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四百六十三章 喬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六十三章 喬遷

第四百六十三章 喬遷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21日  作者:七月不渡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七月不渡 | 1983小海島 | 從養殖大戶開始 

臨近喬遷的日子。

家里每天都非常的忙碌,阿娘請了好幾位姑婆一起來幫忙。

做發糕啊。

八寶米飯等等。

大人忙得不可開交,小孩也玩得不亦樂乎。

過年前,李浩然最近多了個新玩具,老李不知道從哪里搞了四個滾軸回來,給他們做了一輛滑板車。

一個人坐在車上,另一個拉著繩子,玩得非常刺激,尤其特別喜歡從那個坡里往下來。

不出意外的話,還是出意外了,小胖墩滑到水坑里面去了,身上擦破了皮。

嘴唇還腫得跟香腸一樣,全身還臟兮兮的。

在這個年代,小孩貪玩受傷后,并不會馬上得到安慰,反而還有可能被罵和修理的。

去德發那里消毒,上好紅藥水后,李浩然本還想繼續玩,可沒想那輛好玩的四輪滑板車,已經被他阿嬤給沒收了。

多少開始進入叛逆期的小胖墩李浩然,知道自己玩具被沒收后,小聲嘀咕了起來。

“虎姑婆,越來越兇了。”

可好巧不巧被小圖圖給學了去,在那一直喊:“虎姑婆好兇,好兇。”

李浩然很想捂住他的嘴巴,可惜已經來不及了,二哥李耀國簡單問了兩句后。

于是,這個稍稍有點叛逆的小胖墩,被他爹用細竹子抽了好幾下,不單疼得他哇哇大哭,還得罰站一個多小時。

看小胖墩被修理,陳慧英也很心疼,趕緊過來想護住他,可沒想,李耀國突然來了句,把陳慧英給逗樂了。

“娘,你別護著他。”

“這小子,罵誰不好,居然敢罵我娘,這要不好好教訓,以后還得了。”

陳慧英忍不住笑了:“小孩子,沒大沒小的,不用跟他計較。”

“不行,都五年級了,馬上就要上初中了,哪里是小孩子。”

罰站就罰站,李浩然才不怕,他在學校里,最喜歡的,就是被老師給趕出去罰站,這樣就可以不用聽課了。

可當他得知,原本是安排他提燈籠的,可摔成這樣子,就沒法提燈了。

只能讓李曙光家的兩個孩子還提,得知提燈籠有紅包后,小胖墩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我也想提燈。”

“我再也不敢了.”

李多魚見他哭得可憐,笑著說道:“你爹嚇你的,你去幫忙搬椅子,照樣也有紅包領。”

聽到還有紅包領后,小胖墩瞬間就不哭了,可他張嘴笑時,李多魚卻發現他門牙少了一顆。

“你門牙跑哪里去了?”

“先前摔的時候,就已經快掉了,然后剛才哭的時候,不小心就給吞進去了。”

李多魚無奈笑了笑。

小胖墩苦著臉,小聲說道:“叔,你別跟我爹講,要是讓他知道,我門牙也摔斷了,他肯定會打死我的。”

李多魚笑了笑,突然來了句:“你已經玩一周多了,也差不多該收收心了,你小姑馬上回來了,寒假她哪里都不去,就輔導一個人寫作業。”

