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二百七十九章 錨魚與弓魚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九章 錨魚與弓魚術

第二百七十九章 錨魚與弓魚術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3日  作者:七月不渡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七月不渡 | 1983小海島 | 從養殖大戶開始 

(這個作者很聽勸,上一章已經修改,不再寫那些劇情,茍住,猥瑣發育。)

李多魚回到包廂時。

大家都已經吃得很撐了。

周曉英、蔣玉秦她們總共點了五份炸豬排和天婦羅炸蝦。

相比起那些壽司、刺身,今天來店里面的顧客們,好像更喜歡吃油炸的東西。

這讓陳元素相當無奈,甚至有種莫名的挫敗感,好好的一家日料店,感覺都快開成炸物店了。

吃飽喝足后,李多魚一行人向陳焦和陳元素這對父女簡單寒暄了幾句。

就離開了日料店。

大哥李金川由于機械廠還有點事情,就騎著自行車先走了。

而那個叫小敏的女孩,在他娘蔣玉秦的不停勸說下,終于開口說道:“叔叔,嬸嬸,我們先走了啊。”

“拜拜,下次見。”

趙甲路因被吳局長抓壯丁,喝得七葷八素,走路感覺都有些點飄。

李多魚便說道:“你們住哪,我送你們回去。”

李多魚剛說完,趙甲路大手一揮:“魚哥,我沒事,你跟嫂子好不容易才來一趟榕城,趕緊去逛一逛。”

李秀云也跟著說道:

“多魚,沒事的,我就住他隔壁樓,我把他送回去就行了。”

打了個酒嗝的趙甲路,咧嘴說道:“還隔壁棟,明年咱們就同一棟,同一間房了。”

李秀云紅著臉,白了他一眼:“八字都還沒一撇,你不要到處亂講。”

趙甲路嘿嘿笑著,左手一直在給李多魚做快走的姿勢。

“魚哥,你趕緊帶嫂子去玩,省的在這里,當我們兩個人的電燈泡。”

“那我們走了啊,你慢點。”

“跟嫂子玩的開心點。”

等李多魚走后。

李秀云臉瞬間拉了下來:“下次,你要敢再喝這么多,我直接給你扔烏江里去。”

趙甲路說道:“這次可不能怪我,咱們社區那個老曾,狗眼看人低,居然看不起魚哥,我今天把他灌得吐了三回。”

“看來你很喜歡多魚啊。”

“那必須的,他是我哥們,真正的哥們。”

李秀云擰著眉頭,有時候,她真的很難理解這種兄弟之情,明明才認識沒多久,可關系咋就這么好呢。

“走吧,回去了。”

“我都醉成這樣了,你怎么都不扶我下啊。”

說完,趙甲路半個身子靠向了李秀云,一手搭在了她的肩膀上,一手摟向她的腰。

見趙甲路摟向自己的腰,李秀云眉頭緊皺,一把直接擰在他的手臂,順便旋轉了九十度。

趙甲路痛的齜牙咧嘴起來,趕緊松開了手:“你有病啊,那么用力擰我做啥。”

李秀云一本正經說道:“我聽人家說,人一旦酒喝多了,都會變得皮糙肉厚,我就是試一下,你的皮是不是比城墻還要厚。”

趙甲路不停揉著被擰的位置,一臉的委屈:“咱們都還沒領證,不要動手動腳行不行。”

李秀云瞪眼道:“你也知道咱倆沒領證啊,就往我身上靠,還敢動手動腳。”

趙甲路頭忍不住撇向了一邊:“麻蛋的,有文化的女人,就是難搞。”

李多魚本想出來散散心,沒想在日料店遇上了那幫二世祖,心中難免有些煩躁。

前世,只能在小說上看到這些人,沒想這一世,吃個日料,就給碰上了。

當你在底層時,你想見他們都見不到,可一旦到了某個層次,不想見他們都很難。

就算今天避開了。

下次,他們還是會找上門的。

李多魚覺得以后,好好搞自己的養殖就行了,還是少參加陳家父女的活動,畢竟在他們身邊,紅孩兒還真不算少。

他們走他的陽光道,我過我的獨木橋,互不干涉最好。

周曉英見李多魚有點疲憊的樣子:“多魚,要不我們回去吧。”

李多魚笑著搖了搖頭:“你這一年一直都在帶孩子,好不容易才出來一趟,我帶你好好逛一逛,剛好前面就是煙臺山公園,我也順便給小胖墩買串糖葫蘆。”

“好吧。”

兩人沒走幾步,就來到閩江碼頭旁的解放大橋。

橋面上全是自行車,還有大爺騎著車,敲著碗喊道:“魚丸,魚丸。”

橋上有位戴著斗笠,拿著魚竿的大爺,正站在橋上不停抖著魚竿。

不少老人和小孩都在圍著他釣魚,有些小孩好奇問道:“就這樣一直抖,能釣到魚嗎?”

