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黃忠斬殺史渙、射傷于禁,本就士氣暴跌、軍心盡喪的曹軍,終于徹底如雪崩一般潰敗。
三萬多曹兵,在此前持續半天的酷烈廝殺中,本就傷亡了大幾千人。如今更是直接崩盤,作鳥獸散。
黃忠橫刀躍馬,操弓追擊,把跑得慢的曹軍肆意切割。
那些陷在營中、被烈火包圍的士兵,如沒頭蒼蠅般、跑著跑著就無路可走了,只能成片成片地投降。
那些原本站位比較靠后、順利逃出火場的曹軍潰兵,情況稍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黃忠在粗略打掃干凈營內的戰場后,就帶著自己麾下的騎兵、以及諸葛瑾剛剛從當陽城里派來增援他的那部分騎兵,
累計集結了五六千人,對著潰退的于禁一路猛追。
于禁從章鄉一路北撤,不惜體力瘋狂逃亡了一天多,才算是逃到編縣。
這段路,于禁來的時候,強行軍走了兩天。逃亡時,速度又額外提升了一半以上,不得不令人感慨:逃生欲,有時候真是激發人類潛能的最好良藥。
當曹軍不需要背負干糧行囊,不用考慮扎營器材,甚至可以丟盔棄甲只求保命時,奔逃的速度陡然就能提升數成。
而且為了躲避黃忠的騎兵追殺,于禁軍一路盡量挑荊山東麓丘陵相對崎嶇一些的道路跑。
這樣的地形相對更不利于騎兵提速,而步兵受到的影響較小。
加上于禁逃跑的部隊,人數在黃忠部騎兵的四倍以上。分開了跑總有相當一部分能跑掉的,黃忠也只能抓大放小,挑其中幾股追擊。
于禁南下發起進攻時,帶了三萬多曹軍步兵、七千騎兵。最后回去時,騎兵只剩下了四千多人,而步兵更是只剩了一萬兩三千。
消失的那兩萬多人里,約有三分之一戰死了、或是傷重被俘后無法得到足夠藥材醫治、要不就是根本沒法治。
還有三分之一,是輕傷被俘,或是被圍后成建制投降。
最后三分之一,自然是逃跑過程中直接逃散了,大部分也沒打算歸隊,就徹底淪為了逃兵、亂民。
黃忠一口氣追到了編縣附近,才不甘地停止了追擊——倒不是黃忠不想繼續追,而是他的軍隊在長途奔襲后,也到了強弩之末的程度,再追下去,可能會出意外,敵我強弱形勢有可能逆轉。
這也是戰前,諸葛瑾向他交代各種可能的推演情況時、嚴格規定過的,哪怕大勝了,不可追擊過深、跟友軍脫節太嚴重。畢竟襄陽的曹仁還是有相當實力的,要是追到太靠近襄陽,曹仁有伏兵接應于禁,一切就都完了。
只追到編縣的話,因為編縣這座城池還握在劉備軍手中,曹仁再想設伏接應,也不可能到更遠的地方接應。
當然,黃忠在實際追到編縣后,還愕然發現了一些新的情況,這些情況也導致了他愈發不敢托大——因為在編縣城外,居然還有上萬的曹軍嚴整駐扎在此。
這些軍隊正是之前于禁留在此地、圍攻編縣保護后勤糧道用的,順便也能給于禁提供接應。
于禁逃回此地后,自己馬不停蹄就繼續往北跑,卻也沒命令這些圍城的二三線弱旅跟著跑,反而要求他們斷后,至少打幾天的阻擊、掩護敗逃的主力撤退回襄陽。
實際上么,當然是因為于禁知道這些蔡瑁麾下的降軍,根本毫無戰斗力和戰斗意志可言。這種時候,與其讓他們跟著跑,不如讓他們守營掩護主力。
這樣等曹仁知道自己的敗報、再分兵來接應時,說不定還能接走這支部隊。
要是一開始就大家混雜著一起跑,說不定反而擋了主力快速撤退的路,導致主力愈發難跑掉。
在于禁心目中,那些從北方跟來的、歷戰余生的曹軍嫡系老兵,當然比蔡瑁的新降軍值錢多了。迫不得已非要留人阻擋黃忠,肯定是死道友不死貧道的。
黃忠被這些原荊州軍所阻,也只能暫時留下、駐扎對峙,謀求破敵。
不過,僅僅在歇息了幾個時辰后,黃忠就打探清楚了對面的兵馬構成。
得知對方居然是劉表舊部、只是被蔡瑁裹挾,黃忠自然是來了信心。
他身邊的幾個副將、幕僚還勸他持重,讓軍隊再多休息休息再戰。
黃忠卻力排眾議:“我追隨大公子多年,這些本州將士,如今心向大公子者依然不少。
之前他們被迫從賊,無非是因襄陽、樊城被蔡瑁狗賊獻給曹操,他們困于城內,諸門都被曹操親信把守,無力反抗。
如今我既挾大勝之威至此,且派人宣揚曹軍慘敗之狀,告訴他們重歸故主的好處,必然能土崩瓦解、望風而降!對了,對面的兵馬,具體是何人所部?”
