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一百章 (求首訂)臺風前的晚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章 (求首訂)臺風前的晚霞

第一百章 (求首訂)臺風前的晚霞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七月不渡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七月不渡 | 1983小海島 | 從養殖大戶開始 

看著眼前一排排正在晾曬的海帶,陳冬青有種說不出的高興。

對一個科研人員來說,

成果就是最好的獎章。

接下來,陳冬青并沒有跟科長一起回研究所,而是選擇留下來“監督”李多魚背采訪稿。

張青云了解完情況后。

就離開了。

他必須趕回去向所里匯報海帶田的最新情況,畢竟十多號人在那等著呢。

好在,李多魚的海帶采收速度不算快,領導明天來的話,剛好可以看到一出養殖戶采收海帶的好戲。

而研究所的漁船剛剛離開,一艘印著“廉江縣漁政”的大鐵皮船,開足了馬力朝著擔擔島的碼頭駛來。

張青云都沒認真看,就知道站在漁政船上那幾位黑褲子白衣服的領導是誰。

從早上收到消息后。

急成熱鍋上螞蟻的,不單只有他們研究所,縣里面那幾位,已經找他們所長談了好幾次,并問了很多話。

這段時間,他們研究所,總算翻身了,以前在縣里,是無人問津的單位。

沒有經費不說,連工作都很難展開,之前他負責的一個毛蚶養殖項目,推進了三四年,也都沒啥成效。

可自打走貨被打掉后,廉江縣的漁民也漸漸恢復了正常的生活。

且因曾經有過好生活,大家更加努力賺錢了,這段時間漁政那邊有過統計,出海捕魚的漁船,相比起走貨前,多了整整一倍以上。

而海上捕魚的船越來越多,海魚的價格,也就越來越便宜。

一些感覺捕魚不好賺錢的漁民,就開始另找出路,有些漁民甚至主動找他們研究所合作。

而李多魚正是第一個。

且這段時間,所里開設的養殖培訓課,前來聽課的漁民也明顯變多了。

可惜,他年紀有些大了,哪怕再往上走,也沒法走太遠。

可冬青這孩子跟他不一樣。

畢業在最好的年代。

又是農村出身的,肯吃苦和鉆研,同時又有那么點野心。

張青云覺得,只要這孩子不動歪心思,說不定將來可以走的比他還要遠。

可最讓他看不透的,就是那個李多魚,每次見面,總會給他一種“穩如老狗”的感覺。

第一次在研究所見到他時,聽他與領導在那交談,說真的,哪怕他跟領導接觸過不少次,可真沒法做到那樣輕松與自然。

而最讓他不解的是,今天看到的那個晾曬海帶的毛竹樁。

他走過沿海大部分城市,還真就沒看見漁民這樣搞過。

而用毛竹樁曬出來的海帶,確實會很干凈。

且那個毛竹樁,居然還是兩用的,上面曬海帶,下面用來吊養海蠣子。

他前段時間,出差去湛江那邊,第一次發現那個海蠣子的吊繩養法,沒想李多魚居然也懂。

且從陳冬青的報告中,他得知在養海帶這段時間里,很多事情,并不是陳冬青指導完成的,都是他自己摸索出來的。

每個行業都有天才。

張青云覺得,這個李多魚在養殖行業里,絕對是個天才。

有他幫助的話,冬青的科研道路,應該會更加順利。

現在想想還真有些羨慕,他也很想有個這樣的養殖戶來幫忙推廣他的項目。

差不多晚上六點。

灘涂上。

大家掛完最后一船海帶后,就干起了中午剩下的咸飯和海帶湯。

而此時,

太陽已經斜得非常厲害,都快掉海里去了。

三叔、大舅公、二叔公他們,看著傍晚的晚霞,臉色都很是凝重。

今天的夕陽并不是金黃色的,而是有點艷紅。

天上的云,也不是一團團的,而是被拉的很長,狀如流云、羽毛、馬尾一樣。

若是有攝影師在這里,說不定會被眼前的美景給震撼到,停下來拍照留念。

可對海邊的漁民來說,最怕的就是這種流云晚霞,只有它一出現,十有八九就代表著臺風天要到了。

不過,臺風天和和臺風登陸,則是兩碼事。

擔擔島,每年遇到的臺風天也不少,但大多只是受到影響而已,真正登陸的卻非常少。

說起來,還真得好好謝謝對面的海外省,要沒有他們那座山脈擋著太平洋源源不斷的臺風,擔擔島的漁民,說不定還真不敢搞海域養殖。

當然歷史上,也有幾個調皮會繞彎的臺風,給他們造成了非常嚴重的自然災害。

李多魚記得,十年前,有個臺風就是從他們擔擔島登陸的。

那場臺風,直接將當時漁業隊的機帆船全給吹壞了,甚至還把他們家的屋頂給掀了。

菜園、玉米地,全都毀了,馬尾松也折斷了非常多。

臺風過后。

一片狼藉,海灘上什么亂七八糟的都有,甚至有顆圓圓的大廢鐵,還驚動了附近的部隊。

而最讓李多魚記憶深刻的是,那場臺風后,島上的農作物幾乎都給毀了。

全島人被迫討了一整個月的小海,吃了整整一個月的地瓜面和地瓜干。

以至于,現在島上的人,看到地瓜都有種莫名的恐懼。

而前世這時候,他在隔壁省吃牢飯,并不知道這幾年,到底有沒有大臺風登陸。

不然就不用像現在這樣,心里這么沒譜了。

在夕陽下。

船隊慢慢回到了擔擔島的碼頭。

可大家卻發現,就一天的時間,碼頭就已經煥然一新。

曾經那個蒼蠅遍地飛,海蠣子到處堆,死魚爛蝦隨處丟的碼頭,變得干凈了起來。

且碼頭上有很多村民正在干活,大隊長王大炮則拿著擴音喇叭,在那里指揮,并喊道:

“老陸,你們五隊的,趕緊把那些堆海蠣殼給清了,不要堆在那里,老是生蒼蠅。”

“十二隊的,你們負責把那些死魚爛蝦埋田里去,不用直接沖到海里面去,聽到沒有。”

“還有第二隊的,你們去通知村里有養狗的那些村民,明天把狗都關起來,不要放出來。”

除了這些外。

還有人在那重新刷標語,感覺國慶那會都沒現在這么認真。

而王大炮見到李多魚他們回來后,則一臉笑容迎了上來:

“哎呀,多魚,伱總算回來了,你現在可是我們擔擔島的學習榜樣啊。”

求訂閱,求月票。


上一章  |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