麻子出事,島上現在有人傳什么,這里有溺死鬼,一定要等到下個人溺死后,劉麻子才有可能解脫。

反正越說越離譜,越說越恐怖,兩兄弟現在是完全不敢來這里。

再加上,他們兩兄弟跟劉麻子的關系,并不是很好,以前還打過架,真的很怕劉麻子摸過來,來找他們。

李多魚倒是不吃這一套,他對大海很敬畏,但敬畏的不是那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坑道里,還有不少趙家兄弟遺留在這里的東西。

一口小鐵鍋,一包已經結塊的粗鹽,一些柴火,用篷布包裹起來,但已經發霉的棉被。

姐夫說道:

“這里好像很久沒來了。”

李多魚可不敢跟他講東甲礁曾經發生的事情,不然姐夫估計會嚇得夠嗆。

而就在這時候。

二百五突然朝著坑道頂部,大叫起來。

叫聲把陳文超給嚇了一跳。

李多魚不怕,不代表他不怕啊,其實他很怕黑,也很怕一個人獨自待在同一個地方。

原因就是他當年從外海游回來時,留下的后遺癥,說出來,還是有點丟人的。

他到現在晚上睡覺,要是一個人睡的話,必須要有一點點亮光,才敢安心睡覺。

二百五叫的時候,李多魚立馬就已經摸到了魚叉。

果然二百五吠的方向,那里的石壁上盤踞著一條看起來,不是很大的蛇。

由于剛才蜷縮在一起,沒察覺出來,再加上坑道光線較暗,不仔細看的話,根本就沒法發現。

伴隨著二百五的叫聲。

眼鏡蛇也展示出了攻擊性,蛇頭當場就豎起來了,變成了扁扁的形狀。

然而,坑道里的這三個人看到眼鏡蛇后,并沒有表現出害怕,反而興奮了起來。

聽老一輩人說,擔擔島以前也有不少眼鏡蛇的,但.被吃沒了。

對海邊人來說,鳥肉太騷了,確實不好吃,但眼鏡蛇這玩意,那就太香了。

碼頭的老楊飯館,賣的最好的是山豬和獐子肉,排第三的,就是眼鏡蛇了。

尤其清燉眼鏡蛇羹,那叫一個香啊。

而這貨,由于立起來更像飯匙而且眼鏡蛇毒液量大,會像水槍一樣射出攻擊眼睛,陳家村那邊的人會叫它,飯匙槍。

說起來,東甲礁這里,第一大危險的肯定是暗礁,而第二大危險的,就是各種毒蛇了。

李多魚也不知道這些毒蛇到底是從哪里來的,反正島上的毒蛇確實不少。

眼鏡蛇只是其一,還有那個什么三角尖(原矛頭蝮)。

二百五見眼鏡蛇豎起來后,還想沖過去,李多魚直接把它踢開,這玩意可是會噴射毒液的。

要是二百五上去被噴的話,眼睛說不定會瞎掉,被咬一口的話,那就更不劃算了。

李多魚拿著魚叉,晃了它兩下,果然射了。

好在射的不多。

量很少,且有點短。

李多魚也懶得跟它耗時間,魚叉直接叉上去,瞬間就把它給釘住了。

可能吃痛的緣故,眼鏡蛇一直纏繞著魚叉,纏成了一團球的樣子。

姐夫抬頭又看了看坑道的頂部,發現石頭縫隙都挺寬的。

“多魚,小心點,這玩意一般出現都是一窩的,不知道還有沒有。”

“嗯。”

李多魚點了點頭:“咱們生個火,熏一下看看吧。”