負責哨探的副將連忙又派人補充探查了一下,回來匯報道:“這些兵馬原是文仲業所領舊部,但是如今領兵的并非文將軍,而是蔡瑁的族人蔡勛。”
聽說這些士兵是文聘的兵,黃忠的信心瞬間又大漲了一截。
他跟文聘還是很熟的,當初曹操在跟袁紹打官渡之戰時,南線有漏可以撿,劉表還派他和文聘一起北上,攻下了宛城。后來一直到劉表過世,南陽郡都在荊州軍的掌握下,直到在此被蔡瑁狗賊送出去。
所以,文聘麾下的軍隊,也都知道黃忠的威名,跟他關系不錯。
只不過,這次直接統兵的將領,被強行換成了蔡勛。考慮到對方姓蔡,勸降是不現實的,肯定得打一下。
不過,下面的普通士兵,是否肯跟著蔡勛走,那就不好說了。如果能干掉敵人主將,黃忠堅信以自己的威望,能夠迫降這些文聘舊部。
想了一下后,黃忠立刻吩咐部將:“既如此,我軍稍作休息,就立刻發起進攻——敵軍此前為了封堵編縣守軍出城突圍,分四門堵城。
兵力如此分散,正好便于我們各個擊破,只要攻破任意一門外的敵營,打通內外聯絡,城內友軍也會并力與我們內外夾擊的,破敵只在旦夕之間。”
說罷,黃忠不顧將士還有些疲憊,直接就趁敵不備發起了突襲。
對面死守營壘待援的蔡勛部原荊州軍,果然也沒想到黃忠會這么急,居然遠道而來都不多休息一會兒,只得硬著頭皮就地抵抗。
黃忠戰前還做了些摸底,知道蔡勛本人在兵力最多、防守最嚴密的西門外。
所以黃忠定下的路線,就是先攻打跟西門距離較近、同時兵力也還算薄弱的南門敵營。
這樣可以確保跟蔡勛直接交手之前,先打破一個缺口,并且跟城內友軍聯絡上,然后約好了一起夾擊西門的蔡勛。
要是干掉了蔡勛的主營,那東門和北門外的敵人就不用打了,黃忠有把握直接勸降。
畢竟那些都是文聘的舊部,只要蔡家人死了,他們還給曹操賣什么命啊。
隨著黃忠沖到南門外的敵營處,并且一邊沖鋒一邊讓部下高聲吶喊,營內的荊州兵果然很快就人心大亂。
“于禁已被殲滅!荊州的兄弟們,不要再給曹賊賣命了!”
“黃老將軍奉大公子之令討逆,為老使君報仇,弟兄們趕緊棄暗投明啊!”
南門敵營內的將士,在黃忠的攻勢下很快動搖了。一些前排的士卒還幫著叫嚷起來:“快看!真是黃老將軍!”
“怪不得于禁跑得那么快,原來他的主力都被黃老將軍殲滅了!”
“弟兄們別白白送死了!”
不得不說,黃忠的一馬當先、身先士卒,在這種場合下,效果非常之好。很多原荊州兵看清了他的臉,就直接投了。
隨著連鎖反應的動搖、倒戈,黃忠幾乎是兵不血刃就拿下了一座營地。
編縣城內的守軍,看到城外突生變故,也是士氣大振。
縣令和守城的軍司馬連忙上城樓觀望,黃忠也策馬直奔城下,對著城頭大喝:
“不要謊!看清楚老夫是誰!我奉司徒之命,已經殲滅于禁了!諸位隨我一同破賊、建功立業、滅殺蔡勛!”
