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三百九十五章 賭一把,擔擔島要搞風量測試?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五章 賭一把,擔擔島要搞風量測試?

第三百九十五章 賭一把,擔擔島要搞風量測試?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七月不渡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七月不渡 | 1983小海島 | 從養殖大戶開始 

一個人吃飯真的很孤獨。

前世,周曉英走后。

李多魚獨自一人吃了將近八年飯,那時候,覺得飯菜已經跟美食沒有任何關系,就只是填飽肚子的食物而已,感覺吃啥都可以。

可一群人吃飯的話,

就特別的溫馨。

李多魚環視著大家的臉龐,有些東西只有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他現在特別喜歡一大家人圍著一起吃飯,也就只有在這個年代,才有這樣的光景。

吃到一半時。

二哥剛好也回來了,一群男人互相看了兩眼,隨后就喝了點小酒來解暑。

白天太陽特別大,瓦片和石條被曬了一整天,現在摸起來都還有余溫。

屋內的溫度比外面還要高,大人們,一般都坐在庭院里一起泡茶,等房間溫度降下來后,再進去睡覺。

經過一段時間的衛生管理,下沙村的跳蚤和虱子是少了,可蚊子卻一點都不見少。

李多魚也搞不明白,明明是海島,為啥蚊蟲會這么多,喝個酒的功夫,就被叮了好幾個大包。

好癢,好癢!

由于擔擔島停電的原故,這就顯得海邊的藍眼淚看起來特別的明亮。

很多小孩都覺得很漂亮,尤其是女孩子,阿姐的大女兒和二女兒,坐在庭院石條那,目不轉睛看著藍眼淚。

不遠處的海面,偶爾有貨船經過,海面就會拉出一條細長的藍色熒光帶。

“太漂亮了。”

見她們看得那么入迷,骨子還是比較迷信的陳慧英,皺眉道:“不許再看了,知道沒有。”

“阿嬤,為什么不能看啊。”

一旁拿著手電筒的李浩然,把燈光打在了下巴,做出了一個恐怖的表情。

“因為鬼節快到了,那些藍色的海浪全都是好兄弟,一直看的話,晚上它們會來找你的,把你拉到海里去。”

看到李浩然那驚悚的表情后,年紀還小的張蕓給嚇了跳,當場就給嚇哭了。

陳慧英拍了下李浩然的頭。

“怎么這么不懂事,嚇到你妹妹了。”

隨后,趕緊抱起了小蕓:“小蕓,別怕,晚上要不要跟阿嬤一起睡。”

小蕓小雞啄米般點著頭:“嗯,晚上我跟阿嬤睡。”

李浩然也是一臉的委屈,嘴里喃喃說著:“小時候,阿嬤你就是這么嚇我的。”

