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四百五十三章 打價格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五十三章 打價格戰

第四百五十三章 打價格戰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13日  作者:七月不渡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七月不渡 | 1983小海島 | 從養殖大戶開始 

收購榕城聯合經銷公司,是她爹前往小漁村前,給她的最后一道考驗。

要是能拿下來的話,那她就可以繼續留在榕城管理公司。

要是拿不下來的話,榕城這邊的產業,就要交給家族里的其他長輩來打理。

所以她現在壓力非常大,家族里的長輩偷偷摸摸站在了安胖子那邊,就是想把她給弄走。

而陳元素自然也很清楚,那個小漁村的發展潛力,畢竟離港島那么近,地緣位置擺在那里,發展不好才有鬼呢。

可她從小到大就跟浮萍一樣,小時候,在船上蕩來蕩去,長大后,還被人攆來攆去。

初中就被送到魔都的親戚家里,去念最好的學校,緊接著,又被送到國外去進修學習。

好不容易在榕城站穩了腳跟,有了自己的事業,雖然高端的傳統日料店,被她開成了炸雞店。

可卻有了意外收獲,生意反而更好了,賺的錢,甚至比酒樓還要多。

雖然她爹很想叫她過去一起幫忙,可她真的累了,不想再跑了,只想好好待在榕城。

李多魚差不多也猜出來是什么事了,安經理身邊的那位小林,先前有跟他抱怨過。

沒想到,安經理看起來慈眉善目的,沒想到這么硬氣,這么久過去了,安經理居然還在反對公司被低價收購。

可惜,女人生氣起來,可不會跟你講道理,直接就是撕破臉。

李多魚思考了會,對著陳元素說道:

“沒問題的,咱們是有簽協議的,新元水產公司擁有優先權,只要你開口的話,我自然會把青蟹和生蠔都留給你們。”

陳元素微笑道:“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那就謝謝李主任了,有空來榕城的話,一定要來找我喝茶。”

就在陳元素即將離開擔擔島時,突然問道:“李主任,問你個事,你也這么看好小漁村,為什么不去小漁村發展啊。”

“這個啊”

李多魚當場擰起了眉頭,思考了會:“可能是我這人比較懶,覺得待在島上的話,會比較舒服點。”

陳元素稍稍有些驚訝,這話不像是個二十多歲年輕人,能講出來的:“可去那里的話,機會更多,也能賺到更多的錢。”

李多魚皺眉道:“錢肯定是好東西,沒有能力駕御,反而很累,就像現在的我,搞太多養殖了,每天都累得跟狗一樣.結果最愛吃的,還是我娘煮的咸菜排骨湯,何必呢。”

聽到這話后,陳元素不禁笑出聲來,并說道:“我也一樣,最愛吃的,也是我娘做的糟魚。”

“走了啊,李主任。”

陳元素來的快,去的也快,頭尾還不到兩個小時,可卻把李多魚的青蟹和生蠔都給買走了。

李多魚簡單算了一筆賬,要是把青蟹和生蠔都賣出來的話,那這個月又能賺很多錢。

收購了三周的丁香魚,李多魚單單賺差價,就差不多賺了五萬塊這樣。

青蟹三萬多只的話,按照一斤一塊一的收購價,差不多也能賣個兩萬五左右。

而那八十畝生蠔,差不多也能賣個兩萬五左右,其中,有十畝是阿爹給大哥金川的補償。

哪怕扣掉五千。

李多魚這下半年,也賺了將近十萬塊,現如今,他存折里的余額,感覺差不多都有當年水哥的三分一了。

事實上,李多魚并沒有告訴陳元素,他對金融什么的一竅不通,企業管理也非常差。

就他這半桶水,哪怕這個時候去小漁村打拼,也不見得能打贏那群人精。

畢竟這年頭匯聚在那里的,哪一個是等閑之輩?

