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五十七章 查看海帶養殖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七章 查看海帶養殖筏

第五十七章 查看海帶養殖筏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七月不渡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七月不渡 | 1983小海島 | 從養殖大戶開始 
歡迎來到文學城

頂部廣告


底色字色字號


聽到李多魚的話后。

陳慧英放下了扁擔。

剛剛被打過一次的小黃狗,見到有人又要打它,嚇得鉆進了雞窩里。

結果,

把下蛋的母雞給嚇了出來。

見母雞都被嚇出來,陳慧英再次罵道:“你這只妖秀狗啊。”

李多魚見狀。

趕緊把小黃狗給拎出來,拿出一條廢棄的皮帶,給它弄了個狗項圈,隨后把它綁在雞圈的角落里,不讓它到處亂跑。

陳慧英還是有點生氣:“好端端的,你弄條狗在雞圈里做啥,要是把雞吃了怎么辦。”

“阿娘,這小狗不會咬的,它前腳都骨折了,沒被那些大公雞欺負就不錯了,還想吃雞。”

“那也不能把它養里面,母雞下蛋的時候被嚇到了,以后可能就不生蛋了。”

李多魚趕緊解釋道:

“就關一晚上,明天馬上去弄個狗籠子,等它腿好了,就把它弄到漁排上去。”

“你要把它養在漁排上?”

李多魚點點頭:“我養它,就是為了看海帶養殖筏的。”

聽到老四撿的這條狗,是為了看海帶養殖筏的后,陳慧英看這條狗,立馬順眼了不少,但還是嘮叨道:

“那你也得趕緊把它弄走,不能養在雞圈里。”

“知道了,娘,明天就給它做個狗窩。”

李多魚差點忘了。

養雞養鴨對阿娘來說,是件非常重要的事。

他們小時候,家里還沒分到海蠣田那會,要想吃上一口白米飯,就靠雞圈里的雞和蛋。

每當母雞下蛋后,大家都舍不得吃,而阿娘會把雞蛋收集起來,到趕集的那一天,拎著雞蛋到公社去跟人換糧票和油票。

陳慧英見小狗被綁在角落后,這才放心去廚房準備晚飯,她看了眼老四后,問道:

“晚上,你想吃啥?”

聽到這話的瞬間。

李多魚怔了好一會兒。

前世年輕那會,

最怕別人問他要吃啥,因為總覺得回答很麻煩。

可等他老了后。

最怕的,反而是沒人問他要吃啥,只能一個人在那吃。

面對阿娘的問話。

李多魚沒有說“隨便”,“都可以”這樣的敷衍回答,而是笑著說道:

“要不炒個芥菜、來個煎蛋、青蒜炒海蠣干,有菜花的也炒一顆,最后來條海魚煮個湯。”

見李多魚一口氣點了那么多菜,陳慧英有點嫌棄地說道:

“咱家菜園就那么點大,哪有那么多菜做給你吃。”

李多魚笑道:

“那就有啥吃啥吧。”

李多魚看了眼,自己家雞圈后面的小菜園,確實有點小,當初阿娘把大部分菜地,都用來搞雞圈和豬圈了。

菜地就沒剩多大空間了。

就種了些,日常用來調味的青蒜,還有用來做咸菜的芥菜。

就沒有其它青菜了。

不過胡大爺家,沒有養雞養鴨,菜地就大的多,可他就一個人吃住,也種不上幾樣東西。

大多都荒在那里。

李多魚尋思著,反正胡大爺遲早要搬到榕城去住,要不干脆把他家的菜地盤下來。

這樣就可以多種點其它蔬菜了。

李多魚看了下手表。

下午三點半。

距周曉英下課還有一個多小時,距晚飯時間還有兩個小時半。

李多魚打算開船先去海帶養殖筏那里看看海帶苗的最新情況。

海帶苗并不是扔海里后。

就不用管了。

相反管理比那些水果蔬菜要麻煩的多,每周至少要查看兩三次。

最基礎的,就是檢查筏架和木樁,看看有沒有拔樁,海帶繩有沒有打卷纏繞的情況。

接著,還得檢查海帶苗的生長情況,看看有沒有被蟲吃,或者有沒有得病。

來到海帶養殖筏后。

李多魚將手伸進海水里,先試了下水溫,有點冰涼刺骨,感覺海水的溫度大概只有個位數這樣。

這樣的水溫,就非常適合海帶生長,接著,他拉起了一條海帶繩,認真觀察了起來。

主要看海帶苗,兩側有沒有發卷,有沒有出現白點和爛葉。

好在海帶苗都很健康。

先下海的這批海帶苗,現在都有二十多厘米長了。

要是繼續保持下去的話。

再過三個月,就能長到一米長,四個月后,說不定就可以采收了。

李多魚每隔十幾米,就隨機挑一條海帶繩檢查一番。

要是發現有海帶苗太密集的話,就摘一些海帶苗起來。

對目前的李多魚來說。

要的并不是產量,

而是求穩,求成功,

只有能把這些海帶養好,他的海產養殖計劃,才能繼續推進下去。

打一開始,李多魚并不是無腦選擇養海帶的。

如果沒錯的話。

再過幾年,港島那邊的電視劇就會大量涌進國內。

屆時,第一波富起來的“階層”,會率先遭受文化沖擊,尤其是在飲食這一塊。

什么,“雞汁花膠撈面”

“魚翅撈飯”

“鮑魚撈飯”

這些頻繁出現在港島電視劇、電影里的食材,會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成為國人心目中的奢侈食材。

而新鮮海帶則是鮑魚的主要食物,等他海帶養殖成規模后,再去養鮑魚話,就會省去很多麻煩。

不過,鮑魚算是海產品里,比較難養的。

不單對環境非常挑剔。

性格也很非常嬌氣。

經常一言不合就死給你看。

當年,鮑魚市場行情大好那會,擔擔島也有不少人養鮑魚。

那些靠養鮑魚賺到錢的養殖戶,

說它是致富鮑。

可那些因養鮑魚負債的養殖戶,則天天罵它破產鮑。

原因是,鮑魚的養殖周期很長,要兩三年才能賣上好價錢。

而兩三年的時間,變數太大,幾乎得靠老天賞飯吃。

要是老天一個心情不好。

弄個熱帶大臺風過來,養鮑魚的估計會把褲衩都輸沒掉。

不過,現階段哪怕李多魚想養鮑魚,估計也沒得養。

原因是沒有種苗。

他們本地的野生鮑魚是雜色鮑,品種非常小,也不是很好吃。

而后世大家吃到的那些鮑魚,大多都是利用北方的盤紋鮑和他們這邊的雜色鮑培育出來的新品種。

說實在的,這種培育工作,李多魚懂一點,但也只是懂一點而已,真正要培育新品種,還得靠各地的水產研究所。

現在的李多魚哪怕有整套鮑魚養殖技術,可也沒有任何用武之地。

就好像李多魚很會開車。

但擔擔島沒有條像樣的馬路,車速太快的話,說不定哪天就給翻了。

李多魚打算等海帶養殖成功后,就去慫恿小舅陳冬青,讓他想辦法給自己培育些適合南方海域生長的鮑魚苗來。

不過,這都是以后的事了。

一口氣吃不成胖子。

做事得按部就班來才行,現階段還是專心養海帶吧。

字體樣式

底部廣告

8888888號


上一章  |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