可能是坑道這邊太久沒來人的緣故,沒想到,竟變成眼鏡蛇窩了。

隨著李多魚生火,故意制造濃煙后,果然頭上的石頭縫隙里,又有兩條眼鏡蛇被熏了出來。

沒想,魚還沒開始捕。

反而捕到蛇了,一條眼鏡蛇在擔擔島,起碼能賣到三塊錢,三條的話,那就是九塊了。

而他們抓完蛇后,差不多也退潮了,始終擔心頭頂還有蛇會冒出來的三人。

也不想在坑道繼續待了,而是前往退潮的區域,打算撿一些小海鮮,這樣過年就可以少買點。

雖然李多魚現在老有錢人了,可這么好的地方,不去趕海的話,有點對不起海邊人的基因。

離開時。

李多魚拿走了那包結塊的粗鹽,去趕海的話,這玩意說不定能派上用場。

有可能太久沒人來的緣故,海膽是真的多,密密麻麻的,撿都撿不完的那種。

可對他們三個人來說,這玩意當中藥材可以,海邊人還真不吃這東西。

石頭蟹好多,隨便翻開一塊石頭,都有好幾只石頭蟹,可惜沒肉,殼又硬邦邦的,嫌棄,看不上。

石頭上全都是野生的淡菜,要是又開始養青蟹的話,倒可以撬下來給青蟹吃。

礁石上,還有不少將軍帽和辣螺,辣螺味道一般般,將軍帽倒是值得一吃的。

將軍帽是一種螺,學名叫笠螺,尤其長得很像清朝士兵的帽子,就被叫成了將軍帽。

這玩意在他們這里,被稱之為小鮑魚,味道非常的不錯,只要清洗干凈,倒著放,弄點蒜蓉醬在上面。

不管是蒸著吃還是烤著吃,味道都是不錯的。

也可以直接蔥姜爆炒,李多魚記得這玩意后來的價格,貌似比普通鮑魚要貴上一倍。

李多魚撬了一些將軍帽,打算回去直接炒著吃。

陳文超眼睛非常尖,一下就到了沙子有鼓包,直接一掏,就抓到了一只紅花蟹。

被抓住時,兩只大鰲張開的話,足足有三十厘米那么夸張。

姐夫張明生驚訝道:“我靠,這個小島好啊,居然有這種好東西,過年這會,這種紅花蟹值錢啊。”

在這里抓到紅花蟹,李多魚并不驚訝,他們上次來時,就抓了不少這種螃蟹。

姐夫和小超則抓紅花蟹去了李多魚則去撬小海鮮了,不得不說,在這個年代。

最多的就是這種沒人吃的小海鮮,一整塊礁石全是,李多只挑選最大的撬。

二百五由于被關太久了,到了陸地后,就忍不住跑起來,不停去追那些寄居蟹。

李多魚對它說道:“不要再去惹大螃蟹,要是再被夾鼻子,我可不幫你啊。”

