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第760章 陣斬高覽,河北逆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舍弟諸葛亮 >>舍弟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760章 陣斬高覽,河北逆轉

第760章 陣斬高覽,河北逆轉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4日  作者:浙東匹夫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浙東匹夫 | 舍弟諸葛亮 


“雙方明明兵力差不多,怎么會打成這樣?”

眼看著諸葛瑾坐鎮、徐盛帶領的劉備軍主力,從自己的南邊也就是右側殺上來。雙方進入血腥肉搏后,張郃很快就被戰場那一邊倒的慘烈景象震撼了,不由自主發出悲憤的慨嘆。

饒是他領兵二十余年,哪怕是當初官渡之戰、帶著袁紹的主力硬攻曹操的官渡大營時,他都沒感受到過這樣的絕望。

徐盛帶著諸葛瑾麾下的長戟兵先鋒,以相對整齊劃一的姿態,端平了長戟沖刺。步伐雖然不太快,但絕對堅定有力,氣勢一往無前。

數以千計的長戟,以差不多相同的速度,如墻而進,其徐如林。

曹軍這邊雖然也有足夠的長槍大戟硬碰硬抵擋,但因為曹軍之前也在沖正面的周瑜部,所以陣型相對散亂。

這種堂堂正正列陣而戰的場合,又都是長兵器,陣型整齊、能夠讓士卒相互之間及時援護,那都是非常重要的。而曹軍丟失了這一點,就注定要被沖得摧枯拉朽。

無數曹軍長槍兵的槍矛,在遇敵的一瞬間,就被對面的長戟格擋蕩開了。尤其是長戟上的橫刃小枝,對于鎖住敵方的兵器長桿非常適合。

而劉備軍一方陣型更整齊劃一、兵器攢刺更密集,往往一桿兵器蕩開敵人的武器后,另外兩三根很快就刁鉆地捅過去,把對面的士兵捅成了血葫蘆。

曹軍長槍兵的總人數并不占劣勢,可隊形的散亂,讓他們稀稀拉拉地投入一線,接敵的前后時間有差距,就打成了葫蘆娃救爺爺一般的添油戰術。

往往第一排的士兵散亂哀嚎著倒下,下一排士兵才剛剛頂上來,然后又是惡性循環。前排足足五六排士兵被殺得七零八落后,剩下的士兵才勉強站好了隊形,稍稍挽回頹勢。

就這,還是被敵軍的沖鋒逼得無處走位、被迫收縮、被動站好隊形的,因為更前排那些隊形不整的都被殺傷了。

偏偏正面的槍戟兵對捅戰線才堪堪穩住局面,背后的馬超又殺到了。

八千鐵騎裝備著灌鋼水鍛胸甲,戰馬都配了高橋馬鞍和雙側金屬馬鐙,操著騎槍、配著鑌鐵馬刀,氣勢如虹蹄聲如雷地席卷而來。

這些騎兵出身西涼,并不擅長弓箭,騎射方面是無法和幽州突騎比的,但這些西涼騎兵也不是完全沒有遠程攻擊力。

此前這幾年休戰練兵時,諸葛瑾也琢磨過這個問題,如何提升涼州騎的突臉遠程火力,最終琢磨的結果,就是給這些騎兵配上幾根短標槍,作戰時插在背后的綁帶里,要投擲的時候就拔出來直接丟,二十步以內威力還是很驚人的。