聽到這話后,小胖墩如遭雷擊,感覺還不如讓他爹打死算了,甚至恨不得再摔一跤,最好是右手受傷到沒法寫作業的那種。

李多魚這兩天也非常忙,去榕城買完東西后,還得去縣城里去買高低床、各種柜子和新椅子,還有棉被、床單,也全都得全部換新的。

對李多魚來說,搬個新家比收海帶要累多了,芝麻大小的事情一大堆,還要各種拜拜。

喬遷的吉時就跟上梁一樣,對他們島民來說,必須要在漲潮的時候搬,最好搬到新家時,剛好是潮水的最高點。

廿四晚,十點半。

潮水已經漲一半了。

隨著鞭炮聲響起,喬遷儀式正式開始,李多魚挑著一籮筐大米,上面貼著紅紙。

而米并不是挑的越多越好,最重要的是穩,在前往新家的過程中,不能摔倒也不能灑出來,這樣寓意錢財不外流。

阿爹則挑著水,同樣也是不能灑出來,挑水可是技術活,幸好阿爹以前經常挑生蠔,那個肩膀穩得很。

水花姐挑著發糕,曉英拎著掃帚和畚箕,小圖圖被阿娘抱在手里。

隊伍的最前面,兩個男孩提著竹編的紅燈籠,而走在第二個位置則是小舅陳冬青。

他抱著是一副帶玻璃的,插上電會亮的山水畫掛鐘,這年頭還沒有電子版,里面鑲嵌了個大大的時鐘。

李多魚看著老土了,可對村民來說,這玩意老有面子了,且這東西,大伯、三叔他們想送都不能送。

必須要舅舅送,因為在他們這里有個習俗,那就是親家舅最大,所以送禮時,也得送最貴重的東西。

小舅雖然不愿意,但也只能掏錢乖乖買,誰叫他們這邊,就只有他一個舅,想跑都跑不掉。

大哥則抱著用紅繩綁著的竹竿,這個寓意著節節高。

二哥則挑著神籃,里面全都是拜拜用的東西,小胖墩則拎著竹凳子,跟在他的身后,臉上全都是笑容。

因為竹凳子上,跟最前面那兩個小燈籠一樣,上面用紅繩子綁著一個小紅包。

等喬遷儀式結束后,他是可以把紅包也拿走的。

李多魚喬遷時,很多村民都沒有睡,全都跑到村主任家來圍觀。

小孩子就圖個熱鬧,而大人們,就想沾個福氣,畢竟現在島上,誰不想跟李多魚一樣有錢啊。

饒是喬遷的隊伍已經走得很慢,可哪怕到新家也就兩百多米的距離。

隊伍到了新家門口時。

依舊還沒到潮水的最高點,這時候,還是不能進門的,他們這些挑東西也不能落地。

一群人,就只能站在那里等,直到碼頭那邊,陳文超大聲喊道:“漲水了,最高的了,可以入門了。”

這時候,門口有人點燃了稻草,大家要挑著東西跨過去,據說這可以燒掉晦氣。

同一時間,鞭炮也被點燃了。

而到了大廳后,阿娘則在那里念念有詞。

“一進財門四角,珍珠瑪瑙在正中央;左邊兩條龍來搶寶,右邊鳳凰來朝陽。”

“文武財神來到此,八仙同來獻寶忙;各路吉神來護佑,幸福日子萬年長。”

“雙腳踏入富貴地,全家老少喜綿綿;金玉滿堂五福宅,福祿貴壽長連連。”

“來,吉時已到。”

“倒米、倒水、鋪新床。”

李多魚把挑著的米倒進新米缸里,阿爹也是一樣,必須把水倒在水缸里。

曉英則去鋪床單。

小舅他們則把山水畫掛在廳里的正中央。

全部人都忙完后。

李多魚還得先拜天公。

緊接著,要拜地基主。

剛好這一天是送財神,還得連帶著財神爺也得一起拜,并燒了很多紙錢和馬車,恭送財神爺回上天報導。

所有事情忙完,東方都已經魚肚白了,可儀式還沒有結束,相反對他來說,這只是個開始。

在阿娘的帶領下,李多魚還得跟著周曉英,抱著睡著的小圖圖到天后宮去燒香祈求平安順利。

接下來。

才是喬遷宴。

一大早,火頭就已經開始忙活了,各種各樣的海鮮,全都已經準備好了。

還有七大姑八大姨也全都來了,剁菜聲不絕于耳。

新房大廳的正中間則貼著一張長長的紅紙,最上面用毛筆寫著喬遷賀喜四個字。

這是用來貼賀喜人名單的,李耀國還有大伯三叔、張金沙他們,則在大廳里計算,來參加喬遷宴的到底有多少人,要準備多少桌酒席。

可才剛開始算,就發現人數已經嚴重超標了。

因為李多魚是村主任的緣故,跟很多人關系都不錯,來參加喬遷宴的人非常多。

張金沙說道:“村委那邊的人,全都會來,加上家屬的話,大概有四十人。”

大伯也說道:“村里有船的,有捕魚的,應該也都會來,要是帶上家屬,這個最少就要二十桌了。”

“碼頭這邊的,肯定也都會來,還有村尾和半腰那邊的,這兩年也受到多魚不少照顧,來的人估計也不會少。”

李耀國說道:“陳家村那邊的親戚們也有可能會來,他們村的理事會還有村支書也有說要參加。”

大伯皺眉道:“這人太多了,多魚這個新厝院子、咱們舊厝的院子,全擺起來,最多也就二十桌,不夠大家一起吃啊。”

“要不在村委那邊再擺幾桌,剛好那里有現成的灶臺。”

“可以是可以,但火頭肯定不夠啊,以前這種事,都是多魚幫忙的,今天他都累成這樣了,總不能再讓他掌勺吧。”

“干脆花點錢,把飯館的老楊也請過來,這樣人手就夠了。”

“我覺得可以,可突然多這么多桌出來,咱們準備的海鮮就不夠了啊。”