“果真是黃老將軍!快開城門!隨老將軍一起夾擊蔡勛!”城頭的縣令和軍司馬確認無誤后,連忙下令,編縣守軍也隨之士氣大振。
不一會兒,黃忠帶著自己的嫡系部隊,加上剛裹挾到的南門外敵營中的新降軍,并編縣城內的守軍,三股合力轉向城東,直撲蔡勛的大營。
此時此刻,蔡勛也才剛剛知道黃忠強攻了南門外的營地,他還在緊張猶豫、決策要不要去救援南營呢。
結果,蔡勛才剛剛集結好人出營,都沒走出一里路,迎面就有黃忠的騎兵撲來。
蔡勛心中大驚:“怎么會來得這么快?不是剛聽說黃忠在攻南營么?難道是佯攻?實際上是沖我來的?”
任蔡勛怎么想,他也沒想到,南營其實已經被破了,在黃忠面前一炷香的時間都沒撐到。
黃忠是挾大勝之威,連破連營,直撲而來了。
兩軍相遇,還是一上來就老套路。黃忠直接身先士卒,又對著對面的蔡勛部高聲大吼:
“你們都是文聘老弟的舊部,都該認識老夫!南營的弟兄們已經棄暗投明了,你們犯不著為蔡家人白白送死!早日棄暗投明,大伙兒為老使君報仇!上扶漢室,共作忠良!”
隨著黃忠帶著騎兵當先沖鋒,加上這番心理攻勢。蔡勛帶來的部隊,果然如波開浪裂,紛紛往兩側逃散辟易。
蔡勛原本不是什么英勇之輩,他也沒打算沖在前面身先士卒。
他打仗,從來都是跟他堂兄蔡瑁那樣,吆喝手下人“弟兄們,給我上”的,他自己從來不上。
但是怎么被黃忠一沖,原本處在中軍的蔡勛,居然就暴露在兵鋒之下了呢?
等他反應過來,他也想要撥馬便逃,身邊卻只剩下了一小撮最忠心的蔡家親衛。其他普通士兵壓根兒沒想蹚這個渾水。
黃忠見他要跑,也是連珠箭發,陸續射殺了幾個忠心的蔡家親衛——那些人倒也沒忠義到要為主家擋箭,但實在是層層疊疊,一時難以繞過。
黃忠焦躁,也不敢再瞄蔡勛背心、頭頸要害,只求盡量避開親衛,又射出數箭,終于有一支蒙到了蔡勛肩膀。
蔡勛這廝卻沒什么毅力,一點也不吃痛。原本肩膀中箭,一般人咬咬牙還是能逃回去的——當年曹操討董的時候,被徐榮擊敗,不也是肩膀中箭,最后強忍疼痛騎馬跑了。
但蔡勛這慫貨,一吃痛居然就雙臂抽搐控不住韁繩,被戰馬甩下背來。
黃忠快馬加鞭追上,蔡勛才剛剛渾渾噩噩爬起身來,迎面就看到一道刀光撲面而來。
下一刻他就覺得渾身一輕,飄了起來,飛旋之際還看到自己的身軀站在原地,緩緩向后撲倒。
“蔡家狗賊已被斬殺!爾等還不速速棄暗投明!”