這些標槍的槍頭都做得比傳統短矛更為細長,跟羅馬標槍一樣扎到人能夠入肉很深,也不怕彎折。

反正劉備陣營如今鋼鐵產量一年比一年高,標槍類武器做成一次性的消耗品也完全耗得起,而且容易彎折的槍頭扎進身體后還難以拔出來,基本上命中要害就必死了。

此時此刻,馬超的騎兵沖到近前,臨門一腳就是一兩波標槍雨,也不瞄準,基本上都是快貼臉了憑感覺丟。

原本看到鐵騎靠近時,曹軍當中還是有一部分長槍兵轉身掉頭想要扛線的。雖然他們的陣型并不整齊,十個人里或許只有三四個及時對敵,但總也聊勝于無。

但即使是這樣聊勝于無的阻擊,被貼臉一陣標槍雨射得鬼哭狼嚎,一片片的長槍兵如同割麥子一樣倒下。馬超的騎兵趁著前排臨戰的敵人大亂,立刻穿鑿進去,瘋狂捅刺砍殺。

張郃麾下的步兵主力,很快就被殺得摧枯拉朽,連環崩潰。數以千計的曹軍長槍兵、刀盾兵作鳥獸散,胡亂踐踏,士卒自相踐踏而死者極多。

戰至酣處,馬超麾下的騎兵們,還按照諸葛瑾戰前交代的攻心之法,一邊沖殺一邊喊話。

“河北的弟兄們!你們本就是袁大將軍舊部!張郃背主投賊,如今國賊將亡,再不反正更待何時!”

“袁大公子也已經帶著青州軍殺回來了!將校反正都可以原職留用!”

這些話語比較冗長,戰場上運動戰中喊起來效果并不好,混亂中很多士兵都沒時間聽完。而且馬超這邊,也只有軍官們能記住那么長的臺詞。

不過,旁邊諸葛瑾直屬的步兵部隊,就可以好整以暇地邊沖鋒邊吶喊了。

曹軍當中也確實有相當一部分士兵是曾經的袁紹舊部,主要是當年被張郃帶著投降的那些人。如果是在曹操實力強橫的年代,這些士兵未必會對這種喊話當回事,但現在已經被殺得快崩了,這些話就顯得那么刺耳。

就算有死硬的曹兵不愿意相信劉備一方的承諾,他們內心也不由自主會掂量掂量:身邊的袍澤、其他曾經從對面投過來的降兵,他們會不會信?

如此一來,曹軍士兵們之間的配合也越來越亂,大家都要分出幾分心神去提防隊友會不會突然跳反倒戈,哪怕只占用人一兩成的精力心神,對于部隊戰斗力的發揮,也是非常有害的。

終于,當馬超的騎兵把張郃的步兵軍陣薄弱處,首次殺穿了一個缺口后,總崩潰終于不可遏制地蔓延開來了。

一批批的原袁紹舊部降軍,開始成片地潰散、向敵人投降。

張郃、高覽左支右絀,死命抵擋,也阻不住局勢的飛快惡化。

“將軍!打不了了!不如撤吧!不然將士們都得白白送死!”張郃身邊幾個部將也漸漸抵擋不住,個別潰敗下來的部將滿臉是血,也不知道是自己的還是敵人或袍澤的血,撲到張郃面前,就乞求撤退。

張郃臉色鐵青,還在那兒飛速思考,想要翻盤。

這時,旁邊又有一個膽子大的部將發話了:“都打成這樣了,要是跑也跑不掉,不如降了吧!劉備也不至于拿我們怎么樣,諸葛瑾也不至于殺俘!”

這話著實嚇了張郃一跳,不過他情緒控制得還算不錯,并沒有立刻流露出來,只是先佯笑著穩住對方,然后突然抽出佩劍,把那個言降的部將當場斬殺了。

其余幾個求他撤退的部將、幕僚不由嚇了一跳,都往后退了一步,戒備地看著主將。張郃也知道現在情況緊急,必須穩住人心,連忙折衷表態答應道:

“集結所有騎兵,隨我加速撤退!步兵主力,能撤多少撤多少!本將軍不會拋下你們的!”