陳文超撓著頭:“漁排網箱里還有很多,有石斑魚、龍蝦和過臘魚,都很適合當大菜。”

“還是小超準備周到,這樣食材的問題就解決了。”

事實上,他們還少算了挺多人,來參加喬遷宴的,不單單只有擔擔島的人。

鎮委的陳書記和青口碼頭加工廠的劉廠長也不知道是誰告知的,居然一起來了。

“多魚,喬遷大吉啊。”

正在各種拜拜的李多魚,聽到消息后,趕忙跑到碼頭那邊去迎接。

結果迎接的過程中,發現趙甲路這貨竟也帶著她老婆一起來了,跟他一起來的,還有一身樸素打扮的陳元素。

“多魚,喬遷這種大事,都不通知下,要不是有人偷偷跟我講,我都不知道你今天搬家呢。”

疲憊不堪的李多魚,苦笑道:“沒有,只是臨近過年,不敢麻煩大家。”

趙甲路直接靠了過來,右手環抱這李多魚的肩頸:“好不容易來你們這邊一趟,這兩天有沒有空,帶我一起釣釣魚。”

已經累到脫相的李多魚,很想罵過去:“釣你大爺的,沒看到老子都快累死了嗎?”

陳元素簡單打了招呼后,就跟陳書記和劉廠長他們聊起天來,居然談起了合作來。

好在安經理今天沒來,不然,今天這個場面就熱鬧了。

李多魚皺著眉頭,他原本只想簡單辦個喬遷宴,就請一些親戚和朋友就可以了。

沒想,村里人那么給面子,一個個都跑來幫忙,最讓李多魚頭疼的是。

到底是誰走漏了風聲啊,怎么連陳書記、劉廠長,還有趙甲路他們都知道這件事啊。

差不多中午時,已經有人喊他回去吃飯了,可李多魚隱約總感覺還有人會來。

果然,一艘印著漁政的鐵皮船緩緩靠岸,從上面下來了一位跟李多魚年紀相仿的年輕人。

這人李多魚見過幾面,經常跟在黃清風秘書長身后,應該是他的小跟班,好像叫什么黎云鵬。

李多魚見到他后,立馬笑著說道:“黎科長,您今天怎么有空來我們擔擔島啊。”

黎云鵬笑了笑,當場拿出了兩個小紅包來:“我也只是跑腿的,今天來替領導給份子錢的。”

說完就遞了兩個紅包過來。

說實在的,李多魚還真有些受寵若驚,領導雖然沒來,可份子錢卻來了。

“領導都沒來吃飯,我怎么好意思收錢?”

黎云鵬嘆息道:“李主任,你可別為難我啊,我們領導說了,你要是不收的話,那就是我工作沒做到位。”

這話一出。

李多魚也只能把錢收了起來:“剛好已經開始吃飯了,黎科長,我給您安排個位置。”

黎云鵬嘆氣了聲:“我也很想吃吃你們擔擔島的海鮮,不過,我還有事,要先走了。”

“這么快就走啊,一起吃個飯吧。”

“沒辦法,領導給的任務有點多啊,我今天還有很多地方要跑。”

“那您稍等一下。”

李多魚第一時間趕回了家里,搬出了兩箱品質最好的生蠔干和目魚干出來。

“黎科長,辛苦了。”

黎云鵬也沒有拒收,李多魚嘴里說是送給他的,可他清楚的很,這東西到底要送給誰。

木桶蒸的米飯。

豬油炒的青菜。

鮮活宰殺的海鮮,就放在蒸鍋里蒸。

這個年代的宴席并沒有特別講究,這時候攀比之風尚未形成,也不一定每桌都要條東星斑和龍蝦這種高端食材。

主打就是一個量大管飽,最重要的是能吃爽。

豬肉必須要是有的,因為這玩意最管肚子,而老楊最擅長的是炸五花肉。

這道菜一上來,必定瞬間被搶空,手慢的,就只能吃個別人挑剩下的炸豬皮。

由于赴宴的人特別多,再加上大家都還沒過幾年好日子,往往一盤菜剛上桌,立馬就被大家一掃而空。

剩菜剩飯不存在的,甚至還有人帶著飯盒過來,想打包點回去給家里人吃。

而往往一桌菜,差不多快上完了,旁邊就已經圍滿了等著上桌的村民。

“你們吃快點啊,輪到我們了。”

“別催啊。”

“再催的話,我們可要慢慢喝酒了啊。”

李多魚跟陳書記、劉廠長,陳元素他們,一起吃了頓飯后,聊了會天后。

也顧不上,有沒有招待周全了,直接跑回新房睡覺去了,因為真的累成狗了。


上一章  |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