黃忠抄起蔡勛的首級,抓住盔纓高高甩起。
頭盔的系帶雖然還掛在首級的下巴上,但也經不起這樣的甩動。
黃忠一不小心用力過猛,蔡勛的人頭就如同被擲石帶擲出的石頭一樣,甩飛了出去。
對面的原荊州兵看得目瞪口呆,很快土崩瓦解,紛紛歸降。
黃忠趁熱打鐵,繼續轉進北門、西門,不過兩個時辰,就把蔡勛部徹底殲滅。
近萬人的原荊州兵,被黃忠重新俘虜、迫降的,足有六七千人,混亂中死傷者不過數百,還有兩三千人則是趁機潰散跑了——
這些人跑了,倒也不是打算回去再給蔡瑁賣命。而是純粹因為士氣低落,本就不想從軍,所以借機逃散為民。
他們既不想當曹操的兵,也不想當劉備的兵,這也是很正常的。
黃忠前前后后不過花了一天多的時間,就把蔡勛部殲滅收編,還完成了打掃戰場的工作。
不過,也因為收拾蔡勛耽擱的時間,于禁早已逃回了襄陽城南的峴山大寨,得以重新休整喘息。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條件有限的情況下,不可能既要又要還要、什么好處都占全了。
最終黃忠統計全部戰果,消滅了于禁直屬的曹軍步兵部隊,約在兩萬人左右,騎兵三千。還殲滅了蔡勛部原荊州兵近萬人。
經此一戰,曹軍總損失達到了三萬三千多人,出兵時的五萬人,直接被干掉了三分之二。其中一萬是荊州新降軍再次倒戈,剩下的都是曹軍老兵。
曹仁原本指望著在劉備軍的揚州援軍抵達前,進一步拉開雙方的兵力差距、或是徹底端掉劉備軍的前沿屯糧據點,導致劉備全軍動搖。
但最終結果,當初期待的戰略目標一個都沒實現,還搭進去那么多人,導致曹劉兩軍在荊州的兵力對比,反而被拉進了一大截。
原本,就算等關羽趕到荊北戰場,劉備軍的總人數依然會比曹軍少很多。要等益州那邊的張飛魏延等人也趕來,才能讓雙方總兵力勉強接近。
而經此一役,等關羽趕到后,曹劉在荊北戰場的總兵力對比,就已經沒那么懸殊了。等將來益州兵再趕來,劉備軍總兵力甚至能略微反超曹軍。
曹軍少了三萬多人,劉備軍反過來加了一萬多人,這一正一負疊加起來,至少導致總缺口縮小了四萬五千人,絕對是決定性的。
取得了那么大的戰果,加上黃忠已經疲憊不堪,連日苦戰,他也知道不能再貪,就立刻進了編縣駐扎休整。
同時讓閑了幾天的編縣守將,代替他把那些原荊州兵降軍帶回后方,重新接受諸葛司徒和劉琦公子的整編。
黃忠也很清楚,雖然這些都是老主公劉表的舊部,但他們畢竟被蔡瑁裹挾著從賊過,肯定心理會有芥蒂,也有可能被蔡瑁摻沙子,所以不能直接拿來就用。
諸葛司徒擅長治軍,也擅長攻心改造,這七八千人先拉回去由他改造改造,重新整編,肅清其中的親曹將士,不用兩三個月,就能重新發揮戰斗力。
黃忠全面大勝、并且追到編縣殲滅了蔡勛的消息,不過一天半的時間,就傳回了當陽縣。
坐鎮當陽的諸葛瑾聞言,也是頗為振奮,連忙親自帶著一小隊援軍,從當陽北上,前往編縣前線增援,順便也是慰問黃老將軍,為他表功。
出發之前,諸葛瑾還特地作書一封,正式行文送到宜城的劉備處報捷。把前后三戰的戰果、功績、過程,原原本本向劉備說清楚。
快馬信使自然行動比諸葛瑾迅捷,所以三天之后,當諸葛瑾從當陽抵達編縣時,劉備的封賞使者,也已經從宜城趕來了編縣。
劉備還特地吩咐過,如果使者遇到了諸葛司徒,那就把封賞文書交給諸葛司徒,由他代為向黃將軍傳達。
信使嚴格執行了劉備的命令,諸葛瑾便拿著封賞文書,見到了出城迎接的黃忠。
“末將拜見司徒!幸得司徒神機妙算,令末將得以建功!”黃忠帶著些許親從騎兵,策馬出城數里,迎接諸葛瑾。老遠看見,便停馬在道旁,等諸葛瑾走近便拜。
諸葛瑾也下馬,用折扇虛扶:“老將軍不必多禮,你可是此戰首功!主公聽說你射殺史渙、斬殺蔡勛,殲敵三萬,將表奏天子,升你為安南將軍!封博望亭侯,食邑三百戶。”
黃忠聞言,也是老淚縱橫,他從軍數十年,跟著劉表也有二十年了。但是劉表并無野心,一直也沒什么大的建功立業機會。
八年前,他倒是和文聘聯手,趁著曹操被袁紹牽制、最虛弱的時候,拿下了南陽郡,算是奪回了自己老家。但那次的功勞,也不足以讓劉表表他爵位。
沒想到現在終于正式跟隨了太尉,這才兩個月,就封侯了。
黃忠情不自禁哽咽道:“末將豈敢居功!一切都是司徒的神機妙算,籌劃得當。哪怕是中庸之資的帶兵將領,只要嚴格執行司徒的謀略,豈有不勝之理?”