那幾個部將見張郃答應跑了,他們總算稍稍松了口氣,至少可以保住性命,不用死拼到底了。

不過,今日這四五萬人的大軍,絕大多數肯定是完蛋了。因為步兵是不可能在這種被夾擊的情況下成建制撤出去的,就算有人活著出去,也是以零散的潰兵形態,活了命也多半不會歸隊再給曹操賣命。

極大概率便是就地找個藏身之所隱匿起來,等周遭戰事平息再假裝平民回家。

只有騎兵部隊中狀態保持還不錯的那部分,有可能利用速度優勢,在友軍的步兵主力被圍殲的過程中,爭取到時間差突圍。

張郃下令之后,他自己也沒敢多耽擱,立刻帶著數千殘余騎兵趕緊撤。

剩余的部將,有些跟上了,但也有些顯然是被剛才張郃臨走都要殺降將的舉動給嚇到了,從而生出了異心。

“兄長,咱不能跟著張郃一條道走到黑吶。剛才明明都快撤了,有人建議投降,他還非要殺一個立威,我們再跟下去,什么時候跟他一起送死都不知道。”

個別心思活泛的部將,就開始這樣低聲私下里勸同僚。

那些木訥一點的部將,聽了勸說后,多半一時還沒反應過來:“張將軍也是怕動搖軍心,那樣的話想撤都撤不了了……不管怎么說,臨陣言降確實是大罪,為了穩住人心,殺一個也不算什么……”

而這番說辭,立刻引來了心思活泛者的反駁:“說不定他是擔心重新投了劉備,袁大公子那一關過不去,將來遲早要被清算。張郃可是官渡之戰時袁大將軍慘敗的首惡!”

這番話,終于點醒了好幾個同僚,那些人心中忽然就像照射進了一道雪亮的光芒,撥云見日。

“對啊!我怎么沒想到?我等都有可能降,唯獨張郃是降不了的!如果劉備只是普通的敵人,投了劉備也沒什么。但袁譚已經先投劉備了,還被如此看重。張郃當年是導致袁家由勝轉敗的罪魁禍首,就算再軟骨頭一次投過去,劉備不拿他怎么樣,將來袁譚也會另外找借口對付他的!”

想明白這層道理后,好幾個曹軍部將紛紛覺得看到了一條前所未想的新道路。

今日軍中,大部分人是可以投降的!哪怕他們當中有原先當過袁紹的軍官、后來又投曹、現在再投劉,也沒關系。因為他們不是首惡,法不責眾。

可是張郃呢?劉備再重用他,能重用到哪里去?等河北戰事一結束,劉備如果徹底贏了河北的話,那他多半就能得天下了。

曹操的宏圖霸業,終究只是曇花一現,維持了不到十年的天下最強勢力的名頭。

這種情況下,就算劉備仁德、不會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但他也不會對最后階段投過來的降將有多好的待遇。

畢竟這些人都是在劉備穩了之后再投過去的,不投劉備也能得天下,無非是慢一點。

而這樣投過去的人里,如果跟劉備的嫡系沒深仇大恨,一切也就罷了。可張郃的地位,是注定遠遠低于袁譚的。

袁譚如果出手清算他,劉備絕對不會攔著的。而且就算劉備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天下人也不會說劉備的不是,最多只會覺得確實是袁譚小肚雞腸、忘不掉十幾年前的舊仇。

到時候,劉備再稍稍懲戒敲打一下袁譚,給他降一點官削一點爵,當眾責罵讓他下不為例,這事兒估計也就過去了——

這就好比演義里,曹操進了鄴城之后,許攸還敢囂張對他不敬,許褚一刀把許攸剁了,曹操也就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公開象征性責罰一下許褚,這事兒就算過了。

(注:《三國志》正史上許攸也是幫曹操打進鄴城之后因為不敬被殺了,但沒說是許褚殺的,而是曹操親自授意誅殺的)

張郃麾下的部將和中層軍官們,原先大多沒想到這一層。但是看了剛才張郃“愿意果斷撤軍,但絕不投降劉備”的堅決態度、甚至還為此殺了一個自己人之后,旁觀的部將們才有個別醒悟過來。

然后這樣私下里傳言著,戰場上的形勢也就越來越崩了。

原本打算跟著一起突圍跑的,一旦發現敵軍圍裹上來,不容易跑掉,很快就選擇了非常光棍地直接投降。

成片成片原本給袁紹干過的將士,都毫無心理壓力的歸順了過去。

“弟兄們!大公子饒不了張郃,但是肯定不會為難我們!我們都被張郃匹夫的一己之私騙了!不要為了他的活路賣命啊!”