李多魚雖然知道藍眼淚的真相,但在這個連《走進科學》都還沒有的年代。

真的沒有解釋的必要。

因為你解釋了。

大家也不一定能聽懂。

沒有電,再加上沒啥娛樂項目,村民一般都睡得比較早,八點多,孩子就都被趕去睡覺。

差不多九點這樣,村里亮著的煤油燈,就沒剩下幾盞燈了。

李多魚在井邊,簡單給自己沖了個涼,回到了臥室里時,發現周曉英躺在了草席上,拿著蒲扇輕輕給小圖圖扇著,嘴里還哼著搖籃曲。

由于太熱的緣故,小圖圖都熱醒了兩三次,身上也長出了痱子來,癢得難受。

房間里,套著玻璃管的煤油燈跳動著,淡淡的紅色光芒打在周曉英身上,非常的好看。

作為一個精力旺盛的青年,李多魚自然很想跟自己老婆增進感情。

可這鬼天氣,躺著不動就已經在冒汗了,真的動起來,估計床都會被搞濕掉。

李多魚覺得,還是得想辦法解決島上的用電問題,不然賺再多錢有啥用,還不是過著上個世紀的生活。

第二天。

大家老早就醒了,由于大家都睡得早,還真少有賴床的習慣,而那些孩子們。

吃完早餐后,全都跑出去野了,這個年頭,孩子幾乎都是散養的,只有飯點的時候,吼兩嗓子。

能吼回來,就吼回來,吼太多次還不回來的話,那就用棍棒打回來。

而今天一大早。

李浩然還有張琳和張蕓三個小孩,全都提著桶,跟在了陳慧英身后,準備跟著阿嬤一起去討小海。

李多魚吃完早飯后。

在老金那里買了根大筒骨,隨后先到生蠔田那邊去查看生蠔的具體情況。

李多魚隨手拉了好幾串生蠔,可都沒有發現異常,反而發現今年的生蠔是真的肥美。

每個蠔屋看起來都很飽滿。

每一只都很有形。

總體來說,赤潮對于生蠔來說,是弊大于利的,可也不是沒有好處。

生蠔是濾食性的,進食是被動的,養殖戶一般也喜歡把它們養在藻類和有機物比較多的海域。

某種意義上,藻類爆發的初期,能給生蠔帶來大量的營養,反而是好事。

只要藻類不繼續爆發,形成有害的赤潮,那養殖戶做夢估計都會笑醒。

等于藻類變相給生蠔飽飽喂食了一波,可這種現象一般比較少。

夏季藻類一旦爆發的話,一般是很難控制住的,李多魚多拉了幾串生蠔后,就發現有“開口笑”的生蠔了。

開口笑,是所有貝類養殖戶最討厭的三個字,因為貝類一旦開口的話,就證明死翹翹了。

李多魚將那顆開口笑的生蠔撬了下來,聞了聞,蠔肉已經有很明顯腐臭的味道,切開后,胃囊里也有大量墨綠色的藻類。

緊接著,李多魚俯下身,用雙手掬起海水來聞了聞。

海水并不是那種咸咸的味道,而是藻類泛濫后產生的腐臭味,特別的明顯。

危害已經造成了。

看到一只開口笑的話,接下來,就會出現很多只,損失已經無法避免。

如今放在李多魚面前,只有兩條路可以走。

一個是認定赤潮肯定會大規模爆發,以前搶收生蠔,可這樣的話,這些生蠔就屬于“次品蠔”了。

因為都是繁殖期的生蠔,口感并不是特別的好,且李多魚也沒法保證,曬成蠔干后,藻類毒素有沒有殘留。

而現在就搶收的話,李多魚也很尷尬,剛剛跟水產研究所那邊談了采蠔苗的事。

不過這是特殊情況,跟水產研究所那邊解釋下,張青云所長肯定是可以理解的。

另一條路,就是賭一把,只要赤潮爆發規模的不大的話,以死掉一部分生蠔的代價,撐到生蠔真正采收的季節。

李多魚坐在舢板船上,思考了一段時間,最后長出了一口氣,最終選擇賭一把。

看完生蠔田后。

李多魚來到了漁排這一邊,船還沒有靠近,二百五忍不住“嗚嗚嗚”叫了起來。

李多魚感覺,他都有點返祖的樣子,感覺繼續叫下去,就要發出狼叫聲了。

船一靠岸。

李多魚就將大筒骨丟給了它,可沒想,它居然沒有第一時間去啃骨頭。

而是在他腳下,不能蹭來蹭去,可能是最近大家很忙的緣故,漁排這邊大家明顯比較少來了,網箱里的養殖魚數量也很少,二百五都跟著憂郁了不少。

李多魚摸了摸他的狗頭。

“再忍五個月,就可以了,到時候,你老婆就成年了,我把黑妞給你帶到漁排上面來。”

“嗚”

