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四百一十章 養殖專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一十章 養殖專家?

第四百一十章 養殖專家?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9日  作者:七月不渡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七月不渡 | 1983小海島 | 從養殖大戶開始 

“李主任,好久不見,沒想到,我們有天會成為同事。”

李多魚對眼前這個女老師,稍微有點印象,她在當初一起去島國考察的那批人,沒想居然是這所學校的老師。

見對方叫不出自己名字來,方老師有那么點失望,不過也可以理解。

兩人在考察團的那段時間里,幾乎沒有交談過。

方曉苒微笑地伸出手:

“看來我得重新自我介紹下,方曉苒,去年考察團時,我是隔壁組的,跟李秀云是同一個宿舍的。”

李多魚相當紳士地跟對方握了個手,微笑道:“方老師,真是好久不見了。”

見兩個老師握手和聊天,圍在一旁的學生瞬間八卦了起來。

“方老師,你認識李老師啊。”

方曉苒點點頭:“我跟李主任是赴日考察團的同期學員,而李主任則是我們那一屆最優秀的學員。”

學生一個個瞪大眼睛:

“李老師,這么利害啊。”

方老師笑道:“你們不知道的可多了,他在島國考察時,釣過一條五百多斤的金槍魚,賣了十多萬。”

聽到這話后,有學生驚訝道:“方老師,眼前這位李老師,就是你在課堂說的那個李主任嗎?”

方老師臉微微紅,點點頭:“沒錯,就是那位李主任。”

李多魚已經有些習慣了,好像考察團那幫人跟別人聊天時,特別喜歡拿他釣了條十多萬金槍魚來說事。

“李老師,能不能也幫我簽個名。”

“啊。”

李多魚愣了下:“方老師,你這是在捧殺我啊。”

方曉苒笑道:“絕對沒有這件事,事實上,我真的非常佩服你,可惜圍在你身邊的人太多了,都是行業的精英,我都不敢過去跟你搭話。”

李多魚尷尬笑了笑,他看了方老師一眼,感覺這個女人是故意來給自己撐場子的。

一個正兒八經有編制的教師,放下身段來找自己簽名,也就是變相在說,李多魚比她還要厲害。

見方老師都把書拿出來,李多魚拿起了周曉英送給他的那支英雄牌鋼筆。

在扉頁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并附上了一句話:愿赴日考察團成員,友誼長存。

方曉苒微笑道:“李老師,以后咱們就是同事了,記得常聯系。”

一些圍觀的女生一臉的羨慕,有人忍不住說道:“感覺空氣里都彌漫著一股酸臭味了。”

“切,什么酸臭味,明明是齁甜齁甜。”

“可剛剛聽演講時,李主任好像已結婚,都有媳婦了。”

“唉。”

幾個女生不由嘆息了聲。

“真的可惜的,剛剛她們站一起時,我覺得他們兩人真的好配,你們有沒有覺得,李老師屬于那種越看越順眼的那種。”

“還真的是,我感覺他有點像我爹,尤其那雙手,真就跟我爹一樣,一看就是漁民的手。”

“學校早就應該給我們安排這種老師了,整天喊著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可老師卻一個個細皮嫩肉,只會念教材和出卷子”

這個女生話說到一半就閉嘴了,因為她沒注意到,轉角處站著教務處的張老師,而她暗諷的那個老師就是他。

黑著臉的張學金自然聽到了,要是平時他肯定會好好批評這個女生。

可現在的他,沒這個閑功夫,看那個李多魚跟方老師在那談笑風生。

他就恨到牙癢癢。

而此時,一位姓鄭的老師看張學金一直看著李多魚,便微笑說道:

“張老師,我記得你好像也是搞鰻魚養殖研究的,這個李老師剛好是咱們省鰻魚養殖第一人,你完全可以跟李老師合作,說不定對你的鰻魚養殖項目有幫助。”

正在氣頭的上的張學金,聽到這話后,忍不住罵道:

“我跟一個初中都沒畢業的土包子,搞個屁關系。”

鄭老師臉色有些難看,眉頭緊鎖了起來,要不是這人是教務處的,多少有點關系,真想立馬跟他翻臉。

張老師也意識到自己語氣不對,趕緊道歉道:

“鄭老師,不好意思,我覺得這個李老師只是個跳梁小丑,蹦跶不了太久的,像他這種野路子,遲早要出問題的。

我早就聽人講過了,這個李老師的鰻魚養殖技術并不是他的,而是出國考察時,一位養殖鰻魚的老板教給他的。

他只是照葫蘆畫瓢,只懂一些皮毛,說不定,你跟他講PH值,他都不懂是什么,更別說那么多藻類和細菌了,跟這種人,我怎么跟他合作啊。”

經張學金這么一說,鄭長青突然也覺得很有道理,確實沒經過系統培訓的話,根本就不懂這些東西。

且被這么一個連初中都沒畢業的“養殖專家”這樣搶風頭,雖然大家沒說,可多少還是有些不爽和不服的。

可鄭長青更好奇的是:“張老師,你為啥對李老師這么熟悉啊。”

張老師哼道:“他的嫂子,現在就在我那個鰻魚養殖項目的團隊里。”

鄭長青瞪眼道:

“你們挖人家墻角了?”

張學金笑瞇瞇道:“什么叫挖墻腳,我們只是高薪聘請,我跟你講,事實上養鰻魚沒那么玄乎,更不像那個李老師吹得那么難養。

我的鰻魚養殖項目,以前一直養不起來,問題就出在鰻苗開口這個關鍵問題上。

而實際上,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只要喂養鰻苗一種紅色蟲子,就可以解決開口問題了。”

鄭長青驚訝道:

“你們解決開口問題了?”

張學金點了點頭:“那是肯定的,我們項目團隊,現在不單解決了開口問題,還在著手鰻魚飼料的研究和開發。”

鄭長青笑笑,也不點破,前腳才剛挖了人家墻角,項目就突破了,鬼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你跟那家養殖公司,現在合作的怎么樣了?”

張學金小聲說道:“我是技術入股,每月有這個數的補貼,還有這個數字的分紅。”

鄭長青羨慕嫉妒道:“你們現在搞了多少畝啊。”

“第一期,二十口養殖池,一百畝這樣,可要是發展好的話,第二期,說不定會擴張到三百到四百畝。”

“大手筆啊。”

鄭長青吸了一口冷氣,微笑道:“張老師,要是發展好的話,一定要帶帶我啊。”

“那是肯定的,等第二期開始投資時,你可以跟我一樣技術入股。”

“那就先謝謝張老師了。”

此時,

就在離學校不遠的鷺島賓館,吳玉平正在給房間里的一位領導匯報工作。

領導聽完后,微笑道:“這小子膽子越來越大了,不單脫稿演講,連這樣的話都敢說。”

吳局長嘆息道:

“說句實話,他說那些話時,我汗都快下來了,就怕陳校長突然發難。”

領導喝了口茶,淡淡道:“老陳,是苦過來的,好不容易才翻身的,聽到這種話不單不會生氣,反而會大力支持。”

“領導,您說的對,全場第一個鼓掌的,就是陳校長。”

吳玉平匯報完工作后,就離開了這間套房。

房間里,還有兩個人。

其中一位秘書打扮的人,感慨道:“這個李主任真的是,每次都能給人帶來驚喜,領導,我覺得可以給他一次機會。”

大領導笑了笑:“黃主任,我發現你好像挺在意他的,上次他一登報,你立馬就把他的報紙放在我辦公桌上。”

黃秘書回道:

“我只是覺得挺有意思。”

大領導嘆息了聲:“確實挺有趣的,這小子也在不停給我們制造驚喜,但在這時代浪潮前,我們不過都是浪花而已,你知道鷺島柯達感光廠項目,總共投資多少錢嗎?”

黃秘書回道:

“總投資額,五個億。”

大領導淡淡說道:“五個億啊,得多少個‘李多魚’才能賺到這些錢,格局放大點,先做好自己手里的事。”

黃秘沉默了會,可還是忍不住說道:

“雖然‘李多魚們’沒法做到那么大,但他們都是小螺絲,社會這架大馬車要發展,就需要擰緊這些小螺絲,我覺得他們才是我們社會發展真正需要的人才。”

大領導微笑打量著他,不由拍了下他的肩膀:

“沒想到,你居然能看破這點,看來你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了。”

黃秘書皺眉道:

“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

大領導嘆息了聲:“其實,你的想法是對的,就是像李多魚這樣牢固可靠的螺絲真的太少了,多少位同志,才會出現一個李多魚。”

這下黃秘書真的沉默了,皺眉了會后,不由嘆息了聲,說道:“要不,我先把他拉海外聯誼會里,讓他先成為一位會員。”

大領導思考了會,點頭道:“這個倒可以,對了,你有空可以問問他會不會英語和粵語,去港島的話,普通話并不是很好使。”

“好,我有空去找下他。”

“對了,見到他后,順便說下,后面提供的這批烤鰻魚,明顯沒有第一次的好吃,讓他把好質量。”

黃秘書笑道:“肯定把話帶到。”

接下來的這些天,在教務處劉主任,還有方老師的帶領下,李多魚參觀了學校不少基地和設施。

讓他沒想到的是,學校很多老師都有在鷺島研究所兼職,比如陳校長就兼任著鷺島水產研究所的所長。

而鷺島研究所的各種設施也比廉江水產研究所要來的好。

可由于鷺島正南方就是敵島,所以那里幾乎沒什么碼頭也沒養殖產業。

鷺島的水產基地,大多設在九龍江出海口附近的海灣里。

李多魚來到學校的第五天,就跟著學生一起乘船來到了一處生蠔養殖基地。

這片養殖基地相對比較亂,存在著各種生蠔養殖方法,有最早的投石養殖、也有立柱、插竹和吊養,可李多魚并沒有在這里見到蠔排養殖。

學生問道:“李老師,能不能問你一個問題,我養的生蠔不肥啊。”

李多魚看了下眼下這片海域,思考了會,有很多原因的。

“生蠔是濾食生物,它是不會動的,而你們選的這片海域太干凈了,海水流量也比較小,自然就養不肥。

還有你們的養殖方式,存在一定的問題,你們養殖的太過密集了。

打個比方,就好像有兩個豬圈,你同等量的豬食去喂養五頭豬和十頭豬,你覺得哪一個豬圈里的豬,會長得比較肥。”

這些學生笑著回道:“那肯定是五頭豬啊。”

“那不就結了。”

可學生還是忍不住問道:“可李老師,如果一個豬圈只養五頭豬,那養殖戶的養殖用地不就要擴大一倍。”

李多魚笑道:“咱們搞養殖的,思維一定要打開,你搞兩層,甚至三層都可以啊,又沒人規定你一定只能蓋一層豬圈。”

那個曾經夸過李多魚下面很大,名叫曾大強的學生,恍然醒悟道: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搞垂直養殖?”

“我可沒這么說啊,這個你們可以自己去思考,采用什么方式養殖生蠔最好,回頭我們再來對照下。”

“不過,我今天更想告訴你們的是,不是所有海域都適合養殖生蠔的,作為養殖戶,我一般把生蠔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育苗階段,一般會選在入海口.”

李多魚講課的時候,圍在他身邊的學生不停記著筆記。

因為他們很清楚,李老師講的并不是書本上的內容,而是直接就可以轉化為經驗的好東西。

有個被擠在外圍的學生,哭著臉道:“李老師,風太大了,能不能稍微大聲點,我聽不到。”

李多魚笑道:“可以,我大聲點講,不過你們也不要著急,這幾天,我會給你們詳細講解生蠔的養殖經驗,還有各個階段可能遇到的災害和問題,你們要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到我宿舍來問我。”

“李老師,女生可以去你宿舍嗎?”

李多魚堅決道:“不行。”

“哈哈哈。”

曾大強白眼道:“想吃我們李老師的豆腐,門都沒有,李老師跟我們同一層的,想請教李老師的話,就得先請我們吃飯。”

女生集體罵道:“曾大強,你不跳,會死是嗎?”

一同隨行的方老師,見學生圍著李多魚不停做筆記,說實在的,都有些嫉妒了。

以前她教課時,學生多少還是有些懶散的,根本不可能這么積極。

方曉苒也湊近,在一旁聽了會,臉上的表情逐漸消失,難怪這群學生會這么積極。

這哪里是講課啊。

這簡直就是在傳授經驗,學到就賺到的那種,且李老師講的非常細,很多內容都是教材上沒有的,且連她都不懂的那種。

這個李主任怎么回事。

為什么會這么厲害啊。

感覺完全就是個養殖專家。


上一章  |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