之所以要留在擔擔島發展,家里人是一大因素,然而最關鍵的是,李多魚有自知之明,養殖是他最擅長的事情。

對他而言,穩扎穩打,才是最好的進步。

李多魚回到蟹塘后,笑著對著陳文超和趙家兄弟說道:

“你們趕緊了,生意談成了,除了青蟹外,生蠔也得敲下來賣。”

趙二牛愣住了:“魚哥,你剛才真是去談生意啊。”

李多魚皺眉道:“我跟陳總,不談生意,難道談對象啊,你在想什么,人家是海歸,家里還那么有錢。”

趙二牛尷尬笑著:“是我想多了,還以為你那么厲害,連那種人都拿下了。”

李多魚嫌棄地看了他一眼,果然單身狗就喜歡用下半身思考,滿腦子全都是女人。

隨著一筐筐的青蟹擺上擔擔島碼頭,幾個月前,那些不看好李多魚青蟹養殖的村民,現在紛紛改口了。

一位老漁民羨慕道:

“李主任,這么多青蟹,你這個月又要賺大錢了。”

“多魚,哪個月不賺大錢,也不知道先前誰說的,李主任養青蟹的話,肯定會把褲衩都給賠沒掉的。”

老漁民有些尷尬:“先前是我鼠目寸光了。”

可這次,并沒有人喊著要跟李多魚一起養殖青蟹,主要是當初撈死蟹的畫面,實在太震撼了,足足挖了兩個大坑,才把所有的青蟹埋掉。

看著李多魚將青蟹裝船,拉到市里面去,村民那個羨慕嫉妒恨啊。

可也有人擔憂了起來。

“這么多青蟹,要是直接投入市場,青蟹的價格肯定得崩,這個月抓青蟹的,估計得哭死。”

趙家兄弟聽到這話后,還真有點欲哭無淚,因為最先受到影響的,就是他們兩兄弟。

然而,村民的預測,還真沒有錯,因為陳元素拿到李多魚這批青蟹和生蠔后,并沒打算去掙錢,反而直接虧本去賣。

一塊一收購的青蟹。

直接一塊錢賣。

從李多魚那里收購的大生蠔也全都成本價賣,甚至把運費、人力成本倒貼了進去。

且不單單李多魚這邊的海鮮,連帶著帶魚、魷魚干這些全部降價賣。

甚至有坊間傳聞,新元水產公司在過年前,會一直壓著價格,把今年海鮮的價格打下來。

面對如此不講武德的打法,榕城市民直接拍手叫好,陳元素那家日料店,連帶著酒樓的生意都跟著爆滿。

而魚販子們卻要哭了。

可他們卻一點辦法也沒有,因為他們也很清楚,這次是神仙打架,池魚遭殃。

現在只希望新元水產公司能早日把榕城聯合公司給收了。

而這一次,最受傷的,當屬安玉良經理了,因為陳元素就是針對他來的。

不單單青蟹和生蠔,降價的產品涉及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海鮮,完全就是不給他半條活路。

可哪怕被如此針對,安經理也只能忍著,眼睜睜看著陳元素搶占他的市場。

榕城的一個街道市場里,有些商販、攤主抱怨了起來。

“安經理,你這個價格有點貴啊,新元水產那邊的,每斤比你便宜三四毛,貨源還比你這邊好。”

“現在顧客都跑去那邊去買了,這個生意再這樣下去的話,我們沒法做啊。”

“安經理,真不是我們不拿你的貨,只是你那個價格,我們拿了后,得倒貼錢賣啊。”

小林罵道:“麻蛋的,這群人真是墻頭草,哪邊價格低,就往哪邊倒。”

安玉良笑了笑:

“別激動,生意是生意,人情是人情,拿人情做生意,遲早是要吃虧的。”

小林抱怨了起來。

“老大,你早就知道李主任有養了青蟹和生蠔,你怎么不早點向他拿貨啊。

那個瘋婆娘不想賺錢就算了,居然還倒貼錢賣,現在咱們手里這些貨,根本就賣不動啊,回頭又得挨領導批。”

安玉良抖了抖手上的煙。

他自然知道李多魚跟新元水產公司有簽協議,陳元素要是對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那自然沒啥問題。

現在擺明就是要搞他,而李多魚是非常講誠信的人,自然不可能從他那里拿到貨物。

從現在開始,不單青蟹和生蠔,估計連海帶、鰻魚之類的,他都沒法拿到貨了。

“那咱們不賣這些了,改賣梭子蟹去,剛好是梭子蟹的季節,咱們去夏普碼頭走一趟,我就不信陳元素連梭子蟹的價格也能操控。”

小林突然說道:“對了,去年李主任搞了一批活的梭子蟹,市場反應非常好,咱們要不要找他拿下貨。”

安玉良搖頭道:“不用去了,今年李主任沒搞梭子蟹?”