李多魚離開時,二百五也想跳到舢板船上,可隨著李多魚眉頭一皺,它很自覺地回到了漁排上,趴在了漁排旁邊,前爪放到了海水里,貌似通過接觸海水,達到物理降溫的效果。

李多魚離開漁排后。

就開著舢板船,打算先去鎮委那邊找一下陳書記,他對那個起網機很感興趣。

可沒想,都還沒去鎮委,李多魚就在青口碼頭那里,看到了一輛印刷著榕城農機廠的小鐵皮船。

鐵皮船的前端,安裝著一臺單個滾筒的小型起網機。

李多魚將舢板船開了過去,湊近一看,發現這臺起網機,竟然不是機械傳動的,而是液壓傳動的。

其實起網機很早以前就有了,可大多都是機械傳動的,就是將柴油機的皮帶掛到起網器上面。

通過皮帶來驅動起網機,而這種機械傳動的起網機器,并不是很好用,缺點也蠻多的。

首先因為是通過皮帶拉動的,那么起網機,就必須要靠近柴油發動機。

而起網機在船尾的話,漁民操作起來,就非常的別扭,且很不安全。

先前大生產時期。

擔擔島的漁業隊,就有安裝過這種皮帶傳動的起網機,可由于網具經常跟皮帶和軸承卷到一塊。

一個和操作不慎,皮帶有扯住粘網,造成非常危險的情況,當初這種起網機剛面世時,就有不少漁民因此而受傷,最嚴重的直接截肢。

這也導致漁民很不喜歡皮帶傳動的起網機,畢竟大家買起網機,是為了給自己減少工作量的,而不是給自己增加麻煩的。

而這種液壓起網機,相比起皮帶傳動就安全多了,前世擔擔島的起網機,幾乎全都是這種液壓的。

這種起網機是通過液壓管傳動的,且可以把起網機裝在船頭的位置,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保障,不用擔心漁網被皮帶給卷到。

如果是這種起網機的話,李多魚還真想要一臺,就是不知道,價格是多少。

而就在李多魚觀摩起網機時,碼頭那邊,傳來了熟悉的聲音。

“多魚,啥時候回來的。”

李多魚回頭一看,發現陳書記正笑著在跟他打招呼,而他身邊,還有好幾位穿著白襯衫的中年人。

李多魚趕緊登上碼頭,憨憨地跟領導們打起招呼來。

“領導們,好。”

陳書林趕緊介紹起來:“多魚,這位是咱們榕城農機廠的雷廠長。”

“雷廠長,好。”

“還有,這位是劉主任。”

李多魚跟他們一個個握手,打招呼,同時也很好奇,不就推廣一個起網機嗎?

至于來兩位領導嗎?

榕城農機廠至少是個處級單位吧,這位廠長怎么說也是個處級干部。

可沒想,李多魚跟他握手時,對方卻突然來了句:“李主任,好久不見啊。”

李多魚當場愣住了,他并不認識眼前這個雷廠長啊,只能尷尬回道:“雷廠長,好久不見。”

雷高明笑道:“一看,你就是把我給忘記了。”

一旁的陳書記趕忙救場道:“去年,雷廠長也參加了水產工作會議。”

李多魚連忙說道:“瞧我這記性,想起來了。”

實際上,李多魚壓根就沒想起來,只是隨口說的客套話,那一天,來的領導那么多,他哪有可能每個都記住。

雙方見面后,簡單閑聊了幾句,李多魚本以為雷廠長是來洽談起網機的。

沒想,居然是其它的事情。

雷高明直接說道:“其實呢,我跟劉主任這次都是帶著任務下來的,劉主任是來推廣起網機的。

而我呢,是來考察擔擔島的,測試下島上的風量夠不夠大。”

測風量?

李多魚眼睛一亮:“領導,這是想在擔擔島安裝風力發電機?”

“我可沒說啊。”

雷廠長微笑道:“我們廠也只是收到提案而已,具體的,還是要看擔擔島合不合適,按照流程,我們會現在擔擔島搭建一個風量測試點,達到標準后,才會提交到上級單位去。”

李多魚眨了眨眼。

活了兩輩子的他,自然很清楚組織的做派,都要搭建測試點了,那就是十有八九了。

昨天,李多魚還正在為島上用電問題頭疼,沒想今天就有好運送上門。

李多魚趕緊說道:

“當然合適,我們島東北角可是這一帶海域著名的風口啊,海風常年六到七級,非常適合風力發電的。”

雷高明打趣地看著李多魚:“看來,李主任對風力發電機很了解啊。”

李多魚笑了笑:“我就懂個雞毛蒜皮而已,也就是喜歡翻雜志,不小心看到了,就了解了些。”

知道一點內幕的陳書記,知道這次風力發電會把擔擔島列為選址,并不是他們的功勞。

雖然他們也提交過好幾次報告,但幾乎都卡在了縣委那里,根本就沒法到達榕城。

且風力發電這種大項目,一般都是省里說的算,前兩天,得知擔擔島成為風力發電選址時,他都驚訝了很久。

而這件事,陳書林覺得是上面有人幫李多魚跑了關系。

擔擔島。

見領導們又來了,碼頭這邊的漁民都已經有些司空見慣了,不再像以前那樣緊張了,一個個全都討論了起來。

“村主任,這次帶領導來,又要搞什么項目。”

“我覺得搞啥都沒用,現在最重要的是,趕緊把電搞起來,昨晚我都快給蒸熟了。”

“我也是,昨晚動一下,全身都是汗,動都不想動。”


上一章  |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