眼看這樣的傳言越傳越廣,曹軍也越崩越快。

張郃自己帶了數千殘余騎兵狂奔,高覽原本還在督領步兵主力,也想跟著撤,結果被手下這么一亂,直接陷入了重圍之中,周圍都是亂兵,連自己人都混亂擋道,根本跑都跑不出去。

“閃開!擋我者死!”高覽一看愈發焦急,還想組織起隊伍,內心也是對張郃棄步軍先撤的決定憤恨不已。

然而,他也算是當年官渡投敵的首惡分子之一,就他倆有名有姓的,他知道袁譚也不會放過他,所以輕易不敢投降。

就在高覽混戰亂戰想要突圍之際,馬超終于瞅準了曹軍當中,還有這一塊旗陣仍然在抵抗,于是指揮主力騎兵朝這邊奮力突擊。

沿途的曹兵早已崩潰,根本沒人能擋住馬超。馬超親自揮舞長槍寶劍,左右砍殺,接連斬敵十余人,殺到高覽面前,與他戰作一團。

高覽看到一名亮銀色鎧甲的大將迎面殺來,倒也不敢小視,抖擻起渾身解數,聚精會神奮力一戰。

兩槍相交,鐺地一聲大響,高覽的力量居然還略微強于馬超,把馬超下劈的槍刃擋了開去。

但他很快就發現不對勁,原來馬超的后手并未全力上挑,只是靠著前手全力下壓,外加兵器本身的重量、慣性,就已經堪堪與高覽雙手全力向上格擋的一擊打成平手,最多只是略占下風。

但馬超不出全力的好處很快就顯現出來了,馬超的后手順勢往腰間反手一抽,倒持劍柄往前方反撩。

兩人原本相隔半丈,短兵器并不能擊中對方,只能以長槍交戰。但高覽握持兵器的手臂卻處在前伸狀態,馬超的寶劍反撩斜斜向上,正好在高覽前手的手肘處劃開一道血口。

一臂關節受傷,讓高覽的力量頓時泄了兩三成,馬超再抽槍迎戰,槍勢凌厲迅猛,很快把高覽周身籠罩在內。

被第一擊就偷襲輕傷的高覽,左支右絀奮戰十余合,身上已是數處輕傷,最終槍法愈發散亂不支,被馬超一矛捅死,尸身跌落馬下。

隨著高覽戰死,這支曹軍的步兵部隊終于徹底崩潰,幾乎被全殲。

所謂全殲,當然也不是說都被殺死或者投降、俘虜了。還有大量的潰兵作鳥獸散,四處奔逃。但這些逃兵絕大部分也不可能再歸隊給曹操賣命的。

所以,粗略估計下來,劉備一方至少抓了一萬多俘虜、或者說接受了那么多人投降。還有萬余人傷亡,最后萬余人則是四散當了逃兵,估計戰后會躲起來裝作農民,躲避戰亂。

張郃只帶了幾千殘余騎兵,利用戰馬的速度優勢,勉強逃回了東光縣城。

馬超打掃完主戰場、把大部分曹軍殲滅后,諸葛瑾立刻臨時改變計劃,吩咐他追去東光縣,把張郃團團圍住,務必不能讓張郃把部隊一路撤到大后方鄴城,一定要在清河郡境內就把這股曹軍全滅。

正面戰場上,有諸葛瑾自己的主力部隊慢慢打掃,再有周瑜和徐盛的輔佐,也足夠了,用不到馬超的騎兵。


上一章  |  舍弟諸葛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