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三十三章 無息貸款(求追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三章 無息貸款(求追讀)

第三十三章 無息貸款(求追讀)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七月不渡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七月不渡 | 1983小海島 | 從養殖大戶開始 
歡迎來到文學城

頂部廣告


底色字色字號


木樁全部打完后。

李多魚爽快把錢給打樁團隊結了,同時留下了張師傅的聯系方式,以前的聯系方式幾乎都是留地址。

張師傅這伙人全是尚峰鎮四星村的人,他們那個村,但幾乎都是沙灘,一個碼頭都沒有,所以漁船也就少。

鎮上其它村的人,都在走貨暴富,而他們村也就只能眼睜睜看著,半個村的人都在給人各種東家打工。

臨走前,老李本想請這群打樁師傅一起吃頓飯,沒想打樁師傅們也著急回家,錢都已經拿到了,也不想讓東家破費。

打完樁后,就要直接離開。

而出來這么多天的小舅,也直接叫打樁船送他到對面的青口碼頭。

除了打樁師傅的錢外,李多魚也給小舅安排了一筆辛苦費,畢竟這些天,他也在不停地幫忙干活。

她雖一直戴著斗笠,但肩膀手臂也脫了好幾層皮。

來的時候,細膩嫩肉的。

走的時候,整個人黑了一圈,還非常的憔悴。

可當李多魚將錢塞他手里時,還被他用長輩的口吻說教了一通:

“跟我算這么清楚,是不是看不起你舅我,還是把我當打工的了?”

“拿走,不要,接下來養海帶,你還要花很多錢呢。”

見陳冬青不收,李多魚從口袋里掏出了最后僅剩的三包洋煙,塞到他的手上:“錢不要,那這個總要吧。”

“萬寶路,你小子可以啊。”

錢,陳冬青不收,但這三包煙,他收下了。

拿完三包煙后,陳冬青簡單跟老李和陳慧英告別后,就同打樁船的人一同離開了。

而臨走前。

李多魚還特別跟他強調:“我筏架都弄好了,牌子的事,你得盡快啊。”

“就知道你給我煙,沒安什么好心,我回去馬上給你弄,國慶后應該就能弄好。”

李多魚、老李、陳慧英一直站在碼頭目送打樁船走遠后才離開。

二老有本職工作。

等會還要去敲海蠣子,周曉英還在教書,突然閑下來的李多魚,也跟著二老來到了灘涂。

不知道為啥,最近灘涂上那種紅嘴蠣鳥多了起來,這種鳥差不多跟賊鷗一樣大,上黑下白,紅色爪子。

而這段時間,這種鳥把老李氣的夠嗆。

因為這種鳥撬海蠣的本事,一點都不比人差,只要一退潮,就飛來老李的海蠣養殖場吃自助餐。

人一靠近就全部飛走,你要去搗它的巢,它還會假裝受傷,在那一瘸一拐表演給你看,一靠近就會立馬飛走。

老李拿鞭炮炸過它們幾回,可效果不怎么好,不到半天又飛回來了。

弄到后面,老李整天喊著要去買鳥網,搞死這群混賬玩意。

而老李跟紅嘴蠣鳥的斗爭,只是海洋鳥類跟養殖戶爭端的序章而已。

當年,李多魚從島國回來后,聽島上養鰻魚、對蝦的說過,以前搞養殖跟這些海鳥是死對頭。

尤其那些在灘涂上圍墾養魚,都會在四周架設隱形鳥網。

夸張的時候,鳥網上面密密麻麻都是海鳥的尸體,而養殖戶根本就不吃這些鳥,只是任由它們在網上腐爛。

也正是因為這種沖突,導致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擔擔島鮮有海鳥的蹤跡。

直到后來,海鳥的身份升級了,成了保護動物,大家不敢再放鳥網了,環境也變好了,擔擔島的海鳥這才又多了起來。

不過,鳥與養殖戶的沖突依舊存在。

二老敲海蠣時。

李多魚嘴里叼著狗尾巴草,坐在附近一塊大石頭上,他眺望著不遠處那些剛剛搞好的海帶養殖筏架,臉上滿是得意的神色。

趕在國慶的前一天完工,比預計要早十天左右,說實在的,還挺有成就感的。

不過這時候,海水溫度還有點高,并不是適合海帶苗生長,要是提前下海的話,有爛苗的風險。

按以往的經驗,大概還要等一個月,等西北風吹過來后,就可以下苗了。

而這一個月時間,剛好可以讓他緩一緩。

李多魚嘴里的狗尾巴草,不停轉著圈圈,心中的小算盤卻打的飛快。

他發現自己還是草率了,就他走貨賺到的那點錢,還真很難支撐起三十畝海帶的養殖。

接下來,他的當務之急。

就是搞艘有動力的舢板船,不然一艘船都沒有,就算給你一百畝海帶養殖筏,你也只能望筏興嘆。

他算了下,這些天包括買海帶繩、浮球、買馬尾松、請人打樁花的錢,加起來,剛好是一千五。

扣掉這筆錢后,他身上只剩下八百多,這些錢用來買艘搖櫓的舢板船,那肯定沒啥問題。

但想靠搖櫓舢板打理這三十畝海帶,李多魚覺得不現實,估計海帶還沒收成,他會先累死在海上。

可這個年代的動力漁船都非常貴,三叔家那艘單杠柴油機舢板船,是這幾年靠走貨賺到的錢買的,頭尾總共花了快三千。

一般的漁民根本就買不起。

其實現在的擔擔島,百分之八十的漁民都沒有動力船的,大多都是搖櫓舢板,尤其是陳家村那邊。

打樁的這些日子,也都是三叔開船來給海上打樁的他們送吃的,親戚做到這份上,已經算是非常好的了。

李多魚也是懂分寸的人。

不好意思再向他們借船了。

現在擺在他面前有兩條路可以選,要么向親朋好友借錢,湊一艘柴油機舢板船出來。

可由于陳阿泰那伙人養殖失敗后,親戚大多都是不贊成他養殖海帶的,借錢的話,不一定那么好借。

要么就去找信用社貸款。

而李多魚是偏向后者。

開放初期,為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國家每年都有劃撥一定數額的無息貸款給自主創業的農民、漁民。

不過想從信用社那里,拿到這筆無息貸款,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而這也是李多魚一直催小舅陳冬青給自己立牌子的原因之一,因為只要拿到那個基地牌子,他就有資格去信用社辦理無息貸款了。

且現在的他,幾乎湊齊了所有的貸款條件,自主創業的海帶養殖,還跟領導合過影。

天時地利人和都在他這邊。

除非信用社的人跟他有仇,否則像他這么好的貸款資質,想不批都很難啊。

距離下海帶苗,還有一個月。

李多魚打算這段時間,先找點事情做做,賺點外快。

為了搞海帶養殖筏,已經折騰了半個月,確實有夠累,明天就是國慶,李多魚打算休息兩天。

等國慶過后,再去考慮。

李多魚吐掉嘴里的狗尾巴草。

伸了伸懶腰。

本想來句,人生就是折騰,但想想算了,這輩子,他才不想折騰。

字體樣式

底部廣告

8888888號


上一章  |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