小林疑惑道:“老大,你最近都沒去擔擔島,你怎么知道李主任沒搞啊?”

安玉良笑了笑。

“李主任,今年忙都忙死了,又蓋了新房子,還養了青蟹,國家那么大的項目在他們擔擔島,他肯定也得盯著,再說,現在的李主任哪里看得上梭子蟹那點小錢,你知道,他這一年賺多少錢嗎?”

小林眨了眨眼,問道:“多少錢?”

“我們公司,這一季度賺的錢,還沒有他一年賺的多。”

“不會吧,這么夸張?”

安玉良嘆息了聲:“當初我也小看他了,再這樣繼續下去的話,他那家閩龍食品很快就要變成龐然大物了。”

想到這,卡車上的安玉良不禁又點了一根煙,才短短兩年的時間,變化真的太大了,他們還在原地踏步,甚至在倒退。

可這個陳元素和李多魚這兩個晚輩,都已經成長到,讓他都有種高攀不起的感覺。

“老大,我覺得沒必要跟陳總死磕,對咱們來說,沒啥好處,等以后,陳總真把咱們公司給收了,到時候,她第一個開到的,說不定就是你。”

安玉良笑了笑:“反正,我都快退休了,無所謂的,我都跟你講過很多次了,別老跟我混,你趕緊換個陣營啊。”

小林笑道:“那樣多沒意思,做事情,就應該有始有終,嘿嘿,要是以后榕城混不下去了,我就去投奔李主任。”

“你小子,什么時候跟李多魚混一塊去了。”

小林嘿嘿笑道:“不是老大你叫的嗎,整天讓我好好跟李主任學習?”

安玉良嫌棄道:“就你這樣的,李主任哪里會要你,連車都不會開,整天都要你的師傅,當你的司機。”

小林抱怨道:“那是你這輛老解放太難開了,一掛擋立馬就熄火,要是換成新東風的話,我早學會了。”

“菜就菜,還要怪車,只要你學會了這種老解放,其它車,就都會開了。”

其實,對于榕城聯合經銷這家公司,安玉良已經盡力了,也已經明白被收購是遲早的事。

掙扎了一年,他原本也想放下了,可沒想,老對手竟然親自跑來找他。

希望自己能跟他聯手做了個局,讓新元水產更順利地被陳元素接管。

同時,還讓他扮演起了壞人,讓這位即將要接管公司的年輕人吃吃苦頭,盡可能的給她制造麻煩。

而這些事情。

他并沒法跟自己的徒弟說,陳元素這套組合拳下來,確實打的他很難受很被動。

可對他來說,還是太嫩了,需要成長的地方太多了。

安玉良笑道:“小林,你這兩天聯系下,那幾位出貨量較大的魚販子,一起吃個飯。”

小林瞬間就明白了:“好的,我馬上去辦,還是老地方吃飯嗎?”

“嗯。”

而正如安玉良所說的,李多魚最近真的非常忙。

雖然他已經知道榕城的水產市場已經亂成一鍋粥了,可他也懶得管,大魚吃小魚,這是市場定律。

這兩天,李多魚剛剛忙完海帶苗的事情,小舅陳冬青甚至專門跑過來罵他。

“我給你留了這么多海帶苗,你倒是上點心啊,別人都不夠,就你一個慢吞吞的。”

見小舅在那不停抱怨,李多魚直接說道:“我賣青蟹和生蠔,又賺了大概四萬五。”

陳冬青臉瞬間黑了:

“我去你大爺的,能不能不要整天跟國家干部談錢啊,咱們要有情懷,要為組織奉獻.”

“過兩天,我去友誼商店買東西,你要不要一起去?”

“去,當然去。”

現在最讓李多魚最頭疼的是,他爹這次是真生氣了,昨晚整整教訓了他一晚上。

“水花的房子,建得比你晚,你看看人家,都已經喬遷半個多月了,你這房子蓋好這么久,連張床都還沒買。”

“每次都說好好好”

“反正,你過年前,必須給我搞定,把喬遷這件事給辦了。”


上一章  |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