大爺全程一言不發,專心釣著而,就在李多魚經過時,老大爺的魚竿猛地一彎。

他瞬間雙手發力,高高將魚竿舉起,利用慣性將一條魚從河里飛到了橋面上。

魚被飛到橋上后,不停撲騰亂跳著,沒等老大爺過去,圍觀的人率把魚圍了起來。

“哇,這魚好大啊。”

“好像是鱸魚,這條魚,至少能賣個五毛。”

而將魚飛起來時,李多魚發現,老大爺用的并不是普通的魚鉤,而是拳頭大小的三爪鉤。

看到這鉤后,李多魚就已經猜出老大爺的釣法了。

其實他這種釣法,已經不叫釣魚了,應該叫錨魚。

而所謂的錨魚,是不用魚餌的,全靠魚鉤去刺魚,錨魚人一般會選在橋洞這種水流湍急的地方去錨魚。

手法也相對簡單,就是通過不停抖動三爪鉤來刺魚。

很多想逆流而上的魚,在水流湍急的地方往往會游的比較慢,一旦被上下不停抖動的三爪鉤刺中,錨魚人就會立馬提鉤。

李多魚記得,前世錨魚的那幫人,甚至還用上了黑科技,裝了“可視錨魚器”。

錨魚的釣組上有個小攝像頭,竿柄處則是一個小小的屏幕。

通過屏幕,可以將水里的情況看的一清二楚,只要有大魚經過的話,就會立馬提竿。

而這種錨魚的做法,經常把池塘里的大魚或江河里的大魚給錨走。

不單釣魚佬恨之入骨,漁業部門也不喜歡他們,因為魚被錨中的魚,不管大魚還是小魚,幾乎都是死,很難放生的。

所以漁業部門一旦發現有人錨魚,不單要沒收漁具,嚴重情況,還得抓去罰款。

鱸魚釣起來后。

老大爺當場拿起了一條草繩,一頭穿過魚鰓綁在魚嘴上,一頭綁在魚尾巴上。

弓魚術!

看到這個弓魚后,李多魚想都不想,就知道這位老大爺是閩北那邊過來的。

李多魚湊過去一看,發現大爺今天的魚獲還蠻多的,魚籠里面已經有四五尾大魚,看來今天可以賣個好價錢。

橋上除了錨魚的大爺外,還有不少拿著手繩釣河蟹的人,這些人連魚鉤都沒有,只有活動的繩套,上面隨便綁一個最便宜的豬肝。

只要有河蟹來吃豬肝的話,他們就立馬拉手繩。

且釣的速度非常快,沒一會兒,就釣了三四只,旁邊還擺著一筐筐河蟹。

“又大又肥的河蟹,一筐只要五毛錢,回去蒸著吃,炒著吃,都好吃。”

見一大筐只有五毛錢,周曉英忍不住問道:“這螃蟹,怎么這么便宜啊。”

李多魚笑道:“這螃蟹是吃味道的,根本就沒啥肉,蟹殼還特別硬,老磕牙了。”

聽到這話后。

賣螃蟹的老頭,白眼道:“年輕人不懂,就不要亂說啊,我這螃蟹好的很,比梭子蟹還要好吃。”

李多魚笑了笑。

沒有繼續跟這位大爺理論,而是帶著周曉英走過了解放大橋,來到了煙臺山的腳下。

過橋后,眼前的建筑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全都是一些圓拱形窗戶的洋房子。

這些洋房,全是上個世紀洋人建的,當年鴉片戰爭戰敗后,榕城作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

涌進了大量的洋人,他們全都定居在煙臺山附近,并建起了領事館、洋行、公館,教堂、學校、跑馬場等。

后世,這些建筑被當地美化成“萬國建筑博物館”,實際上,這些建筑全都是侵略的證明,是當初列強闖進來后,蓋給自己住和娛樂的場所。


上一章  |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