還不到二十分鐘,他就撬了四五斤,一大家子的話,差不多也夠吃了。

緊接著,李多魚在退潮后的沙地上尋找著,東甲礁的沙灘,并不是那種一眼望去全都是沙,可以在上面肆意奔跑的那種。

而是一半礁石一半沙。

赤腳跑的話,礁石上附著的藤壺,肯定會分分鐘教你做人。

李多魚撬完將軍帽,繼續抓起了小海鮮來,這次他的目標是抓一些蟶子的。

上次來的時候,李多魚就發現這里有不少野生蟶子,可這東西鉆地鉆的很深。

哪怕有工具挖,也不是很好使,最好使的就是鹽巴,蟶子對鹽巴極度敏感。

一旦把鹽巴撒下去的話,蟶子就會因為難受想把洞里的鹽水全部排掉,從而會鉆出沙地。

而在它鉆出來的瞬間,就是逮它最好的時間。

還沒走兩步,李多魚就發現沙子上有個看起來有點扁圓小洞口。

看這個洞口形狀,李多魚就知道里面是什么東西了。

李多魚拿出那袋鹽巴,把結塊的鹽巴敲碎,拿了一些粗鹽出來,小心翼翼倒進了洞口里。

他可不像前世的趕海主播那樣浪費,一倒就是一大堆鹽,那樣太浪費了。

在這個年代鹽巴還是蠻貴的,往前推幾年,他們這些海邊人想吃鹽的話,還得用鹽票買呢。

隨著粗鹽倒進去后,還沒一會,洞口就開始往外面噴水,噴得那叫一個劇烈,像是要把洞里面的水都給排空似的。

噴得越劇烈,就證明里面的東西越大,而這招對絕大多數海洋生物都非常管用,因為食用鹽屬于高鹽,一旦撒進去的話,立馬會讓海洋生物產生不適,甚至讓其脫水。

洞里面要是有生物的話,就肯定會受不了的,用這招來抓蝦姑和望潮,效果也是不錯的。

隨著洞口附近的沙子微微鼓起,像是有什么東西馬上要沖出來的樣子。

李多魚的右手早就準備好了,在它沖出來的瞬間,李多魚立馬把它給握住。

緊接著,左手用鏟子直接把回去的路給鏟斷了,這樣蟶子就算想跑也跑不掉了。

李多魚抓到的這個蟶子跟村里唐平養殖的縊蟶并不是同一個品種的。

而是竹蟶。

形如其名,非常好理解,沒錯,就是長得跟一截細竹一樣。

李多魚也不好講,這兩種蟶子到底哪種比較好吃點,可在李多魚印象里,榕城這邊的人,好像更喜歡吃縊蟶。

縊蟶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拿去燉湯或者煎蛋。

而竹蟶肉質更脆一點,恰好,目前這個季節是竹蟶的繁殖期,這時候的竹蟶肉里面母的帶籽,公的帶膏,吃起來鮮甜肥美。

而李多魚剛抓到的這只竹蟶足足是有十五六公分那么長,已經屬于蟶王級了。

要是再多抓幾只蟶王的話,今天完全可以搞一份竹蟶蒜蓉粉絲了。

而東甲礁的資源,果然沒讓李多魚失望,他所在的這片區域,全都是竹蟶。

他就抓了四十分鐘不到,就搞了大半桶的竹蟶,順便還逮到了不少只蝦姑。

這個年代的趕海,還真就像是來進貨的。

姐夫和小超他們更夸張,搞了將近一桶的紅花蟹,不少海螺,還有好幾只大章魚。

章魚全都已經變成白色,估是怕它們逃走,早就被姐夫他們摔過多少次了。

姐夫算是個老漁民了,越往外走的話,紅花蟹就更多,當初趙家兄弟就是因為舍不得回來,這才被困在了礁石上。

可姐夫才剛看到漲潮,立馬就往岸上趕了,絲毫都不帶猶豫的。

見李多魚也抓了那么多竹蟶,姐夫張明生忍不住說道:“多魚,這可真是個好地方啊。”

只是李多魚沒想到,一旁的陳文超說了句:“要是劉麻子沒死在這里的話,那確實是個好地方,現在島上的人都不敢來這里。”

李多魚突然撇過頭。

姐夫張明生怔住了,眨了眨眼睛,機械地轉頭,并看向了陳文超:“你說誰,死在這了?”

“啊,你不知道啊!”

“沒人跟我講啊,多魚也沒跟我講過啊。”

“那是去年的事了,去年不是走私又復燃了嗎,然后我們村就有兩個年輕人開船.有一個在這里沒掉了。”

常年在海上捕魚的張明生真的很忌諱這個,他看向手里這些紅花蟹,原本還想著留一部分給自家人吃的。

現在想想還是全部賣掉算了,看著潮水漲上來后,張明生不由說了句。

“多魚,潮水漲得差不多了,咱們可以去收網了。”

李多魚哈哈笑道:

“好啊,等潮水再漲起來,咱們立馬就去收網。”

同時對著,不遠處還在撒歡的大黃狗喊道:“二百五,趕緊回來,咱們要走了。”

可就當,他們準備離開東甲礁時,二百五朝著不遠處不停叫喚著,表現得很著急的樣子。

隨之,海面上傳來了“嚶嚶”聲,可聲音卻跟往常不一樣。


上一章  |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